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优良食味稻米灌浆期水管理、鲜谷干燥温度及糙米水分与食味关系研究(译文) 被引量:3
1
作者 松江勇次 吴香雷 《粮油食品科技》 2019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生产优良食味稻米,克服栽培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主要论述了灌浆期最适宜的用水管理、新鲜稻谷的干燥温度以及糙米水分含量与其食味之间的关系。水稻灌浆期最适宜的用水管理是湿润管理法,通过对灌浆期水稻的湿润管理,可有效抑制水... 为了生产优良食味稻米,克服栽培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主要论述了灌浆期最适宜的用水管理、新鲜稻谷的干燥温度以及糙米水分含量与其食味之间的关系。水稻灌浆期最适宜的用水管理是湿润管理法,通过对灌浆期水稻的湿润管理,可有效抑制水田土壤温度上升,保持根系活力,提高稻米结实率,最终实现稻米增收与食味提升。新鲜稻谷水分含量不同,干燥所需的送风温度也不同,22%、25%、30%的水分含量分别对应的适宜温度为55、48、35℃。糙米中14%~15%的水分含量能够保证稻米的最佳食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稻米 食味 灌浆期最适宜的用水管理 新鲜稻谷的干燥温度 糙米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和八角精油联合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汪青青 李萍 +2 位作者 赵鹏英 崔晶 松江勇次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88,共5页
采用2倍连续稀释法分别测定肉桂油和八角油单方及联合使用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分级浓度抑制指数(FIC)评价两者联合使用后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肉桂油对供试酵母和细菌的MIC分别为31.25,125.0mg/mL,八角油对供试酵母和细菌的MIC... 采用2倍连续稀释法分别测定肉桂油和八角油单方及联合使用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分级浓度抑制指数(FIC)评价两者联合使用后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肉桂油对供试酵母和细菌的MIC分别为31.25,125.0mg/mL,八角油对供试酵母和细菌的MIC均为1000.0mg/mL,肉桂油的抗菌效果好于相同浓度的八角油。肉桂油和八角油按1∶1体积比复配使用时,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表现出协同作用(FIC=0.375),对恶臭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表现出相加作用(FIC=0.625),对所有供试菌种均无拮抗作用。肉桂油和八角油复配比例变化,抑菌活性会发生改变,对嗜水气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最佳抑菌复配体积比例均为3∶1。综上,肉桂油和八角油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抑菌活性,降低各自的使用浓度,从而减弱其用作保鲜剂时对果蔬感官特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油 八角油 联合抗菌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煮饭水质结合加水量和浸泡时间对粳稻食味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萍 周广春 +4 位作者 崔晶 李凤英 李文敏 谷新艳 松江勇次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79,共6页
以津川1号和津原E28为材料,采用自来水和纯净水煮饭,通过米饭感官评价和质地测定,明确水质对其食味的影响,同时研究这种影响是否与煮饭时的加水量和浸泡时间有关。结果表明,随加水量的增加,米饭外观、饭香、味道和综合评价感官得分先增... 以津川1号和津原E28为材料,采用自来水和纯净水煮饭,通过米饭感官评价和质地测定,明确水质对其食味的影响,同时研究这种影响是否与煮饭时的加水量和浸泡时间有关。结果表明,随加水量的增加,米饭外观、饭香、味道和综合评价感官得分先增大后减小,米水质量比为1∶1.50时上述指标得分最高,食味最好;米水质量比在1∶1.25~1.50范围内,用纯净水蒸煮的米饭的味道和粘度感官得分要高于用自来水蒸煮的米饭。随煮饭加水量的增加,米饭的硬度下降、粘度增加,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随大米浸泡时间延长,米饭外观、味道、粘度和综合评价感官得分先增加后减小,浸泡1.0 h,上述指标得分最高,食味最好。浸泡时间延长会降低米饭的饭香。在浸泡时间15.0 h内,与用自来水浸泡后蒸煮相比,用纯净水浸泡后蒸煮的米饭食味感官综合评价更高。综上,对津川1号和津原E28而言,米水质量比为1∶1.50,浸泡1.0 h,使用纯净水煮饭可以获得更好的食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水质 煮饭 加水量 浸泡时间 食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反应鉴别籼粳稻类型的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周坤 李萍 +4 位作者 崔晶 李凤英 藤田明子 张欣 松江勇次 《中国稻米》 2020年第3期5-9,共5页
采用酚反应鉴定籼粳稻类型,详细探讨影响酚反应的有关因素,提高酚反应的可操作性。结果表明,浸泡时间、稻米形态和苯酚浓度对酚反应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酚反应的可操作性,并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宜采用浓度为0.20%及其以上的苯酚水溶... 采用酚反应鉴定籼粳稻类型,详细探讨影响酚反应的有关因素,提高酚反应的可操作性。结果表明,浸泡时间、稻米形态和苯酚浓度对酚反应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酚反应的可操作性,并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宜采用浓度为0.20%及其以上的苯酚水溶液浸泡稻谷或糙米,且浸泡时间至少72 h。酚反应操作简便、颜色变化容易观察,在籼粳稻类型快速鉴定中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粳稻 鉴定 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