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标准解读
1
作者
张江峰
陈道通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4期190-194,共5页
本文阐述了GB/T 43611-2023《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标准的制定背景,详细介绍了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通过解读标准的技术指标及对应的试验方法,帮助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标准,规范...
本文阐述了GB/T 43611-2023《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标准的制定背景,详细介绍了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通过解读标准的技术指标及对应的试验方法,帮助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标准,规范和引导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产业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基液态金属
热界面材料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uGa_(2)前驱体合金的制备和去合金化过程中纳米多孔铜的形成
2
作者
周玉鑫
胡劲
+3 位作者
朱家军
王开军
段云彪
张维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2-789,共8页
在220℃的加热条件下制备前驱体CuGa_(2)合金,运用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两种去合金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铜,分析不同浓度的腐蚀介质对多孔结构形成的影响,并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电感耦合...
在220℃的加热条件下制备前驱体CuGa_(2)合金,运用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两种去合金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铜,分析不同浓度的腐蚀介质对多孔结构形成的影响,并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样品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合金化过程中以甲基硅油作为防氧化保护介质可获得前驱体CuGa_(2)合金;不同腐蚀介质对纳米多孔铜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由于不同溶液中Cu,Ga与CuGa_(2)的平衡电位不同对纳米多孔铜的形成影响显著,1M HCl溶液中CuGa_(2)的平衡电位与Cu的平衡电位相近,Ga、Cu原子会共同溶解导致无法形成多孔结构;1M NaOH溶液中Cu与CuGa_(2)的平衡电位的电位差较大,可进行充分腐蚀获得多孔结构,形成的多孔孔隙分布杂乱且不均匀,孔径范围为120 nm~1μm。前驱体合金经1M HCl溶液的化学腐蚀,由于H^(+)的腐蚀作用,Cl^(-)促进Cu原子的扩散重排,获得的多孔纳米铜形貌与结构更加清晰均匀且连续,其孔径范围为20~1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化
CuGa
2合金
腐蚀介质
去合金
纳米多孔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标准解读
1
作者
张江峰
陈道通
机构
有色
金属
技术经济研究院
有限
责任
公司
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4期190-194,共5页
文摘
本文阐述了GB/T 43611-2023《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标准的制定背景,详细介绍了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通过解读标准的技术指标及对应的试验方法,帮助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标准,规范和引导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产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镓基液态金属
热界面材料
标准解读
Keywords
gallium-based liquid metal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standard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TG139.8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Ga_(2)前驱体合金的制备和去合金化过程中纳米多孔铜的形成
2
作者
周玉鑫
胡劲
朱家军
王开军
段云彪
张维钧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2-789,共8页
文摘
在220℃的加热条件下制备前驱体CuGa_(2)合金,运用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两种去合金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铜,分析不同浓度的腐蚀介质对多孔结构形成的影响,并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样品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合金化过程中以甲基硅油作为防氧化保护介质可获得前驱体CuGa_(2)合金;不同腐蚀介质对纳米多孔铜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由于不同溶液中Cu,Ga与CuGa_(2)的平衡电位不同对纳米多孔铜的形成影响显著,1M HCl溶液中CuGa_(2)的平衡电位与Cu的平衡电位相近,Ga、Cu原子会共同溶解导致无法形成多孔结构;1M NaOH溶液中Cu与CuGa_(2)的平衡电位的电位差较大,可进行充分腐蚀获得多孔结构,形成的多孔孔隙分布杂乱且不均匀,孔径范围为120 nm~1μm。前驱体合金经1M HCl溶液的化学腐蚀,由于H^(+)的腐蚀作用,Cl^(-)促进Cu原子的扩散重排,获得的多孔纳米铜形貌与结构更加清晰均匀且连续,其孔径范围为20~100 nm。
关键词
合金化
CuGa
2合金
腐蚀介质
去合金
纳米多孔铜
Keywords
Alloying
CuGa 2 alloy
Corrosive medium
Dealloying
Nano-porous copper
分类号
TG146.1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标准解读
张江峰
陈道通
《世界有色金属》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uGa_(2)前驱体合金的制备和去合金化过程中纳米多孔铜的形成
周玉鑫
胡劲
朱家军
王开军
段云彪
张维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