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松不同苗龄平茬生物量异速生长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兆柳 顾雪莎 +7 位作者 贺斌 王丹 成思丽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许玉兰 蔡年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2,共12页
探讨云南松不同苗龄平茬苗木各构件间生物量相对生长关系,为适宜平茬苗龄的选择提供依据,适宜平茬苗龄对云南松优质穗条的获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不同苗龄[6月龄(T1)、10月龄(T2)、14月龄(T3)、18月龄(T4)、30月龄(T5)]云南... 探讨云南松不同苗龄平茬苗木各构件间生物量相对生长关系,为适宜平茬苗龄的选择提供依据,适宜平茬苗龄对云南松优质穗条的获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不同苗龄[6月龄(T1)、10月龄(T2)、14月龄(T3)、18月龄(T4)、30月龄(T5)]云南松苗木为对象,统一留茬高度(5 cm)进行平茬,平茬后分阶段测定苗木各构件生物量,分析不同苗龄平茬处理后苗木构件生物量异速生长规律。平茬后180、420、480 d, T5生长速率显著大于其余处理并显著大于1.0,即地下生物量有较大生产力;萌条与单株生物量在平茬后60 d,所有处理萌条生物量生长速率均大于单株生物量,生长速率较快。平茬后60、180、240 d, T1萌条生长速率较大;不同苗龄平茬后,各处理苗木构件间生物量的生长速率大小不同。随平茬苗龄增加,生长速率由萌条生物量占优势逐渐转换为主根生物量占优势;不同苗龄平茬处理后,各处理萌条质量差异主要来自萌条枝及其针叶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苗龄较小的处理萌条针叶生物量生长速率较快,苗龄较大的处理萌条枝生物量生长速率较快。随着苗龄增加,萌条枝的代谢能力下降,木质化程度也随之增加。在本研究中,随着平茬苗木苗龄增加,萌条生物量占比减少,萌条枝的代谢能力减弱。T1在测定期间有较大萌条生长速率,萌条枝代谢能力强,能生产大量高质量萌条。因此,苗龄较小的处理平茬效果较好,以T1萌条长势最好,是较适宜的平茬苗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苗龄 平茬 萌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茬对不同苗龄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潘子幸 郑超凡 +5 位作者 王丹 贺斌 陈林 蔡年辉 陈诗 许玉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分析不同苗龄云南松平茬后的萌蘖能力,对苗龄为6个月(M6)、10个月(M10)、14个月(M14)、18个月(M18)、30个月(M30)的云南松苗木进行平茬。平茬后,每隔30 d,定期测量萌条累计数量、净萌条数量和萌条长度,根据0~2、2~5、> 5 cm的三类... 为分析不同苗龄云南松平茬后的萌蘖能力,对苗龄为6个月(M6)、10个月(M10)、14个月(M14)、18个月(M18)、30个月(M30)的云南松苗木进行平茬。平茬后,每隔30 d,定期测量萌条累计数量、净萌条数量和萌条长度,根据0~2、2~5、> 5 cm的三类长度标准将萌条分为初始萌条、潜在萌条和有效萌条,使用SPSS 25.0软件分析云南松的萌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苗龄的云南松苗木平茬后的萌条累计数量符合Logistic增长过程,且随着苗龄的增加而增加。M6、M10、M14和M18的速生点较为接近,即均出现在平茬60 d后,而M30的速生点则晚于其他处理,即在平茬后116 d。净萌条数量随着平茬后植株生长时间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趋于平缓的趋势;除M30在平茬后180 d净萌条数量最大外,其他不同苗龄的净萌条数量均在平茬后30 d最大。平茬处理240 d后,在M6和M30中,有效萌条数量在总萌条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大,分别为17.54%和26.46%;M6的母株存活率为80%,但M30的存活率仅有20.75%且培育时间较长。M10、M14和M18的有效萌条数量在平茬处理后虽然有增长但在平茬后480 d的数量远低于M6和M30;M6的萌条累计数量虽然低于M30,但M6的母株存活率远高于M30。综上所述,不同苗龄云南松平茬后的萌蘖能力不同,苗木培育6个月时进行平茬效果较为适宜,可以获得数量较多且质量较好的萌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苗龄 平茬 萌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萌枝能力对截干高度的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年辉 胡兆柳 +6 位作者 贺斌 成思丽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许玉兰 李根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4,共10页
【目的】探讨截干高度对云南松苗木萌枝能力的影响,为采穗圃穗条生产和适宜截干高度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截干高度(即留桩高度)5,10和15 cm 3个处理,以不截干为... 【目的】探讨截干高度对云南松苗木萌枝能力的影响,为采穗圃穗条生产和适宜截干高度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截干高度(即留桩高度)5,10和15 cm 3个处理,以不截干为对照,截干后每月测定萌枝数量和萌枝生长量,年底测算萌枝保存率和母株保存率,分析不同截干高度下萌枝数量和萌枝生长量的变化进程及累积数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萌枝和母株保存率,探讨萌枝能力对截干高度的响应规律。【结果】不同截干高度萌枝发生的进程有所差异,截干高度5 cm萌枝数量速生期开始最早(截干后15 d)、持续时间最短(22 d),而截干高度10 cm萌枝数量速生期开始最晚(截干后22 d)、持续时间最长(39 d);净萌枝数量增加集中在截干后1~2个月的速生期内,占理论极值的57.51%~58.55%;不同截干高度的净萌枝数量和累积萌枝数量在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均表现为截干高度5 cm<截干高度10 cm<截干高度15 cm;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平均单株累积萌枝数量分别为12.82,19.72和22.71枝/株,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截干高度云南松苗木的萌枝平均生长量积累过程呈现“慢-快-慢”的节律,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萌枝生长量分别为6.094,5.486和7.868 cm,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云南松萌枝生长量增加集中在截干处理后1~3个月,占总萌枝生长量的70%以上。