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红外相机的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监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汤勇 底明晓 +4 位作者 周博 卢萍 彭勇 戴年华 翁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进行监测,共布设红外相机18台,累计有效工作7058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3706张,记录到兽类4目8科10种,鸟类4目6科11种。其中,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白... 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进行监测,共布设红外相机18台,累计有效工作7058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3706张,记录到兽类4目8科10种,鸟类4目6科11种。其中,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猕猴(Macaca mulatta)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小麂(Muntiacus reevesi,64.00)、白鹇(15.49)、猕猴(5.80)、野猪(Sus scrofa,4.89)、花面狸(Paguma larvata,2.48)、猪獾(Arctonyx collaris,1.75)是保护区6种常见种,其余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小于1.00。不同时段的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小麂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6:00-18:00和06:00-08:00两个时段,具有晨昏活动性;白鹇、猕猴、野猪具有相似的日活动节律,以昼间(06:00-18:00)活动为主。物种积累曲线显示,鸟类、鸟兽总物种数在达到最大相机数后仍有增加趋势,说明今后仍需增加红外相机布设数量开展监测。该调查结果为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鸟兽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并可为长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岭山自然保护区 鸟兽多样性 红外相机 相对丰富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种鸟类新记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鹏 涂磊 +1 位作者 应钦 雷小勇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4期61-62,共2页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鸟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也处于变化之中。2020年5-6月,在对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期间,共发现了2种保护区鸟类新记录,分别为小白腰雨燕Ap...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鸟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也处于变化之中。2020年5-6月,在对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期间,共发现了2种保护区鸟类新记录,分别为小白腰雨燕Apus affinis、厚嘴苇莺Arundinax aed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新记录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申锦 李言阔 +7 位作者 李佳琦 万雅琼 曹锐 楼智明 舒特生 涂磊 陈亮亮 张朝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63,共8页
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九岭山脉与幕阜山脉的腹地,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了进一步掌握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2月—2019年7月在保护区运用公里网格法共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累... 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九岭山脉与幕阜山脉的腹地,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了进一步掌握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2月—2019年7月在保护区运用公里网格法共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累计观测到2542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9802张,记录到兽类5目9科12种,鸟类6目14科4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在兽类中相对多度指数排列前5的物种依次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R_(AI)=10.12)、野猪(Sus scrofa,R_(AI)=2.28)、鼬獾(Melogale moschata,R_(AI)=0.92)、猕猴(Macaca mulatta,R_(AI)=0.91)和食蟹獴(Herpestes urva,R_(AI)=0.84);在鸟类中相对多度指数排列前5的物种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R_(AI)=18.57)、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R_(AI)=0.55)、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R_(AI)=0.42)、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R_(AI)=0.26)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R_(AI)=0.17).此次调查新增保护区鸟类记录12种.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对九岭山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地栖野生兽类和鸟类本底资源现状的进一步调查,为该保护区更新本底、物种编目和管理策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监测 相对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岭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春发 张朝晖 +1 位作者 涂昆 孙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39-1247,共9页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连罗霄山脉,东、北、西三面与武夷山脉、大别山脉、武陵山脉隔水相望。笔者于2020年9至12月间,对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562号,对保护区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及统...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连罗霄山脉,东、北、西三面与武夷山脉、大别山脉、武陵山脉隔水相望。笔者于2020年9至12月间,对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562号,对保护区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及统计,分析研究区苔藓植物区系地理特征,并与江西7个地区苔藓植物的相似性和热带性质/温带性质(R/T)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58科100属179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藓类植物34科64属113种,苔类植物23科34属64种,角苔类植物1科2属2种。(2)九岭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最高;温带成分略高于热带成分,该区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3)九岭山苔藓植物与大部分地区科、属的相似性都较高;九岭山与阳际峰种的相似性最高,而与鄱阳湖湿地种的相似性最低。(4)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R/T值最高为1.32,鄱阳湖湿地R/T值最低为0.50;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的R/T值最接近,且都是温带性质略高于热带性质,具有明显过渡性。总体来看,江西从南到北热带成分逐步减少,温带成分不断增加,中部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区系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抚河源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区系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缪泸君 涂磊 +3 位作者 刘鹏 应钦 黄晓凤 孙志勇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2期73-78,共6页
