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人灵长类个性化麻醉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智刚 段志刚 +7 位作者 王宏 龚南南 刘杰 陈兴龙 卓艳 周引 张婷 陈永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3-478,共6页
目的 比较氯胺酮、舒泰、速眠新Ⅱ、戊巴比妥钠等4种全身麻醉药或其组合对非人灵长类的麻醉效果,探寻能替代或者减少氯胺酮使用的个性化麻醉方案。方法 以单独使用氯胺酮麻醉的方案作为对照,另设单独使用舒泰、氯胺酮复合速眠新Ⅱ、舒... 目的 比较氯胺酮、舒泰、速眠新Ⅱ、戊巴比妥钠等4种全身麻醉药或其组合对非人灵长类的麻醉效果,探寻能替代或者减少氯胺酮使用的个性化麻醉方案。方法 以单独使用氯胺酮麻醉的方案作为对照,另设单独使用舒泰、氯胺酮复合速眠新Ⅱ、舒泰复合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速眠新Ⅱ等麻醉4个实验组,每组选取5只食蟹猴进行实验,记录麻醉后的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诱导时间和维持时间,以比较各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 与单独使用氯胺酮麻醉比较,其他四种麻醉方案在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和麻醉诱导时间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方案麻醉维持时间分布在30~200min之间。在非人灵长类的全身麻醉中,舒泰可以很好地替代氯胺酮;氯胺酮复合速眠新Ⅱ麻醉可取得较长的麻醉维持时间,并减少氯胺酮的使用量;舒泰与速眠新Ⅱ联用、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Ⅱ联用的方案也可替代氯胺酮,且麻醉维持时间较长。结论 在一定的麻醉时间内,联合用药可以降低氯胺酮的使用量,不同麻醉方案灵活运用可满足不同实验对麻醉维持时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非人灵长类 氯胺酮 舒泰 速眠新Ⅱ 戊巴比妥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灵长类帕金森动物模型中的行为学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书一 王正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103,共8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明,患者会出现与疾病相关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啮齿类动物模型只能部分精准模拟患者的症状,导致相关的临床前研究存在局限性,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能够较好的弥补...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明,患者会出现与疾病相关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啮齿类动物模型只能部分精准模拟患者的症状,导致相关的临床前研究存在局限性,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能够较好的弥补这种缺陷,对非人灵长类PD模型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量化有利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本综述中总结了不同行为学量化方式,同时对比了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劣性,为进行PD猴模型研究提供了行为学测试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人灵长类 评分量表 精细运动 精神障碍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国华 李鹤龄 +2 位作者 陈智岗 刘海原 王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3-427,共5页
酒精性肝病与肠道微生物群落密切相关。酒精性肝病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调,而微生物群落失调又可进一步加重肝病进程。本文综述了酒精性肝病与肠道微生物群落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以及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和噬菌体等肠道微... 酒精性肝病与肠道微生物群落密切相关。酒精性肝病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调,而微生物群落失调又可进一步加重肝病进程。本文综述了酒精性肝病与肠道微生物群落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以及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和噬菌体等肠道微生物及其相关产物改善或治疗肝病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肠道微生物群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猕猴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宏 韦秋奖 +1 位作者 陈智岗 江海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99,I0005,共4页
细菌性痢疾是猕猴常见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病猕猴将很快死亡,严重影响了实验猕猴的品质。本文通过对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结合药敏试验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 细菌性痢疾是猕猴常见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病猕猴将很快死亡,严重影响了实验猕猴的品质。本文通过对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结合药敏试验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表明,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最佳,治愈率达到100%,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也有一定的疗效,治愈率分别达到88.89%和77.78%。本文研究对实验猕猴的生产培育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志贺菌 痢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腹泻的类型及防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鹤龄 王宏 +3 位作者 陈智岗 宗发梁 宁卿 刘得礼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3年第6期41-44,共4页
