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有含磷量检测方法无法通过实时监测指导调控精炼过程中酸碱的添加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大豆原油含磷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对比分析发现标准正态变换法对大豆原油样本含磷量光谱数据的去除噪声效果最优。采用组合区...针对现有含磷量检测方法无法通过实时监测指导调控精炼过程中酸碱的添加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大豆原油含磷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对比分析发现标准正态变换法对大豆原油样本含磷量光谱数据的去除噪声效果最优。采用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优选出磷脂的最佳特征吸收波段,选用学习效率0.005、训练次数108,建立了大豆原油含磷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校正集的决定系数(R^(2))为0.979 7、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859 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89%;预测集的R^(2)为0.978 5、RMSE为0.963 8、RSD为2.15%。以上结果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大豆原油中含磷量的快速、精准、无损检测,为后续精炼工段及调控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展开更多
随着发酵饲料的流行,工业化生产发酵饲料也成为热点。试验利用黑曲霉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合适配比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并且设计了发酵饲料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以粗蛋白含量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I值)...随着发酵饲料的流行,工业化生产发酵饲料也成为热点。试验利用黑曲霉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合适配比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并且设计了发酵饲料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以粗蛋白含量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I值)为指标,根据单因素确定的最佳发酵条件可知:豆粕添加量为95%,黑曲霉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酸杆菌的菌种比例为2:3:1:1,菌种比例接种量20%(v/m),料水比2:5,发酵时间120 h,发酵温度35℃,初始pH为7.3,MgSO_(4)·7H_(2)O为2%,CaCl_(2)为1%,KH_(2)PO_(4)为1%。以豆粕为原料生产高蛋白饲料,发酵过程中为了满足菌种的生长,干物质损耗约在20%左右。因此,每日需要23.75 t豆粕、50 t生产用水、0.5 t MgSO_(4)·7H_(2)O、0.25 t CaCl_(2)、0.5 t KH_(2)PO_(4),可生产饲料20 t。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现有含磷量检测方法无法通过实时监测指导调控精炼过程中酸碱的添加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大豆原油含磷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对比分析发现标准正态变换法对大豆原油样本含磷量光谱数据的去除噪声效果最优。采用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优选出磷脂的最佳特征吸收波段,选用学习效率0.005、训练次数108,建立了大豆原油含磷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校正集的决定系数(R^(2))为0.979 7、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859 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89%;预测集的R^(2)为0.978 5、RMSE为0.963 8、RSD为2.15%。以上结果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大豆原油中含磷量的快速、精准、无损检测,为后续精炼工段及调控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文摘随着发酵饲料的流行,工业化生产发酵饲料也成为热点。试验利用黑曲霉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合适配比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并且设计了发酵饲料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以粗蛋白含量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I值)为指标,根据单因素确定的最佳发酵条件可知:豆粕添加量为95%,黑曲霉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酸杆菌的菌种比例为2:3:1:1,菌种比例接种量20%(v/m),料水比2:5,发酵时间120 h,发酵温度35℃,初始pH为7.3,MgSO_(4)·7H_(2)O为2%,CaCl_(2)为1%,KH_(2)PO_(4)为1%。以豆粕为原料生产高蛋白饲料,发酵过程中为了满足菌种的生长,干物质损耗约在20%左右。因此,每日需要23.75 t豆粕、50 t生产用水、0.5 t MgSO_(4)·7H_(2)O、0.25 t CaCl_(2)、0.5 t KH_(2)PO_(4),可生产饲料20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