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萌枝存活率分别为86.14%,76.26%和63.48%,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母株保存率分别为95.83%,100%和100%,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截干高度5 cm的萌枝数量少,但存活率最高;截干高度10 cm的萌枝数量多,且存活率较高;截干高度15 cm的萌枝数量多,但存活率最低。【结论】截干高度10 cm的处理既利于枝条萌发和萌枝生长,又具有较高的萌枝存活率,可较好权衡萌枝数量、生长量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因此确定其为最有利于萌枝潜力发挥的适宜留桩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萌枝能力 截干高度 繁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苗龄云南松苗木平茬根系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成思丽 王丹 +6 位作者 贺斌 胡兆柳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许玉兰 蔡年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2-332,共11页
【目的】分析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不同苗龄平茬后苗木根系形态特征,为选择适宜平茬苗龄提供依据。【方法】以6、10、14、18、30月龄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统一留茬高度(5 cm)进行平茬,分别在平茬后60、120、180、240、300、360、420、... 【目的】分析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不同苗龄平茬后苗木根系形态特征,为选择适宜平茬苗龄提供依据。【方法】以6、10、14、18、30月龄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统一留茬高度(5 cm)进行平茬,分别在平茬后60、120、180、240、300、360、420、480 d测定苗木根系形态特征及生物量,分析云南松不同苗龄苗木平茬后的根系构型。【结果】不同苗龄平茬对云南松苗木根系形态特征有显著影响(P<0.05)。在平茬后480 d时,6月龄平茬的苗木根平均直径(0.825 mm)、根体积(4.435 cm^(3))比30月龄平茬的苗木根平均直径(1.302 mm)、根体积(16.282 cm^(3))小,但总根长较大;6~30月龄平茬苗木的比根长整体呈降低趋势,且6月龄平茬苗木根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根细度均显著大于其余苗龄平茬的苗木(P<0.05),且表现为随着苗龄增加而减小的生长趋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与根生物量的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差异,总根长、根表面积与根生物量之间表现为随着苗龄增大生长速率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苗龄较小的苗木构建了更细更密集的根系,有利于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苗龄为6个月的苗木平茬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苗龄 平茬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云南松幼苗性状的异速生长及变异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汪啟波 贺斌 +7 位作者 陆庄跃 杨振欣 郑超凡 王瑜 蔡年辉 许玉兰 金建华 王德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为研究不同种源1~3年生云南松苗木苗高、地径生长变异以及异速生长指数,深入了解云南松苗期性状生长在种源间的变异特点与异速生长关系,对1~3年生的不同苗龄云南松苗木苗高、地径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异速生长关系分析,比较了3个种... 为研究不同种源1~3年生云南松苗木苗高、地径生长变异以及异速生长指数,深入了解云南松苗期性状生长在种源间的变异特点与异速生长关系,对1~3年生的不同苗龄云南松苗木苗高、地径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异速生长关系分析,比较了3个种源不同龄期云南松苗木性状的生长分化特点和异速生长指数。结果表明:不同苗龄云南松苗木苗高、地径生长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变异,性状的变异程度随苗龄的增长整体呈现减弱的趋势且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种源内苗高变异系数随苗龄的增长先增加后降低,整体波动范围为32%~50%,地径变异系数整体波动范围为33%~48%,随苗龄增长呈递减趋势,变异来源中种源内层次的因素随苗龄的增加而减弱。新平种源苗高生长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6%,高于另外2个种源;不同种源不同苗龄云南松苗木间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且异速生长指数是变化的。可见,苗高、地径都存在较为丰富的分化和变异,性状分化程度受时间影响明显。不同种源苗木的两个性状都以种源内变异为主,各种源苗木的变异程度不同,不同龄期苗木会根据自身生长状况调整生长策略以适应对资源的竞争。不同种源苗木异速生长关系在不同苗龄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异速生长指数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苗龄的增加,各种源苗木苗高-地径异速生长关系模型从符合弹性自相似拟模型改变为几何相似性模型,符合小个体植株异速生长指数接近1的结果。异速生长指数随苗木生长而变化,受苗木自身遗传品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因素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种源 性状变异 异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N、P、K元素含量间异速生长关系对N、P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4
6
