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植方式番茄地番茄潜叶蛾和优势捕食性天敌动态及时间生态位
1
作者 周顺文 段永杰 +6 位作者 蒋正雄 孙英 李明江 张金龙 杨念 陈国华 张晓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0-768,共9页
为明确番茄的不同种植方式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及其自然天敌种群发生规律的影响,本研究在元谋县选择露地和大棚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番茄地,以5点取样法对番茄潜叶蛾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系统调查,并使用优势度和关联度等指数筛... 为明确番茄的不同种植方式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及其自然天敌种群发生规律的影响,本研究在元谋县选择露地和大棚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番茄地,以5点取样法对番茄潜叶蛾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系统调查,并使用优势度和关联度等指数筛选番茄潜叶蛾的优势天敌。结果表明:在发生高峰时大棚番茄地番茄潜叶蛾成虫和幼虫种群数量分别达10.53头/板和8.27头/株,雌雄性比最高为2.31,每叶为害面积达41.00%,蛀果率达72.60%,显著高于露地番茄中番茄潜叶蛾的种群数量及为害程度。共发现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 5种主要捕食性天敌,其中烟盲蝽与番茄潜叶蛾生态位重叠指数、关联度最大,且种群优势度最高;其余4种天敌优势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关联度均是露地番茄高于大棚。在番茄潜叶蛾重灾区大棚种植番茄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番茄潜叶蛾的种群暴发,且露地种植番茄更有利于天敌种群数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优势天敌 种群动态 时间生态位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流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涂国青 赵正雄 +2 位作者 吴加香 张一晨 徐玖亮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15-23,共9页
以云粳37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常规灌溉(CI)、轻度干湿交替(AWD)、重干湿交替Ⅰ(WSD-Ⅰ)和重干湿交替Ⅱ(WSD-Ⅱ)4种灌溉模式,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的生长及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AWD处理的产量提高了6.9%,而WSD-Ⅰ、W... 以云粳37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常规灌溉(CI)、轻度干湿交替(AWD)、重干湿交替Ⅰ(WSD-Ⅰ)和重干湿交替Ⅱ(WSD-Ⅱ)4种灌溉模式,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的生长及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AWD处理的产量提高了6.9%,而WSD-Ⅰ、WSD-Ⅱ处理分别减少了1.0%、4.0%;AWD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下降了0.25个百分点,WSD-Ⅰ、WSD-Ⅱ处理均提高了0.60个百分点;AWD、WSD-Ⅰ、WSD-Ⅱ处理的稻米Cd含量分别降低了2.70%、5.41%、5.41%,并提高了稻米Ca、Se、K含量;与CI处理相比,干湿交替处理的土壤温度提高了1~2℃,且AWD、WSD-Ⅰ、WSD-Ⅱ处理根系的表面积、体积均显著提高;AWD处理的氮平衡、叶绿素、花青素指数均较CI处理提高;CI处理的总干物质重较AWD处理下降了18.03%。综上,干湿交替灌溉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洱海地区水稻的生长,并提高水稻的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湿交替 洱海流域 生长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掺杂对聚苯胺的结构与电化学储锌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马航 白慧 +3 位作者 万邦隆 刘文彪 季家友 黄华波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3-179,183,共8页
聚苯胺(PANI)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了克服其容量与循环稳定性不理想的挑战,采用植酸(肌醇六磷酸,PA)作为掺杂剂,通过简单的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植酸掺杂聚苯胺(PANI-PA),并深入研究了PA掺杂对PANI结构与电化学储锌行... 聚苯胺(PANI)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了克服其容量与循环稳定性不理想的挑战,采用植酸(肌醇六磷酸,PA)作为掺杂剂,通过简单的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植酸掺杂聚苯胺(PANI-PA),并深入研究了PA掺杂对PANI结构与电化学储锌行为的影响。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盐酸掺杂聚苯胺(PANI-HCl)相比,PANI-PA的掺杂结构更稳定,且微观形貌由无规颗粒变为纳米纤维多孔结构。这是由于PA上有6个磷酸基团,可与PANI形成多点强相互作用,从而诱导聚苯胺分子链的紧密生长与排列。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的测试结果表明:PA掺杂赋予了电极材料更好的电子/离子传导性、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在0.2A/g电流密度下,PANI-PA的比容量可达128mAh/g,循环500次后比容量的保持率为84.6%,均明显优于PANI-HCl。可为应用于锌离子电池的聚苯胺正极材料的性能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聚苯胺 掺杂 锌离子电池 正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肥料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4
