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大对水产科技的投入很有必要——九江市水产科技情况调查报告
1
作者 王建民 周义斌 《江西水产科技》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水产科技 九江市 调查报告 农业总产值 水域面积 科技贡献 国土面积 耕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乐康 欧阳剑锋 +2 位作者 王建民 曹烈 徐金根 《江西水产科技》 2015年第4期46-48,共3页
生物絮团技术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养殖水体处理技术之一,本文从生物絮团技术的研究背景、概述、影响因素和对水产养殖的作用几方面对生物絮团技术进行了综述,为生物絮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絮团技术 水产养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市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曹烈 方磊 付纹琪 《江西水产科技》 2019年第2期44-46,共3页
阐述了江西省九江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总结分析了九江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及相关工作启示,以期为九江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稻虾连作 综合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在彭泽鲫体内沉积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方之平 潘黔生 +2 位作者 叶本祥 王胜林 邓可 《水利渔业》 1999年第4期19-21,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L9(34)的方法,配制了9种不同配方、粗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对彭泽鲫进行生长试验。生长试验结束后,测定分析了鱼体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计算出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沉积率。结果表明:彭泽鲫肌肉中... 采用正交设计L9(34)的方法,配制了9种不同配方、粗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对彭泽鲫进行生长试验。生长试验结束后,测定分析了鱼体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计算出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沉积率。结果表明:彭泽鲫肌肉中赖氨酸的沉积率最高,对配合饲料中总必需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配合饲料 必需氨基酸 沉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泽鲫营养需求和饵料添加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颂 曹烈 +4 位作者 徐金根 王建民 丁立云 杜时强 徐艳婷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8-151,共4页
文章综述了彭泽鲫的营养需求和饵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以期开发经济、环保的饵料添加剂。文章从蛋白质和氨基酸、脂类和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饵料添加剂等方面进行归纳,为研究彭泽鲫的营养需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彭泽鲫 营养需求 饵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曹烈 王建民 +1 位作者 黄金球 付纹琪 《江西水产科技》 2009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了探索克氏原螯虾工厂化育苗技术,2008年利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了克氏原螯虾的人工繁育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亲虾培育成活率84.3%;交配抱卵率81.6%;受精卵经孵化出苗率71.9%;平均每立方水体出苗数5593尾;平均每只亲虾出苗125尾;每只... 为了探索克氏原螯虾工厂化育苗技术,2008年利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了克氏原螯虾的人工繁育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亲虾培育成活率84.3%;交配抱卵率81.6%;受精卵经孵化出苗率71.9%;平均每立方水体出苗数5593尾;平均每只亲虾出苗125尾;每只抱卵虾出苗182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工厂化繁育 亲虾 抱卵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产科研所如何适应现代渔业经济发展
7
作者 王建民 《江西水产科技》 2005年第1期2-4,共3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科研所 水产 渔业科技 渔业经济 第一生产力 科技工作者 现代化 社会 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龙虾与黄颡鱼种池塘轮养技术研究
8
作者 曹烈 徐金根 +1 位作者 付纹琪 吕国仁 《江西水产科技》 2015年第2期6-7,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龙虾与黄颡鱼种轮养养殖试验,充分利用了不同养殖品种的养殖周期,上半年养殖小龙虾,下半年养殖黄颡鱼种,提高了池塘利用率、提升了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实现667m2净利润7027.6元,比常规养殖的平均利润2000元高出251%。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小龙虾 黄颡鱼 鱼种 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湖泊野生优质鱼类人工放流增殖研究
9
作者 博企武 黄金球 +1 位作者 王建民 洪小明 《江西水产科技》 1993年第3期15-20,共6页
季节性中小湖泊进行野生优质鱼类人工放流,既不影响其他鱼类生产,同时又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人工放流 优质 鱼类 野生 湖泊 增殖 季节性 经济效益
全文增补中
DNA条形码技术在渔业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10
