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果酚基阻燃剂制备及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抑烟效果
1
作者 叶张均 张译夫 +2 位作者 艾钰媛 熊佳敏 向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5,共8页
为有效改善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能,首先以腰果酚、三聚氰氯、3-氯过氧苯甲酸、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为原料通过脱氯化氢、环氧化、开环加成反应制得了含磷杂菲结构的改性腰果酚基阻燃剂。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 为有效改善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能,首先以腰果酚、三聚氰氯、3-氯过氧苯甲酸、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为原料通过脱氯化氢、环氧化、开环加成反应制得了含磷杂菲结构的改性腰果酚基阻燃剂。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的阻燃剂表征,确定其化学结构。随后,加入一定量的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对EP进行固化。采用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测试仪、极限氧指数(LOI)、水平垂直燃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测试了EP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阻燃剂时,EP在800°C热重测试中的残炭率从2.2%提升至19.8%。其LOI值从无添加时的23.7%提升到32.8%。锥形量热仪测得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率峰值、总热释放量、烟雾释放率和总烟雾释放量分别下降了34.9%,25.1%,22.2%,32.3%。水平垂直燃烧试验证明加入阻燃剂后,EP的阻燃等级从无等级提升至V-0级。利用SEM对燃烧后的残炭表层分析后发现,阻燃剂的加入会使EP在燃烧过程中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炭层以阻止燃烧。以上测试充分说明合成的腰果酚基阻燃剂对EP有着优异的阻燃和抑烟效果。同时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阻燃剂的加入对EP力学性能影响较小,不影响其在多领域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酚 环氧树脂 阻燃剂 阻燃性能 抑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_2的水热-水解法制备及其紫外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康强 尹健美 吴传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9-241,共3页
采用铈-三乙醇胺配合物为前驱体,将其配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分别在不同pH值条件下,在高压釜中于200℃进行水热水解。研究发现,前驱体浓度小于4.0g/50mL,pH值大于3.0条件下可以合成出纳米CeO_2颗粒,颗粒粒径小于10nm,且大小均一,分散均... 采用铈-三乙醇胺配合物为前驱体,将其配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分别在不同pH值条件下,在高压釜中于200℃进行水热水解。研究发现,前驱体浓度小于4.0g/50mL,pH值大于3.0条件下可以合成出纳米CeO_2颗粒,颗粒粒径小于10nm,且大小均一,分散均匀。紫外分析表明,纳米CeO_2产物具有优异的紫外吸收性能,在紫外吸收材料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研究还表明,合成的纳米CeO_2对甲基橙几乎无催化降解作用,可以应用于化妆品等含有机成分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 水热-水解法 前驱体 紫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胺氧化偶联合成亚胺固体催化剂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福山 李文豪 +5 位作者 邓志超 舒俊 刘洁 徐章燕 杨涛 程春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055-10059,共5页
亚胺是一种通用的药物、生物活性分子合成及精细化工中间体,发展其绿色合成工艺极具挑战性和重大意义。本文较为系统的综述了醇胺需氧氧化偶联合成亚胺的固体催化剂研究现状,指出了催化剂是需氧氧化合成亚胺的关键因素,分别对贵金属、... 亚胺是一种通用的药物、生物活性分子合成及精细化工中间体,发展其绿色合成工艺极具挑战性和重大意义。本文较为系统的综述了醇胺需氧氧化偶联合成亚胺的固体催化剂研究现状,指出了催化剂是需氧氧化合成亚胺的关键因素,分别对贵金属、非贵金属催化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阐述了各种固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等,还对主要催化体系的催化机理做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尽管目前醇胺需氧氧化合成亚胺的催化剂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反应条件苛刻、贵金属的使用、催化活性不高、亚胺的选择性低、碱性助剂的添加,需氧氧化过程不易放大的缺点。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应是探索更经济、高效的需氧氧化合成亚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深入认识其催化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 需氧氧化 醇胺氧化偶联 固体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催化臭氧氧化-膜过滤处理乳化油废水
