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瘤胃微生物对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荣辉 余成群 +2 位作者 孙维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4-143,共10页
反刍动物瘤胃内含有庞大的微生物种群,与瘤胃内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有密切关系。参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降解的瘤胃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虫,尤以细菌和真菌的降解作用最大。瘤胃细菌和真菌通过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附着、粘连... 反刍动物瘤胃内含有庞大的微生物种群,与瘤胃内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有密切关系。参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降解的瘤胃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虫,尤以细菌和真菌的降解作用最大。瘤胃细菌和真菌通过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附着、粘连或穿透等一系列作用,使这些紧密连接的结构物质变得松散,再由它们分泌的各种酶类将这些松散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逐步分解,转化成可以被反刍动物及其寄居的瘤胃微生物吸收利用的单糖。瘤胃微生物对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植物的表皮、细胞壁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特性、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以及瘤胃内环境和其他营养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降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原现军 余成群 +2 位作者 李志华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5-330,共6页
本研究旨在将青稞秸秆与黑麦草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评价其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青稞秸秆单独青贮(对照组)、80%青稞秸秆+2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L组)、60%青稞秸秆+4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M组)及40%青稞秸秆+60%多年生黑... 本研究旨在将青稞秸秆与黑麦草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评价其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青稞秸秆单独青贮(对照组)、80%青稞秸秆+2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L组)、60%青稞秸秆+4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M组)及40%青稞秸秆+6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H组)4个处理。青贮后第7,14和30天后打开青贮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青稞秸秆与黑麦草混合青贮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P<0.05)降低了pH值和干物质含量,M和H组在乳酸产生的同时乙酸含量显著(P<0.05)提高,混贮组氨态氮/总氮略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均显示较低的丙酸和丁酸含量。从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以40%黑麦草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多年生黑麦草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苇状羊茅和箭筈豌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奇 余成群 +3 位作者 辛鹏程 李志华 下条雅敬 邵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2-956,共5页
为探讨西藏地区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混合配比。试验设苇状羊茅(CK)、85%苇状羊茅+15%箭筈豌豆(C15)、70%苇状羊茅+30%箭筈豌豆(C30)及55... 为探讨西藏地区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混合配比。试验设苇状羊茅(CK)、85%苇状羊茅+15%箭筈豌豆(C15)、70%苇状羊茅+30%箭筈豌豆(C30)及55%苇状羊茅+45%箭筈豌豆(C45)4个处理。青贮后第7,24,45和60d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箭筈豌豆比例的增加,各处理组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P<0.05),pH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上升(P<0.05)。在青贮后期,C45组pH(4.72)和氨态氮/总氮(96.19g·kg-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干物质、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而粗蛋白含量与C30组无显著差异。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各组的丙酸和丁酸含量较低。从发酵品质和箭筈豌豆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建议以70%苇状羊茅与30%箭筈豌豆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苇状羊茅 箭筈豌豆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糖蜜对青稞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60
4
作者 原现军 王奇 +3 位作者 李志华 余成群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23,共8页
试验在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4%和5%的糖蜜,旨在进一步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为西藏地区青稞秸秆青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青贮前14天,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快速增加,pH值迅速下降。对照组p... 试验在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4%和5%的糖蜜,旨在进一步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为西藏地区青稞秸秆青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青贮前14天,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快速增加,pH值迅速下降。对照组pH值未能降至4.2以下,而糖蜜添加组均在4.0左右,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乳酸/乙酸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氨态氮/总氮均低于对照组,且添加3%糖蜜已达到优质青贮饲料标准。青贮第60天糖蜜添加组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较低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各组体外降解率均高于青贮材料。综合考虑,在青稞秸秆和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的糖蜜可获得优质青贮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青稞秸秆 多年生黑麦草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酶和乳酸菌制剂对西藏苇状羊茅和箭筈豌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8
5
作者 王奇 余成群 +3 位作者 李志华 赵庆杰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6-191,共6页
为评价添加酶、乳酸菌制剂和酶+乳酸菌制剂对苇状羊茅与箭筈豌豆(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酶制剂(E)、乳酸菌制剂(LAB)和酶+乳酸菌制剂(E+LAB)4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后第7,24,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 为评价添加酶、乳酸菌制剂和酶+乳酸菌制剂对苇状羊茅与箭筈豌豆(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酶制剂(E)、乳酸菌制剂(LAB)和酶+乳酸菌制剂(E+LAB)4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后第7,24,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酶或乳酸菌制剂能有效地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组合添加进一步提高了乳酸含量和降低了pH值。与对照组和单独添加乳酸菌组相比,在整个青贮过程中无论是酶单独添加还是组合添加都显示较高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最低的氨态氮/总氮。这说明酶和乳酸菌制剂组合添加对改善青贮发酵品质有叠加效应。综上所述,酶和乳酸菌制剂组合添加能更好的改善苇状羊茅和箭筈豌豆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苇状羊茅 箭筈豌豆 混合青贮 添加剂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绿汁发酵液、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7