作者 李乐康 张颂 +1 位作者 王先勇 方磊 《江西水产科技》 2019年第3期42-45,共4页
从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现状、筛选要求、鉴定优势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归纳总结了DNA条形码技术在渔业资源研究中的优势、应用方向,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以期对渔业资源研究中的DNA条形码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DNA条形码 渔业资源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_(1)代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贺刚 徐金根 +4 位作者 何力 吴斌 方春林 喻亚丽 费春平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3种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和比较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及其杂种(Chinemys reevesii♀×Ocadia sinensis♂)F_(1)代养殖群体的体质量(Y)和背甲长(X_(1))、背甲宽(X_...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3种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和比较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及其杂种(Chinemys reevesii♀×Ocadia sinensis♂)F_(1)代养殖群体的体质量(Y)和背甲长(X_(1))、背甲宽(X_(2))、壳高(X_(3))等17个可量性状,研究三者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种龟与母本中华草龟亲缘关系较近,聚成一组,而中华花龟与中华草龟、杂种龟相比,形态差异较大。用逐步判别法构建了3种龟的判别函数,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6.7%、95.0%和88.3%,其综合判别率为93.7%,可用于3种龟的初步形态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前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3.81%、11.01%、10.25%,及8.13%,累计贡献率达63.20%,其中对3种龟的形态差异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腹甲体型因子。主成分散点图显示,杂种龟与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均有较大的重叠,中华草龟与中华花龟区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 中华花龟 杂种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条件下胚胎发育时间序列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小谷 王建民 +2 位作者 黄金球 曹烈 张吉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192,195,共2页
[目的]观察克氏原螯虾在工厂化繁育条件下的胚胎发育形态与时间序列。[方法]选择健康的克氏原螯成虾作亲本,在室内水泥池进行工厂化繁殖育苗,采集抱卵虾的受精卵,测定水温,观察胚胎发育状况,记录胚胎心跳情况,并进行数码摄影显微... [目的]观察克氏原螯虾在工厂化繁育条件下的胚胎发育形态与时间序列。[方法]选择健康的克氏原螯成虾作亲本,在室内水泥池进行工厂化繁殖育苗,采集抱卵虾的受精卵,测定水温,观察胚胎发育状况,记录胚胎心跳情况,并进行数码摄影显微镜观察。[结果]克氏原螯虾在工厂化繁育条件下的胚胎过程可分为7个主要时期,即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期和孵化期,胚胎发育各期出现的时间序列分别为0、1.5,4、6、11、21和32d,有效积温分别为0、31、61、96、181、340和520℃·d。[结论]克氏原螯虾在工厂化繁育条件下的胚胎发育中,在室内水温控制在15~19℃时,仍能进行工厂化繁育苗,发育时闻为32d。有效积温为520℃·d,可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工厂化繁育 克氏原螯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13
作者 俞泽溪 曹烈 《江西水产科技》 2004年第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黄颡鱼 苗种培育技术 鱼苗 培育池 放苗 消毒 规格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刀鲚繁殖群体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小平 吴金明 +3 位作者 孔赤平 许群 张辉 李乐康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6,共5页
2020年刀鲚(Coilia nasus)繁殖高峰期4—6月,在鄱阳湖湖口县、濂溪区、庐山市、都昌县和永修县等水域设调查区,用网目约2 cm的单层丝网(网长约300 m,网宽约1 m,每次捕捞约10 h/网次)获得909尾鄱阳湖刀鲚样本,测量分析刀鲚的生长和繁殖... 2020年刀鲚(Coilia nasus)繁殖高峰期4—6月,在鄱阳湖湖口县、濂溪区、庐山市、都昌县和永修县等水域设调查区,用网目约2 cm的单层丝网(网长约300 m,网宽约1 m,每次捕捞约10 h/网次)获得909尾鄱阳湖刀鲚样本,测量分析刀鲚的生长和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鄱阳湖刀鲚平均体长为(26.2±3.0)cm,平均体质量为(55.6±26.2)g,平均丰满度为(0.29±0.06)(0.08~1.35),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式W=0.0007L^(3.4416)(R^(2)=0.872)。禁捕后鄱阳湖刀鲚体长、体质量均有所增加,说明禁捕对鄱阳湖刀鲚资源量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与历史资料相比,刀鲚个体小型化仍然明显。关于禁捕后鄱阳湖刀鲚资源的恢复情况,仍需长期跟踪监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捕 鄱阳湖 刀鲚 繁殖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发现溯河洄游型刀鲚(Coilia nasus)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一帆 姜涛 +5 位作者 高小平 轩中亚 陈修报 李乐康 刘洪波 杨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95-1606,共12页
