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湖口区段生态旅游补偿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龚双双 沈中印 +1 位作者 孙冬英 杨云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4-2936,2939,共4页
通过分析发展生态旅游的背景以及生态补偿的必然性,根据湖口县的具体情况,以及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势,提出了生态旅游补偿的居民利益保障制度和生态效益保障制度。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生态旅游补偿 湖口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视阈下鄱阳湖流域生态共建共享补偿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汤明 钟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042-8043,共2页
从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出发,以主体功能区为视角,探讨建立了鄱阳湖流域生态共建共享补偿机制。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补偿 共建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农村环境问题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期勇 黄南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542-8544,8614,共4页
对鄱阳湖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生态意识文明建设、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生态产业文明建设4个方面阐述加强鄱阳湖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鄱阳湖 污染防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以鄱湖下游都昌段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杨帆 陶春元 黄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537-17539,共3页
[目的]研究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方法]在分析鄱阳湖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都昌县珍珠产业和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水土流失... [目的]研究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方法]在分析鄱阳湖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都昌县珍珠产业和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水土流失加剧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引起的。在鄱阳湖流域环境现状与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外源污染负荷削减、河流湿地恢复和水生态系统构建等途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项目的初步实施,削减了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量,使出水水质基本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了30%左右,从而削减了进入鄱阳湖的污染负荷。[结论]该研究为鄱阳湖滨湖带环境整治提供了技术集成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滨湖带 农业面源污染 都昌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汤明 黄亮 +1 位作者 洪欣 付剑茹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7期31-35,70,共6页
本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为基础,通过选取2003—2012年之间山西省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构建人均GDP的污染物排放量模型,对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没有很好地符合环境库... 本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为基础,通过选取2003—2012年之间山西省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构建人均GDP的污染物排放量模型,对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没有很好地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假说,认为山西省目前仍没有出现由于收入提高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典型特征现象;只有工业废水排放总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表现出先增长、正在开始下降趋势,已经具有拐点,在一定意义上形成倒“U”形的曲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藻贴壁培养处理沼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鹏飞 潘璐 +2 位作者 王愿珠 刘天中 刘德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6-1002,共7页
以栅藻(Scendesmus dimorphus)为研究对象,将微藻培养和养猪沼液废水处理相结合,通过贴壁培养在处理沼液废水的同时耦合藻类油脂生产,并比较了栅藻贴壁培养与悬浮培养藻细胞生长情况及对N的利用效率,为藻类生物燃料生产及降低沼液废水... 以栅藻(Scendesmus dimorphus)为研究对象,将微藻培养和养猪沼液废水处理相结合,通过贴壁培养在处理沼液废水的同时耦合藻类油脂生产,并比较了栅藻贴壁培养与悬浮培养藻细胞生长情况及对N的利用效率,为藻类生物燃料生产及降低沼液废水处理成本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贴壁培养下藻细胞生物产率为6.15 g·m-2·d-1,高于栅藻悬浮培养的生物产率5.48 g·m^(-2)·d^(-1);贴壁培养下藻细胞对N的吸收率为85.23%,高于悬浮培养N的利用率77.84%。在初始NH_3-N、TP及COD浓度分别为281.2、29.1、551 mg·L^(-1)的沼液废水中贴壁培养栅藻,藻类生长状况与正常BG11培养相近,生物产率分别为6.26 g·m^(-2)·d^(-1)与6.23 g·m^(-2)·d^(-1);油脂含量相差不大,分别占细胞干重的34.6%、35.2%;沼液废水中NH_3-N、TP及COD去除效率分别为99.04%、73.06%和7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藻 贴壁培养 沼液废水 油脂生产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抗松材线虫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邱秀文 何龙喜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5期41-45,共5页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森林病害。本文对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生理生化响应、松树抗松材线虫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抗病反应对松材线虫定殖影响等进行了...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森林病害。本文对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生理生化响应、松树抗松材线虫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抗病反应对松材线虫定殖影响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松材线虫 抗病反应 生理生化响应 萎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耦合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钟丹 汤明 +1 位作者 吴光生 洪欣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9期61-65,共5页
