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株松科外生菌根真菌的菌种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启彪 何贞英 +3 位作者 欧阳建萍 季晓红 陈晔 何刚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1期98-104,共7页
【目的】为外生菌根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方法】采集松科植物根部外生菌根真菌子实体,通过分离获得LS07、LS062和LS065等3株纯培养菌株,依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 【目的】为外生菌根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方法】采集松科植物根部外生菌根真菌子实体,通过分离获得LS07、LS062和LS065等3株纯培养菌株,依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和营养成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LS07菌株经鉴定为琥珀乳牛肝菌(Suillus placidus),其菌丝生长最适单糖为果糖,最适双糖为麦芽糖,最适多糖为棉子糖和果胶,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pH为5,最适生长温度为25℃;LS062菌株经鉴定为大孢硬皮马勃(Scleroderma bovista),其菌丝生长最适单糖为果糖,最适双糖为乳糖,最适多糖为棉子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pH为5,最适生长温度为30℃;LS065菌株经鉴定为东方豆马勃(Pisolithus orientalis)。其菌丝生长最适单糖为果糖,最适双糖为蔗糖、麦芽糖,最适多糖为淀粉,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pH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35℃。【结论】研究表明不同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和碳源具有显著差异,为外生菌根真菌分离和扩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菌种分离 ITS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