基于鱼类江海洄游与否的电子探针耳石锶和钙微化学判别手段,对2020年5月采于赣江炉子窑江段的21尾刀鲚的生态表型进行了生活史重建的探索.研究发现,16尾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型刀鲚,其占总刀鲚标本数量的比例达76%,远高于迄今鄱阳湖及其通... 基于鱼类江海洄游与否的电子探针耳石锶和钙微化学判别手段,对2020年5月采于赣江炉子窑江段的21尾刀鲚的生态表型进行了生活史重建的探索.研究发现,16尾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型刀鲚,其占总刀鲚标本数量的比例达76%,远高于迄今鄱阳湖及其通湖水系所报道的相关比率.赣江中应该存在洄游型刀鲚的产卵场.这些首次确证了赣江中溯河洄游型刀鲚的存在,并体现出了在长江生态大保护及2019年2月1日业已开始的相关禁渔等国策下,赣江水域洄游型刀鲚资源量和栖息地有恢复向好的趋势.宜尽快开展赣江下游相关类群分布区和产卵场等及水利工程、河道挖沙等潜在威胁因素影响的全面调查,以便有效保护该水域的刀鲚资源及其关键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 刀鲚 耳石微化学 溯河洄游 鄱阳湖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泽鲫养殖现状及制约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本祥 廖亚明 丁立云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第3期3-4,共2页
在概述我国彭泽鲫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彭泽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了江西振兴彭泽鲫产业面临的制约性因素,提出了振兴江西彭泽鲫产业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彭泽鲫 养殖现状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泥鳅的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廖亚明 彭扣 +3 位作者 晏有水 叶本祥 徐金根 江敏 《江西水产科技》 2016年第5期6-7,共2页
报道了台湾泥鳅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台湾泥鳅的受精卵近圆型,其卵径为0.9mm左右,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形成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出膜期。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25℃左右... 报道了台湾泥鳅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台湾泥鳅的受精卵近圆型,其卵径为0.9mm左右,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形成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出膜期。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25℃左右,受精卵约经28小时孵化出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泥鳅 胚胎发育 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泽鲫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金炉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3-24,共2页
彭泽鲫,生活力强,食谱广泛,繁殖力高,肉嫩味美,经济性状良好,是又一新的淡水养殖品种,也是人工饲养的重要配养鱼类。为了使彭泽鲫良种生产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保持其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为良种生产单位提供可供借鉴的依据,防止混杂和变... 彭泽鲫,生活力强,食谱广泛,繁殖力高,肉嫩味美,经济性状良好,是又一新的淡水养殖品种,也是人工饲养的重要配养鱼类。为了使彭泽鲫良种生产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保持其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为良种生产单位提供可供借鉴的依据,防止混杂和变异,特制订如下操作规程。 1.亲鱼来源 1.1 种源:亲本必须来自国家认可的良种场。 1.2 数量:每次引进至少在50组以上。 1.3 纯度:按系统选育方法进行繁育,其子代的生物学特性应与亲本保持不变。 1.4 质量:体质健壮,体形丰满,生物学性状符合以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鱼种 良种 生产 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泽鲫苗种培育新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金根 王建民 +2 位作者 曹烈 欧阳剑峰 江敏 《水产养殖》 CAS 2018年第2期34-36,共3页
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sis)是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1983年开始经过7年6代精心选育的优良鲫鱼品种,经选育后的彭泽鲫生长性能发生明显改变,
关键词 彭泽鲫 苗种培育 新技术 科学研究所 生长性能 九江市 江西省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稻共作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金根 王建民 +3 位作者 曹烈 陈颖 方磊 李海峰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3期22-24,共3页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或克氏螯虾、龙虾、小龙虾、大红虾等。近年来,小龙虾已经成为城乡大部分家庭的家常菜肴,特别年轻一代更是非常喜爱,目前小龙虾的消费群体年龄层次逐渐扩大,消费市场需求量的剧...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或克氏螯虾、龙虾、小龙虾、大红虾等。近年来,小龙虾已经成为城乡大部分家庭的家常菜肴,特别年轻一代更是非常喜爱,目前小龙虾的消费群体年龄层次逐渐扩大,消费市场需求量的剧增,小龙价格也逐年上升,激发了广大养殖户从事小龙虾的养殖热情,形成小龙虾特色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田间沟 伊乐藻 高效养殖 环形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