作者 聂素杰 鲁振亚 +3 位作者 马航 匡家灵 申建波 吕阳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48-2451,共4页
基于农业农村部14325项水溶肥料登记数据,通过VOS聚类分析、数据整合等方法,归纳了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①同质化与功能缺失:>70%产品依赖硼锌配方,作物专用肥及抗逆、促生型功能肥严重不足;②质量安全风险较高:如Cd、As等重金属... 基于农业农村部14325项水溶肥料登记数据,通过VOS聚类分析、数据整合等方法,归纳了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①同质化与功能缺失:>70%产品依赖硼锌配方,作物专用肥及抗逆、促生型功能肥严重不足;②质量安全风险较高:如Cd、As等重金属超标、腐植酸或氨基酸含量不达标及物理稳定性差;③区域供需失衡:产能高度聚集在河南/山东占比>40%,西北/西南等节水区占比<15%。未来水溶肥产业应政产学研用协同,从原料-工艺方面创新升级,创制区域-作物专用型功能肥,构建工农融合链与区域化技术服务体系,驱动水溶肥产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肥料 同质化 质量安全 区域失衡 政产学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富硅炉渣制备的水稻专用肥对水稻产量及抗倒伏的影响
5
作者 甘子华 张新疆 +3 位作者 匡家灵 柯璐瑶 字紫丹 危常州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89,共10页
为明确富硅炉渣制备的水稻专用肥(SiF1和SiF2)及其富硅生产原料(R1、R2、R3)对水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增效作用,在氮磷钾养分等量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NPK)、常规施肥+富硅原料R1(NPKR1)、常规施肥+富硅原料R2(N... 为明确富硅炉渣制备的水稻专用肥(SiF1和SiF2)及其富硅生产原料(R1、R2、R3)对水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增效作用,在氮磷钾养分等量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NPK)、常规施肥+富硅原料R1(NPKR1)、常规施肥+富硅原料R2(NPKR2)、常规施肥+富硅原料R3(NPKR3)、水稻专用肥1(SiF1)、水稻专用肥2(SiF2)6种肥料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量、分蘖、农艺性状、植株硅含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KR1和NPKR3处理的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6.3%和12.5%,且分蘖数、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功能叶SPAD值提高,促进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与NPK处理相比,NPKR1和NPKR3处理提高了不同器官硅含量,增加了茎秆第二节茎粗、茎壁厚和抗折力,降低了茎秆倒伏指数。与常规施肥+富硅原料处理(NPKR1、NPKR2、NPKR3)处理相比,SiF1和SiF2处理的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8.5%~29.5%和18.9%~42.0%,且综合增效作用优于常规施肥和富硅原料的简单配施。研究表明,两种水稻专用肥和常规施肥+富硅原料均可显著促进水稻生长、改善株型、增加水稻产量和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其中水稻专用肥2的综合增效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抗倒伏 炉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振环 马航 +2 位作者 万邦隆 查坐统 王君婷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2,共6页
综述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合成技术,如共沉淀法、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以及水热合成法,并从科学的角度对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还探讨了微波合成和喷雾干燥等新兴技术在正极材料合成中... 综述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合成技术,如共沉淀法、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以及水热合成法,并从科学的角度对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还探讨了微波合成和喷雾干燥等新兴技术在正极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前景。概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了研究重点,包括提升材料性能、增强循环稳定性、保障安全性,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s电池 正极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粉体造粒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7
