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新品种九圣禾228的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微林 范玲燕 +5 位作者 曾文 王文玉 高翔 蔺怀龙 陈晓慧 贾奎屹 《中国种业》 2024年第8期146-148,共3页
九圣禾228是由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JK55及自选系D6为亲本组配而成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23057号。该品种产量高、成熟早、抗病性强,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2450℃以... 九圣禾228是由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JK55及自选系D6为亲本组配而成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23057号。该品种产量高、成熟早、抗病性强,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2450℃以上积温带种植。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情况进行介绍,并总结出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九圣禾228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九圣禾2468的选育 被引量:3
2
作者 薛建兵 王长海 +7 位作者 魏国英 张冬梅 姜辉 赵海菊 常宝学 高翔 侯兴松 刘野 《中国种业》 2017年第8期67-68,共2页
玉米新品种2468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九圣禾北京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企合作,采用数字化育种新方法,开展商业化育种而取得的科技新成果。2016年通过山西省夏播区玉米区域试验和西北区绿色通道试验,2017年5月通过山西省... 玉米新品种2468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九圣禾北京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企合作,采用数字化育种新方法,开展商业化育种而取得的科技新成果。2016年通过山西省夏播区玉米区域试验和西北区绿色通道试验,2017年5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九圣禾2468 科企合作 数字化 区域试验 绿色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高抗冬小麦新品种——九圣禾D1508 被引量:3
3
作者 严康 李建疆 +4 位作者 蔺怀龙 马兆亭 曾潮武 张永坤 张天新 《农村科技》 2020年第3期37-38,共2页
九圣禾D1508(原品系代号JSH15-08)为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九立禾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新冬22号和新冬17号杂交F1代为母本,高代品系045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高抗冬小麦品种,适宜在北疆冬麦区种植。本文介绍冬小麦品... 九圣禾D1508(原品系代号JSH15-08)为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九立禾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新冬22号和新冬17号杂交F1代为母本,高代品系045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高抗冬小麦品种,适宜在北疆冬麦区种植。本文介绍冬小麦品种九圣禾D1508的选育过程、生物学性状、品种主要优缺点,并提出保持该品种种性的种子生产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区域与相应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新品种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九圣禾D15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九圣禾D60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爱华 蔺怀龙 +5 位作者 严康 高雪飞 曾潮武 陈微林 张越仁 潘威德 《农村科技》 2021年第4期41-43,共3页
冬小麦新品种九圣禾D606具有早熟、矮秆抗倒、稳产性好的特点,为中强筋优质冬小麦品种,适宜在北疆沿天山一带,如塔城、伊犁、石河子及周边冬麦区水肥灌溉条件优良的地块种植。本文对冬小麦品种九圣禾D606的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 冬小麦新品种九圣禾D606具有早熟、矮秆抗倒、稳产性好的特点,为中强筋优质冬小麦品种,适宜在北疆沿天山一带,如塔城、伊犁、石河子及周边冬麦区水肥灌溉条件优良的地块种植。本文对冬小麦品种九圣禾D606的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该品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九圣禾D606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九圣禾5816的选育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峰 王晓乐 +2 位作者 侯兴松 高翔 高伟德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期99-101,共3页
九圣禾5816是在国家提倡“矮早密”“籽粒机收”和“全程机械化”的背景下,由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九圣禾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顶层设计,选用优异种质资源,采用科学组材、南繁北育、定向筛选的方法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 九圣禾5816是在国家提倡“矮早密”“籽粒机收”和“全程机械化”的背景下,由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九圣禾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顶层设计,选用优异种质资源,采用科学组材、南繁北育、定向筛选的方法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19-2020年参加九圣禾种业黄淮海区国家绿色通道区域试验,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26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矮早密 籽粒机收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天山祥云”月季扦插繁殖的影响