作者 陆庄跃 汪梦婷 +4 位作者 贺斌 汪啟波 许玉兰 李伟 蔡年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4,共9页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不同器官N、P、K的分布特征,分析云南松不同器官N、P、K含量间的分配差异,进一步探讨各器官N、P、K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采用N、P二因素三水平的方法开展不同施肥试验,并对苗木采样测定,研究云南松苗木N、P、K元素含...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不同器官N、P、K的分布特征,分析云南松不同器官N、P、K含量间的分配差异,进一步探讨各器官N、P、K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采用N、P二因素三水平的方法开展不同施肥试验,并对苗木采样测定,研究云南松苗木N、P、K元素含量间异速生长关系对N、P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云南松苗木对N、P、K在不同器官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策略,总体K变动较小,N、P波动较大且相似,在各器官中N、K分配表现为萌条>叶>茎>根;P表现为萌条>茎>叶>根。与对照相比,单施N、P和N、P配施均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产生一定差异,总体来看N、P配施更能促进苗木的养分合理分配,有效缓解单施N、P对植株的限制作用,使养分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进而促进苗木的生长。随施肥时间的推移,各器官营养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且各器官表现为N、P的积累速度相接近,总体表现为K的积累速度低于N、P。总体而言,随施肥时间的改变,云南松苗木各器官之间元素的异速生长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不同的营养元素分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N、P添加 营养元素 养分分配策略 异速生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IAA与ZT喷施对截干后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驰宇 张玉薇 +2 位作者 蔡年辉 许玉兰 贺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为探讨不同的外源激素对云南松苗木平茬萌蘖生长的影响,以2年生云南松为研究对象,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IAA和ZT。结果表明:适宜截干后云南松苗高生长的最佳激素配比为IAA 300 mg/L、ZT 0 mg/L,且在一定范围内IAA对苗高的生长有促进作... 为探讨不同的外源激素对云南松苗木平茬萌蘖生长的影响,以2年生云南松为研究对象,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IAA和ZT。结果表明:适宜截干后云南松苗高生长的最佳激素配比为IAA 300 mg/L、ZT 0 mg/L,且在一定范围内IAA对苗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苗高累计生长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趋势,苗高生长的速生点和速生期伴随着IAA浓度的增加而延后。适宜截干后云南松苗木地径生长的最佳激素配比为IAA 0 mg/L、ZT 100 mg/L,且在一定范围内ZT对云南松苗木地径的生长有着促进作用,地径累计生长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趋势。喷施IAA 300 mg/L、ZT 100 mg/L激素时,平茬后云南松苗木单株萌条数量最多,但均无显著差异。在IAA与ZT组合喷施作用下云南松苗木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ZT对云南松苗木地径的生长有着促进作用,并且ZT更利于苗木萌条数量的增加,喷施ZT在云南松萌条生长发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优于喷施IAA,即找到合适的激素及浓度可使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发挥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外源激素 截干 生长 萌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问题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六生 温爱花 杨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32-37,共6页
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由于经济、政策、地理及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云南高等教育在布局、规模、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应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强化区域协作、增强经费投入及推行区域化战略... 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由于经济、政策、地理及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云南高等教育在布局、规模、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应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强化区域协作、增强经费投入及推行区域化战略四方面推进云南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高等教育 区域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建华 吉洪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2,共5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政府为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惠民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更重要地的是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增加他们...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政府为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惠民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更重要地的是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使之脱贫致富。