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河乌猪MSTN基因第3外显子多态性与眼肌面积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娜 牛元力 +5 位作者 李志勋 龙罡 秦建鹏 邱丙姗 赵桂英 李祥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28,共5页
为探究大河乌猪MSTN基因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其是否能作为调控眼肌面积的主效基因或分子标记位点,为大河乌猪提高瘦肉率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Taq I-RFLP技术探究大河乌猪MSTN基因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将基因型与眼肌面积进行... 为探究大河乌猪MSTN基因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其是否能作为调控眼肌面积的主效基因或分子标记位点,为大河乌猪提高瘦肉率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Taq I-RFLP技术探究大河乌猪MSTN基因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将基因型与眼肌面积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大河乌猪眼肌面积的高产基因型。结果显示:大河乌猪MSTN基因第3外显子酶切后,得到2种基因型,一种含有六个条带(439、315、287、152、124、28 bp)的CTGA基因型,另一种含有四个条带(287、152、124、28 bp)的CTGG基因型。将2种基因型与眼肌面积进行关联分析后,得到CTGA基因型调控的眼肌面积为27.23 cm^2,CTGG基因型调控的眼肌面积为31.60 cm^2,大河乌猪CTGG基因型调控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CTGA基因型(P<0.01)。试验结果表明,MSTN基因第3外显子CTGG基因型有效地提高了大河乌猪的眼肌面积,可作为影响大河乌猪眼肌面积的候选基因或分子标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乌猪 MSTN基因第3外显子 基因多态性 眼肌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河乌猪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邓正德 连林生 《养猪》 2012年第3期57-60,共4页
利用PCR-RFLPs技术研究大河乌猪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的遗传酶切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CAST基因的MspI-RFLP位点上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617 3,高于D等位基因的频率;HinfI-RFLP位点... 利用PCR-RFLPs技术研究大河乌猪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的遗传酶切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CAST基因的MspI-RFLP位点上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617 3,高于D等位基因的频率;HinfI-RFLP位点上B等位基因为0.512 3,高于A等位基因的频率;在RsaI-RFLP位点上E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506 2,高于F等位基因的频率。在ADD1基因的Eam1104 I-RFLP位点上,等位基因H的频率为0.598 8,高于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对大河乌猪CAST基因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中,在HinfI-RFLP位点上,肌内脂肪含量AA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肉色评分BB型>AB型>AA型,各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失水率AA型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5),贮存损失AA型与AB型差异显著(P<0.05);在MspI-RFLP位点上,失水率DD型显著高于CC型和CD型(P<0.05);在ADD1基因的Eam1104I-RFLP位点上,肌内脂肪含量HH型显著高于HT和TT型(P<0.05),失水率HH型显著高于HT型(P<0.05)。ADD1基因与CAST基因确实与猪的肉质性状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乌猪 ADD1基因 CAST基因 肉质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河乌猪Ⅱ系雌激素受体基因、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多态性及相关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祥 邓正德 +4 位作者 黎太能 龙罡 赵峰 牛元力 连林生 《养猪》 2012年第4期57-59,共3页
在对142头大河乌猪Ⅱ系核心群基础母猪ESR基因和FSH-β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基础上,分析这两个基因座位的基因型及合并基因型对乳头数、初产仔数、经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SH-β基因的3种基因型的产仔数、乳头数之间无显著差异;ESR基因... 在对142头大河乌猪Ⅱ系核心群基础母猪ESR基因和FSH-β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基础上,分析这两个基因座位的基因型及合并基因型对乳头数、初产仔数、经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SH-β基因的3种基因型的产仔数、乳头数之间无显著差异;ESR基因初产仔数CC型>CD型>DD型,CC型比CD型多产仔1.72头,CC型初产仔数显著高于CD、DD型(P<0.05);ESR基因和FSH-β基因合并基因型初产仔数ABCC、BBCC和AACD型明显高于BBCD型(P<0.05)。这也证实ESR基因确实与产仔数有一定关联;但是在对乳头数和经产仔数的统计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乌猪Ⅱ系 ESR基因 FSH-β基因 产仔数 乳头数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河乌猪Ⅱ系选育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祥 牛元力 +6 位作者 龙罡 李俊 张祥 李丽昌 丘忠永 王卫 龙艳丽 《养猪》 2019年第1期57-62,共6页
试验以大河乌猪原种为基础,并按大河乌猪原始血缘比例,引入部分杜洛克与大河猪杂交,利用开放核心群的育种方法组建大河乌猪Ⅱ系育种群,开展大河乌猪持续选育。通过5个世代选育,母猪窝均产仔数,初产10.28头,经产12.21头,分别提高0.81头(P... 试验以大河乌猪原种为基础,并按大河乌猪原始血缘比例,引入部分杜洛克与大河猪杂交,利用开放核心群的育种方法组建大河乌猪Ⅱ系育种群,开展大河乌猪持续选育。通过5个世代选育,母猪窝均产仔数,初产10.28头,经产12.21头,分别提高0.81头(P>0.05)和1.81头(P<0.01);窝均产活仔数,初产9.97头、经产10.91头,分别提高1.30头(P<0.05)和1.21头(P<0.05);同胞肥育日增重683.32 g、提高53.90 g(P<0.01);料重比3.26,降低0.1(P<0.05);达100 kg体重校正日龄182.42 d,减少19.00 d(P<0.01);肥猪100 kg体重屠宰,眼肌面积32.46 cm^2、瘦肉率56.50%,分别提高4.55 cm^2(P<0.05)和3.76个百分点(P<0.05);胴体背膘厚3.46 cm,降低0.66 cm(P<0.05);主要肉质指标、肌肉氨基酸、脂肪酸构成,6世代与0世代相比,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仍保持大河乌猪原始的优良肉质特性和风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乌猪 繁殖性能 肥育性能 猪肉品质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配合直肠掏结术治疗马骡结症 被引量:2
5
作者 黎太能 牛元力 鄢卫东 《云南畜牧兽医》 2011年第6期29-30,共2页
马骡结症又叫肠便秘或肠阻塞,是马骡肠管内粪便停滞而引起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发病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在临床上,中兽医学分为前、中、后三结;现代医学分为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结肠、盲... 马骡结症又叫肠便秘或肠阻塞,是马骡肠管内粪便停滞而引起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发病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在临床上,中兽医学分为前、中、后三结;现代医学分为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结肠、盲肠)、直肠结三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马骡 治疗 直肠 结症 常见疾病 十二指肠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