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山三七规范化种植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永建 崔秀明 +1 位作者 杨涛 萧凤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02-406,共5页
调研了云南文山三七种植的发展历史,文山三七规范化种植(GAP)研究和基地建设的现状和三七规范化种植存在的问题。应对三七GAP基地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保护和利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政策制订等方面着... 调研了云南文山三七种植的发展历史,文山三七规范化种植(GAP)研究和基地建设的现状和三七规范化种植存在的问题。应对三七GAP基地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保护和利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政策制订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规范化种植 发展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主要药用石斛种植区域调查及适宜性初步评价 被引量:34
2
作者 萧凤回 郭玉姣 +3 位作者 王仕玉 文国松 杨生超 段承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98-505,518,共9页
对云南省药用石斛(Dendrobium Sw.)种植区域的生产现状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考察和评价。调查表明,云南省石斛植物自然分布呈L型,人工种植区域集中在北纬25°以南地区,可分为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种植区。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初步... 对云南省药用石斛(Dendrobium Sw.)种植区域的生产现状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考察和评价。调查表明,云南省石斛植物自然分布呈L型,人工种植区域集中在北纬25°以南地区,可分为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种植区。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目前至少有80多家企业和农户从事药用石斛种植,主要种类有铁皮石斛(D. candidum Wall.)、齿瓣石斛(D. devonianum Paxt.)、流苏石斛(D. fimbriatum Hook.)、鼓槌石斛(D. chrysotoxum Lindl.)和金钗石斛(D. nobile Lindl.)等。栽培模式以人工设施栽培法为主,部分采用林下仿野生栽培法。栽培基质以锯木屑或树皮碎片为优;种苗多数来源于组培苗。常见病害为炭疽病、黑斑病和疫病,虫害不严重,蛞蝓和蜗牛危害较频繁。初加工还处于小规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适宜性 栽培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黄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艳娟 谢世清 +2 位作者 杨生超 徐绍忠 梁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037-14038,14085,共3页
就云南黄连的植物学形态特征、生境特征、资源现状、引种驯化、栽培技术及采收加工等进行了综述,并针对云南黄连资源现状,对云南黄连亟待解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深入研究云南黄连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云南黄连 植物学形态特征 种质资源 引种驯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药用草乌种植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字淑慧 杨生超 +2 位作者 杨子飞 李晓波 沈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2-2226,共5页
草乌是重要的中药材,与北方草乌不同的是,云南草乌是以黄草乌或滇南草乌为基源植物。经调查,针对目前云南药用草乌种植优质种源缺乏、良种快速繁殖技术不成熟以及种植规范化程度不高、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以政府为动力、优质种源... 草乌是重要的中药材,与北方草乌不同的是,云南草乌是以黄草乌或滇南草乌为基源植物。经调查,针对目前云南药用草乌种植优质种源缺乏、良种快速繁殖技术不成熟以及种植规范化程度不高、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以政府为动力、优质种源为核心、GAP为基点、打造知名品牌等发展云南草乌产业的相应思路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草乌 种植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七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的考察与采集 被引量:11
5
作者 鄢兴龙 萧凤回 +2 位作者 文国松 李信 段承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19-423,共5页
对云南省境内分布的三七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进行考察,共采集到包括屏边三七、竹节参、狭叶竹节参、疙瘩七和珠子参在内的野生种质资源138份。部分三七野生近缘种已濒临灭绝,开展对这些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系统研究是防止种质流失和... 对云南省境内分布的三七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进行考察,共采集到包括屏边三七、竹节参、狭叶竹节参、疙瘩七和珠子参在内的野生种质资源138份。部分三七野生近缘种已濒临灭绝,开展对这些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系统研究是防止种质流失和保护资源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近缘野生种 种质资源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下云南粳稻强耐低磷杂种后代及群体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娟 曾亚文 +3 位作者 杨树明 杨涛 普晓英 赵春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8-983,共6页
