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RNA干扰沉默ERCC1对A549/DDP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金艺凤 产翠翠 +2 位作者 方蕾 王莹 陈兴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1-595,共5页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ERCC1基因可能参与顺铂继发耐药,文中旨在探讨短发夹RNA(shRNA)靶向沉默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组1(ERCC1)对不同浓度顺铂处理的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shRNA)、空白对照...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ERCC1基因可能参与顺铂继发耐药,文中旨在探讨短发夹RNA(shRNA)靶向沉默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组1(ERCC1)对不同浓度顺铂处理的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shRNA)、空白对照组(lipofectamine 2000)、ERCC1-shRNA1组(ERCC1-shRNA1)、ERCC1-shRNA2组(ERCC1-shRNA2)。设计并合成靶向人的ERCC1基因shRNA1、shRNA2;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入A549/DDP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前后ERCC1 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成功构建ERCC1-shRNA并转入A549/DDP,ERCC1-shRNA1组、ERCC1-shRNA2组mRNA表达量[(0.20±0.04)、(0.47±0.28)]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0.96±0.12)、(0.84±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RCC1-shRNA1组、ERCC1-shRNA2组蛋白表达量[(0.24±0.10)、(0.37±0.11)]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1.32±0.13)、(1.45±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RCC1-shRNA1组IC50值[(7.78±0.54)]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16.71±2.33)、(16.69±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RCC1-shRNA1组处于G0/G1期细胞比例[(82.99±4.23)%]较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72.87±3.23)%、(71.75±4.56)%]明显增高,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5、12.5μg/mL顺铂作用后ERCC1-shRNA1组细胞凋亡率[(11.91±1.41)%、(29.97±3.14)%]较0μg/mL顺铂作用下[(8.17±0.67)%]明显升高(P<0.05)。结论 ERCC1-shRNA能有效沉默A549/DDP细胞中ERCC1基因的表达,细胞增殖显著受抑而凋亡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NA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A549/DDP 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痰方式对老年肺部感染病人排痰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小英 吴晓虹 +2 位作者 郑淑珍 杨秀玲 张雪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5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震动排痰机与人工手法拍背排痰对老年肺部感染病人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人工手法拍背排痰组(人工组)和震动排痰机排痰组(机械组),观察病人排痰治疗1周后的日均排痰量、血氧饱和度(SpO2)变... 目的探讨震动排痰机与人工手法拍背排痰对老年肺部感染病人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人工手法拍背排痰组(人工组)和震动排痰机排痰组(机械组),观察病人排痰治疗1周后的日均排痰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血常规恢复正常范围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2组病人经过排痰护理SpO2均有显著提高,日均排痰量机械组明显优于人工组(p<0.01);血常规恢复正常范围的天数及住院时间比较机械组明显缩短(p<0.01)。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机械组优于人工组(p<0.05)。结论震动排痰机不受病人体位限制,治疗力持续稳定,且不易受护理人员情绪、疲劳、经验等影响,排痰效果比人工手法拍背排痰好,缩短了住院日,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部感染 手法拍背排痰 震动排痰机排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与噻托溴铵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邹小新 何花 汪明雪 《抗感染药学》 2015年第6期946-948,共3页
目的:评价乙酰半胱氨酸组泡腾片与噻托溴铵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COPD患者8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将其分成乙酰半胱氨酸组、噻托溴铵组、联用组和对照组患者,每组20例;... 目的:评价乙酰半胱氨酸组泡腾片与噻托溴铵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COPD患者8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将其分成乙酰半胱氨酸组、噻托溴铵组、联用组和对照组患者,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患者均给予常规吸氧及祛痰药治疗;乙酰半胱氨酸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组泡腾片治疗;噻托溴铵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组泡腾片与噻托溴铵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3月6 min步行距离(6 MWD)、呼吸困难评分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4组患者治疗后3月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FEV1/FVC)百分比(%)水平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联用组患者治疗后FVC和FEV1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FEV1/FVC百分比(%)与其他各组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组泡腾片与噻托溴铵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组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多孢霉属侵袭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帅丽华 胡龙华 +3 位作者 徐和平 饶常红 胡晓勋 黄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赛多孢霉属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例赛多孢霉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赛多孢霉属感染相关病例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检出尖... 目的探讨侵袭性赛多孢霉属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例赛多孢霉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赛多孢霉属感染相关病例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检出尖端赛多孢霉6株,波氏赛多孢霉1株,多育赛多孢霉1株。外伤、环境暴露和免疫力降低是赛多孢霉属感染的常见诱发因素。标本直接镜检均查见有隔菌丝,阳性率100%。菌落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侵袭力强,菌落形态多样,呈白色羊绒状至黑酵母样,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从菌落中心开始颜色逐渐变深,结合镜下形态可进行菌属的快速鉴别。结论侵袭性赛多孢霉属感染病程进展迅速,病情凶险,以尖端赛多孢霉感染最多见。应加强对赛多孢霉属感染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多孢霉属 尖端赛多孢霉 多育赛多孢霉 临床特点 真菌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强 叶晶 +1 位作者 占城 曹凤林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8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入住该院呼吸内科且需要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共136例,分为试验组101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分为3个亚组,即:单用咪达唑仑组(A组)、25μg芬太尼...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入住该院呼吸内科且需要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共136例,分为试验组101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分为3个亚组,即:单用咪达唑仑组(A组)、25μg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组(B组)、50μg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组(C组)。记录4组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前和检查中的镇静评分、咳嗽程度、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A组与对照组镇静评分、HR、SBP、DBP和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咳嗽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与A组、C组与A组两两比较,在HR、SBP、DBP和SpO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咳嗽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R、SBP、DBP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舒适性和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用咪达唑仑,且未增加副作用,与25μg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比较,50μg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咪达唑仑 支气管镜 舒适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血脂与血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何花 欧阳庆文 何佰顺 《口岸卫生控制》 2020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人群血脂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0例体检人群分组研究,A组(LDL-C<2.7mmol/L)、B组(2.7mmol/L≤LDL-C<3.1mmol/L)及C组(3.1mmol/L≤LDL-C<4.2mmol/L)各40例,D组、E组、F组TC水平范围分别为D组(TC<4.63mm...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人群血脂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0例体检人群分组研究,A组(LDL-C<2.7mmol/L)、B组(2.7mmol/L≤LDL-C<3.1mmol/L)及C组(3.1mmol/L≤LDL-C<4.2mmol/L)各40例,D组、E组、F组TC水平范围分别为D组(TC<4.63mmol/L)、E组(4.63mmol/L-5.38mmol/L)、F组(5.37mmol/L-6.01)对比三组血糖、血脂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男性、女性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显著,随LDL-C水平上升,所有体检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提升。结论血糖与血脂关系密切,血糖水平会随血脂变化而变化,血脂可充当风险预测因子,检查人体内糖代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体检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