腹泻是猕猴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猕猴的生长发育。为降低猕猴腹泻发生概率,提高实验动物质量,笔者结合多年兽医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猕猴寄生虫性、细菌性、病毒性、应激性、中毒性、真菌性等类型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症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关键词 猕猴 寄生虫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 应激性腹泻 中毒性腹泻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毛滴虫对猕猴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鹤龄 陈智岗 +3 位作者 宗发梁 宁卿 严玉霖 王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74-4983,共10页
【目的】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毛滴虫感染对猕猴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临床研究利用微生物替代抗生素治疗毛滴虫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收集毛滴虫阳性和阴性的猕猴新鲜粪便样本各6份,通过宏基因组测序进行肠道菌群和功能基... 【目的】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毛滴虫感染对猕猴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临床研究利用微生物替代抗生素治疗毛滴虫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收集毛滴虫阳性和阴性的猕猴新鲜粪便样本各6份,通过宏基因组测序进行肠道菌群和功能基因预测分析。【结果】与健康猕猴相比,感染毛滴虫的猕猴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菌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拟杆菌和纤维杆菌显著减少(P<0.05),而弯曲菌和脱硫杆菌显著增加(P<0.05);肠道微生物中乳酸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弯曲杆菌科(Campylobacteraceae)等在感染毛滴虫的猕猴中显著富集,而普雷沃菌9菌(Prevotella_9)、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等在健康猕猴中更丰富;Brachyspira_hampsonii、Prevotellaceae_bacterium_Marseille_P2831是猕猴毛滴虫感染的生物标记物;肠道菌群功能基因预测显示,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微生物基因功能在毛滴虫感染的猕猴中显著降低(P<0.05)。【结论】毛滴虫感染猕猴可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降低肠道菌群的生物合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毛滴虫 16S rDNA 肠道菌群 功能基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早期发育与干细胞 被引量:1
7
作者 艾宗勇 张成庭 +3 位作者 牛宝华 尹宇 杨洁 李天晴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0-718,共19页
人胚胎早期发育包括三个重要阶段:①从受精卵到晚期囊胚的着床前阶段;②从晚期囊胚到原肠运动前的围着床阶段;③从原肠运动到早期器官发生的原肠后阶段。后两个阶段统称为着床后早期发育阶段。妊娠过程中,不育(胚胎着床失败或流产)和胎... 人胚胎早期发育包括三个重要阶段:①从受精卵到晚期囊胚的着床前阶段;②从晚期囊胚到原肠运动前的围着床阶段;③从原肠运动到早期器官发生的原肠后阶段。后两个阶段统称为着床后早期发育阶段。妊娠过程中,不育(胚胎着床失败或流产)和胎儿出生缺陷,很大程度上是胚胎的着床后早期发育出现异常所致。人着床后早期胚胎,由于位于母体子宫,且尺寸较小,不易对其观察和研究,因此,这一阶段的胚胎发育过程长期处于“黑匣子”状态。近年来,随着单细胞组学技术和胚胎体外延长培养系统的建立,以及胚胎和胚外干细胞、类器官和类胚胎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人胚胎着床后早期发育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本文从人胚胎早期发育、胚胎和胚外干细胞、类胚胎和类器官研究的视角,结合细胞通信、谱系互作、信号梯度、黏附分子、生物力学和细胞外基质等因素对细胞分选、迁移重排和自我组织的影响,概述了人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发育原理,当前胚胎和胚外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以及用其模拟人胚胎早期发育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期能够帮助理解人胚胎早期发育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发育 着床 干细胞 类胚胎 类器官 自我组织 原肠运动 器官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模型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肝病临床前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付旭锋 陈冰冰 +4 位作者 严亚萍 王宏 王峻峰 郑冰蓉 司维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并导致肝硬化,此时除了器官移植外没有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器官缺乏的问题迫使人们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有着免疫调节、分化成肝细胞、促进原位肝细胞... 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并导致肝硬化,此时除了器官移植外没有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器官缺乏的问题迫使人们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有着免疫调节、分化成肝细胞、促进原位肝细胞再生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等能力,所以利用MSCs开展细胞移植治疗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通过综述各类人的肝病动物模型和运用这些动物模型开展MSCs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临床前研究的进展和意义,将为今后在MSCs开展临床治疗的广泛应用中提供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动物模型 间充质干细胞 临床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蟹猴SPF种群建立过程中病毒抗体的动态监测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宏 韦秋奖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调查从老挝引种的食蟹猴BV、SRV、SIV和STLV-1四项病毒抗体阳性、可疑的比例,并对SPF种群建立过程中四项病毒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进而比较普通种群和SPF种群幼猴病毒抗体的阳性率。