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路网演变中的权力互动:以明代以来的南京为例
1
作者 白雪锋 王硕 +2 位作者 江汶澄 坂井猛 许浩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48,共14页
以南京(1368—1978年)为例,利用方志文献、古旧地图等史料构建了6个世纪的城市路网历史地理信息数据集,基于空间句法理论探讨了权力互动下的路网历时性变化和形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政府和公众权力的互动关系经历了由绝对控制、对立... 以南京(1368—1978年)为例,利用方志文献、古旧地图等史料构建了6个世纪的城市路网历史地理信息数据集,基于空间句法理论探讨了权力互动下的路网历时性变化和形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政府和公众权力的互动关系经历了由绝对控制、对立反抗再到政府主导的历时性过程。新兴政权常对路网进行重组,将意识形态内化为空间精神。2)政府和公众权力的互动影响了路网的生长方向和通行能力。民国是时间分界点,路网整合度和穿行度核心均由城南向城北移动。中国古代史料在城市路网的量化研究中具有较好的运用潜力,权力视角为城市历史地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互动 路网演变 政治体制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句法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大学教养教育改革中的课程和组织——中日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史媛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85,共11页
自1991年日本高等教育"大纲化"改革以后,伴随着大学教养部的改组和解体,日本政府和各大学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教养教育体制,日本学术界也对教养教育问题广泛关注。日本九州大学在改革中,从课程和组织两个维度对教养教育进行了较... 自1991年日本高等教育"大纲化"改革以后,伴随着大学教养部的改组和解体,日本政府和各大学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教养教育体制,日本学术界也对教养教育问题广泛关注。日本九州大学在改革中,从课程和组织两个维度对教养教育进行了较大调整,展现了日本国立大学教养教育改革的特点,对我们了解相关改革进程及未来发展提供了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国立大学 教养教育 课程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基于大学与教育委员会、中小学合作的教师在职教育改革述评 被引量:4
3
作者 孙雪荧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101,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培养适应学校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师,建立大学与教育委员会、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关系成为日本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基于这种合作关系,日本教师在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利用大学课程实施硕士水平的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培养适应学校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师,建立大学与教育委员会、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关系成为日本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基于这种合作关系,日本教师在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利用大学课程实施硕士水平的在职教育;教育委员会与大学合作开展短期培训项目;创设教职大学院;开展"教师培训模式课程开发事业";大学协助中小学进行校本培训。这一系列措施体现了日本在职教师教育改革的三大特点:建立合作保障机制;强化大学在教师在职教育中的作用;有效利用教育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合作伙伴 教师在职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旸 于航 +1 位作者 陈雨露 孟二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1-258,共8页
从屋面热湿环境和植被状态、光伏发电效率、水分平衡、能量平衡与热过程模型4个方面对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和空间配置条件下,光伏组件与植被间的相互作用存在动态变化,导致屋面综合性能存在一定的不... 从屋面热湿环境和植被状态、光伏发电效率、水分平衡、能量平衡与热过程模型4个方面对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和空间配置条件下,光伏组件与植被间的相互作用存在动态变化,导致屋面综合性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后对光伏-绿化复合屋面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并指出掌握光伏组件与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是准确预测与优化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综合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植被 传热性能 发电效率 水分与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政策下西安历史风貌街区更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宋玢 任云英 宋晶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文化政策引领城市更新,作为旧城复兴的重要战略,其产生的空间重构与社会影响引发学者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文化政策与旧城再生的互动关系,选择西安明城区的3个历史风貌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重构、驱动机制及社会效应比较分析更新模式... 文化政策引领城市更新,作为旧城复兴的重要战略,其产生的空间重构与社会影响引发学者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文化政策与旧城再生的互动关系,选择西安明城区的3个历史风貌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重构、驱动机制及社会效应比较分析更新模式,剖析文化更新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西安文化政策突出产业性、旅游性和商贸性,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改造更新、仿制更新、依附更新三种模式,差异化的空间重构与驱动力量;②文化政策更新具有政府主导空间秩序表征,国资企业落实政策意图与实施管理,空间通过商业功能置换居住功能实现重构的逻辑;③历史风貌街区被选择特定时期建筑风格进行切割和拼凑成“迪士尼化”主题街区,在符号体系下掩盖了地方性文化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政策 历史风貌街区 城市更新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 被引量:478