作者 傅晓旋 任韬宇 +4 位作者 胡家慧 陈路路 肖亚楠 王芳 黄成东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7-1874,共8页
造粒在粉体加工领域是常见的技术,将微小粉粒转变为结构更稳定的大颗粒,提升产品质量,便于运输和储存,为领域的粉体造粒工艺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中相关... 造粒在粉体加工领域是常见的技术,将微小粉粒转变为结构更稳定的大颗粒,提升产品质量,便于运输和储存,为领域的粉体造粒工艺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中相关粉体造粒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粉体造粒的研究进程、主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及前沿3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自2013年起,粉体造粒领域年发文量波动上升,显示研究深入发展。美国以高校为中心形成突出实力网络;中国发文量全球第一。粉体造粒研究领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备受关注的工艺参数与添加助剂的优化、模型构建与大数据算法的引入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在今后会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体造粒 文献计量分析 可视化分析 WoSCC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香水柠檬幼树树体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伍伟 马航 +5 位作者 易时来 杨家伟 熊伟仡 匡家灵 杨学东 黄斌全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59,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香水柠檬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香水柠檬优质高产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以两年生香水柠檬为试材,研究在每年施氮0(N_(0))、75(N_(1))、112.5(N_(2))、150(N_(3))、187.5(N_(4))和22...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香水柠檬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香水柠檬优质高产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以两年生香水柠檬为试材,研究在每年施氮0(N_(0))、75(N_(1))、112.5(N_(2))、150(N_(3))、187.5(N_(4))和225 g/株(N_(5))6个施氮水平处理下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差异。【结果】不同施氮水平处理的株高与主干直径的增长量、春梢数量与叶面积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中各月株高增长量、主干直径增长量和春梢叶面积均在N_(3)处理达到峰值,并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各处理春梢数量以N_(3)处理最大,且显著高于N_(0)、N_(4)和N_(5)处理。各处理春梢叶片SPAD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果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各处理单果重以N_(3)处理最大,N_(5)处理最低。果实纵横径和果皮厚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出汁率、Vc以及可溶性固形物(TSS)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均在N_(3)处理达到峰值。各处理可滴定酸(TA)含量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各处理的固酸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在137.16~152.03 g/株对香水柠檬的树体生长、产量品质等指标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水柠檬 氮素水平 树体生长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种植企业专用肥的效果验证:以褚橙为例
9
作者 邓梦洒 周凌翔 +9 位作者 王昱桁 杨家伟 吴珍珍 李煜喆 颜斯敏 龙泉 董治浩 石孝均 张跃强 孙玉翠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8,共12页