以严重缺乏有效磷的酸性红壤开展合系41×大白稻强耐低磷杂种后代及重组近交系(RILs)的遗传特性研究,以期明确低磷胁迫下杂种后代的耐低磷特性的表达,为磷高效水稻种质资源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低磷胁迫下,F3、F4分... 以严重缺乏有效磷的酸性红壤开展合系41×大白稻强耐低磷杂种后代及重组近交系(RILs)的遗传特性研究,以期明确低磷胁迫下杂种后代的耐低磷特性的表达,为磷高效水稻种质资源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低磷胁迫下,F3、F4分离群体的株穗质量与地上干物质量、穗长、总粒数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较高;RILs群体的相对株穗质量与地上干物质量、总粒数、实粒数、穗长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也较高。RILs磷高效株系的筛选中应对这几个性状充分重视。②株穗产量分布曲线各世代均呈连续性变异,各世代符合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表现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③主基因多基因分析表明,株穗质量主要受2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68.21%,该组合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磷 株穗产量 杂种后代 RILs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萍萍 孟衡玲 +3 位作者 孟珍贵 李龙根 梁艳丽 杨生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岩陀是岩白菜素的主要原料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本文对云南省5个州(市)的14个县(区)岩陀种质资源的蕴藏量、分布地区、生境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云南地区主要有岩陀、羽叶鬼灯檠、七叶鬼灯檠、光腹鬼灯檠等4个种... 岩陀是岩白菜素的主要原料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本文对云南省5个州(市)的14个县(区)岩陀种质资源的蕴藏量、分布地区、生境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云南地区主要有岩陀、羽叶鬼灯檠、七叶鬼灯檠、光腹鬼灯檠等4个种和变种,分布在云南北纬25°附近及其以北,年平均气温2.1℃-16.1℃,集中分布在海拔1100-3800 m的迪庆、怒江、大理、丽江、昭通、曲靖、昆明等地,楚雄、临沧、普洱等地零星分布;岩陀及其鬼灯檠属植物喜阴性或半阴性环境,适于郁闭度高、空气相对湿度大的林下、石隙、灌丛、潮湿的岩壁上或山谷溪沟两旁;在寒冷气候下的干旱和瘠薄土壤,甚至石隙中均能较好生长;林下腐质层较厚土壤条件下,岩陀生长良好,但地下部分膨大受限。岩陀野生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每年采挖量超过3000吨,但部分地区资源破坏严重,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对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及生境进行调查,为岩陀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陀 种质资源 地理分布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大麦及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8
作者 杨涛 曾亚文 +3 位作者 萧凤回 普晓英 杜娟 杨树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4-1158,共5页
为全面了解药用大麦研究现状,从药用大麦的本草考证、药用大麦活性成分的种类、作用及检测方法以及积累规律和遗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从药用植物品质育种的角度,分析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的背景、研究方法,揭示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 为全面了解药用大麦研究现状,从药用大麦的本草考证、药用大麦活性成分的种类、作用及检测方法以及积累规律和遗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从药用植物品质育种的角度,分析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的背景、研究方法,揭示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为大麦资源开发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以及药用大麦的基础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活性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种质资源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杨生超 徐绍忠 +2 位作者 文国松 刘有贵 萧凤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73-1579,共7页
以采集自云南和贵州的21份灯盏花种质资源为材料,观测了它们的群体表型性状特征,并分析了这些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灯盏花种质资源的表型质量性状在居群内外均有丰富变异,不同质量性状的频率不同,并以多叶型的植株、绿色的... 以采集自云南和贵州的21份灯盏花种质资源为材料,观测了它们的群体表型性状特征,并分析了这些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灯盏花种质资源的表型质量性状在居群内外均有丰富变异,不同质量性状的频率不同,并以多叶型的植株、绿色的茎、疏的茎毛、倒披针型的基生叶、全缘叶、锐尖的叶尖、花色淡紫和黄色的管状花冠口等为代表性表型性状.居群内各数量性状间以单株基生叶数和单株分枝数变异系数较高(均超过50%),而花序直径变异系数最低(18.14%);居群间各表型性状以株高和单序管状花数变异系数较高(52.98%和41.98%),而单株基生叶数和基生叶长变异系数较低(〈20%).地理类群间表型分化系数为26.58%,地理类群内表型分化系数为73.42%.灯盏花性状表型多样性指数以株高最高(2.243),以单株分枝数和单株基生叶数较低(1.723和1.874),总体平均表型多样性指数为2.028;不同地理类群的表型多样性指数为1.589~1.890,并以楚雄地区最高,曲靖地区最低.研究发现,灯盏花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质量和数量性状变异,多数性状的地理类群内变异大于地理类群间,且表型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对其地理类群内变异的保护和利用对灯盏花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表型多样性指数 表型分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籽粒中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涛 段承俐 +3 位作者 杨生超 文国松 曾亚文 萧凤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8-622,共5页
为给大麦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快速测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离和同时测定大麦中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PLC同时测定4种大麦黄酮类化合物... 为给大麦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快速测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离和同时测定大麦中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PLC同时测定4种大麦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 AM-303(5μm,250 mm-4.6mmi.d.)色谱柱;流动相A-0.1%冰乙酸水溶液,B-乙睛,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μL。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分别在0.063-2.000μg(R^2=0.9999)、0.034-1.100μg(R^2=0.9998)、0.025-0.800μg(R^2=0.9993)、0.018-0.560μg(R^2=0.9995)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8%(RSD=1.30%)、98.30%(RSD=0.57%)、96.29%(RSD=1.20%)、101.59%(RSD=0.73%)。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麦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儿茶素 杨梅素 槲皮素 山奈酚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水草β-蜕皮激素含量积累规律与最佳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牟兰 杨生超 +3 位作者 关德军 杨涛 文国松 张维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198,204,共6页
