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医证候特点与紫癜性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何平 赵彩霞 +2 位作者 刘婧平 金莉花 钟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医证候特点与紫癜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4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152例和无肾损害组288例,辨证分为风热伤络、血热伤络、湿热伤络、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分析过敏性紫癜...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医证候特点与紫癜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4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152例和无肾损害组288例,辨证分为风热伤络、血热伤络、湿热伤络、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分析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时在证型分布上有无差异;分析152例紫癜性肾损害患儿的各证型的尿红细胞、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的情况。结果:在4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风热伤络型159例(36.1%),血热伤络型119例(27.0%),湿热伤络、气阴两虚型与瘀血阻络型各97例(22.0%)、41例(9.3%)、24例(5.5%)。中医证型在无肾损害组与肾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紫癜性肾损害患儿中血热伤络型占32.2%,风热伤络型占27.0%,湿热伤络、气阴两虚型与瘀血阻络型各占21.7%、11.8%、7.2%。结论:过敏性等癜肾损害时在证型分布上有差异(P<0.01)。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血尿多见于血热伤络型,而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则多见于湿热伤络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中医证候 肾损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灯盏花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志祥 肖泓 +2 位作者 段艳蕊 张泽渊 李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514-516,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云南灯盏花胶囊对慢性肾衰大鼠血常规、血脂、肾功能及肾小球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5/6肾切除肾衰模型,分别给予云南灯盏花胶囊及尿毒清颗粒剂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Sc、rBUN),血脂(CHO、TG、HDL...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云南灯盏花胶囊对慢性肾衰大鼠血常规、血脂、肾功能及肾小球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5/6肾切除肾衰模型,分别给予云南灯盏花胶囊及尿毒清颗粒剂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Sc、rBUN),血脂(CHO、TG、HDL、LDL),血常规(HB、RBC、HCT)及实验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组的HB,RBC、HCT,Ser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G差异不显著(P>0.05):尿毒清组的HB、RBC、HCT、TG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cr差异不显著(P>0.05)。光镜下可见,灯盏花组肾小球体积接近正常组,球囊粘连较模型组最轻,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基质轻度增宽: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纤维连接蛋白(FN)抗体染色阳性,灯盏花组肾小球FN抗体染色阳性程度低于模型组,与尿毒清组相当。结论:云南灯盏花胶囊可以改善肾性贫血,明显降低CRF实验大鼠血Ser数值,明显减轻CRF实验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防止慢性肾衰纤维化的形成,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灯盏花胶囊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硬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如教授用中医双处方治疗慢性杂病的经验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清 吉勤 +2 位作者 张春艳 李娜 孟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158-2160,共3页
通过多个病例探讨了孟如教授应用双处方治疗慢性病的形式和优势,说明采用两个处方交替服用治疗慢性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推广的中医治疗方法。
关键词 慢性病 病案 中医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病证动物模型与中医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汤小虎 唐辉 陈学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994-995,共2页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明显的时代烙印,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将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中医理论发展的烙印之一,其对完善中医理论和发展中医临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中意义更为重大。中医临床施治病人时往往是辨病与辨证...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明显的时代烙印,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将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中医理论发展的烙印之一,其对完善中医理论和发展中医临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中意义更为重大。中医临床施治病人时往往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以辨证施治用的相对较多,因此,为中医所用的动物模型也当是病证结合,尤其要能体现中医的证型。然而要建立理想的中医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使之成为中医理论的一部分目前还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中医病证 动物模型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精细胞凋亡及相关中医药治疗概述 被引量:4
5
作者 邓洋 袁卓珺 +2 位作者 丁世霖 刘冰 汤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30-2132,共3页
生精细胞凋亡在精子的发育、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过度凋亡则可能是男性不育的病理环节。目前针对生精细胞凋亡并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药在此方面有一定优势。就生精细胞凋亡与不育症的关系及相关中医药干预情况做一综述。
关键词 生精细胞凋亡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性早熟配伍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尹蔚萍 夏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603-604,共2页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性早熟的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79-2007年中医辨证治疗性早熟相关文献,提取证候类型、辨证用药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早熟辨证以阴虚火旺型最多见,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性早熟的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79-2007年中医辨证治疗性早熟相关文献,提取证候类型、辨证用药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早熟辨证以阴虚火旺型最多见,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常与温里药、理气药、活血药和养阴药组合配伍;复方的使用以知柏地黄丸为主。结论:辨证治疗性早熟用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多在主方、主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证型病机特点,适当配伍其他类药物或使其兼顾病机更加广泛,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从整体出发,重视辨证论治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医学模拟教学模式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宏 《中国医院》 2008年第3期78-80,共3页
临床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等诸多环节的有机结合,而教学方法是体现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教育部在关于面向21世纪临床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报告中提出,要以注重培养... 临床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等诸多环节的有机结合,而教学方法是体现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教育部在关于面向21世纪临床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报告中提出,要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根本,突出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本文介绍了我院为顺应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级医学人才,体现中医院校的优势,引进现代化模拟技术,按国际标准建设医学模拟培训场所,从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临床教学新模式进行的系列改革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临床教学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8
