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硬皮肿腿蜂的复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霞 尹鹏 +3 位作者 周祖基 王智勇 廖金花 宗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3-767,共5页
为了得到大量用作实验室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种蜂,并提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的生物防治效果,在室内进行双条杉天牛人工养殖的基础上,开展了川硬皮肿腿蜂复壮技术的研究,并进行室内放... 为了得到大量用作实验室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种蜂,并提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的生物防治效果,在室内进行双条杉天牛人工养殖的基础上,开展了川硬皮肿腿蜂复壮技术的研究,并进行室内放蜂试验检验复壮前后川硬皮肿腿蜂的搜索寄生能力差异。结果发现,在双条杉天牛的实验室饲养过程中,发现该天牛各虫态出现的时间均比野外环境下早10天左右。通过对川蜂进行连续三代复壮并进行室内放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野外收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双条杉天牛的平均搜索率为39.33%,寄生率为37.33%,复壮后的川蜂平均搜索率为38.11%,寄生率为34.4%,两者在对双条杉天牛的搜索寄生能力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而黄粉虫繁殖的川蜂平均搜索率为30%,寄生率为24.4%,搜索寄生能力存在明显的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双条杉天牛 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竹快繁灭菌及丛芽诱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淑芳 梁梓 +2 位作者 杨瑶君 胡霞 刘晓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9-21,共3页
为了建立绵竹快速繁殖体系,选择绵竹当年生生长健壮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探讨其组织培养中的最佳灭菌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丛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将外植体加洗洁精清洗后,用自来水冲洗2h,然后用75%酒精浸泡30s,0.1%升汞溶... 为了建立绵竹快速繁殖体系,选择绵竹当年生生长健壮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探讨其组织培养中的最佳灭菌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丛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将外植体加洗洁精清洗后,用自来水冲洗2h,然后用75%酒精浸泡30s,0.1%升汞溶液(加入3滴吐温)消毒2次,每次8min灭菌效果最好,污染率较低,成活率较高。最佳丛芽诱导培养基为:3/4MS+6-BA 3.0 mg·L-1+KT 0.5 mg·L-1+蔗糖20g·L-1+琼脂8g·L-1,丛芽诱导率可达到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竹 组织培养 灭菌方法 丛芽诱导 培养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节龙总黄酮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梓 杜兵 +4 位作者 汪淑芳 杨瑶君 范晶 张维敏 王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4-295,共2页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对九节龙总黄酮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测定了pH值、温度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九节龙总黄酮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但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pH值和温度均对总黄酮抑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九节龙 总黄酮 二倍稀释法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寄主繁殖川硬皮肿腿蜂的寄生能力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胡霞 周祖基 尹鹏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在柏木段内分别采用双条杉天牛和黄粉虫幼虫培育川硬皮肿腿蜂,观察其在室内搜索寄生能力的差异,并利用双筒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试图找出其外部形态和内部遗传的差异。结果表明:以黄粉虫幼虫为替代寄主长期繁殖的实验... 在柏木段内分别采用双条杉天牛和黄粉虫幼虫培育川硬皮肿腿蜂,观察其在室内搜索寄生能力的差异,并利用双筒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试图找出其外部形态和内部遗传的差异。结果表明:以黄粉虫幼虫为替代寄主长期繁殖的实验室蜂在搜索寄生双条杉天牛的能力上明显低于以双条杉天牛为寄主繁殖的野外蜂,两者除了触角的板型感器和坛型感器的分布有差异外,在外部形态上和同工酶图谱上均未发现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双条杉天牛 繁殖 搜索寄生能力 触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