6
作者 杨波 汪莉莉 +2 位作者 王久照 吴向宏 姜继元 《新疆农垦科技》 2025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草炭+珍珠岩+河沙(体积比3∶1∶1)为扦插基质,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不同浓度对月季“天山祥云”硬枝扦插繁殖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NAA、IAA、IBA和2,4-D,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共设4个浓度(25 mg/L、50 mg/L、75 mg/L、100 m... 以草炭+珍珠岩+河沙(体积比3∶1∶1)为扦插基质,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不同浓度对月季“天山祥云”硬枝扦插繁殖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NAA、IAA、IBA和2,4-D,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共设4个浓度(25 mg/L、50 mg/L、75 mg/L、100 mg/L),共16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插穗浸泡时间10 min。结果表明:本试验中,各浓度的NAA、IAA、IBA和2,4-D对形成愈伤都有促进作用,综合愈伤率、生根和生叶等效果,筛选出3个对月季扦插繁殖效果较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组合,分别是75 mg/L IBA、100 mg/L IBA和50 mg/L IAA,其中75 mg/L IBA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天山祥云”月季 硬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绒棉九棉27的选育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承君 武晓刚 杨恒超 《中国种业》 2020年第3期56-57,共2页
重点介绍了长绒棉九棉27的杂交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该品种2015-2016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品种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提出了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大... 重点介绍了长绒棉九棉27的杂交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该品种2015-2016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品种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提出了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绒棉 九棉27 杂交选育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玉米品种九玉Y02的选育和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宇 王峰 高雪飞 《中国种业》 2020年第3期72-73,共2页
由九圣禾种业有限公司筛选的适宜黄淮海地区推广的优秀玉米杂交种九玉Y02,其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病性好、耐密植、籽粒容重高的特点。九玉Y02于2015年和2016年参加审定试验,顺利完成所有审定程序,于2018年通过审定。通过叙述品种... 由九圣禾种业有限公司筛选的适宜黄淮海地区推广的优秀玉米杂交种九玉Y02,其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病性好、耐密植、籽粒容重高的特点。九玉Y02于2015年和2016年参加审定试验,顺利完成所有审定程序,于2018年通过审定。通过叙述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在审定试验中的表现、适宜推广的区域等,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同时也为九玉Y02的推广销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九玉Y02 广适性 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九玉M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9
作者 陈微林 高翔 +6 位作者 姜辉 刘野 赵海菊 常宝学 郭建强 王长海 高雪飞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4期85-86,共2页
“九玉M03”是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JH14251为母本,以自选系JH08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苗期长势旺,株高、穗位适中,高抗倒伏,苞叶薄,后期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2018年通过国家西北春玉米组和东... “九玉M03”是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JH14251为母本,以自选系JH08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苗期长势旺,株高、穗位适中,高抗倒伏,苞叶薄,后期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2018年通过国家西北春玉米组和东华北中熟玉米组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6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九玉M03 选育 区域试验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九新631选育与制种技术研究
10
作者 郭建强 贾奎屹 +2 位作者 陈微林 高翔 高雪飞 《当代农机》 2022年第3期52-53,55,共3页
介绍了玉米新品种九新631的选育过程及亲本来源,阐述了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种适种区域、栽培技术要点、制种技术要点等。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九新631 种植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冬小麦品种在新疆地区的区域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红梅 贾丽慧 +4 位作者 蔺怀龙 张越仁 李文清 马世明 严康 《中国种业》 2024年第5期95-100,106,共7页