柑橘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水果作物。20年来我国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种植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的柑橘种植企业,但仍缺少针对规模化柑橘种植企业开发的专用肥。为此,本研究以褚橙为例,在分析企业养分投入的基础上,... 柑橘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水果作物。20年来我国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种植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的柑橘种植企业,但仍缺少针对规模化柑橘种植企业开发的专用肥。为此,本研究以褚橙为例,在分析企业养分投入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立地条件和柑橘养分需求,形成企业级柑橘专用肥配方并委托优势企业生产,进而在企业不同作业区进行试验、示范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褚橙施肥经验,创制了两款含黄腐酸钾的柑橘专用肥套餐(冬肥15-8-10-TEs、夏肥14-5-15-TEs)。云南干热河谷试验条件下,与褚橙习惯施肥(FP)相比,酰铵型柑橘专用肥套餐(CSF1)和硝铵型柑橘专用肥套餐(CSF2)的根长密度平均提高21.7%,产量平均提高14.8%,褚橙固酸比平均提高3个单位;同时,肥料成本平均减少3647元/hm^(2),肥料产投比提高9~32个单位。多作业区(5个)示范进一步表明,CSF2比FP平均增产10.8 t/hm^(2),平均增幅达24.2%,且果实品质相当。综上所述,基于规模化柑橘生产企业的施肥经验,结合气候、立地条件及品种特性,可以开发柑橘种植企业专用肥,并协同实现稳产优质、减肥增效和节本增收,可为我国柑橘产业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途径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专用肥 产量 品质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中量元素和聚合态磷的桉树绿色智能肥的肥效验证
10
作者 李佳辉 姜月 +4 位作者 匡家灵 石孝均 张一晨 冯瑞 危常州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50-56,共7页
采用黄磷渣与萃余酸制做的含聚磷酸盐的桉树绿色智能肥,分别通过盆栽实验和大田实验,探究桉树绿色智能肥对桉苗木生长的影响,以提高桉木的产出,为开发推广桉树绿色智能肥提供科学依据。盆栽实验中,以改性的黄磷渣原料制备的桉树绿色智... 采用黄磷渣与萃余酸制做的含聚磷酸盐的桉树绿色智能肥,分别通过盆栽实验和大田实验,探究桉树绿色智能肥对桉苗木生长的影响,以提高桉木的产出,为开发推广桉树绿色智能肥提供科学依据。盆栽实验中,以改性的黄磷渣原料制备的桉树绿色智能肥作施肥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大田实验中,以桉树绿色智能肥作施肥处理,以等NPK量常规桉树专用肥为对照,选用‘尾巨桉DH32-29’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地径、苗高及根、枝叶、茎生物量和元素积累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与NPK处理相比,桉树绿色智能肥在树高、地径、单株材积、单株生物量、氮磷钾钙镁单株元素积累量分别提高75.60%、75.60%、226.96%、412.94%、529.61%、180.55%、364.62%、767.43%、425%。大田试验中,与NPK处理相比,桉树绿色智能肥处理组的树高、地径、单株材积、桉树生物量分别提高14.83%、29.95%、34.38%、412.94%。总之,桉树绿色智能肥不仅能显著促进桉树苗木的生长发育,还有效地促进了工业废弃副产物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黄磷渣 资源利用 聚磷酸盐 绿色智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大戟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1
作者 刘春菊 张磊 +3 位作者 李恒 董家红 何霞红 邱斌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78-182,186,共6页
[目的]分离、鉴定红大戟根腐病的病原菌及掌握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结合ITS-5.8SrDNA、tub2和ACT序列分析,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接种植株中重新分离出形态一致的病原菌,并将其鉴定为大豆... [目的]分离、鉴定红大戟根腐病的病原菌及掌握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结合ITS-5.8SrDNA、tub2和ACT序列分析,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接种植株中重新分离出形态一致的病原菌,并将其鉴定为大豆茎点霉(Boeremiaexigua)。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20℃或25℃,最适培养的pH为5;最适碳源是乳糖,最适氮源是硝酸钾。[结论]这是B.exigua在中国引起红大戟根腐病的首次报道;掌握其生物学特性,为红大戟根腐病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大戟 根腐病 大豆茎点霉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施肥对优质稻滇屯502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柳展 张君程 +8 位作者 秦婧 俞红萍 尹晓菊 普正仙 代明珠 李成虎 张建育 王芳 郭涛 《云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0-43,共4页