在转移培训中,云南省红河州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订单式技能培训、涉农工种技能培训、就地就近转移培训、扶贫帮困等培训,探索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公路沿线紫茎泽兰入侵对云南松群落属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芳 吴晓妮 +4 位作者 段昌群 李存艳 雷家宏 杨静仁 付登高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了探究公路建设过程中外来植物的入侵格局及其与路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了滇中地区路旁云南松林内紫茎泽兰的入侵扩散格局及其对云南松林功能属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主要分布于距公路5~20 m的范围内,不同公路距... 为了探究公路建设过程中外来植物的入侵格局及其与路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了滇中地区路旁云南松林内紫茎泽兰的入侵扩散格局及其对云南松林功能属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主要分布于距公路5~20 m的范围内,不同公路距离对紫茎泽兰丛数、丛面积、株高、盖度均具有显著影响;(2)随着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云南松综合性状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功能丰富度(FRic)下降趋势显著;紫茎泽兰入侵对云南松林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紫茎泽兰盖度为40%左右,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最高;(3)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林下群落功能属性对土壤有机碳的综合作用系数最高,达-0.527;紫茎泽兰入侵盖度及林冠植物云南松性状值对土壤全氮的总体作用系数较高,分别为-0.698和0.759;紫茎泽兰对土壤全磷的总体作用系数最高,达0.681。以上结果表明道路建设导致的紫茎泽兰的扩散程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过程及功能,因此,在滇中地区道路建设过程中,有效防控紫茎泽兰入侵及提升云南松林下群落组成与结构对路域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影响 入侵扩散格局 紫茎泽兰 林下群落 功能多样性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生物量特征与苗木质量指数间相对生长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超凡 周驰宇 +4 位作者 贺斌 李瑞连 许玉兰 黄键 王德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特征与苗木质量指数间相对生长关系。[方法]以3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材料,采用整株收获法测定云南松苗木各构件生物量,以苗木质量指数作为苗木个体大小的评价,分析其生物量的分配特征。[结果]云南松...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特征与苗木质量指数间相对生长关系。[方法]以3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材料,采用整株收获法测定云南松苗木各构件生物量,以苗木质量指数作为苗木个体大小的评价,分析其生物量的分配特征。[结果]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各构件间的分配也存在较大的波动,其中以叶、茎的分配占比较大。从生物量投资来看,在单株水平和构件水平上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木质量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表现为线性函数形式增长。从生物量分配格局来看,生物量分配与苗木质量指数间呈幂函数形式的异速生长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单株水平上,苗木质量指数增加,生物量向根分配降低,而向地上部分分配增加。在构件水平上,苗木质量指数增加,根的分配中主根相对减少而侧根增加,地上部分向叶的分配增加而向茎分配减少。[结论]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与苗木质量指数间关系密切,苗木通过各器官间生物量投资差异来调整分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生物量分配 苗木质量指数 异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山区农机维修发展现状及对策——以云南省洱源县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学华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3期50-53,共4页
【目的】高原山区农户不集中、土地规模小、农机种类多等问题阻碍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高原山区农机维修水平对推进农业强国、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方法】笔者以云南省洱源县为例,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实地调查和... 【目的】高原山区农户不集中、土地规模小、农机种类多等问题阻碍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高原山区农机维修水平对推进农业强国、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方法】笔者以云南省洱源县为例,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选定洱源县茈碧湖镇、邓川镇、炼铁乡、西山乡作为调查对象,调研获取了生产一线数据,分析了高原山区农业机械化、农机维修网点、人员、农机具的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合理、农机维修人员持证率低、农机维修行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并从政策扶持、农机修理工职业资格培训、配件供应链、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研究农机维修的发展状况,提高农机手承修能力和修理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机具使用寿命,保证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精准服务于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区 农机维修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教师职业身份的传统消解与当代重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超 徐凤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85,共5页