小麦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培育高产、高效且稳产性强的冬小麦品种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快新疆北部冬小麦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对2020-2023年度参与九圣禾新疆优质小麦品种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的1... 小麦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培育高产、高效且稳产性强的冬小麦品种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快新疆北部冬小麦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对2020-2023年度参与九圣禾新疆优质小麦品种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从产量性状、农艺性状、抗倒伏能力、抗病性及稳产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2020-2023年度的区域试验,新粮207、石冬1131、九圣禾D1608和兴木2110连续3年粒色、粒质、籽粒饱满度、落粒性、抗白粉病、抗锈病能力均与对照新冬18号(CK1)相当,表现出了较好的农艺性状和抗倒伏能力;在3年试验中,新粮207、九圣禾D1608和兴木2110均较2个对照品种增产,较新冬18号(CK1)增产3.24%~12.30%,较新冬33号(CK2)增产6.78%~13.46%,石冬1131较CK2增产1.46%~11.41%。因此,新粮207、九圣禾D1608、兴木2110、石冬1131可以在新疆北部进一步扩大种植示范面积,以期加快品种审定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冬小麦 品种 区域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新玉108号品种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晓玲 阿布来提·阿布拉 +10 位作者 王业建 杨杰 韩登旭 李铭东 郗浩江 胡海军 高雪飞 陈微林 赵志强 王长海 雷志刚 《农村科技》 2021年第1期49-52,共4页
新玉108号是中熟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耐旱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熟玉米区试中,667米^2平均产量953.5千克,比对照玉米品种登海3672增产5.89%,高产示范田机收667米^2平... 新玉108号是中熟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耐旱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熟玉米区试中,667米^2平均产量953.5千克,比对照玉米品种登海3672增产5.89%,高产示范田机收667米^2平均产量达1129.0千克。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0.1天,籽粒为金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65克,籽粒容重782克/升,粗蛋白含量9.6%,粗淀粉含量75.49%。穗轴红色,轴细粒深脱水快,成熟时苞叶自然松开,抗倒伏、耐密植。通过单粒点播、合理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科学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机械收粒等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可实现高产高效种植。本文总结新玉108号品种特点、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玉108号 机械粒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早熟机收玉米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与机收性能分析
13
作者 梁晓玲 阿布来提·阿布拉 +8 位作者 杨杰 李荫秀 韩登旭 李铭东 王业建 郗浩江 雷志刚 高雪飞 陈微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42-2947,共6页
【目的】分析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和机收性能,为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复播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为材料,对照为新玉10号,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系统RCT99分析产量、... 【目的】分析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和机收性能,为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复播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为材料,对照为新玉10号,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系统RCT99分析产量、品质等。【结果】新玉110号复播区试产量522.27 kg/667m^(2),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13%,生产试验552.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01%;生育期87.9 d,比对照早熟2.9 d;籽粒容重768 g/L,粗蛋白含量9.9%,粗淀粉含量74.92%,粗脂肪含量4.6%;抗倒伏,抗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和粗缩病,成熟是苞叶自然张开,脱水快。【结论】新玉110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属极早熟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所需≥10℃有效积温2200℃,适合机械粒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玉110号 极早熟玉米品种 产量 机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早熟复播玉米新玉87号品种特点及高产栽培要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晓玲 胡海军 +12 位作者 海峰 朱鹏 李铭东 王业建 阿布来提.阿布拉 雷志刚 韩登旭 杨杰 郗浩江 图尔荪阿依.图拉克 王长海 赵海菊 常宝学 《农村科技》 2018年第4期58-59,共2页
