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补肾活血方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童晓云
杨忠奇
+1 位作者
冼绍祥
赵立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63-1965,共3页
目的:研究旨在初步观察补肾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除常规治疗外,补肾活血组每日加服中药汤剂补肾活血方,每日1剂,连用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
目的:研究旨在初步观察补肾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除常规治疗外,补肾活血组每日加服中药汤剂补肾活血方,每日1剂,连用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5,7,14天,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细胞百分比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观察指标为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补肾活血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D3+4细胞百分比均逐步升高,于第5天达到高峰,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至治疗后第14天时,对照组测值已明显降低,而补肾活血组测值仍维持于较高水平(P<0.05)。(2)经治疗28天后,补肾活血组LVEF增至(60.88±3.17)%,与治疗后7天时所测得的(51.75±5.63)%比较,呈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LVEF改善明显(P<0.05)。补肾活血组LVEDd及LVEDs则分别由治疗7天后时测值(62.31±5.60)mm与(41.87±4.92)mm降低至治疗28天后测值(52.51±2.32)mm与(33.56±3.66)mm,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与P<0.05);而对照组LVEDd及LVEDs治疗后7天与治疗后28天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心梗后存在自发的骨髓干细胞动员现象。补肾活血方有可能通过动员骨髓造血干细胞,达到提高外周血骨髓干细胞水平的作用,从而能缩小梗死面积,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恢复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急性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
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肾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修复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
7
2
作者
童晓云
涂苑青
+3 位作者
李晓
张俐
李炜
黄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84-2586,I001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补肾活血方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作用及其对缺血心肌组织的损伤修复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补肾活血方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作用及其对缺血心肌组织的损伤修复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模后检测各组外周血EPCs数量、HE染色及TTC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心肌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及心肌组织中CD+34蛋白表达。结果: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均可见外周血EPCs数量增多(P<0.01),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减轻,心肌组织中CD+34含量增多,且Notch1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作用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方有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动员心肌梗死大鼠EPCs,促进血管新生,从而达到修复受损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内皮祖细胞
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肾活血方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童晓云
杨忠奇
冼绍祥
赵立诚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一区
广州
中医
药大学
第一
临床
医学院
一内
科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63-1965,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旨在初步观察补肾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除常规治疗外,补肾活血组每日加服中药汤剂补肾活血方,每日1剂,连用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5,7,14天,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细胞百分比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观察指标为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补肾活血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D3+4细胞百分比均逐步升高,于第5天达到高峰,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至治疗后第14天时,对照组测值已明显降低,而补肾活血组测值仍维持于较高水平(P<0.05)。(2)经治疗28天后,补肾活血组LVEF增至(60.88±3.17)%,与治疗后7天时所测得的(51.75±5.63)%比较,呈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LVEF改善明显(P<0.05)。补肾活血组LVEDd及LVEDs则分别由治疗7天后时测值(62.31±5.60)mm与(41.87±4.92)mm降低至治疗28天后测值(52.51±2.32)mm与(33.56±3.66)mm,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与P<0.05);而对照组LVEDd及LVEDs治疗后7天与治疗后28天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心梗后存在自发的骨髓干细胞动员现象。补肾活血方有可能通过动员骨髓造血干细胞,达到提高外周血骨髓干细胞水平的作用,从而能缩小梗死面积,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恢复具保护作用。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急性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
动员
Keywords
BuShen HuoXue Formula
mobiliz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one marrow stem cells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肾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修复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
7
2
作者
童晓云
涂苑青
李晓
张俐
李炜
黄丰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暨南大学药
学院
中药药理教研室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84-2586,I0018,共4页
基金
国家科学自然基金资助(81060295)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补肾活血方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作用及其对缺血心肌组织的损伤修复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模后检测各组外周血EPCs数量、HE染色及TTC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心肌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及心肌组织中CD+34蛋白表达。结果: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均可见外周血EPCs数量增多(P<0.01),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减轻,心肌组织中CD+34含量增多,且Notch1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作用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方有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动员心肌梗死大鼠EPCs,促进血管新生,从而达到修复受损心肌的作用。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内皮祖细胞
NOTCH信号通路
Keywords
BSHX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补肾活血方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童晓云
杨忠奇
冼绍祥
赵立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补肾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修复作用及机制探讨
童晓云
涂苑青
李晓
张俐
李炜
黄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