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数字普惠金融对广西蚕桑产业的影响机制研究
- 1
-
-
作者
吴望春
刘泰悦
潘悦
李春华
黄梅梅
罗明智
-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数字经济与人口发展研究中心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
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参政议政智库
-
出处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5-45,共11页
-
基金
广西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23SKQD17、2024MDSKYB15)
广西民族大学第三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NO.25)
+2 种基金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gxmzu-chxs2024143、gxmzu-chxs2024161)
西南地区蚕桑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2023YFD1600900)
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参政议政智库专项课题(〔2024〕24-01)。
-
文摘
文章以数字普惠金融为切入点,探讨其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基于2011-2022年广西1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总指数及其构成的三个维度,即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蚕桑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蚕桑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影响作用比非主产区的要大,而总指数、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影响作用在非主产区要比主产区的大。为此提出要加强数字普惠金融与蚕桑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产区的差异化推动作用的建议。
-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蚕桑产业
农业技术
基础设施
蚕桑主产区
广西
-
Keywords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sericulture indust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sericulture main production areas
Guangxi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