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穿刺方法和技巧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燕 付南燕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23-123,129,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穿刺方法和技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方法:从心理因素开始分析,结合病理、生理特点,对穿刺部位、穿刺针、穿刺技巧等进行了总结。结果:总结了几种静脉穿刺失误的原因及穿刺成功方法,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结论...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穿刺方法和技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方法:从心理因素开始分析,结合病理、生理特点,对穿刺部位、穿刺针、穿刺技巧等进行了总结。结果:总结了几种静脉穿刺失误的原因及穿刺成功方法,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结论:对不同疾病和特殊体质患者有针对性对待的静脉穿刺,不仅可以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而且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方法 技巧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方案在产科出血介入术后患者主观症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廖燕 尹石玲 +1 位作者 赵明慧 熊琦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15-116,119,共3页
目的浅析症状管理理论在产科出血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基于前瞻性视角,以症状管理理论作为研究主体,参照常规综合护理,论述该理论主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在产科出血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为此,设计样本40例,均来自本单位... 目的浅析症状管理理论在产科出血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基于前瞻性视角,以症状管理理论作为研究主体,参照常规综合护理,论述该理论主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在产科出血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为此,设计样本40例,均来自本单位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产科出血并接受介入治疗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20例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护理;另20例纳入观察组,采取症状管理理论主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量表(ESCA)、症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ESCA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较之对照组更低,ESCA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症状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更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管理理论主导下的个性化护理,在产科出血症状管理领域收效良好,有助于整体护理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产科出血 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主观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正常患者胆碱酯酶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翔 戴淼 黄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正常患者中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变化及与心功能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正常的患者80例... 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正常患者中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变化及与心功能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正常的患者80例,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心功能Ⅲ级)、B组(心功能Ⅳ级),每组40例。入院时均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并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经对症治疗后,复测胆碱酯酶水平。结果治疗前A组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高于B组[(2749.4±293.6)U/Lvs(2204.5±353.3)U/L,P=0.014],治疗后A组和B组胆碱酯酶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0),且A组胆碱酯酶明显高于B组[(4425.0±480.3)U/Lvs(3755.5±258.8)U/L,P=0.018]。治疗前胆碱酯酶是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6)。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可作为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标及心功能改善的有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胆碱酯酶类 每搏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万紫云 黄琼 王莹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5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高血压病慢性病管理方法,...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高血压病慢性病管理方法,观察组接受知信行模式联合常规高血压病慢性病管理方法,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疾病认知水平、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血压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调查表中的发生原因(78.98±3.43)分、疾病症状(79.95±3.51)分、疾病预防(76.94±4.15)分和定期检查(79.99±3.46)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2.64±3.35)分、(73.36±3.42)分、(71.18±4.02)分和(73.96±3.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30.54±3.08)分,高于对照组的(26.98±3.02)分;健康行为调查表中的合理饮食(79.98±4.37)分、遵医用药(80.59±3.53)分、规律作息(79.96±4.08)分和适当运动(80.24±4.11)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4.46±4.35)分、(75.51±3.48)分、(74.49±4.05)分和(76.95±3.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收缩压(132.38±10.43)mmHg、舒张压(80.62±5.40)mmHg,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43.86±10.56)mmHg和(88.49±5.4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模式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可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和血压水平,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知信行模式 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