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D-INSAR技术在大范围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 1
-
-
作者
王桂杰
谢谟文
邱骋
江崎哲郎
-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九州大学环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37-1344,共8页
-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留金出20073020号]
-
文摘
对大面积自然山区进行高精度的滑坡灾害监测一直是我国及其它地质灾害频发国家的一个重要课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D-INSAR技术是近年来微波遥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理论上可以以厘米甚至更高的精度对连续大面积的微小地面活动进行监测,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滑坡灾害监测技术。为此以应用D-INSAR技术对大范围的自然滑坡进行监测和预警为目的,详细地推导了D-INSAR技术监测形变的原理公式并介绍了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在全面回顾该技术在国内外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实例的基础上,分析了D-INSAR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优势及问题点,并结合最新技术进展提出了解决方案,认为应该综合利用先进地球探测及数字处理技术与D-INSAR技术相结合来克服D-INSAR技术中的问题点。具体介绍了永久散射体(PS)技术、小基线子集(SBAS)技术、GPS技术及基于地面的LISA技术等,并对这几种技术与D-INSAR技术的结合进行了探讨,使其达到对滑坡更有效的监测。
-
关键词
滑坡监测
D—INSAR
PS
SBAS
GPS
LISA
-
Keywords
landslide monitoring
D-INSAR
PS
SBAS
LISA
GPS
-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基于GIS泥石流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王纯祥
白世伟
江崎哲郎
三谷泰浩
-
机构
日本九州大学环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59-1362,1368,共5页
-
文摘
为了模拟泥石流的运动规律,预测降雨诱发的泥石流到达距离和泛滥范围,减少和避免泥石流引起的灾害,给出了一个模拟泥石流运动的二维数值模型。由于GIS中的栅格网络数据可以直接作为有限差分的网格,二维数值模型可用有限差分来求解。模型应用于2003年7月20日发生在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市宝川区集村的泥石流。模拟再现了这个真实泥石流的传播和泛滥的过程,并与实际检测结果很吻合,验证了这个深度积分的二维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模型可用于预测泥石流的流动距离和泛滥范围,以及泛滥范围内的危险房屋和路段,也可以用于泥石流灾害的风险性分析。
-
关键词
泥石流
二维数值模拟
GIS
栅格网
有限差分法
-
Keywords
debris flow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raster grid networks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
分类号
O242
[理学—计算数学]
-
-
题名泥石流的二维数学模型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王纯祥
白世伟
江崎哲郎
三谷泰浩
-
机构
日本九州大学环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7-1241,共5页
-
文摘
泥石流是在重力作用下,由砂粒石块和水等组成的固液混合物,是一种发生于山区的复杂的地质灾害现象。泥石流主要是由暴雨诱发引起的,它沿着复杂的三维地形高速流动,具有流体流动的特性。为了模拟泥石流的运动规律,预测降雨诱发的泥石流的到达距离和泛滥范围,减少和避免泥石流引起的灾害,把泥石和雨水组成的固液混合物假定为遵循均匀、连续、不可压缩的、非定常的牛顿流体运动规律。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和Naiver-stokes方程,采用深度积分方法,推导出了一个模拟泥石流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所有方程式可用有限差分法来求解。结合GIS,该模型可用于预测泥石流的流动距离和泛滥范围,以及泛滥范围内的危险房屋和路段,也可以用于泥石流灾害的风险性分析。
-
关键词
泥石流
二维
数学模型
牛顿流体
深度积分
-
Keywords
debris flow
two-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depth-integrated equations
-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