为掌握江西抚河源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作者于2018年对该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抚河源保护区现已记录爬行动物54种,隶属10科3目,占江西省总数的60%。抚河源自然保护... 为掌握江西抚河源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作者于2018年对该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抚河源保护区现已记录爬行动物54种,隶属10科3目,占江西省总数的60%。抚河源自然保护区位于动物地理分布区中的东洋区偏北,爬行动物种类组成上呈现以东洋界为主,各区物种相互渗透,多样性丰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河源自然保护区 爬行动物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岭山保护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6
作者 赵江鹏 涂磊 汤勇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30期19-20,共2页
为摸清九岭山保护区内林木种质资源情况,采取以踏查法和实测法为主的调查方法,调查辖区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生植物、栽培植物等。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木本高等植物87科226属383种。
关键词 保护区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推动经济生态保护与建设案例研究——以遂川县千年鸟道区域为例
7
作者 张予涵 高雪萍 +1 位作者 廖文梅 李建中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8期122-125,共4页
红色文化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厚重的价值底蕴,至今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贡献。本研究以遂川县“千年鸟道”区域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草林红色圩场、湘赣茶盐古道等红色文化与区域内经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关联以及具体措... 红色文化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厚重的价值底蕴,至今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贡献。本研究以遂川县“千年鸟道”区域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草林红色圩场、湘赣茶盐古道等红色文化与区域内经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关联以及具体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红色文化对经济、生态保护与建设有明显促进作用,在红色文化引领下,区域内生态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文化优势进一步凸显。并提出持续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旅游业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乡村振兴 经济建设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调查研究
8
作者 赵江鹏 陈亮亮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27期14-15,共2页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及自然资源,其在包含各种价值的同时,也伴随着其自身对应的文化底蕴。笔者为摸清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树名木大致情况,利用一年时间对其进行调查监测并记录了相关数据,为森林公园本底打下了基础。也为将来的...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及自然资源,其在包含各种价值的同时,也伴随着其自身对应的文化底蕴。笔者为摸清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树名木大致情况,利用一年时间对其进行调查监测并记录了相关数据,为森林公园本底打下了基础。也为将来的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参考,并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适当分析,为今后的古树名木保护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调查研究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瓣藤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9
作者 陈亮亮 李康琴 +3 位作者 于丽欣 冯晓涛 胡小红 高丽琴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了永瓣藤9个天然群落调查样地,对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群落各层次的物种组成,计算其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并结合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关系进行耦合。结果表明:(1)永瓣藤天然群落共有维... 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了永瓣藤9个天然群落调查样地,对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群落各层次的物种组成,计算其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并结合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关系进行耦合。结果表明:(1)永瓣藤天然群落共有维管植物39科51属60种,杉木为该群落中的优势种,永瓣藤次之;(2)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标在群落各样地间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在群落垂直结构中,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3)永瓣藤在藤本层的重要值为62.78%,位居首位,占绝对的优势地位;(4)物种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海拔均无显著相关性。永瓣藤目前在群落中具有较高的生态位,群落中物种间竞争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永瓣藤 天然群落 九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发现一例白化王锦蛇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鹏 陈亮亮 +2 位作者 吴巧花 李美兰 应钦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294,共2页
