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冷萍 付义 王一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1-803,共3页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因其高致死、致残率引起了国内外呼吸界的关注。目前西医治疗IPF处于束手无策之境,而中医药在IPF的治疗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佳疗效,是一种有研究潜力的治疗方法,但临床对于IPF的中医辨证、用药方面尚无公认规范,且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因其高致死、致残率引起了国内外呼吸界的关注。目前西医治疗IPF处于束手无策之境,而中医药在IPF的治疗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佳疗效,是一种有研究潜力的治疗方法,但临床对于IPF的中医辨证、用药方面尚无公认规范,且缺乏明确的高质量的对照实验研究,其疗效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本质,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中医药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检出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2
2
作者 李杰 赵云超 +1 位作者 马振贤 董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474-247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及其重建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X线平片检查阴性的外伤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所得扫描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MPR、VRT及SSD)。结果:本组所有113例患者经MSCT检查重建后,48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及其重建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X线平片检查阴性的外伤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所得扫描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MPR、VRT及SSD)。结果:本组所有113例患者经MSCT检查重建后,48例显示有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横轴位图像与后处理重建应用对隐匿性骨折的准确检出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临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龙天对实验性肺动脉高压大鼠ET-1、NOS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冷萍 王一帆 +3 位作者 黄佰超 苏婷 王雪兰 付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观察七龙天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波生坦组(C)、七龙天低剂量组(D)、七龙天中剂量组(E)、七龙天高剂量组(F... 目的:观察七龙天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波生坦组(C)、七龙天低剂量组(D)、七龙天中剂量组(E)、七龙天高剂量组(F)。A组大鼠置于正常环境中饲养,B、C、D、E、F组均造模。采用常压低氧法制模,从制模第1天始给药,连续3周,A、B两组均给予蒸馏水3 m L/(只·d)。在直视下行右心导管术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及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OS、ET-1 mRNA表达。结果:七龙天及波生坦均可明显降低大鼠肺动脉高压,且以七龙天高剂量组效果为佳,疗效呈药物剂量依赖表现。各组NOS、ET-1表达量与肺动脉压具有相关性,但二者在高剂量七龙天调节至正常范围时,肺动脉压仍未恢复正常水平。结论:不同剂量七龙天均可降低肺动脉高压,且高剂量七龙天疗效优于波生坦。其降压机制与降低NOS及ET-1表达量有关,但仍可能受其他炎症因子及血管新生因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龙天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安全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一帆 冷萍 +2 位作者 木彬 李小峰 章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37-2740,共4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提取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鉴定研究间的异质性,...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提取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鉴定研究间的异质性,根据检验结果再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运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实验(1539名患者),所有实验都对纳入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统计16个实验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银质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一项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疗效优于银质针组,但随访6个月时银质针疗法有优势([OR=3.75,95%CI(2.51,5.62)],提示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高于其他保守疗法,且Z=6.42(P<0.000 01),说明银质针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质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短期综合疗效优于其他保守治疗,乃当下治疗腰间椎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阔肌腱下滑囊炎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耿春梅 陈奇刚 +2 位作者 赵永祥 王琦 刘宗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为临床诊治背阔肌腱下滑囊炎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20侧成人肩关节标本(右11侧、左9侧),对背阔肌腱下滑囊及与其邻近易误诊的解剖结构进行观测。结果背阔肌腱下滑囊位于肱骨结节嵴间沟底、肱骨小结节嵴、大圆肌附着部与背阔肌... 目的为临床诊治背阔肌腱下滑囊炎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20侧成人肩关节标本(右11侧、左9侧),对背阔肌腱下滑囊及与其邻近易误诊的解剖结构进行观测。结果背阔肌腱下滑囊位于肱骨结节嵴间沟底、肱骨小结节嵴、大圆肌附着部与背阔肌腱止点之间。肱骨结节间沟可分为肱骨大、小结节间沟和大、小结节嵴间沟,确定该滑囊的上下位置,即从肱骨小结节最高点至背阔肌腱下滑囊上端距离为(27.43±4.71)mm,可以确定该滑囊的上下位置,背阔肌腱下滑囊的内外位置关系,从肱二头肌长头腱内侧缘距背阔肌腱下滑囊中点为(8.12±1.23)mm,可以确定该滑囊的内外位置关系。背阔肌腱下滑囊的相关数据,在肱骨结节嵴间沟上、下高度为(36.5±4.79)mm,中点宽度为(8.62±1.83)mm。背阔肌腱下滑囊周围易发生炎症的有肱二头肌长头腱滑液鞘、大圆肌腱下滑囊、喙突下滑囊、胸大肌骨管等。结论本研究为背阔肌腱下滑囊的诊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腱下滑囊炎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药七龙天对缺氧大鼠动脉血气及肺小动脉重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付义 陈冰 +5 位作者 余晓玲 杨春艳 魏丹霞 姜莉芸 胡志宇 刘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2090-2091,共2页
目的:观察"七龙天"对缺氧大鼠动脉血气及肺小动脉血管壁重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七龙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以常压低氧法制备大鼠缺氧模型。于制模第1天始灌胃相应药物,连续... 目的:观察"七龙天"对缺氧大鼠动脉血气及肺小动脉血管壁重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七龙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以常压低氧法制备大鼠缺氧模型。于制模第1天始灌胃相应药物,连续3周。腹主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行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肺小动脉血管壁重构情况:测算血管壁厚度、管壁占血管半径百分比(WT%)、血管壁面积、血管壁面积占血管面积百分比(WA%);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血气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肺小动脉血管壁厚度、WT%、血管壁面积及WA%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七龙天干预各组可降低上述指标水平,以七龙天中、高剂量组为显著(P<0.05)。结论:七龙天可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大鼠肺小动脉血管壁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龙天 缺氧 动脉血气 肺小动脉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椎骨附件骨母细胞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杰 赵云超 马振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5-506,共2页
骨母细胞瘤(osteoblastoma)是一种少见的成骨性肿瘤。脊柱和四肢长管状骨是骨母细胞瘤的常见好发部位,其中大约45%的骨母细胞瘤发生于脊柱。而脊柱骨母细胞瘤又多发生在椎体后部附件,尤以棘突、横突、椎板好发,故系统分析位于脊... 骨母细胞瘤(osteoblastoma)是一种少见的成骨性肿瘤。脊柱和四肢长管状骨是骨母细胞瘤的常见好发部位,其中大约45%的骨母细胞瘤发生于脊柱。而脊柱骨母细胞瘤又多发生在椎体后部附件,尤以棘突、横突、椎板好发,故系统分析位于脊椎骨附件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对于全面认识骨母细胞瘤、提高诊断正确率有重要意义。既往国内外关于发生在脊椎骨附件骨母细胞瘤的文献资料较少,且多数为散在个案报道形式,CT诊断方面的资料也较为缺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骨附件骨母细胞瘤病例,并结合文献,系统总结其CT表现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CT表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母细胞瘤 CT诊断 脊椎骨 附件 CT表现特征 四肢长管状骨 文献资料 成骨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