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壁碳纳米管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同时测定茶叶中1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
13
1
作者
邵林
刘晓云
+7 位作者
李福敏
杨丽芬
赵海云
李涛
李淑开
李晓翔
杨子秋
谭文高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136-8140,共5页
目的建立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capture detection,GC-ECD)同时测定茶叶中1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基于MWCNTs改良Q...
目的建立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capture detection,GC-ECD)同时测定茶叶中1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基于MWCNTs改良QuEChERS方法净化,Rtx-5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18种有机氯农药在0.01~0.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5.2%~119.9%,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为0.61%~6.77%(n=6)。方法检出限为10~18μg/kg,定量限为15~23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好,为茶叶中有机氯类多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多壁碳纳米管
气相色谱法
电子捕获检测器
茶叶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咖啡精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优化及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黄梦
苏丽媛
+4 位作者
张丽红
王桂瑛
赵世卓
葛长荣
廖国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以云南保山小粒咖啡豆为对象,根据国家标准,测定生、熟咖啡豆的营养成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咖啡精油的工艺参数;测定生、熟咖啡精油理化指标,并通过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分析生、熟咖...
以云南保山小粒咖啡豆为对象,根据国家标准,测定生、熟咖啡豆的营养成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咖啡精油的工艺参数;测定生、熟咖啡精油理化指标,并通过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分析生、熟咖啡精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经烘焙处理后,熟咖啡豆中水分、水浸出物、咖啡因、总糖、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与生咖啡豆中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超临界CO_(2)萃取生咖啡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4℃,萃取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咖啡精油萃取得率为13.98%。烘焙处理前后,咖啡精油各常规理化指标无显著差异,且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通过GC-FID分别检测到15和16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等为主要脂肪酸,烘焙对咖啡豆脂肪酸组成影响不明显,但各脂肪酸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烘焙对咖啡豆及咖啡精油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云南地区咖啡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精油
超临界CO_(2)萃取
营养成分
理化指标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豆风味饮料配方研究
3
作者
徐昂
《饮料工业》
2023年第4期31-35,共5页
纳豆是日本传统大豆发酵食品,有很多健康益处,世界各地研究纳豆的生理保健作用及相关深加工产品取得了很大进展。蜂蜜甜味天然,香气协调,营养价值丰富,优于其他甜味剂。实验采用实验室保藏的序号1309菌种发酵纳豆,利用纳豆发酵所得黏液...
纳豆是日本传统大豆发酵食品,有很多健康益处,世界各地研究纳豆的生理保健作用及相关深加工产品取得了很大进展。蜂蜜甜味天然,香气协调,营养价值丰富,优于其他甜味剂。实验采用实验室保藏的序号1309菌种发酵纳豆,利用纳豆发酵所得黏液结合蜂蜜调配一款具有纳豆风味的调配饮料。采用序号为1309的菌种发酵纳豆,以其发酵提取液为主体,配合蜂蜜等辅料,以纳豆黏液、蜂蜜、柠檬酸、β环糊精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并对调配饮料进行感官评价,最终确定纳豆风味饮料的最佳配比为:纳豆黏液1.5%,蜂蜜20%,柠檬酸0.15%,β-环糊精0.08%。所得产品具有纳豆和蜂蜜风味,酸甜适中,有较好的保健功能以及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纳豆
蜂蜜饮料
最佳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壁碳纳米管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同时测定茶叶中1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
13
1
作者
邵林
刘晓云
李福敏
杨丽芬
赵海云
李涛
李淑开
李晓翔
杨子秋
谭文高
机构
大理州食品
检验
检测
院
云南中检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大理农林职业
技术
学院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136-8140,共5页
文摘
目的建立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capture detection,GC-ECD)同时测定茶叶中1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基于MWCNTs改良QuEChERS方法净化,Rtx-5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18种有机氯农药在0.01~0.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5.2%~119.9%,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为0.61%~6.77%(n=6)。方法检出限为10~18μg/kg,定量限为15~23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好,为茶叶中有机氯类多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多壁碳纳米管
气相色谱法
电子捕获检测器
茶叶
QUECHERS
Keywords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gas chromatography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tea
QuEChERS
分类号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咖啡精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优化及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黄梦
苏丽媛
张丽红
王桂瑛
赵世卓
葛长荣
廖国周
机构
云南
农业大学食品科学
技术
学院
云南
农业大学
云南
省畜产品加工工程
技术
研究
中
心
云南中检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专项(2016ZA008)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8IA101)。
文摘
以云南保山小粒咖啡豆为对象,根据国家标准,测定生、熟咖啡豆的营养成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咖啡精油的工艺参数;测定生、熟咖啡精油理化指标,并通过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分析生、熟咖啡精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经烘焙处理后,熟咖啡豆中水分、水浸出物、咖啡因、总糖、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与生咖啡豆中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超临界CO_(2)萃取生咖啡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4℃,萃取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咖啡精油萃取得率为13.98%。烘焙处理前后,咖啡精油各常规理化指标无显著差异,且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通过GC-FID分别检测到15和16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等为主要脂肪酸,烘焙对咖啡豆脂肪酸组成影响不明显,但各脂肪酸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烘焙对咖啡豆及咖啡精油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云南地区咖啡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咖啡精油
超临界CO_(2)萃取
营养成分
理化指标
脂肪酸
Keywords
coffee essential oil
supercritical CO_(2)extraction
nutritional componen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es
fatty acids
分类号
TS22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豆风味饮料配方研究
3
作者
徐昂
机构
云南中检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饮料工业》
2023年第4期31-35,共5页
文摘
纳豆是日本传统大豆发酵食品,有很多健康益处,世界各地研究纳豆的生理保健作用及相关深加工产品取得了很大进展。蜂蜜甜味天然,香气协调,营养价值丰富,优于其他甜味剂。实验采用实验室保藏的序号1309菌种发酵纳豆,利用纳豆发酵所得黏液结合蜂蜜调配一款具有纳豆风味的调配饮料。采用序号为1309的菌种发酵纳豆,以其发酵提取液为主体,配合蜂蜜等辅料,以纳豆黏液、蜂蜜、柠檬酸、β环糊精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并对调配饮料进行感官评价,最终确定纳豆风味饮料的最佳配比为:纳豆黏液1.5%,蜂蜜20%,柠檬酸0.15%,β-环糊精0.08%。所得产品具有纳豆和蜂蜜风味,酸甜适中,有较好的保健功能以及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纳豆
蜂蜜饮料
最佳配比
Keywords
bacillus
natto
honey drinks
the best formula
分类号
TS2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壁碳纳米管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同时测定茶叶中1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
邵林
刘晓云
李福敏
杨丽芬
赵海云
李涛
李淑开
李晓翔
杨子秋
谭文高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咖啡精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优化及理化特性分析
黄梦
苏丽媛
张丽红
王桂瑛
赵世卓
葛长荣
廖国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纳豆风味饮料配方研究
徐昂
《饮料工业》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