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ThF-11化学成分抗菌杀线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郑喜
李国红
+2 位作者
王芯
祁燕
万春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杀线虫活性。方法分离、纯化内生真菌Th F-11,利用基因测序对分离的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应用层析法和波谱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杀线虫活性。方法分离、纯化内生真菌Th F-11,利用基因测序对分离的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应用层析法和波谱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分别采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抑菌圈法和试管法测定杀线虫和抑菌活性。结果经ITS鉴定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Th F-11为简青霉(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为Penicillic acid[1]、2,4-dimethoxy-6-methylphenol[2]和5(6)-dihydropenicillic acid[3]。杀线虫活性显示化合物[1]随着时间、浓度增加活性逐渐增强,且对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首次从内生真菌Th F-11获得3个化合物,且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抑菌、杀线虫的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昆明山海棠
内生真菌
杀线虫
抑菌
简青霉
化学成分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哌嗪类苯乙酮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毛泽伟
万春平
+2 位作者
郑喜
姜圆
饶高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7-521,共5页
在苯乙酮的苯环部分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引入哌嗪基团,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哌嗪类苯乙酮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扩散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不仅...
在苯乙酮的苯环部分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引入哌嗪基团,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哌嗪类苯乙酮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扩散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不仅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还对铜绿假甲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8.33μg/mL,1.04μg/mL),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
苯乙酮
衍生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杂环取代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毛泽伟
万春平
+2 位作者
姜圆
郭文恋
饶高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1,共4页
为了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分子,以苯并呋喃为基础,在分子中引入N-杂环片段进行优势结构重组。以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反应后,与N-杂环化合物反应,合成10个新型N-杂环取代的苯并呋喃衍生物(2a^2j),其结构...
为了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分子,以苯并呋喃为基础,在分子中引入N-杂环片段进行优势结构重组。以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反应后,与N-杂环化合物反应,合成10个新型N-杂环取代的苯并呋喃衍生物(2a^2j),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He La,A549和H1975)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a、2f和2j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杂环
苯并呋喃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蓝花参甲醇提取物保肝作用及化学成分
被引量:
5
4
作者
周向文
祁燕
+3 位作者
谭文红
杨竹雅
周志宏
马晓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76-1381,共6页
蓝花参为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的根或全草,具有益气健脾、祛痰止咳等功效。临床实践中蓝花参被用于肝病治疗,效果较好,但目前未见其保肝活性的相关报道。该研究采用80%甲醇冷浸提取蓝花参全草,提取液浓缩后经冷冻干燥得到蓝花参提...
蓝花参为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的根或全草,具有益气健脾、祛痰止咳等功效。临床实践中蓝花参被用于肝病治疗,效果较好,但目前未见其保肝活性的相关报道。该研究采用80%甲醇冷浸提取蓝花参全草,提取液浓缩后经冷冻干燥得到蓝花参提取物。对以刀豆蛋白A造模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分别给予联苯双酯及不同剂量的蓝花参提取物灌胃,测定血清中ALT/AST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表明:蓝花参提取物可以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且对减轻肝脏病理组织损伤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多种现代色谱学方法从蓝花参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位分离单体化合物,经过波谱学分析(MS、1D-NMR、2D-NMR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Wahlenoside D。其它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demethyl syringin(2)、3,5-dihydroxyphenethyl alcohol-3-O-β-Dglucopyranoside(3)、芦丁(4)、异牡荆素(5),其中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结果为蓝花参的保肝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促进了蓝花参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参
甲醇提取物
急性肝损伤
保肝活性
化学成分
Wahlenoside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D45分子与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丽君
刘蓓
+3 位作者
祁燕
郑喜
李小丝
万春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71-2874,I0008,共5页
CD45分子是一种广泛表达在造血细胞表面跨膜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 ase),通过其胞质区PTPase活性,调节Src家族蛋白激酶,在淋巴细胞发育和活化中发挥关键作用,鉴于CD45分子在免疫细胞发育和活化中核心地位,已被选择作为免疫调节活性筛...