新玉87号是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的特点。2012~2013年参加自治区南疆复播特早熟玉米区域试验,2年667米~2平均产量467.01千克,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67%,9个点次试验全部增产。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667米~2平... 新玉87号是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的特点。2012~2013年参加自治区南疆复播特早熟玉米区域试验,2年667米~2平均产量467.01千克,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67%,9个点次试验全部增产。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667米~2平均产量547.02千克,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1.31%。抗病性好,籽粒容重高达790克/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玉87号 极早熟 复播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新玉80号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15
作者 梁晓玲 王业建 +11 位作者 李铭东 海峰 朱鹏 阿布来提.阿布拉 王长海 雷志刚 韩登旭 杨杰 郗浩江 赵海菊 常宝学 图尔荪阿依.图拉克 《农村科技》 2018年第3期49-50,共2页
早熟复播玉米新玉80号丰产性、稳产性好,在新疆南疆复播区试中,2年667米~2平均产量435.02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7.67%,生产试验中667米~2平均产量483.3千克,较对照增产5.48%,增产呈极显著差异。南疆小麦收获后复播生育期86.8天,比对... 早熟复播玉米新玉80号丰产性、稳产性好,在新疆南疆复播区试中,2年667米~2平均产量435.02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7.67%,生产试验中667米~2平均产量483.3千克,较对照增产5.48%,增产呈极显著差异。南疆小麦收获后复播生育期86.8天,比对照新玉29号早熟2天。品质优良,籽粒容重751克/升,粗蛋白含量9.07%,粗脂肪含量4.3%,粗淀粉含量73.56%,千粒重307克,出籽率87.6%。籽粒金黄色、硬粒型,商品性好。耐密植,抗倒伏,耐旱,抗病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复播玉米 新玉80号 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种植状况及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赛力汗.赛 王志敏 +10 位作者 季良 Mukhtar Kudaibergenov Azamat Khidirov 胡保民 王长海 薛丽华 陈兴武 芦静 雷钧杰 张永强 吴新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46-2156,共11页
【目的】研究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种植状况及经济效益等,并与中国新疆大豆生产状况相比较,研究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大豆生产合作的潜力。【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收集、整理和汇总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情况、现... 【目的】研究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种植状况及经济效益等,并与中国新疆大豆生产状况相比较,研究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大豆生产合作的潜力。【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收集、整理和汇总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情况、现有品种特征特性及种植分布状况等。【结果】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气候生态环境相似,具有种植大豆的优越条件和基础,在生产成本、种植管理技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等领域优势互补明显。【结论】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具有投入成本低、单产低、价格低等特点,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生产、加工、贸易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大豆品种 合作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中熟籽粒直收耐旱玉米新品种新玉108号产量潜力与相关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晓玲 阿布来提·阿布拉 +9 位作者 杨杰 韩登旭 王业建 郗浩江 李铭东 雷志刚 高雪飞 陈绍江 刘文欣 戴景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97-1608,共12页
【目的】分析早中熟玉米籽粒直收新品种新玉108号的产量潜力、耐旱性和适应性,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北疆早中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结果量化数据,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99软件进... 【目的】分析早中熟玉米籽粒直收新品种新玉108号的产量潜力、耐旱性和适应性,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北疆早中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结果量化数据,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9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玉108号两年区试平均产量953.5kg/666.7m2,比对照登海3672增产5.89%,增产点率89%。生产试验产量907kg/667m2,比对照增产2.97%,增产点率80%。平均机收产量1103.4kg/667m2,高产田产量1327kg/667m2。平均生育期120.1d,较对照早熟0.45d,所需≥10℃有效积温2500℃。籽粒容重782g/L,粗蛋白9.6%,粗脂肪3.5%,粗淀粉75.49%。倒伏倒折率1.2%,收获含水量24.9%,机收籽粒破损率3.78%,落穗率0,落粒率0.7%,产量损失率0.7%。耐旱指数0.95,属强耐性级别,与先玉335相同,较郑单958高两个耐旱等级。耐密性较好,耐密系数为1.12。【结论】新玉108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脱水快,抗倒伏,耐密植,耐旱性强,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机械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熟玉米 籽粒机收 产量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WRKY7基因克隆及其对黄萎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焱明 胡广 +7 位作者 贾培 唐叶 王炳婷 武盼 陆承哲 陈爱民 彭清忠 吴家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200,共10页