4
作者 杨涛 姚文博 +2 位作者 欧阳紫菱 黄浩 程春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8-685,共8页
采用撞击流催化臭氧氧化-膜过滤工艺处理乳化油废水,对比了撞击流曝气与鼓泡曝气的臭氧传质性能,考察了间歇操作工艺下撞击流催化臭氧氧化对膜比通量(MSFt)及膜污染阻力的影响,以及连续操作工艺下撞击流催化臭氧氧化对膜污染的控制效果... 采用撞击流催化臭氧氧化-膜过滤工艺处理乳化油废水,对比了撞击流曝气与鼓泡曝气的臭氧传质性能,考察了间歇操作工艺下撞击流催化臭氧氧化对膜比通量(MSFt)及膜污染阻力的影响,以及连续操作工艺下撞击流催化臭氧氧化对膜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撞击流曝气下的臭氧传质效率高于鼓泡曝气;间歇操作工艺中,撞击流催化臭氧氧化-膜过滤同步工艺对膜污染减缓效果最好,废水的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84.5%和81.3%;在连续操作工艺中,撞击流催化臭氧氧化-膜过滤工艺稳态阶段的MSFt明显高于单独膜过滤工艺时的情况,撞击流催化臭氧氧化-膜过滤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曝气 催化臭氧氧化 陶瓷膜 膜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苷元及其苯磺酸酯衍生物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波 熊小伟 +3 位作者 朱玉华 彭游 汪鑫 黄邵鑫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4-942,共9页
为研究大豆苷元及其3种苯磺酸酯衍生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CCK-8检测大豆苷元及衍生物处理A549、H1299和HELF细胞后细胞活性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并通过Tunel流式细胞术检测衍生物B处理的细胞凋亡情况... 为研究大豆苷元及其3种苯磺酸酯衍生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CCK-8检测大豆苷元及衍生物处理A549、H1299和HELF细胞后细胞活性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并通过Tunel流式细胞术检测衍生物B处理的细胞凋亡情况,RT-qPCR分析TP53和Caspase9 mRNA表达。结果表明:在1.0×10^-5~1.0×10^3μmol·L^-1浓度范围时,加入大豆苷元的浓度每增加10倍,肺正常HELF细胞的活性增加16.11%[95%CI 13.74,18.49](P<0.001),肺癌A549与H1299细胞活性则分别降低3.26%(P<0.001)、3.33%(P<0.001);加入衍生物B的浓度每增加10倍,HELF细胞的活性增加9.92%(P<0.001),A549和H1299细胞活性降低5.23%(P<0.001)、4.32%(P<0.001)。10μmol·L^-1大豆苷元浓度下,作用时间每延长1 h,HELF细胞活性增加1.87%(P<0.001),A549和H1299细胞活性分别降低1.30%(P<0.001)、1.75%(P<0.001),苯磺酸酯衍生物B对HELF细胞活性增加1.72%(P<0.001),A549和H1299细胞降低1.46%(P<0.001)、2.07%(P=0.001)。10μmol·L^-1的衍生物B处理6 h后,HELF细胞相对数量增加了42.66%(P=0.03),A549和H1299细胞相对数量减少20.67%(P=0.035)、18.33%(P=0.043)。衍生物B促进A549和H1299细胞的凋亡的作用约为对照组的1.15倍(P<0.001)、1.24倍(P=0.001),抑制HELF细胞的凋亡作用为对照组的0.84倍(P=0.005),10μmol·L^-1衍生物B处理时肺癌和肺正常细胞的TP53和Caspase9的mRNA表达比对照组高。研究表明:大豆苷元及其3种苯磺酸酯衍生物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同时,增加肺正常细胞增殖活性,大豆苷元苯磺酸酯衍生物B能促进肺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肺正常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53通路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苷元 苯磺酸酯衍生物 肺癌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MnO_x高效催化1,2,3,4-四氢喹啉氧化脱氢芳构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福山 赵松林 +4 位作者 杨涛 江涛涛 倪珺 张群峰 李小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5-786,共12页
采用新型无模板草酸盐路线制备了系列不同Cu含量的MnOx催化剂(MnOx、Cu1-MnOx、Cu2-MnOx、Cu3-MnOx、Cu4-MnOx、Cu2-450及Cu2-550),并应用于1,2,3,4-四氢喹啉(THQL)氧化脱氢芳构化。通过热重和热流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N2物... 采用新型无模板草酸盐路线制备了系列不同Cu含量的MnOx催化剂(MnOx、Cu1-MnOx、Cu2-MnOx、Cu3-MnOx、Cu4-MnOx、Cu2-450及Cu2-550),并应用于1,2,3,4-四氢喹啉(THQL)氧化脱氢芳构化。通过热重和热流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原子吸收光谱(AAS)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这七种锰氧化物中,Cu2-MnOx具有高比表面积、增大的介孔平均孔径、较低的还原温度、最高的Mn^3+含量和吸附氧含量,最高的Mn^3+/Mn^4+。Cu2-MnOx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廉价的空气为氧化剂、无碱添加剂的情况下对THQL芳构化转化率和喹啉(QL)选择性分别达99.1%、97.2%。