为研究施肥对云南传统优质稻品种滇屯50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云南省主要粮食产区勐海县,进行了不同配方施肥对滇屯50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配方施肥+控释肥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配方施肥处理,再次是水稻专用控释肥处理。... 为研究施肥对云南传统优质稻品种滇屯50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云南省主要粮食产区勐海县,进行了不同配方施肥对滇屯50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配方施肥+控释肥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配方施肥处理,再次是水稻专用控释肥处理。水稻专用控释肥处理的大米品质表现最佳,配方施肥处理次之。综合产量与品质、经济效益,建议将配方施肥处理作为首选施肥方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滇屯502 水稻产量 水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秧基质对优质稻滇屯502秧苗素质的影响
13
作者 柳展 尹晓菊 +6 位作者 张君程 普正仙 李成虎 张建育 代明珠 王芳 郭涛 《云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28-31,共4页
针对勐海香米种植中育秧技术传统、缺少专用育苗基质等问题,以培育健壮水稻秧苗并满足工厂化育秧的需求为目的,以勐海香米传统主栽品种滇屯502为试验材料,选用商品育秧基质与当地红壤按不同比例混拌,设置5个处理,在工厂化育秧大棚的环境... 针对勐海香米种植中育秧技术传统、缺少专用育苗基质等问题,以培育健壮水稻秧苗并满足工厂化育秧的需求为目的,以勐海香米传统主栽品种滇屯502为试验材料,选用商品育秧基质与当地红壤按不同比例混拌,设置5个处理,在工厂化育秧大棚的环境下,从秧苗株高、茎粗及根系活力3个方面比较不同配比基质对秧苗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适合勐海香米的工厂化育秧基质。结果显示,商品育秧基质拌土育秧,秧苗株高均显著高于T0(CK)(全红壤育秧),且T3(商品育秧基质60%+红壤40%)秧苗株高最高,较T0(CK)增幅达73.12%;秧苗茎粗与T0(CK)(全红壤育秧)相比无显著的增加;整体根系活力水平均显著高于T0(CK),其中T2(商品育秧基质50%+红壤50%)根系活力达到22.98,增幅71.7%。结合试验结果并考虑生产成本及本地生产实践情况,推荐采用T2商品育秧基质50%+红壤50%(质量比)作为工厂化育秧的主要基质配方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屯502 育秧基质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效复混肥对澳洲坚果幼苗生长以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14
作者 孙玉翠 李莹莹 +1 位作者 万邦隆 李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69,76,共5页
为了探究添加腐植酸和氨基酸两种增效剂的复混肥对澳洲坚果幼苗生长以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设置盆栽土培试验,分别土施普通复混肥、氨基酸增效剂复混肥、腐植酸增效剂复混肥、氨基酸+腐植酸混合增效剂复混肥,以不施肥为对照,比较不同施肥... 为了探究添加腐植酸和氨基酸两种增效剂的复混肥对澳洲坚果幼苗生长以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设置盆栽土培试验,分别土施普通复混肥、氨基酸增效剂复混肥、腐植酸增效剂复混肥、氨基酸+腐植酸混合增效剂复混肥,以不施肥为对照,比较不同施肥处理的株高、叶片数、茎粗、根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植株地下部、地上部和整株湿质量,以及土壤养分、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添加增效剂的复混肥3个处理株高、叶片数、茎粗、根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植株地下部、地上部和整株湿质量均高于普通复混肥处理,混合增效剂复混肥促进幼苗生长的效果最佳。与普通复混肥相比,氨基酸、腐植酸、混合增效剂复混肥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23.99%、92.51%和168.79%,磷素利用率分别提高88.25%、131.77%和145.70%,钾素利用率分别提高113.45%、264.48%和32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腐植酸 复混肥 澳洲坚果 增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素交换氟化法合成对氟硝基苯的工艺研究
15
作者 蒋兴志 田强 +4 位作者 马航 李玉叶 万邦隆 梁梦洁 杨宵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68-3174,共7页
对氟硝基苯属于芳香族含氟中间体,是生产生物、医药、农药及染料的主要原料。使用卤素交换氟化法,以对氯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相转移催化剂作用氟化合成对氟硝基苯,通过对技术工艺的筛选,以及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氟化剂种类及用量、... 对氟硝基苯属于芳香族含氟中间体,是生产生物、医药、农药及染料的主要原料。使用卤素交换氟化法,以对氯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相转移催化剂作用氟化合成对氟硝基苯,通过对技术工艺的筛选,以及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氟化剂种类及用量、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等工艺条件的研究及优化,考察了影响对氯硝基苯转化率和对氟硝基苯产品产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以高活性氟化钾为氟化剂,其用量为对氯硝基苯物质的量的1.75倍,四甲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其用量为对氯硝基苯物质的量的5%,DMF为溶剂,在150℃下反应24.0h,氟化反应的转化率和收率可分别达到97.86%、91.58%。在该工艺条件下,氟化反应效果很好,放大实验后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氟硝基苯 中间体 卤素交换氟化法 相转移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磷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永翔 刘晨曦 +5 位作者 李云东 马航 梅连平 党辉 孙智 万邦隆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9,共12页