CD45分子是一种广泛表达在造血细胞表面跨膜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 ase),通过其胞质区PTPase活性,调节Src家族蛋白激酶,在淋巴细胞发育和活化中发挥关键作用,鉴于CD45分子在免疫细胞发育和活化中核心地位,已被选择作为免疫调节活性筛选一个重要靶点。综述CD45分子的结构、在不同淋巴细胞信号转导作用以及CD45分子与免疫调节剂开发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寻找新型调节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5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信号转导
黄芪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ThF-11化学成分抗菌杀线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郑喜
李国红
王芯
祁燕
万春平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云南
大学
云南
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360543)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No 22012Z004)
文摘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杀线虫活性。方法分离、纯化内生真菌Th F-11,利用基因测序对分离的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应用层析法和波谱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分别采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抑菌圈法和试管法测定杀线虫和抑菌活性。结果经ITS鉴定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Th F-11为简青霉(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为Penicillic acid[1]、2,4-dimethoxy-6-methylphenol[2]和5(6)-dihydropenicillic acid[3]。杀线虫活性显示化合物[1]随着时间、浓度增加活性逐渐增强,且对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首次从内生真菌Th F-11获得3个化合物,且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抑菌、杀线虫的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昆明山海棠
内生真菌
杀线虫
抑菌
简青霉
化学成分
药用植物
Keywords
T. hypoglaucum ( Levi. ) Hutch
endo-phyte
nematicidal
antibacterial
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
chemical component
medicinal plant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哌嗪类苯乙酮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毛泽伟
万春平
郑喜
姜圆
饶高雄
机构
云南
中医学院
药
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7-521,共5页
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No.2013FZ088)~~
文摘
在苯乙酮的苯环部分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引入哌嗪基团,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哌嗪类苯乙酮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扩散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不仅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还对铜绿假甲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8.33μg/mL,1.04μg/mL),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哌嗪
苯乙酮
衍生物
合成
生物活性
Keywords
piperazine
acetophenone
derivatives
synthesis
biological activity
分类号
R914.5 [医药卫生—药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杂环取代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毛泽伟
万春平
姜圆
郭文恋
饶高雄
机构
云南
中医学院
药
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1,共4页
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No.2013FZ088)~~
文摘
为了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分子,以苯并呋喃为基础,在分子中引入N-杂环片段进行优势结构重组。以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反应后,与N-杂环化合物反应,合成10个新型N-杂环取代的苯并呋喃衍生物(2a^2j),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He La,A549和H1975)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a、2f和2j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N-杂环
苯并呋喃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Keywords
N-hetercycle
benzofuran derivatives
synthesis
anti-tumor activity
分类号
R914.5 [医药卫生—药物化学]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蓝花参甲醇提取物保肝作用及化学成分
被引量:
5
4
作者
周向文
祁燕
谭文红
杨竹雅
周志宏
马晓霞
机构
云南
中医学院
中药
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云南
中医学院
民族医药
学院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76-138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626)~~
文摘
蓝花参为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的根或全草,具有益气健脾、祛痰止咳等功效。临床实践中蓝花参被用于肝病治疗,效果较好,但目前未见其保肝活性的相关报道。该研究采用80%甲醇冷浸提取蓝花参全草,提取液浓缩后经冷冻干燥得到蓝花参提取物。对以刀豆蛋白A造模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分别给予联苯双酯及不同剂量的蓝花参提取物灌胃,测定血清中ALT/AST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表明:蓝花参提取物可以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且对减轻肝脏病理组织损伤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多种现代色谱学方法从蓝花参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位分离单体化合物,经过波谱学分析(MS、1D-NMR、2D-NMR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Wahlenoside D。其它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demethyl syringin(2)、3,5-dihydroxyphenethyl alcohol-3-O-β-Dglucopyranoside(3)、芦丁(4)、异牡荆素(5),其中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结果为蓝花参的保肝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促进了蓝花参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蓝花参
甲醇提取物
急性肝损伤
保肝活性
化学成分
Wahlenoside
D
Keywords
Wahlenbergia marginata
aqueous methanol extract
acute liver injury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y
chemical constituents
Wahlenoside D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D45分子与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丽君
刘蓓
祁燕
郑喜
李小丝
万春平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71-2874,I000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60624)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FB199)
文摘
CD45分子是一种广泛表达在造血细胞表面跨膜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 ase),通过其胞质区PTPase活性,调节Src家族蛋白激酶,在淋巴细胞发育和活化中发挥关键作用,鉴于CD45分子在免疫细胞发育和活化中核心地位,已被选择作为免疫调节活性筛选一个重要靶点。综述CD45分子的结构、在不同淋巴细胞信号转导作用以及CD45分子与免疫调节剂开发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寻找新型调节剂提供思路。
关键词
CD45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信号转导
黄芪皂苷
Keywords
CD45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es
signal transduction
astragaloside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ThF-11化学成分抗菌杀线虫作用的研究
郑喜
李国红
王芯
祁燕
万春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哌嗪类苯乙酮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毛泽伟
万春平
郑喜
姜圆
饶高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N-杂环取代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毛泽伟
万春平
姜圆
郭文恋
饶高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蓝花参甲醇提取物保肝作用及化学成分
周向文
祁燕
谭文红
杨竹雅
周志宏
马晓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CD45分子与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张丽君
刘蓓
祁燕
郑喜
李小丝
万春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