方法采用专用试剂盒对四项病毒进行连续监测并进... 目的调查从老挝引种的食蟹猴BV、SRV、SIV和STLV-1四项病毒抗体阳性、可疑的比例,并对SPF种群建立过程中四项病毒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进而比较普通种群和SPF种群幼猴病毒抗体的阳性率。方法采用专用试剂盒对四项病毒进行连续监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引种的1998只食蟹猴,BV抗体阳性比例高达52.35%,可疑比例为8.31%,抗体阴性的比例仅为39.34%;SRV和STLV-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5%和8.56%;未检测出SIV抗体阳性或可疑的食蟹猴。经过筛选后组建的SPF种群,2010年监测的BV、SRV和STLV-1三项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4%、1.01%和0.4%,经过连续5年的不断筛选和淘汰,截至2014年年底三种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下降至0.82%、0.27%和0.27%,未监测出SIV抗体阳性或可疑的食蟹猴。普通群繁殖幼猴B病毒抗体阳性的比例为9.71%,可疑率为1.85%;而SPF繁殖种群B病毒抗体阳性率仅为0.22%。结论连续监测病毒抗体并不断淘汰抗体阳性和可疑的动物对组建SPF食蟹猴种群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SPF种群 BV抗体 SRV抗体 STLV-1抗体 SIV抗体 抗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恒河猴、食蟹猴种群繁殖规律和繁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宏 付学魏 +3 位作者 陈智岗 宗发梁 李鹤龄 韦秋奖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39,共6页
目的探索昆明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种群的繁殖规律及繁殖性能,为恒河猴和食蟹猴繁育基地建设、生殖生物学研究及生物资源的保护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昆明某规模化实验猕猴饲养基地饲养的150只恒河猴繁殖群(20只雄猴,130只雌猴)和... 目的探索昆明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种群的繁殖规律及繁殖性能,为恒河猴和食蟹猴繁育基地建设、生殖生物学研究及生物资源的保护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昆明某规模化实验猕猴饲养基地饲养的150只恒河猴繁殖群(20只雄猴,130只雌猴)和900只食蟹猴繁殖群(120只雄猴,780只雌猴)全年12个月的繁殖规律及繁殖性能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昆明地区恒河猴种群产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食蟹猴种群产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恒河猴种群的妊娠率、繁殖率、仔猴成活率分别是76.15%、69.23%和90.70%;食蟹猴种群的妊娠率、繁殖率、仔猴成活率分别是78.98%、74.87%和94.81%;恒河猴的月经周期和妊娠期分别是(28.80±2.33)d和(165.87±7.52)d;食蟹猴的月经周期和妊娠期分别是(29.35±3.05)d和(157.93±5.42)d;恒河猴仔猴平均出生体重和幼猴平均断奶体重分别是(425.00±100.50)g和(1491.67±172.35)g;食蟹猴仔猴平均出生体重和幼猴平均断奶体重分别是(314.33±61.18)g和(1013.50±115.50)g。结论明确了昆明地区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的繁殖规律,详实地报道了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繁殖性能参考值,为昆明地区恒河猴和食蟹猴的繁殖及开展实验猴生殖生物学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食蟹猴 种群 繁殖规律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试验猴常见疾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宏 陈智岗 +2 位作者 陈利仙 宗发梁 李鹤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57-1564,共8页
调查分析试验猴常见疾病,对掌握疾病的流行病学,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疾病综合防制措施,提高试验猴的数量、质量及保证动物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4年昆明地区某规模化试验猴养殖基地患病及死亡试验猴进行调查,根据... 调查分析试验猴常见疾病,对掌握疾病的流行病学,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疾病综合防制措施,提高试验猴的数量、质量及保证动物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4年昆明地区某规模化试验猴养殖基地患病及死亡试验猴进行调查,根据试验猴主要病症进行分类,并对各种疾病按照成年和未成年试验猴进行归类统计,利用Office 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昆明地区试验猴常见疾病种类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创伤、生殖系统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比例分别为47.45%、13.06%、12.10%、11.46%和8.92%;常见疾病包括腹泻、软组织损伤、流产、大叶性肺炎、痢疾、关节炎、肠积气、慢性结肠炎和营养极度不良,分别占总发病数的18.47%、11.15%、8.91%、8.28%、8.28%、7.96%、5.10%、5.10%和5.09%。综合分析试验猴常发疾病及其病发的可能原因,提示只有不断提高科学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兽医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及科学的诊断方法,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更优质的试验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地区 试验猴 疾病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婴猴人工护理程序的建立
12
