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箭漏电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刚 黄大荣 黄席樾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6-921,共6页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和故障树的相关知识,研究了火箭(LV)测试及发射过程中的一类新的漏电故障诊断技术。在火箭漏电故障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构造火箭漏电故障树的基础上,引入中间状态概率的概念。基于集对分析联系数理论确立了漏电故障...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和故障树的相关知识,研究了火箭(LV)测试及发射过程中的一类新的漏电故障诊断技术。在火箭漏电故障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构造火箭漏电故障树的基础上,引入中间状态概率的概念。基于集对分析联系数理论确立了漏电故障因素的重要度模型,对系统底事件和顶事件的失效概率进行分析,从而确立了火箭漏电故障诊断的新方法。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火箭控制系统漏电故障诊断的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及时诊断火箭系统的漏电故障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排除故障,具有良好的更新能力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故障诊断 故障树 集对分析联系数 中介概率 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错分代价的故障预测技术安全性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大荣 宋军 赵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92-1297,共6页
研究了一类考虑错分代价的故障预测技术安全性能评估方法。鉴于概率论不精确的特性,针对两类故障类别的统计数据构建了错分代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错分代价最小的故障趋势判别定理;从两类故障类别出发,构建了多类故障类别预测的错分... 研究了一类考虑错分代价的故障预测技术安全性能评估方法。鉴于概率论不精确的特性,针对两类故障类别的统计数据构建了错分代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错分代价最小的故障趋势判别定理;从两类故障类别出发,构建了多类故障类别预测的错分代价模型以及错分代价最小的故障趋势判别规则,并给出了故障预测技术安全性能评估的基本流程;用火箭控制系统故障检测的实例验证了错分代价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故障预测技术未来的安全性能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概率论 故障预测 性能评估 错分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对Tb3+单掺荧光玻璃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亮 雷小华 +1 位作者 任林娇 冯永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b3+单掺硼酸盐、硅酸盐和磷酸盐荧光玻璃和相应的玻璃基质。根据紫外-可见透射光谱计算了Tb3+在不同基质中从7F6到5D3和5D4能级的实验振子强度,解释了不同基质中Tb3+发射光谱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因为对称性差,...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b3+单掺硼酸盐、硅酸盐和磷酸盐荧光玻璃和相应的玻璃基质。根据紫外-可见透射光谱计算了Tb3+在不同基质中从7F6到5D3和5D4能级的实验振子强度,解释了不同基质中Tb3+发射光谱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因为对称性差,在磷酸盐玻璃基质中,Tb3+在542 nm和585 nm处的发射峰有劈裂现象。在硼酸盐和硅酸盐基质中,Tb3+的5D3能级上的粒子通过交叉弛豫过程被倒空并转移到5D4能级,故5D3能级发光(413 nm和436 nm)不明显;在磷酸盐基质中,Tb3+的5D3能级上的粒子数较少,没有交叉弛豫产生,故5D3能级发光最强。在3种基质中,Tb3+从5D4能级发射的特征峰489,542,585,620 nm的强度顺序是硼酸盐>硅酸盐>磷酸盐,与Tb3+在不同基质中从7F6到5D4能级的实验振子强度顺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TB3+ 荧光玻璃 振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