6
作者 李同归 加藤和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9-406,共8页
为了促进在中国开展有关成人依恋的研究,对目前国外该领域中广泛采用的“标准”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进行了中文版修订。371名中国大学生接受了测试,并用自尊量表,他人观量表等作为检验效度的依据。其中5... 为了促进在中国开展有关成人依恋的研究,对目前国外该领域中广泛采用的“标准”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进行了中文版修订。371名中国大学生接受了测试,并用自尊量表,他人观量表等作为检验效度的依据。其中59人在四周后进行了重测。对其中的231名正处于恋爱中的被试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采用项目反应理论进行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以及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依恋 亲密关系量表(ECR) 中文版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景观意识和景观政策的发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成康 朱一凡 杜文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89,共5页
日本于2004年出台《景观法》及相关法律,确立了现行景观政策“景观绿三法”的体系框架。而在其确立过程中,景观意识和景观政策条例的前期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景观史学角度出发,以古代至近现代的时间轴梳理了日本景观意识与景观政策... 日本于2004年出台《景观法》及相关法律,确立了现行景观政策“景观绿三法”的体系框架。而在其确立过程中,景观意识和景观政策条例的前期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景观史学角度出发,以古代至近现代的时间轴梳理了日本景观意识与景观政策各自不同发展阶段的内涵与特点,并初步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得出日本现行景观政策与国民景观意识形成良好的正反馈关系的结论,期望为今后中国城市景观政策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政策 景观意识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域下日本留学生政策——以“留学生30万人计划”为核心的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原兵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51,共5页
全球化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各国在留学生教育方面都制定了一些政策。日本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目的,推行了"留学生30万人计划"。本文着重回顾"留学生30万人计划"制定之过程,反思政策的... 全球化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各国在留学生教育方面都制定了一些政策。日本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目的,推行了"留学生30万人计划"。本文着重回顾"留学生30万人计划"制定之过程,反思政策的问题点,思考在全球化进程中留学政策的现实适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30万人计划 高等教育 全球化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两国留学生支援政策比较研究——以留学生咨询工作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谢玮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4,共5页
近年来,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的主要留学生接收国,都结合本国国情对留学生支援政策进行了改革。文章在介绍中日两国留学生支援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该政策的特点、作用及实施情况的比较,考察中日两国留学生支援政策的特征和异同点。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留学生支援政策 咨询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基本城市形态形成及演变研究
10
作者 张樱子 刘加平 赵世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1,共5页
平均海拔逾4000m的西藏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也是最集中的藏族聚居地。高原自然环境、深厚的宗教文化及政教合一的体制必然孕育出西藏独特的城镇空间形态,这也成为藏族现代城镇发展的基础和持续生命力。本研究以拉萨市为研究对象,... 平均海拔逾4000m的西藏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也是最集中的藏族聚居地。高原自然环境、深厚的宗教文化及政教合一的体制必然孕育出西藏独特的城镇空间形态,这也成为藏族现代城镇发展的基础和持续生命力。本研究以拉萨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的解读,挖掘和梳理其城市自然演变过程及基本形态特征。首先,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考察认为拉萨城市通过3个步骤形成了最原始的政治-宗教双核城市,并梳理了拉萨城市自然演变过程;其次,在历史文献和历史地图的基础上,从城市节点、空间结构、宗教空间及设施、交通关系等方面分别对拉萨市形成时的雏形和现代城市演变前的基本形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终,在此基础上为现代拉萨城市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城市 城市形态 自然演变 藏传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