作者 王宏 司维 +1 位作者 周引 陈利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59-161,共3页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孕猴无法自然分娩,剖宫产术因此也成为获取幼猴的重要助产方式。由于孕猴经历过剖宫手术、身体较弱及手术伤口疼痛等影响,母猴一般无法亲自哺育婴猴,必须由人工饲养管理婴猴,因此建立合适的饲养管理程序对于提高恒河猴...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孕猴无法自然分娩,剖宫产术因此也成为获取幼猴的重要助产方式。由于孕猴经历过剖宫手术、身体较弱及手术伤口疼痛等影响,母猴一般无法亲自哺育婴猴,必须由人工饲养管理婴猴,因此建立合适的饲养管理程序对于提高恒河猴婴猴的成活率及其健康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恒河猴婴猴的食物配制方法以及饲养过程中温度设置和光照时间的控制,并建立了初生婴猴的护理程序和婴猴日常管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婴猴护理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支大龙 牛昱宇 季维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2-1137,共6页
传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基于胚胎干细胞和同源重组实现生物基因组定向改造,但是该技术打靶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的研究.因此,研究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十分重要.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通过特异性识别靶位点造成DN... 传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基于胚胎干细胞和同源重组实现生物基因组定向改造,但是该技术打靶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的研究.因此,研究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十分重要.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通过特异性识别靶位点造成DNA双链断裂,引起细胞内源性的修复机制实现靶基因的修饰.与传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相比,人工核酸酶技术打靶效率高,这对于基因功能的研究、构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以及探索新型疾病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工核酸酶技术有3种类型:锌指核酸酶(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核酸酶(TALEN)及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本文将对以上3种人工核酸酶技术的原理以及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编辑 锌指核酸酶 类转录激活因子核酸酶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rmCryo无卵黄冷冻液对食蟹猴精子冷冻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支大龙 敖磊 +2 位作者 王宏 季维智 司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148-151,共4页
为了建立运用商品化人类精子无卵黄冷冻液SpermCryoTM All-round冷冻保存食蟹猴精子的方法,比较了快速(-435℃/min)、中速(-183℃/min)和慢速(-69℃/min)的降温速率以及不同冷冻平衡时间(10和30 min)对食蟹猴精子冷冻保存的效果。结果表... 为了建立运用商品化人类精子无卵黄冷冻液SpermCryoTM All-round冷冻保存食蟹猴精子的方法,比较了快速(-435℃/min)、中速(-183℃/min)和慢速(-69℃/min)的降温速率以及不同冷冻平衡时间(10和30 min)对食蟹猴精子冷冻保存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液氮上方冷冻平衡10 min对食蟹猴精子的复苏活力显著高于30 min。用快速和中速冷冻速率保存的精子的复苏活力较高,冻存精子的复苏活力明显高于慢速冷冻速率保存的精子。该研究建立和优化的SpermCryo无卵黄冷冻液冷冻保存食蟹猴精子的方法,可简单快速完成精子的冷冻保存,并获得较高的冷冻复苏存活率。该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灵长类动物精子冷冻损伤的机制和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精子 SpermCryoTM All-round 冷冻降温速率 冷冻平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及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8
15
作者 甘雪 刘书一 王正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127,共7页
帕金森病(Par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第二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是黑质中a-突触核蛋白(a-synuclein,a-syn)的聚集,其早期征兆是线粒体功能紊乱。PD相关蛋白PINK1、Parkin、DJ-1蛋白和a-syn等参与线粒体自噬及质... 帕金森病(Par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第二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是黑质中a-突触核蛋白(a-synuclein,a-syn)的聚集,其早期征兆是线粒体功能紊乱。PD相关蛋白PINK1、Parkin、DJ-1蛋白和a-syn等参与线粒体自噬及质量控制过程,PD相关蛋白突变时导致线粒体自噬及其功能异常,从而出现受损线粒体不能被选择性清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现象,最终可能造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因此PD相关蛋白的失控与PD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将对线粒体自噬及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a-突触核蛋白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肠道寄生虫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宏 李鹤龄 +1 位作者 陈智岗 宗发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4期1-3,7,共4页