6
作者 荣辉 余成群 +2 位作者 陈杰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115,共8页
为评价添加绿汁发酵液、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组:即对照组(无添加剂),绿汁发酵液组(FJLB),乳酸菌制剂组(LAB),葡萄糖组(G),绿汁发酵液+葡萄糖组(FJLB+G),乳酸菌制剂+葡萄糖组(LAB+G);在青贮第3,7,1... 为评价添加绿汁发酵液、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组:即对照组(无添加剂),绿汁发酵液组(FJLB),乳酸菌制剂组(LAB),葡萄糖组(G),绿汁发酵液+葡萄糖组(FJLB+G),乳酸菌制剂+葡萄糖组(LAB+G);在青贮第3,7,14,30天开窖,取样分析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AB处理对发酵品质影响不大,FJLB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P<0.05)提高了pH值、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使发酵品质变差,而G、LAB+G和FJLB+G处理均显著(P<0.05)提高了青贮早期的乳酸含量,在整个青贮过程中保持较高的乳酸/乙酸值,并显著(P<0.05)降低了最终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含量,但与G处理相比,LAB+G和FJLB+G处理没有显示出更优的效果。综上所述,添加葡萄糖可促进同型乳酸发酵,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优于接种乳酸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绿汁发酵液 乳酸菌 葡萄糖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糖蜜和尿素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7
作者 荣辉 余成群 +2 位作者 李志华 下条雅敬 邵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0-946,共7页
为评价添加糖蜜和尿素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即无添加(对照)、4%糖蜜组(M)、0.4%尿素组(U)、4%糖蜜+0.4%尿素组(MU),添加比例以鲜重为基础。在青贮后第3,7,14,30d开窖,取样分析其发... 为评价添加糖蜜和尿素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即无添加(对照)、4%糖蜜组(M)、0.4%尿素组(U)、4%糖蜜+0.4%尿素组(MU),添加比例以鲜重为基础。在青贮后第3,7,14,30d开窖,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对照发酵品质在青贮后期(14~30d)下降;U组主要发酵产物是乙酸和丁酸,且pH和氨态氮/总氮值显著高于对照(P<0.05),发酵品质最差;M组和MU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保持高而稳定的乳酸/乙酸值和低的丁酸含量(<0.3g·kg-1DM);与对照相比,仅MU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M组和MU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单独添加4%糖蜜或与0.4%尿素组合添加均能提高象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促进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组合添加4%糖蜜和0.4%尿素提高了象草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糖蜜 尿素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青稞酒糟对西藏地区青稞秸秆和高羊茅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原现军 余成群 +2 位作者 李志华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8,共7页
为评价添加不同水平青稞酒糟对青稞秸秆与高羊茅(4∶6)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和3个添加水平(10%,20%和30%)的青稞酒糟处理组,青贮后第7,14和30天后打开青贮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青稞酒糟可... 为评价添加不同水平青稞酒糟对青稞秸秆与高羊茅(4∶6)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和3个添加水平(10%,20%和30%)的青稞酒糟处理组,青贮后第7,14和30天后打开青贮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青稞酒糟可以抑制青贮早期好氧性微生物的活性,促进乳酸发酵,使pH值快速下降,青贮饲料快速进入稳定阶段。青贮30d后,与对照组相比酒糟处理显著降低(P<0.05)了青贮饲料的pH值,提高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P<0.05)氨态氮/总氮及丙酸和丁酸含量。综合考虑,添加20%酒糟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酒糟 青稞秸秆 高羊茅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刈割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动态 被引量:22
9
作者 荣辉 徐安凯 +1 位作者 下条雅敬 邵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7-539,共3页
关键词 象草 青贮 发酵品质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甲酸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荣辉 陈杰 +3 位作者 余成群 李志华 下条雅敬 邵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5-1111,共7页
为评价甲酸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分别设置添加量为0(对照),2.2,4.4和6.6mL·kg-1FM处理,在青贮0.5,1,2,3,5,7,14,30d开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对照发酵品质良好,未见... 为评价甲酸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分别设置添加量为0(对照),2.2,4.4和6.6mL·kg-1FM处理,在青贮0.5,1,2,3,5,7,14,30d开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对照发酵品质良好,未见丁酸生成;与对照相比,添加甲酸能够快速酸化青贮饲料,明显提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且添加量越高效果越好;添加2.2mL·kg-1甲酸组氨态氮/总氮值在2d后快速升高,且在3d后显著高于对照(P<0.05),并从第7d开始检测到丁酸;添加4.4和6.6mL·kg-1甲酸组整个青贮过程中无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产生,氨态氮/总氮值维持在很低的水平(<12g.kg-1 TN)。综上所述,添加2.2mL·kg-1甲酸的处理在青贮后期酸化作用减弱,使象草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变差,而添加4.4mL·kg-1以上甲酸能够有效地保存象草的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甲酸 青贮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萎和添加绿汁发酵液对杂交狼尾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郑丹 下条雅敬 邵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6,共4页
为探讨凋萎、添加绿汁发酵液、凋萎+绿汁发酵液处理对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发酵品质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凋萎组(W)、绿汁发酵液组(PFJ)及凋萎(W)+绿汁发酵液组(PFJ),青贮3... 为探讨凋萎、添加绿汁发酵液、凋萎+绿汁发酵液处理对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发酵品质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凋萎组(W)、绿汁发酵液组(PFJ)及凋萎(W)+绿汁发酵液组(PFJ),青贮30天后开窖取样分析。结果表明:Control组有较低的pH(4.09)和较高的乳酸含量(79.80 g·kg-1DM),青贮主要是受乳酸发酵支配;W组的pH值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而乳酸含量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说明尽管乳酸菌对较干燥的环境有一定的忍受力,但是凋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乳酸菌的活性。PFJ组和W+PFJ组pH值、氨态氮/总氮、丙酸、丁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Control组,而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乳酸/乙酸又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表明添加绿汁发酵液后促进同质乳酸菌的发酵,有效地抑制了丁酸菌及其他有害微生物活性,减少了蛋白质的分解,提高了乳酸菌对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效率及杂交狼尾草青贮发酵品质。综合考虑,建议凋萎后添加绿汁发酵液处理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凋萎 绿汁发酵液 发酵品质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