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22年云南丽江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日气象数据集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维暐 李金 +4 位作者 范中玉 杨开业 明升平 许琨 高连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气象因子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CN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等野外定位研究站观测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通过长期定位观测并获取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可以提升对生态系统过程、生... 气象因子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CN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等野外定位研究站观测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通过长期定位观测并获取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可以提升对生态系统过程、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的科学认知,为区域及国家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资源安全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云南丽江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2021年获批入选建设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站之一,其气象监测数据按照CERN气象观测规范,自建站起已持续观测12年。数据参数详实,数据结构完整,数据采集规范,为开展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的动态变化,生物多样性形成演化和维持机制,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重点野生保护物种多样性监测、评估与保护,以及重要特色生物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本气象数据集包括了2013年至2022年3652个记录39个字段的日气象数据,涵盖大气要素(空气温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降水、辐射要素)和土壤要素(分层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两部分。数据集的发布对相关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完备的基础性气象数据资料,并对局域以及更大尺度联网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站 气象监测 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观测 玉龙雪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丽江、大理、昆明发现秃鹳
2
作者 黄华 张瑛 +3 位作者 李智宏 和云峰 伍和启 许琨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596,共1页
2023年4月30日,于云南省丽江市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点(100°7′50.5517"E,26°51′43.9684"N,海拔2441 m)发现7只秃鹳Leptoptilos javanicus;6月2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茈碧湖镇大营附近的水稻... 2023年4月30日,于云南省丽江市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点(100°7′50.5517"E,26°51′43.9684"N,海拔2441 m)发现7只秃鹳Leptoptilos javanicus;6月2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茈碧湖镇大营附近的水稻田(99°58′5.2948"E,26°5′40.9272"N,海拔2058 m)发现1只秃鹳;2024年4月1日,在昆明市滇池海丰湿地(102°36′46.6626"E,24°45′52.5858"N,海拔1887 m)发现1只秃鹳(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鹳 鸟类监测 省级自然保护区 海丰湿地 云南丽江 高原湿地 茈碧湖 拉市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3
作者 明升平 李金 +3 位作者 赵祖军 沈莉芹 余昱 李琴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滇西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滇西北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监测,采集植物标本及图像资料,并通过查阅国内外植物志及相关文献,对标本进行鉴定。本文报道新记录如下:... 滇西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滇西北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监测,采集植物标本及图像资料,并通过查阅国内外植物志及相关文献,对标本进行鉴定。本文报道新记录如下:滇西北新记录属--齿鳞草属,中国大陆新记录的紫花齿鳞草,云南省新记录的银萼龙胆,滇西北新记录的缘腺雀舌木和巍山黄芩,以及这4种植物的野外分布生境情况和彩色图片;完善了紫花齿鳞草的形态描述,并确定其在丽江老君山区域的寄主为长圆鞘箭竹。本次发现的1个新记录属和4个新记录种不仅丰富了滇西北被子植物多样性,而且对云南植物区系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新记录 紫花齿鳞草 银萼龙胆 缘腺雀舌木 巍山黄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