猕猴作为一种重要的试验动物,肠道寄生虫不但影响猕猴的健康和质量,而且干扰试验结果,甚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对猕猴肠道常见寄生虫的种类、流行病学、传播方式、治疗手段以及有效管理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为开展猕猴... 猕猴作为一种重要的试验动物,肠道寄生虫不但影响猕猴的健康和质量,而且干扰试验结果,甚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对猕猴肠道常见寄生虫的种类、流行病学、传播方式、治疗手段以及有效管理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为开展猕猴的质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肠道寄生虫 种类 流行病学 传播方式 治疗手段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加工方法对猕猴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宏 张龙 +2 位作者 李鹤龄 陈智岗 宗发梁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2-35,共4页
为比较分析膨化加工方法对猕猴饲料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随机选择不同批次膨化前的配合粉料和膨化后的颗粒饲料进行常规营养成分、主要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病原微生物含量的测定,并对膨化前后的测定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为比较分析膨化加工方法对猕猴饲料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随机选择不同批次膨化前的配合粉料和膨化后的颗粒饲料进行常规营养成分、主要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病原微生物含量的测定,并对膨化前后的测定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饲料经过膨化加工后,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维生素等含量及病原微生物数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水分和粗脂肪的平均损失比例分别为27.11%和13.94%,而维生素C、维生素B6和维生素B2的平均损失比例分别高达73.86%、68.39%和42.52%,差异极显著(P<0.01);维生素B_(12)和维生素A也有较大损失,平均损失比例分别为28.07%和20.89%,差异显著(P<0.05);膨化加工方法对饲料矿物质微量元素影响不明显,但能有效杀死饲料中的有害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加工 猕猴饲料 营养成分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小鼠和猴子动物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博 陈庭伟 +2 位作者 李孝琢 李天晴 董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8-1503,共6页
随着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其基因组在不断突变进化,出现了α、β、γ、δ等不同的毒株,因而持续研发针对不同毒株的药物和疫苗是应对该病毒传播的核心。而构建SARS-CoV-2动物模型不仅用于研... 随着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其基因组在不断突变进化,出现了α、β、γ、δ等不同的毒株,因而持续研发针对不同毒株的药物和疫苗是应对该病毒传播的核心。而构建SARS-CoV-2动物模型不仅用于研究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也是评价SARS-CoV-2相关药物与疫苗治疗效果的关键。然而,常用的模式动物小鼠对野生型的SARS-CoV-2不易感,因此迫切需要能够感染新冠且更好地模拟人体病理生理状态的动物模型。本综述回顾了用于新冠病毒感染和传播的动物模型,以及这些模型在表征病毒免疫病理学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动物模型 病理学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源毛滴虫的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鹤龄 王宏 +1 位作者 陈智岗 宗发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基于18S rRNA和5.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别导致猕猴腹泻的肠道内毛滴虫,收集腹泻猕猴的新鲜粪便样本,经直接涂片、碘液染色后镜检观察寄生虫虫体形态;提取粪便总DNA,针对三毛滴虫18S rRNA和五毛滴虫5.8S rRN... 本试验旨在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基于18S rRNA和5.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别导致猕猴腹泻的肠道内毛滴虫,收集腹泻猕猴的新鲜粪便样本,经直接涂片、碘液染色后镜检观察寄生虫虫体形态;提取粪便总DNA,针对三毛滴虫18S rRNA和五毛滴虫5.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与进化树构建。形态观察结果显示,毛滴虫呈梨形或近似卵圆形,滋养体前鞭毛2~5条,后鞭毛1条;三毛滴虫18S rRNA和五毛滴虫5.8S rRNA序列PCR扩增仅获得18S rRNA基因序列,18S rR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公布的来自犬的胎儿三毛滴虫序列的相似度高达97.2%。利用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认来自猴源的毛滴虫为猕猴源三毛滴虫。本试验结果对猕猴肠道寄生虫的鉴定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三毛滴虫 形态观察 18S rRNA序列 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植入后胚胎体外延时培养体系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邵红莲 谭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9-124,共6页
小鼠是研究哺乳动物中一种小型的模式生物,在研究非人灵长类以及人类胚胎之前,需要先在小鼠体内确定实验能否进行再转移到高等哺乳动物。现有体系的限制使小鼠胚胎只能在体外培养至E6.5,小鼠胚胎体外延时培养体系的建立对于理解胚胎植... 小鼠是研究哺乳动物中一种小型的模式生物,在研究非人灵长类以及人类胚胎之前,需要先在小鼠体内确定实验能否进行再转移到高等哺乳动物。现有体系的限制使小鼠胚胎只能在体外培养至E6.5,小鼠胚胎体外延时培养体系的建立对于理解胚胎植入后的关键事件以及分子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人胚胎的发育研究提供有效平台。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小鼠胚胎体外延时培养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这里我们介绍了小鼠植入后胚胎的普通体外延时培养体系、3D培养体系、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胚胎领域的应用,以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发育 体外延时培养体系 3D培养体系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