近年来,黑磷(BP)作为一种概念上全新的二维层状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及优秀的物化性质,如比表面积大、各向异性高、光吸收宽、载流子迁移率高等,在半导体、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光催化、阻燃、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由于... 近年来,黑磷(BP)作为一种概念上全新的二维层状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及优秀的物化性质,如比表面积大、各向异性高、光吸收宽、载流子迁移率高等,在半导体、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光催化、阻燃、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由于黑磷的高成本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研究黑磷制备工艺成为了当下热点。对黑磷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首先介绍了黑磷的物化性质及应用领域;其次介绍了黑磷的制备方法,包括高压法、机械球磨法、溶剂热法、铋熔化法、汞回流法、化学气相传输法(CVT)等;着重介绍了CVT的优化过程及机理研究;最后总结归纳了不同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 二维材料 制备工艺 化学气相传输法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土壤施用含聚合磷肥料对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赵蕾蕾 舒艺周 +2 位作者 漆增连 周凌翔 吴加香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70,共9页
为探究酸性土壤玉米种植过程中“磷固定”问题的解决途径,施用利用聚磷酸铵(APP)制备的3种不同聚合磷占比的玉米专用复合肥料(P1、P2、P3处理),分别以不施肥(CK)、传统施肥(FP)和施用利用磷酸-铵制备的玉米专用肥料(MAP)处理为对照,通... 为探究酸性土壤玉米种植过程中“磷固定”问题的解决途径,施用利用聚磷酸铵(APP)制备的3种不同聚合磷占比的玉米专用复合肥料(P1、P2、P3处理),分别以不施肥(CK)、传统施肥(FP)和施用利用磷酸-铵制备的玉米专用肥料(MAP)处理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磷素变化、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P处理相比,P1~P3处理产量平均提高了14.6%、根际土壤pH值提高0.37%~1.94%、吐丝期P2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46.5%;与MAP处理相比,吐丝期P2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约提高50.2%;与P1和P3处理相比,P2处理产量分别提高12.3%和6.2%、地上部全磷含量及磷素积累量分别显著提高15.7%~42.3%和24.5%~67.5%。本试验条件下,在酸性土壤中施用含聚合磷的复合肥料,能够提高根际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玉米对磷素的吸收,显著提升玉米生长发育性状,提高产量。且在聚合磷复合肥料处理之间,P2处理在磷肥偏生产力、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结果上最优。这表明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含聚合磷的玉米专用肥(APP占比40%),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玉米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聚合磷 肥料 玉米 生长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尾矿基钙镁缓释肥料对小白菜的应用效果研究
18
作者 王景文 杨效家 +5 位作者 张琦 许洪楠 朱燕君 李明江 唐亚福 肖雪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6-1623,共8页
【目的】针对我国南方土壤钙镁缺乏严重影响小白菜品质和产量的现状,通过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对小白菜施用磷尾矿基钙镁缓释肥料,给小白菜及土壤有效补充钙镁养分,以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小白菜生长指标、品质与产量。【方法】以磷尾矿为主... 【目的】针对我国南方土壤钙镁缺乏严重影响小白菜品质和产量的现状,通过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对小白菜施用磷尾矿基钙镁缓释肥料,给小白菜及土壤有效补充钙镁养分,以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小白菜生长指标、品质与产量。【方法】以磷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磷尾矿基钙镁缓释肥料,实现“以废促农”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淋溶试验及田间试验设计不同施肥处理进行养分释放特性及农艺效果评价。