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非创伤性急性膈疝一例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忠元 陈涛 赵礼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06-1707,共2页
关键词 膈疝 非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栓塞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忠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67-1867,共1页
患者男,45岁,农民。双下肢无力、剧痛6h就诊。缘于6h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双下肢无力、疼痛现象,无呕吐、腹泻现象,小便正常;CT检查腰椎,提示椎间盘突出。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外伤手术病史,无结核等传染病史。体检:体温36.2℃... 患者男,45岁,农民。双下肢无力、剧痛6h就诊。缘于6h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双下肢无力、疼痛现象,无呕吐、腹泻现象,小便正常;CT检查腰椎,提示椎间盘突出。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外伤手术病史,无结核等传染病史。体检:体温36.2℃,脉搏8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5/70mmHg.坐位,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颜面无水肿。咽部不充血,扁桃腺不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双胸廓呼吸动度均等,双肺听诊正常,叩诊清音;心率80次/min,各瓣膜听诊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肠形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未扪及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栓塞 甲状腺不肿大 双下肢无力 传染病史 呼吸动度 椎间盘突出 疼痛现象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处理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甲基化修饰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但传军 黄桂兰 +2 位作者 傅霈杰 殷小平 陈志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8-756,776,共10页
目的探索远隔缺血后处理(RIP)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和对运动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调控及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目的探索远隔缺血后处理(RIP)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和对运动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调控及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CAO组和RIP组(MCAO+RIP组),MCAO造模成功后24 h对MCAO+RIP组大鼠进行连续21 d RIP干预。采用旷场实验和转棒实验检测3组大鼠运动功能(包括运动速度、运动总距离及停留时间),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皮质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蛋白表达以及神经元核抗原(NeuN)和含半胱氨酸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皮质BDNF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点杂交实验和甲基化特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大鼠皮质总体的5甲基胞嘧啶(5mC)水平和BDNF的5mC甲基化修饰水平,以及Western blot检测了DNA甲基化相关酶的蛋白表达水平,包括DNA甲基转移酶1(DNMT1)、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和5甲基胞嘧啶羟化酶(TET1),并进行3组间的比较。结果与Sham组比较,术后第21天旷场实验结果显示,MCAO组大鼠的运动总距离和运动速度减少[(12±6)m比(25±6)m,(0.30±0.12)m/s比(0.50±0.06)m/s,均P<0.01],术后第22天转棒实验停留时间减少[(11±7)s比(34±12)s,P<0.01]。与MCAO组大鼠比较,MCAO+RIP组大鼠的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20±4)m]和运动速度[(0.44±0.05)m/s]增加(均P<0.05),转棒实验停留时间[(24±8)s]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大鼠比较,MCAO组大鼠运动皮质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阳性细胞数:(19±3)个/视野比(92±6)个/视野,P<0.01],但MCAO+RIP组[阳性细胞数:(55±8)个/视野]较MCAO组运动皮质神经元数量增多(P<0.01)。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MCAO组大鼠皮质的BDNF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较Sham组降低(均P<0.05),而与MCAO组比较,MCAO+RIP组BDNF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ham组比较,点杂交实验结果显示MCAO组大鼠运动皮质总体5mC修饰水平较高,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CAO组DNMT1和DNMT3b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升高,甲基化特异性PCR结果表明MCAO组BDNF甲基化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MCAO组比较,MCAO+RIP组皮质总体5mC水平和DNMT1和DNMT3b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以及相对BDNF甲基化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IP可能通过调控BDNF的5mC甲基化修饰,使运动皮质BDNF的表达水平升高,从而改善MCAO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远隔缺血后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 运动功能 甲基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