作者 何渝煦 魏庆中 +3 位作者 熊启良 余喆 亓峰 王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最大的危害是导致骨折的发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这已经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运用骨密度检测来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很多,但是还没有形...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最大的危害是导致骨折的发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这已经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运用骨密度检测来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很多,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定论,故对运用骨密度检测来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ThF-11化学成分抗菌杀线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喜 李国红 +2 位作者 王芯 祁燕 万春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杀线虫活性。方法分离、纯化内生真菌Th F-11,利用基因测序对分离的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应用层析法和波谱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杀线虫活性。方法分离、纯化内生真菌Th F-11,利用基因测序对分离的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应用层析法和波谱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分别采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抑菌圈法和试管法测定杀线虫和抑菌活性。结果经ITS鉴定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Th F-11为简青霉(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为Penicillic acid[1]、2,4-dimethoxy-6-methylphenol[2]和5(6)-dihydropenicillic acid[3]。杀线虫活性显示化合物[1]随着时间、浓度增加活性逐渐增强,且对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首次从内生真菌Th F-11获得3个化合物,且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抑菌、杀线虫的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昆明山海棠 内生真菌 杀线虫 抑菌 简青霉 化学成分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结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LRP3炎性体基因表达及下游炎性因子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祁燕 袁志伟 +2 位作者 万春平 李小丝 王华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9-233,I0027,I0028,I0029,I0030,共9页
目的探讨溃结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LRP3炎性体及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缓解期)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45 g/kg)、溃结康(12.8、6.4、3.2 g/kg)组... 目的探讨溃结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LRP3炎性体及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缓解期)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45 g/kg)、溃结康(12.8、6.4、3.2 g/kg)组。第8天(急性期)及第21天(缓解期)实验结束时,采集结肠组织,量取各组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MPO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组织IL-18、IL-33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单位结肠长度显著缩短,结肠组织损伤明显,MPO表达显著增加,结肠IL-18,IL-33水平明显升高,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急性期时,柳氮磺胺吡啶组及溃结康高剂量组单位结肠长度明显增加,MPO表达显著降低,IL-18释放减少,NLRP3及Caspase-1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同时,溃结康中剂量组IL-18水平也显著降低,NLRP3 mRNA显著下调(P<0.05);溃结康低剂量组Caspase-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缓解期时,柳氮磺胺吡啶组及溃结康高、中剂量组单位结肠长度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溃结康高剂量组NLRP3及Caspase-1mRNA表达显著增加,溃结康中剂量组IL18、IL-33含量明显增加,ASC、Caspase-1mRNA表达明显上调,低剂量组IL-33含量也明显增加(P<0.05),NLRP3 mRNA表达上调(P<0.05或P<0.01)。结论溃结康可能通过调节UC小鼠发病不同时期(急性期、缓解期)NLRP3炎性体(NLRP3、ASC、Caspase-1)基因表达及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缓解期时结肠黏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结康 溃疡性结肠炎 NLRP3炎症复合体 下游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活血方对哮喘小鼠IL-17A和IL-13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丽霞 吴赛春 +6 位作者 李秀存 凃苑青 曾静 李满萍 杨丽 童晓云 黄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0-494,共5页
目的研究化痰活血方(川芎、当归、白芍等)对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7A、IL-13和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予2%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小鼠... 目的研究化痰活血方(川芎、当归、白芍等)对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7A、IL-13和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予2%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炎症,PAS染色观察肺组织杯状细胞增生情况,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IL-17A和IL-13的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蛋白VEGFR2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肺部的炎症评分、杯状细胞增生、BALF中IL-17A和IL-13与蛋白VEGFR2的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与哮喘组比较,化痰活血方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和杯状细胞增生均减轻,BALF中IL-17A和IL-13的量降低(P<0.05,P<0.01),而肺组织中蛋白VEGFR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IL-17A和IL-13途径来缓解哮喘小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活血方 哮喘 IL-17A IL-1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卵清蛋白(O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时段针刺导气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锦鸣 苗晓玲 +3 位作者 封淑青 徐梅 王建明 赵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观察分时段针刺导气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60例)和药物组(60例)。针刺组采用分时段针刺导气法,以子宫穴、三阴交、中极、水道为主穴,在滤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分别实施... 目的:观察分时段针刺导气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60例)和药物组(60例)。针刺组采用分时段针刺导气法,以子宫穴、三阴交、中极、水道为主穴,在滤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分别实施温针灸、电针、温针灸,腹部穴位针刺时采用导气法。药物组采用CC+HCG方案。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疗效统计时限为治疗结束后3个月。结果: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96%和36%,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卵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H/FSH的比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时段针刺导气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药物CC+HCG,其促排卵的作用与CC+HCG无差异,调整LH/FSH比值的作用优于CC+H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导气 分时段 多囊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郁血瘀论治血管性痴呆 被引量:33
13
作者 陈维 刘福友 +1 位作者 呼兴华 叶建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62-1463,共2页
通过对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及临床演变特征的分析,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提出肝郁血瘀贯穿了血管性痴呆的整个病程,从肝郁血瘀论治血管性痴呆符合临床实际。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肝郁血瘀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肺主气与黏膜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柏君 杨梅 +2 位作者 许琰 明溪 熊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0-212,共3页
肺主气是中医藏象学说的经典理论之一。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阐述了肺主宣发卫气、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与黏膜免疫功能上的相似性及相关性。
