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个白杨派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及抗虫性比较
1
作者 宋佳力 齐婉芯 +2 位作者 郭斌 毛建丰 安新民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4,共10页
综合比较白杨派不同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性状与抗虫特性,以选育速生且抗虫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以具有共同亲本的153、158、175、190、626、77共6个白杨派杂交无性系为材料,开展3年生多点(山西平遥、屯留、襄汾)对比试验林,以LM50为对照(... 综合比较白杨派不同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性状与抗虫特性,以选育速生且抗虫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以具有共同亲本的153、158、175、190、626、77共6个白杨派杂交无性系为材料,开展3年生多点(山西平遥、屯留、襄汾)对比试验林,以LM50为对照(直接繁育),对不同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及二龄和四龄美国白蛾抗虫性进行测定,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生长性状与抗虫性进行综合评价,初步选育兼具高产和抗虫能力的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平遥试验林平均树高最高,为(8.5±0.1)m;平遥试验林无性系626胸径最大(9.8 cm),屯留试验林无性系175胸径最大(6.1 cm),襄汾试验林无性系158胸径最大(10.6 cm)。美国白蛾幼虫对无性系175和190的取食叶质量与叶面积均小于LM50;饲喂无性系77叶片的四龄美国白蛾幼虫虫体增长量与相对生长率最低。方差分析表明,环境因素对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多地试验林各无性系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各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性状与幼虫取食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同虫龄幼虫在不同时间点的取食量呈现正相关。无性系的生长性状与抗虫性综合排序为175>190>158>77>LM50>626>153,初步筛选的优良无性系为175、190、158和77,其生长性状优于对照,且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这为未来通过分子育种手段选育高抗虫性白杨新品种提供了优异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派 杂交无性系 生长性状 美国白蛾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