大学教师职业身份是彰显其同他人或某个群体进行联系和区别的一种独特标记或象征。从历史上看,我国大学教师呈现"政治人"和"学术人"两种主要的传统身份形态,并对当代大学教师身份产生深远影响。由于传统身份和当代... 大学教师职业身份是彰显其同他人或某个群体进行联系和区别的一种独特标记或象征。从历史上看,我国大学教师呈现"政治人"和"学术人"两种主要的传统身份形态,并对当代大学教师身份产生深远影响。由于传统身份和当代社会经济以及市场化等影响,当代大学教师身份产生异化并呈现出"单位政治人""学术商业人""学科专业人"等复杂且多元共存的身份。这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大学教师传统身份的闪光点和背离大学教师的根本使命。当代社会需要重构合理的大学教师职业身份,即:促进大学去行政化,构建教师"道德政治人"身份;复归大学教师之"本质属性",构建教师"学术职业人"身份;彰显大学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构建教师"公共专业人"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教师职业身份 传统身份 当代身份 身份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茬对中国沙棘早衰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双成 聂恺宏 +3 位作者 李仲牧 贺斌 姚增玉 李根前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3,共11页
平茬是促进林木萌蘖更新常见的方式之一,为了解平茬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早衰人工林营养状况的影响规律以及最佳平茬高度,本研究以不平茬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平茬高度(0、10和20 cm)叶片、枝条、树干、垂直根、... 平茬是促进林木萌蘖更新常见的方式之一,为了解平茬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早衰人工林营养状况的影响规律以及最佳平茬高度,本研究以不平茬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平茬高度(0、10和20 cm)叶片、枝条、树干、垂直根、水平根的C、N、P、K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平茬提高了中国沙棘克隆株C、N、P、K含量,并呈现随平茬高度增大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片、垂直根、水平根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表现尤为突出。2)平茬改变了中国沙棘克隆株C、N、P、K含量的变异程度,变异系数由0.97%~9.75%(对照)提升至0.63%~19.56%(平茬),尤其是平茬10 cm时,叶片、垂直根和水平根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异程度最大。3)中国沙棘克隆株C∶N和C∶K在平茬高度和不同构件中均呈显著差异(P<0.05),C∶P、N∶P、N∶K、P∶K在不同构件中呈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生态化学计量比判断,平茬提高了中国沙棘对N、P、K的吸收能力,进而加速了对C的积累。4)C、N、P、K含量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而其化学计量比存在权衡关系。主成分分析不能将不同平茬处理的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完全分离开来。平茬后中国沙棘的综合营养状况受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双重影响,且以平茬10 cm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茬高度 营养元素 生态化学计量比 中国沙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15
作者 殷国鑫 《南方农机》 2017年第8期96-96,共1页
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行业一直被贴上了"脏"、"累"、"苦"、"落后"的标签。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管理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汽车维修行业维修技术资料查询不方便、信息获取量小,维修技术... 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行业一直被贴上了"脏"、"累"、"苦"、"落后"的标签。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管理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汽车维修行业维修技术资料查询不方便、信息获取量小,维修技术信息更新慢的问题。文章从汽车维修技术资料信息库、汽车维修信息管理软件、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问诊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汽车維修管理 资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阳极钝化及漂浮阳极泥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孔德颂 罗劲松 +3 位作者 王有维 林艳 孙怡佳 曾文斌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阳极钝化和漂浮阳极泥是影响铜电解精炼稳定生产的主要因素,会造成生产能力的损失、电耗增加、阴极铜质量下降等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阳极铜和电解液中含有杂质。目前文献表述中关于阳极钝化的形成机理包括:砷含量对阳极钝化有促进... 阳极钝化和漂浮阳极泥是影响铜电解精炼稳定生产的主要因素,会造成生产能力的损失、电耗增加、阴极铜质量下降等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阳极铜和电解液中含有杂质。目前文献表述中关于阳极钝化的形成机理包括:砷含量对阳极钝化有促进或抑制作用;阳极铜表面生成CuSO4盐膜引起钝化;氧化亚铜与锌粉共同作用引起钝化;氧化亚铜和硫酸铜晶体共同作用引起钝化;杂质Bi、Ni、Pb、Ag、Se、Te、O等加快阳极钝化。As、Sb、Bi等是漂浮阳极泥中含量较高的杂质元素,而Cu、Pb、Ag是正常阳极泥含量较高的杂质元素。本文对该领域各研究成果作了分析归纳,全面介绍了铜电解阳极钝化和漂浮阳极泥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稳定铜电解生产和改善阴极铜质量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 铜阳极泥 阳极钝化 漂浮阳极泥 形成机理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的紫果西番莲诱变研究
17
作者 苏鑫 王雪 +5 位作者 贺斌 杨振欣 周驰宇 陈诗 王德新 蔡年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45,共8页