根据江西省2003—2012年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状况的相关代表性统计数据,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为依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法,探讨了江西省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工... 根据江西省2003—2012年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状况的相关代表性统计数据,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为依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法,探讨了江西省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的相关拟合曲线呈倒“U”形左侧趋势;工业废气的拟合曲线呈现单调上升的特征。依据研究结果,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探讨了当前江西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经济发展 环境质量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水分对秸秆降解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周桂香 陈林 +1 位作者 张丛志 张佳宝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1-918,共8页
秸秆腐解微生物群落结构受环境因子(温度和水分)影响显著。本试验利用BIOLOG技术,以秸秆腐解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well colordevelopment,AWCD)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温度(15℃,25℃和35℃和水分(40%,70%和90%田间持水量... 秸秆腐解微生物群落结构受环境因子(温度和水分)影响显著。本试验利用BIOLOG技术,以秸秆腐解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well colordevelopment,AWCD)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温度(15℃,25℃和35℃和水分(40%,70%和9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AWCD随培育温度升高而降低,即15℃>25℃>35℃。随着培育时间的增加,其降低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样地,小麦玉米秸秆腐解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H)和优势度指数Simpson(D)也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微生物主要利用糖类和脂类物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腐解时间,腐解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在不同温度下差异显著,而在不同水分下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腐解 温度 水分 BIOLOG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秸秆的分解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邱秀文 周桂香 +1 位作者 王慧娟 杨丽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7-643,共7页
从秸秆还田土壤中分离纯化出1株高效纤维素分解菌JJU-A,经形态观察和ITS分子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将JJU-A接种至玉米秸秆培养30、60、90 d后测定秸秆化学组成及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JJU-A菌对玉米秸秆中纤维... 从秸秆还田土壤中分离纯化出1株高效纤维素分解菌JJU-A,经形态观察和ITS分子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将JJU-A接种至玉米秸秆培养30、60、90 d后测定秸秆化学组成及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JJU-A菌对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可溶性糖的分解利用率远高于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的降解率分别达53.60%、58.89%和76.03%,而木质素的降解率仅为28.61%。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秸秆中主要化学官能团的变化。由光谱数据分析可知,随着降解的进行,秸秆样品在1 046、1 245、1 335、1 603、2 900和3 383 cm^(-1)吸收峰信号强度明显降低,秸秆中C=C、C=O、—CH3、—CH的含量逐渐降低,暗示纤维素、半纤维素、糖类及脂肪族化合物被大量分解。以上结果说明,白耙齿菌JJU-A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的降解效率,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降解过程 玉米秸秆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贴壁培养对沼液废水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鹏飞 王艳 +2 位作者 杨期勇 刘德富 刘天中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64-1569,共6页
以产油藻类栅藻、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贴壁方式考查微藻处理养猪沼液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栅藻、小球藻均能在沼液中较好生长,其生物产率分别是6.26、6.08 g·m^(-2)·d^(-1),与在正常培养基上(BG11)相当。栅藻、小球藻在沼... 以产油藻类栅藻、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贴壁方式考查微藻处理养猪沼液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栅藻、小球藻均能在沼液中较好生长,其生物产率分别是6.26、6.08 g·m^(-2)·d^(-1),与在正常培养基上(BG11)相当。栅藻、小球藻在沼液中培养,藻细胞油脂积累分别占细胞干重的34.6%和31.4%,与正常培养基相差不大。栅藻、小球藻均能较好净化废水中主要污染指标氨氮(NH_3-N)、总磷(TP)及化学需氧量(COD),栅藻的去除率分别是96.59%、74.52%和72.47%,小球藻去除率分别是94.90%、73.55%和71.40%。本研究将产油微藻培养和养猪沼液废水处理相结合,研究结果可为藻类生物燃料生产及沼液废水资源化利用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贴壁培养 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果胶酶基因Bxpel1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12
作者 邱秀文 周桂香 +1 位作者 王慧娟 杨丽丽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8-14,共7页
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转录本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克隆果胶酶Bxpel1基因。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果胶酶Bxpel1基因序列全长为795bp,GC含量为50.44%,编码252个氨基酸。通过Blast比对克隆的Bxpel1基因与已知序列(Gen-Bank ID... 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转录本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克隆果胶酶Bxpel1基因。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果胶酶Bxpel1基因序列全长为795bp,GC含量为50.44%,编码252个氨基酸。通过Blast比对克隆的Bxpel1基因与已知序列(Gen-Bank ID:AB232908.1)的同源性达到98%。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xpel1基因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与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的Bxpel1蛋白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Bxpel1基因编码的产物的0~25序列有可能是跨膜结构域,而其他序列均位于膜外,其二级结构主要是以无规则卷曲和β-折叠为主,信号肽的剪切位点位于第17至第18位氨基酸之间,主要在细胞外发挥生物学作用。Bxpel1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进一步研究Bxpel1基因在松材线虫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Bxpel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