为确认露水草的最佳采收期,观测了露水草植株的生长发育进程,根及地上部分干物质和β-蜕皮激素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露水草出苗至抽薹期为缓慢生长阶段,开花期为其快速生长阶段,生育期195 d时干物质积累达到顶峰,结实后为稳定生长阶段;... 为确认露水草的最佳采收期,观测了露水草植株的生长发育进程,根及地上部分干物质和β-蜕皮激素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露水草出苗至抽薹期为缓慢生长阶段,开花期为其快速生长阶段,生育期195 d时干物质积累达到顶峰,结实后为稳定生长阶段;根的β-蜕皮激素含量是地上部分的4~20倍;生育期135 d后,根β-蜕皮激素含量逐渐增加,195 d时最高,以后快速下降。从而认为根为露水草的采收部位,生育期195 d是露水草的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水草 β-蜕皮激素 采收部位 最佳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花药培养的研究(I) 愈伤组织的诱导 被引量:10
12
作者 段承俐 张智慧 +4 位作者 文国松 黄锐 陈中坚 孙玉琴 萧凤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10-513,共4页
对三七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了探索。在由不同浓度的2,4-D,BA和IAA组成的16种培养基上对三七花药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结果显示: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2,4-D2 0mg/L+BA1 5mg/L+IAA0 5mg/L+蔗糖6%的条件下,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 对三七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了探索。在由不同浓度的2,4-D,BA和IAA组成的16种培养基上对三七花药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结果显示: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2,4-D2 0mg/L+BA1 5mg/L+IAA0 5mg/L+蔗糖6%的条件下,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41 1%.本试验为三七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生长进程及多糖积累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曾淑华 文国松 +3 位作者 徐绍忠 查应红 杨生超 段承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52-2356,2360,共6页
对9个不同来源的铁皮石斛种质材料在一个生育期内的主要植物学性状和体内多糖积累情况实施了动态测定,并于采收时统计单位面积产量。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营养体生长呈"S"型曲线变化,在当年的2~9月生长速度最快;9个铁皮石斛种... 对9个不同来源的铁皮石斛种质材料在一个生育期内的主要植物学性状和体内多糖积累情况实施了动态测定,并于采收时统计单位面积产量。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营养体生长呈"S"型曲线变化,在当年的2~9月生长速度最快;9个铁皮石斛种质材料的单位面积产量为90.65~407.08 g/m2,其中源于云南省广南县杨柳井乡、麻栗坡县天保镇、麻栗坡县麻栗镇的3个种质材料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来源地的种质材料,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407.08、389.58、346.05 g/m2。在多糖积累上,9个铁皮石斛种质材料的多糖积累趋势一致,都是在当年12月为多糖积累的高峰期;其中源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种质材料的多糖含量最高,为25.23%,而源于云南省广南县杨柳井乡种质材料的多糖含量最低,为2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植物学性状 产量 多糖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组织与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智慧 文国松 +1 位作者 萧凤回 段承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9-372,共4页
对三七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的历史、三七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细胞悬浮培养、植株的再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三七 组织培养 细胞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瓣石斛病原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仕玉 萧凤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243-246,共4页
对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进行分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齿瓣石斛叶片中分离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以PS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培养基pH值、... 对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进行分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齿瓣石斛叶片中分离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以PS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培养基pH值、附加不同碳源和氮源、温度、光照等培养条件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齿瓣石斛链格孢菌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5℃,20℃最宜产孢;最适宜的pH值为5—6;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产孢量以光暗交替下培养最多;在PSA培养基上加入淀粉或硝酸铵对菌丝生长最好,产孢则以葡萄糖较好,在其他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上极少产孢。齿瓣石斛链格孢菌适宜在PSA培养基pH值为5—6,附加一定葡萄糖和硝酸铵,25℃和光暗交替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瓣石斛 黑斑病 链格孢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雄性不育种质鉴定与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峥 王定康 +2 位作者 杨建文 吴道聪 杨生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7-294,共8页
