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习水县5个马铃薯品种不同海拔产量及经济性状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显模
付庆中
付梅
-
机构
贵州省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17年第1期38-41,共4页
-
文摘
为筛选出不同海拔高度适宜推广应用的马铃薯品种,指导大面积生产,2015年开展了5个马铃薯品种不同海拔种植产量与经济性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宣薯5号、青薯9号、威芋3号、威芋5号等4个品种,在习水县不同海拔区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82-106d。同一品种在不同海拔高度种植,生育期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逐渐延长趋势。在海拔560m(同民)、1040m(良村)、1350m(仙源)地区种植,产量均比本地白花洋芋(CK)显著增产,增幅在24.98%~31.20%之间。海拔560m时,威芋5号为最适宜品种;海拔1040m时,宣薯5号为最适宜品种;海拔1350m时,威芋3号、威芋5号为较适宜品种。单株结薯数最多的是宣薯5号达6.9个,单株薯重和商品薯率最高的均是青薯9号,分别为达0.32 kg、82.16%。综上所述,威芋5号、宣薯5号、威芋3号等3个品种均适宜习水县海拔560m^1350m左右地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马铃薯
海拔
产量
经济性状
-
Keywords
potato
altitude
yield
economic traits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底肥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习水县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2
-
-
作者
周瑞
-
机构
贵州省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3年第8期846-846,849,共2页
-
文摘
为探索出适宜习水县小麦的最佳底肥施用量,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习水县进行了底肥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底肥施复合肥(N、P、K总含量25%)用量为7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5 596 kg/hm2,在此水平下,能形成很好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水平,适宜在习水县推广。
-
关键词
小麦
底肥
习水县
贵州
-
分类号
S147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鲜食甘薯新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鉴选初报
被引量:3
- 3
-
-
作者
付梅
李云
王承星
袁雪娇
冯文豪
-
机构
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凯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6-130,共5页
-
基金
贵州省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黔财农[2017]76号)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11-C-24)
-
文摘
采用1年2点随机区组设计对15个甘薯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综合分析植株生长、丰产性、稳产性,筛选出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强的品种。结果表明,15个品种特征特性差异明显,15个品种萌芽性中等以上,比紫云红心薯(对照)极显著增产的有龙薯9号、苏薯14、黔薯8号、黔薯5号、苏薯16,且大、中薯产量高,较对照增产显著。龙薯9号、黔薯8号、黔薯5号适宜在凯里地区种植,苏薯16适宜在习水地区种植,苏薯14的稳定性较好,可在两地种植。鲜食品种推广还应兼顾食味品质和商品率。
-
关键词
甘薯
鲜食型
生态环境
产量
稳产性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施用沼肥试验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穆元相
邓小强
王懿
-
机构
贵州省习水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贵州省习水县同民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B07期68-69,共2页
-
文摘
为提高“三沼”综合利用效益,进行了沼肥施用于小麦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沼渣混合施用(底肥:沼渣和沼液1200kg/667m^2+尿素6kg/667m^2,追肥:沼渣和沼液1500kg/667m^2+尿素6kg/667m^2)效果最明显,增产率比对照高38.99%,发病率低7个百分点。在小麦生产施用沼肥中结合沼液喷施叶面,效果更明显。
-
关键词
小麦
沼肥
生产试验
-
Keywords
wheat
biogas manure
production test
-
分类号
S512.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玉米高产栽培喷施烯效唑对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探
被引量:8
- 5
-
-
作者
肖光杰
-
机构
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1期28-28,45,共2页
-
文摘
在海拔900cm的区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及管理水平下,增施烯效唑对玉米的产量及经济性状等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A处理即苗期喷施的产量最高达819kg/667m2,新增纯收益最高达120.14元/667m2。
-
关键词
烯效唑
玉米
产量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脱毒马铃薯不同带距种植效果初报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肖光杰
-
机构
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2期28-29,共2页
-
-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种植效果
带距
配套栽培技术
分带轮作
大面积推广
大面积生产
种植方式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缓释肥不同底肥用量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 7
-
-
作者
王显模
邓洪睿
付庆中
邓小强
-
机构
贵州省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习水县农业区划办
习水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23-24,共2页
-
基金
农业部小麦高产示范创建(2013)
-
文摘
为探索长效缓释肥在不同施用量条件下对小麦经济性状、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合理施用量,筛选出高产省肥模式,指导大面积生产,2013—2014年开展了小麦长效缓释肥不同底肥施用量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可有效改善小麦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小麦底肥一次性施用长效缓释肥(N-P2O5-K2O=22-8-10)750 kg/hm2时,田间产量表现最高,综合经济性状最佳,种植效益最好,单产可达5 200 kg/hm2,新增纯收入5 095元/hm2,投产比1∶1.64。
-
关键词
缓释肥
小麦
经济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玉米高产栽培不同施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 8
-
-
作者
付庆中
-
机构
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11年第6期31-31,共1页
-
文摘
在习水县海拔950m的地点进行玉米不同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N、P2O5、K2O用量在玉米各个时期的分配比例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及植株经济性状、产量有较大的影响,以30%N、70%P2O5、60%K2O作基肥,20%N作苗肥,40%N、30%P2O5、40%K2O作穗肥,10%N作粒肥的E处理产量最高,单产达783.73kg/667m2。
-
关键词
玉米
施肥时期
习水
-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不同施钾量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 9
-
-
作者
付庆中
-
机构
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11年第6期38-38,44,共2页
-
文摘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以施硫酸钾32.2kg/667m2产量最高,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单产达1 711.1kg/667m2;其余依次为:施硫酸钾16.1kg、48.3kg/667m2、不施硫酸钾。试验说明钾素对马铃薯物质代谢和有机物的合成起决定性作用,钾素充足,植株生长健壮,钾素缺乏,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节间缩短,叶片暗绿,根系衰弱,造成单株生产力低,块茎品质差;但钾肥用量过大,不仅增加投入,使得马铃薯产量也降低。
-
关键词
马铃薯
钾肥
费乌瑞它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苹果病害虫及防治方法
- 10
-
-
作者
王勇
-
机构
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4年第5期97-97,共1页
-
文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果品质量安全日益重视,特别是加入WTO后,各成员国对农产品卫生安全都高度关注。农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设限愈来愈高,国内外市场准入条件也愈来愈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果品农药残留已成为影响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我县广大果农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不高,防治粗放,农药乱配滥用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果品农药残留超标,果品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了果品进入国内外高档市场和出口创汇能力,且防治成本大,防效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普及推广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果农防治病虫技术水平,使果农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化学农药,把果园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减少用药次数,把农药残留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指标以下和国际市场认可的范围之内。
-
关键词
防治方法
农药残留超标
病害虫
贸易技术壁垒
病虫害防治技术
果品质量
果园病虫害
苹果
-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水稻不同栽培方式下产量与经济性状研究
- 11
-
-
作者
邓洪睿
-
机构
贵州省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6年第4期94-94,144,共2页
-
文摘
为筛选出习水县海拔800m左右地区适宜推广应用的水稻最适栽培方式,指导大面积生产,2015年开展了水稻不同栽培方式下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密度下,强化栽培在有效穗、穗长、穗实粒数、千粒重等各个产量性状上的表现都比较好,产量最高达677.7kg/667m2,分别比宽窄行和等距栽培高39.52kg、108.4kg,增产6.2%、18.9%。综合分析比较,强化栽培方式(三角形且株距10cm)最适宜习水县海拔800m左右地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
-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方式
产量
经济性状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