关键词 肺主气 黏膜免疫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盐转运蛋白在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会军 李兆福 +1 位作者 万春平 彭江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891-1894,I0006,共5页
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因是尿酸盐转运蛋白异常致尿酸排泄减少。近年来,尿酸转运蛋白成为进行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新靶点,是目前防治痛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简要概述尿酸盐转运蛋白在原发... 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因是尿酸盐转运蛋白异常致尿酸排泄减少。近年来,尿酸转运蛋白成为进行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新靶点,是目前防治痛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简要概述尿酸盐转运蛋白在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的研究现状,以供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进一步临床诊治研究及特异性靶点药物研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盐转运蛋白 高尿酸血症 痛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男性不育症探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马栋 袁卓珺 +1 位作者 刘冰 毛鹏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1-583,共3页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渐增多,脾肾两虚夹血瘀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其中脾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健脾益肾活血法兼补先后二天,通补合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活血法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抗氧化...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渐增多,脾肾两虚夹血瘀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其中脾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健脾益肾活血法兼补先后二天,通补合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活血法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来改善生精环境,提高精子质量,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法在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健脾益肾活血法 脾肾不足夹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童晓云 杨忠奇 +1 位作者 冼绍祥 赵立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63-1965,共3页
目的:研究旨在初步观察补肾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除常规治疗外,补肾活血组每日加服中药汤剂补肾活血方,每日1剂,连用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 目的:研究旨在初步观察补肾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除常规治疗外,补肾活血组每日加服中药汤剂补肾活血方,每日1剂,连用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5,7,14天,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细胞百分比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观察指标为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补肾活血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D3+4细胞百分比均逐步升高,于第5天达到高峰,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至治疗后第14天时,对照组测值已明显降低,而补肾活血组测值仍维持于较高水平(P<0.05)。(2)经治疗28天后,补肾活血组LVEF增至(60.88±3.17)%,与治疗后7天时所测得的(51.75±5.63)%比较,呈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LVEF改善明显(P<0.05)。补肾活血组LVEDd及LVEDs则分别由治疗7天后时测值(62.31±5.60)mm与(41.87±4.92)mm降低至治疗28天后测值(52.51±2.32)mm与(33.56±3.66)mm,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与P<0.05);而对照组LVEDd及LVEDs治疗后7天与治疗后28天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心梗后存在自发的骨髓干细胞动员现象。补肾活血方有可能通过动员骨髓造血干细胞,达到提高外周血骨髓干细胞水平的作用,从而能缩小梗死面积,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恢复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急性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 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伸松调法治疗慢性颈源性肩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有康 王春林 赵永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牵伸松调法在慢性颈源性肩背痛(CSB)治疗中的疗效、耗时及满意度。方法:将90例慢性颈源性肩背痛患者按不完全随机发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牵伸松调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脊柱推拿,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NRS-11评分法评... 目的:探讨牵伸松调法在慢性颈源性肩背痛(CSB)治疗中的疗效、耗时及满意度。方法:将90例慢性颈源性肩背痛患者按不完全随机发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牵伸松调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脊柱推拿,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NRS-11评分法评定疗效、Borden氏测量法测弧弦距,统计治疗所耗时间,调查治疗后医患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总体NRS-11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NRS-11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与及弧弦距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牵伸松调法治疗慢性CSB省时、省力、高效,医患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伸松调法 手法 推拿 慢性颈源性肩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修复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童晓云 涂苑青 +3 位作者 李晓 张俐 李炜 黄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84-2586,I001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补肾活血方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作用及其对缺血心肌组织的损伤修复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补肾活血方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作用及其对缺血心肌组织的损伤修复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模后检测各组外周血EPCs数量、HE染色及TTC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心肌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及心肌组织中CD+34蛋白表达。结果: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均可见外周血EPCs数量增多(P<0.01),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减轻,心肌组织中CD+34含量增多,且Notch1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作用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方有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动员心肌梗死大鼠EPCs,促进血管新生,从而达到修复受损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内皮祖细胞 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哌嗪类苯乙酮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毛泽伟 万春平 +2 位作者 郑喜 姜圆 饶高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7-521,共5页
在苯乙酮的苯环部分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引入哌嗪基团,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哌嗪类苯乙酮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扩散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不仅... 在苯乙酮的苯环部分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引入哌嗪基团,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哌嗪类苯乙酮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扩散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不仅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还对铜绿假甲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8.33μg/mL,1.04μg/mL),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 苯乙酮 衍生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