对云南泸西栽培灯盏花群体进行调查,发现了灯盏花雄性不育种质个体,其出现频率约为1.06×10-4。对所发现的灯盏花不育株形态特征及其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花粉活力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灯盏花不育株根、茎、叶形态与正常... 对云南泸西栽培灯盏花群体进行调查,发现了灯盏花雄性不育种质个体,其出现频率约为1.06×10-4。对所发现的灯盏花不育株形态特征及其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花粉活力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灯盏花不育株根、茎、叶形态与正常可育植株基本相似,管状花小,花丝短,花药瘦小,无花粉粒散出或花粉无活力。(2)灯盏花在其花药发育的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时期和单核早期,由于绒毡层细胞液泡化、提前解体,不能为小孢子或花粉发育提供所需物质,导致小孢子母细胞和四分体解体,产生无花粉的花药;或小孢子和单核花粉胞内降解,形成不同形状和外壁纹饰的败育花粉。研究认为,灯盏花花药绒毡层异常是其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雄性不育 花药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流式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国庆 萧凤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96-401,共6页
流式细胞遗传学是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植物有丝分裂细胞的染色体进行分离、纯化和分选等操作的细胞遗传学分支学科,已在许多领域广泛的应用,如与DNA分子标记结合进行物理作图,利用FISH和PRINS进行细胞遗传作图,重组DNA文库的构建,标记片段... 流式细胞遗传学是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植物有丝分裂细胞的染色体进行分离、纯化和分选等操作的细胞遗传学分支学科,已在许多领域广泛的应用,如与DNA分子标记结合进行物理作图,利用FISH和PRINS进行细胞遗传作图,重组DNA文库的构建,标记片段的定向分离以及蛋白质分析。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已对数十种植物物种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应用最多的是豆类作物和禾谷类作物。流式细胞术有许多潜在的利用价值,主要包括植物染色体和染色体臂特异BAC文库的构建,低拷贝序列的目标分离,ESTs和杂交DNA序列的高产量作图以及对染色体蛋白的整体分析等。本文综述了植物流式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在植物基因组分析的潜在利用价值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 流式细胞术 染色体分选 物理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赵峥 龚苏 +3 位作者 段承俐 杨生超 丁金玲 萧凤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76-679,689,共5页
研究从氮、磷、钾不同水平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的营养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对灯盏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氮对营养生长的影响最大,磷对植株的花期有较大影响,钾可明显促进根的生长。适宜的... 研究从氮、磷、钾不同水平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的营养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对灯盏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氮对营养生长的影响最大,磷对植株的花期有较大影响,钾可明显促进根的生长。适宜的氮、磷、钾水平有利于灯盏花植株的旺盛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合适的供氮水平可提高光合色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生长速率 光合色素 光合色素含量 生长发育 供氮水平 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光照对一年生三七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章田 段承俐 萧凤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683,共7页
通过不同光照处理对一年生三七叶组织结构、相对含水量、蒸腾速率、光合指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一年生三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持续的强光照射会导致三七叶片失水皱缩和气孔关闭,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蒸腾速率下降,气孔导度和净光合... 通过不同光照处理对一年生三七叶组织结构、相对含水量、蒸腾速率、光合指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一年生三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持续的强光照射会导致三七叶片失水皱缩和气孔关闭,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蒸腾速率下降,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也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三七植株对光极为敏感,连续光照通过改变三七叶片的水分供需状况而影响叶组织的形态结构、蒸腾速率和相应的光合指标,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应进行适度的遮荫,才能保证三七植株的正常生长。研究为三七光合特性的系统研究和生产中三七的有效光照管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三七 光照处理 形态结构 光合指标 植株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种胚形态发育的解剖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段承俐 杨莉 萧凤回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共4页
通过对三七种胚发育的形态解剖观察,发现三七种胚的发育始于盛花期后40 d左右,需要经过130 d左右才能完成形态后熟;果实成熟时种胚尚未完成分化,处于心形胚阶段,这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三七种胚各器官的生长曲线呈现出S型,即缓慢生长... 通过对三七种胚发育的形态解剖观察,发现三七种胚的发育始于盛花期后40 d左右,需要经过130 d左右才能完成形态后熟;果实成熟时种胚尚未完成分化,处于心形胚阶段,这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三七种胚各器官的生长曲线呈现出S型,即缓慢生长期-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3个阶段。本研究结果为三七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生产中种子的处理和有效保存以及三七的育种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种胚 形态发育 解剖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