鉴定抗病基因并培育抗病棉花品种是目前根治棉花黄萎病的最好方法。利用MEGA 5.2等相关软件,构建棉花抗病相关基因WRKY7与拟南芥和水稻中抗病相关WRKY基因编码蛋白系统进化树。通过亚细胞定位技术、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qPCR及GUS报... 鉴定抗病基因并培育抗病棉花品种是目前根治棉花黄萎病的最好方法。利用MEGA 5.2等相关软件,构建棉花抗病相关基因WRKY7与拟南芥和水稻中抗病相关WRKY基因编码蛋白系统进化树。通过亚细胞定位技术、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qPCR及GUS报告系统分析等技术,阐明GhWRKY7基因对大丽轮枝菌的诱导响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GhWRKY7和AtWKRY7高度同源,同属于Ⅱ类;GhWRKY7定位于植物细胞核内,其在棉花叶和根器官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茎;GhWRKY7基因表达受到大丽轮枝菌浸染诱导,在浸染24 h后呈显著上调。沉默GhWRKY7基因棉花对大丽轮枝菌抗性下降;和对照植株(表达TRV空载体植株)相比,接菌后沉默植株中GhPR1、GhPR3、GhPR4、GhPR5、GhPDF1.2、GhPAL1和GhCYP71B36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暗示GhWRKY7通过调控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构建GUS报告载体在烟草细胞中瞬时表达分析,揭示GhWRKY7基因能特异地结合GhCYP71B36启动子顺式元件,转录激活下游GhCYP71B36表达,从而提高棉花的抗病性。综上所述,GhWRKY7作为一个正调控棉花抗黄萎病的转录因子,参与如植保素Camalexin合成等下游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因此,GhWRKY7可以作为棉花抗病育种的候选基因,为棉花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大丽轮枝菌 GhWRKY7 GhCYP71B36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植株发病程度与土壤大丽轮枝菌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盖凯 唐叶 +4 位作者 权永刚 陈爱民 陈全家 吴家和 胡保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60,共5页
采用接种等量大丽轮枝菌的盆栽棉花,结合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和病圃地为正负对照,利用特异引物qPCR分析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含量,并用水洗涂布菌落计数来补充验证土壤中病原菌的含量。结果表明盆栽土壤菌含量在不同时间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 采用接种等量大丽轮枝菌的盆栽棉花,结合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和病圃地为正负对照,利用特异引物qPCR分析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含量,并用水洗涂布菌落计数来补充验证土壤中病原菌的含量。结果表明盆栽土壤菌含量在不同时间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时间点不同盆栽土壤含菌量的变化也呈现明显差异,尤其是后期的时间点差异尤为显著;同时盆栽苗的发病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协方差分析发现盆栽棉花单株的发病程度与土壤里大丽轮枝菌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和病圃地土壤大丽轮枝菌含量的分析也证实了这种相关性。结果为棉花黄萎病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土壤真菌含量 发病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SKS基因家族全基因组特征分析与GhSKS13抗黄萎病功能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承哲 贾培 +5 位作者 武盼 唐叶 石琳芳 陈爱民 彭清忠 吴家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167,共12页
鉴定陆地棉SKS基因家族成员,解析其演化规律,为棉花抗性育种提供新的候选基因。基于已公布的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基因组数据,以陆地棉品种中棉-14为试验材料。通过生物信息学对陆地棉SKS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家族成员的染... 鉴定陆地棉SKS基因家族成员,解析其演化规律,为棉花抗性育种提供新的候选基因。基于已公布的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基因组数据,以陆地棉品种中棉-14为试验材料。通过生物信息学对陆地棉SKS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分布、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共线性关系等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GhSKS13的表达模式,并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初步探究陆地棉SKS13在棉花抵御大丽轮枝菌过程中的功能。共鉴定到48个陆地棉SKS基因,不均匀分布于陆地棉19条染色体上,聚类分析分为5个亚组,基因序列具有较高保守性,共线性关系分析显示,陆地棉SKS基因家族受到纯化选择。组织模式表达分析显示,GhSKS13在陆地棉根组织中优势表达,并且受大丽轮枝菌诱导显著上调表达。GhSKS13沉默植株对大丽轮枝菌抗性减弱,同时抑制病程相关基因GhPR1、GhPR2、GhPR3和GhPR5表达。大丽轮枝菌入侵GhSKS13沉默植株,其过氧化氢(H 2 O 2)沉积明显低于对照,暗示GhSKS13促进活性氧(ROS)的形成。总之,明确了陆地棉SKS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关系、染色体分布特征和基因结构特征;并阐明了GhSKS13参与棉花对大丽轮枝菌抗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全基因组鉴定 大丽轮枝菌 SKS基因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