催化剂套用五次后转化率还可达95.8%,选择性随着套用次数增加略有降低,这可能是Cu元素的流失所致。催化剂无定型结构、Mn^3+和吸附氧含量,Mn^3+/Mn^4+、晶格氧的流动性及CuO和MnOx的协同作用是高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盐路线 锰氧化物 CuO掺杂 1 2 3 4-四氢喹啉 氧化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苷元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p53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罗亭 王晓波 +7 位作者 余石群 欧阳锦 付登刚 彭游 程成全 熊小伟 黄邵鑫 汪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1-438,共8页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daidzein,DD)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重点探讨p53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和DD对HELF和H1299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基因芯片技术检测DD处理H1299细胞后...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daidzein,DD)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重点探讨p53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和DD对HELF和H1299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基因芯片技术检测DD处理H1299细胞后基因的表达量变化,GSEA和差异分析筛选主要通路和关键基因;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主要通路中关键基因(p53和CASP9)的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p53抑制剂Pifithrin-α抑制p53的表达后,检测DD对p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观察其对H1299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大豆异黄酮和DD能促进肺正常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且能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p53信号通路在DD处理组中明显富集(NES=1.78,P=0.000),且发现处理组中p53和CASP9基因的表达出现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DD处理的HELF和H1299细胞中CASP9和p53的mRNA表达均明显提高(P<0.05),HELF细胞中p53蛋白表达亦出现增加(P<0.05)。抑制p53表达后,DD可明显增加H1299和HELF细胞中p53的mRNA表达(P<0.05),亦可明显提高H1299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P<0.05),并观察到DD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DD能抑制肺癌H129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其机制主要涉及p53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大豆苷元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增殖 凋亡 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改性OMS-2催化燃烧二氯甲烷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钟丹 张新华 +1 位作者 熊厚锋 黄海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94-12100,共7页
本文以DCM催化燃烧为模型反应,研究了Sr、Cr、Ce、V四种不同过渡金属掺杂的隐钾锰矿型MnO2(OMS-2)对其的催化燃烧活性和产物选择性,并通过XRD,N2-吸脱附,HR-TEM以及Raman光谱进行了系列表征。结果显示,Cr掺杂OMS-2对DCM有良好的催化燃... 本文以DCM催化燃烧为模型反应,研究了Sr、Cr、Ce、V四种不同过渡金属掺杂的隐钾锰矿型MnO2(OMS-2)对其的催化燃烧活性和产物选择性,并通过XRD,N2-吸脱附,HR-TEM以及Raman光谱进行了系列表征。结果显示,Cr掺杂OMS-2对DCM有良好的催化燃烧活性和HCl选择性,且能显著抑制TCM和CTC多氯副产物的生成,而DCM在Sr,Ce和V掺杂的OMS-2上转化时,会生成一定量的多氯副产物。Raman光谱分析显示Cr掺杂增大了OMS-2上的氧空位缺陷浓度,对气相氧的吸附和交换更加容易,因此对DCM有优良的低温燃烧活性和HCl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催化燃烧 二氯甲烷 OM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误:Cu2-MnOx高效催化1,2,3,4-四氢喹啉氧化脱氢芳构化
9
作者 陈福山 赵松林 +4 位作者 杨涛 江涛涛 倪珺 张群峰 李小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2-1423,共2页
作者希望对2019年发表的论文1进行一下更正。原论文中的图8和图10使用有误,正确的图8和图10如下图所示。原论文中2.1部分催化剂制备中第一句的部分修改如下:再称取0.0528 mol(7.503g)的(NH4)2C2O4。
关键词 脱氢芳构化 四氢喹啉 催化剂制备 高效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