为探索紫果西番莲倍性育种途径,以紫果西番莲无菌苗叶片分化的不定芽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碱分别进行混培法和浸渍法处理以诱导紫果西番莲多倍体,比较两种诱导方法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并对变异株进行倍性鉴定与初步的形态比较。结果显示:... 为探索紫果西番莲倍性育种途径,以紫果西番莲无菌苗叶片分化的不定芽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碱分别进行混培法和浸渍法处理以诱导紫果西番莲多倍体,比较两种诱导方法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并对变异株进行倍性鉴定与初步的形态比较。结果显示:在混培法诱导中,加入100 mg/L秋水仙碱的处理其诱变效果最好,形态变异率为54.2%,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0.0%;在浸渍法诱导中,加入3 mg/L的秋水仙碱,处理4 d时的诱变效果最好,形态变异率为45.0%,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7.5%,保存率为62.5%。两种方法相较而言,混培法的四倍体诱导率高于浸渍法(20%>17.5%)。两种诱导方法均获得了四倍体植株,其叶片颜色加深呈现深绿色,叶脉明显,植株茎段变粗,叶缘呈不规则卷曲,叶尖向下卷曲。研究结果为紫果西番莲的倍性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果西番莲 秋水仙碱 不定芽 四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果西番莲‘满天星’二倍体与三倍体生长生理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茜 朱雅静 +6 位作者 贺斌 陈诗 杨振欣 王雪 许玉兰 蔡年辉 王德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4,共8页
以紫果西番莲‘满天星’二倍体与三倍体无菌苗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年度生长阶段的生长和生理指标,比较其差异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满天星’苗木的苗高、地径持续增长,表现出三倍体‘满天星’苗高较小、地径较大的特点。... 以紫果西番莲‘满天星’二倍体与三倍体无菌苗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年度生长阶段的生长和生理指标,比较其差异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满天星’苗木的苗高、地径持续增长,表现出三倍体‘满天星’苗高较小、地径较大的特点。同一位置叶片的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随时间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时间的变化2种‘满天星’的茎节数量逐渐一致,三倍体‘满天星’苗木表现出短粗的特征。在测定期中三倍体‘满天星’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大于二倍体,测量前期可溶性糖含量小于二倍体,后期大于二倍体。不同倍性的西番莲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与苗高、茎节、地径呈负相关,与叶长、叶柄长呈正相关;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生长指标相关性略有差异。综上所述,三倍体与二倍体的生长生理指标存在差异,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生长指标相关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果西番莲 生长指标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图像信息的软土三维孔隙率定量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徐日庆 邓祎文 +4 位作者 徐波 来剑平 詹学贵 徐丽阳 陆建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了获取丰富的SEM图像信息并用于软土微观结构定量研究,对杭州地区紫金港软土进行了SEM图像扫描;定性描述了软土微观结构孔隙特征,建立了基于Image-pro Plus(IPP)图像分析软件的三维孔隙计算模型;基于微积分思想,统计了软土的三维孔隙... 为了获取丰富的SEM图像信息并用于软土微观结构定量研究,对杭州地区紫金港软土进行了SEM图像扫描;定性描述了软土微观结构孔隙特征,建立了基于Image-pro Plus(IPP)图像分析软件的三维孔隙计算模型;基于微积分思想,统计了软土的三维孔隙率;分析了软土孔隙率数量和大小随阈值的变化趋势与三维计算模型可行性的联系,并讨论了二值化处理获取的平面孔隙率与本文提出的公式统计的三维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三维孔隙率计算公式是可行的,统计结果符合孔隙三维空间分布逻辑;较二值化处理获取的平面孔隙率,本文获取的三维孔隙率更加接近孔隙真实情况,求取方法思路清晰,为软土微观定量研究建立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软土 SEM图像 定量 三维孔隙率 平面孔隙率 计算模型 二值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隧道设计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俞素平 李素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3,共6页
分析引起公路隧道风险事件的主要风险源,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构造区间判断矩阵,考虑专家权重,采用不确定层次分析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区间;引入集对分析方法,将评估指标的权重区间转化为精确权重。最后,以岐山隧道为实例,利用... 分析引起公路隧道风险事件的主要风险源,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构造区间判断矩阵,考虑专家权重,采用不确定层次分析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区间;引入集对分析方法,将评估指标的权重区间转化为精确权重。最后,以岐山隧道为实例,利用此法分析风险源权重,确定各风险事件的风险等级,进而评估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的总体等级,分析结果为下阶段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集对分析应用于公路隧道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安全风险 不确定型层次分析 集对分析 权重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