2021年6月8日11时,笔者于江西农业大学校医院旁(28°45′55.12″N,115°50′5.16″E;海拔68 m)发现2条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其中1条为白化个体(图1)。由于应激反应剧烈,对其拍照后原地释放。白化个体特征为:头部、体背鳞缘... 2021年6月8日11时,笔者于江西农业大学校医院旁(28°45′55.12″N,115°50′5.16″E;海拔68 m)发现2条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其中1条为白化个体(图1)。由于应激反应剧烈,对其拍照后原地释放。白化个体特征为:头部、体背鳞缘和鳞沟黑色,中央呈白色;与正常个体相比,黄色变异为白色,黑色较淡,并没有全部白化。白化不彻底的现象在鸟类中有记录,如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1]、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2]、斑头雁(Anser indicus)[3]和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4]。国内白化蛇类的记录有:1989年江苏省昆山市发现白化的水赤链游蛇(Sinonatrix annularis)[5];1993年甘肃省康县发现白化的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6];2008年福建省邵武市发现白化的王锦蛇[7]。此外,陈强等[6]报道白化的蛇岛腹(Gloydius shedaoensis)和玉斑锦蛇(Elaphe mandarina),但没有详细的发现时间及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山鹧鸪 玉斑锦蛇 黑眉锦蛇 棕背伯劳 江西农业大学 王锦蛇 福建省邵武市 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对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光敏 陈伏生 +4 位作者 徐志文 刘娟 张扬 谌青 万松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3-740,共8页
选择中亚热带毛竹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的野外控制实验,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强度间伐(25%间伐、50%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25%间伐对土壤各组分碳无显著影响;50%间伐显... 选择中亚热带毛竹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的野外控制实验,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强度间伐(25%间伐、50%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25%间伐对土壤各组分碳无显著影响;50%间伐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进而降低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林下植被剔除降低0~5 cm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进而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对5~10 cm层各组分碳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50%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的生物活性程度降低、活性有机碳库的周转速率降低,有利于毛竹人工林土壤碳的固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林下植被剔除 活性有机碳 生物活性 毛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基于9省(区)调查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华金 李建中 +1 位作者 程园春 廖文梅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4期74-78,共5页
通过深入调查福建、江西、湖南、浙江、河南、山东、四川、辽宁和广西等9个省(自治区)18个县54个乡镇162个行政村及其1413余户林农,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提出了夯实基层林... 通过深入调查福建、江西、湖南、浙江、河南、山东、四川、辽宁和广西等9个省(自治区)18个县54个乡镇162个行政村及其1413余户林农,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提出了夯实基层林业工作站和技术推广机构,加大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壮大林业龙头企业,明确林业社会化服务的重点,创新林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加大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等七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社会化服务 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十四五”建设项目林地需求量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建中 毛旭鹏 +2 位作者 贺敏 肖姗姗 任琼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1期11-16,42,共7页
随着江西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刚性需求与林地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林地定额缺口不断加大,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社会客观需求测算法为主,以平均增长率法、曲线拟合法和灰色预测模型等... 随着江西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刚性需求与林地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林地定额缺口不断加大,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社会客观需求测算法为主,以平均增长率法、曲线拟合法和灰色预测模型等数学模型法为辅,对江西省“十四五”各类建设项目对林地需求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不仅有助于江西省科学合理地编制“征占用林地年度定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而且对于江西省维持林地总量动态平衡,满足生态建设用地需求,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社会经济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需求量 发展 平衡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发现细卢姬蜂雌蜂(膜翅目,姬蜂科,姬蜂亚科)
14
作者 姚小华 楼智明 +2 位作者 丁冬荪 盛茂领 左文波 《南方林业科学》 2017年第5期10-14,共5页
报道首次发现的雌性细卢姬蜂Lusius gracilis Kusigemati,1986。介绍属的主要鉴别特征,对该种的雌蜂进行详细描述,提供彩色整体图和部分特征图。
关键词 膜翅目 姬蜂科 姬蜂亚科 细卢姬蜂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发现中国新纪录种:汤利姬蜂(膜翅目,姬蜂科)
15
作者 姚小华 楼智明 +2 位作者 张朝晖 丁冬荪 孙淑萍 《南方林业科学》 2017年第5期15-17,24,共4页
报道首次在江西发现的中国新纪录:汤利姬蜂Sympherta townesi Hinz,1991;对该种进行详细描述,提供彩色整体图和部分特征图;编制江西已知种检索表。
关键词 膜翅目 姬蜂科 栉足姬蜂亚科 汤利姬蜂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十三五”期间林地定额执行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建中 李遵 +2 位作者 贺敏 谢子平 熊璐瑶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林地征占用需求日益增加,而林地对于平衡生态环境、维护国土安全、减缓气候变暖等意义重大,因此对林地实行科学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林地定额管理是实现林地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效率化的有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林地征占用需求日益增加,而林地对于平衡生态环境、维护国土安全、减缓气候变暖等意义重大,因此对林地实行科学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林地定额管理是实现林地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效率化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统计和分析江西省“十三五”期间不同年份、不同项目类型、不同设区市建设项目林地定额使用情况,分析“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在林地管理方面的主要措施、存在问题以及“十四五”期间林地定额管理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林地定额管理建议,为江西省“十四五”及今后林地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定额 “十三五”期间 执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