【结果】通过淋溶养分释放时间结合浸出液p H、钙镁累积量来看,CP处理浸出液pH呈逐渐升高趋势,从5.04提升至6.65,提高1.61个单位。50 d结束时,CP处理钙镁累积量在FMP、PT处理之间,钙镁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27.0 mg和67.0 m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南方酸性土壤上,与不施中量元素肥料相比,施用磷尾矿基钙镁缓释肥料可使小白菜株高显著提高1.44倍、小白菜叶球宽度增长33.0%、显著提高小白菜植株的钙镁含量及吸收量,施用磷尾矿基钙镁缓释肥料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别提高1.05、1.21倍。【结论】基于磷尾矿制备钙镁缓释肥料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可显著改善小白菜的生长指标,促进其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以及提高土壤有效钙、镁的含量,提升小白菜的品质及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尾矿 钙镁 缓释肥 小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与Rha配肥对盐渍化大棚上海青生长与产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徐庆云 匡家灵 +1 位作者 李洪姝 赵心慈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39-49,共11页
【目的】探明盐渍化大棚中GABA(γ-氨基丁酸)与Rha(鼠李糖脂)配肥对上海青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为上海青使用肥料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上海青品种夏丽三号为试材进行大棚田间试验,设置CK(对照,单施化肥)、CK+GABA、CK+Rha、C... 【目的】探明盐渍化大棚中GABA(γ-氨基丁酸)与Rha(鼠李糖脂)配肥对上海青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为上海青使用肥料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上海青品种夏丽三号为试材进行大棚田间试验,设置CK(对照,单施化肥)、CK+GABA、CK+Rha、CK+GABA+Rha4个处理,通过测定上海青生长指标、品质指标、叶片生理指标与植株养分和土壤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对盐渍化大棚上海青产量、品质、养分吸收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GABA、Rha单施或2者混施均可通过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上海青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硝酸盐含量来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对上海青的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综合评定得分以单施GABA最高。GABA主要通过促进根系生长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来提高植株抗盐胁迫能力,而Rha会降低上海青部分抗氧化酶活性,且GABA与Rha混施也会对抗氧化酶活性产生一定负面效果。GABA与Rha单施或混施均不能显著提高上海青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但对植株氮、磷、钾元素累积有一定促进作用。GABA与Rha混施处理产量最高,增产20.52%,但单施GABA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更高,增收收入是助剂成本的28.82倍。【结论】在盐渍化大棚中单施GABA促进上海青生长和品质的效果最佳,化肥与GABA+Rha混施提升上海青产量的效果最佳,单施Rha促进上海青养分吸收的效果最佳。尽管化肥与GABA+Rha混施对上海青产量的增产效果最好,但单施GABA经济效益更高,且2者产量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单施GABA更适合大田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上海青 γ-氨基丁酸 鼠李糖脂 GABA Rha 盐渍大棚 夏丽三号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级磷酸的纯化精制技术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余留洋 刘书博 +7 位作者 贾晟哲 马航 万邦隆 苏琦雯 王静康 汤伟伟 贺豫娟 龚俊波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共19页
电子级磷酸作为一种超高纯化学试剂,主要用于微电子行业中芯片的清洗与蚀刻,其纯度会显著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成品率、电性能以及可靠性。然而,极低杂质(10^(-9)水平)的高端电子级磷酸,对于化工分离纯化技术的要求极高。从电子级磷酸在芯... 电子级磷酸作为一种超高纯化学试剂,主要用于微电子行业中芯片的清洗与蚀刻,其纯度会显著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成品率、电性能以及可靠性。然而,极低杂质(10^(-9)水平)的高端电子级磷酸,对于化工分离纯化技术的要求极高。从电子级磷酸在芯片清洗与蚀刻方面的应用出发,梳理了电子级磷酸产品的主要国内外标准,概述了杂质离子的主要分析监测方法。重点综述了电子磷酸的制备和纯化精制方法,特别是结晶法在磷酸深度净化方面的显著优势,最后,对电子级磷酸的净化技术发展做出了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级磷酸 电子材料 纯化 结晶 技术集成 痕量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