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汞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高氯水化学需氧量的研究
1
作者 杨孝容 先昱熹 +3 位作者 张文 张蓉 曾睿彤 唐琼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107,共6页
建立了无汞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以445 nm为测定波长、545 nm为参比波长,可有效消除Cr(Ⅲ)和AgCl沉淀对重铬酸钾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gSO_(4)和Ag_(2)SO_(4)共存时,HgSO_(4)会削弱Ag_(2)SO_(4)掩蔽Cl-... 建立了无汞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以445 nm为测定波长、545 nm为参比波长,可有效消除Cr(Ⅲ)和AgCl沉淀对重铬酸钾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gSO_(4)和Ag_(2)SO_(4)共存时,HgSO_(4)会削弱Ag_(2)SO_(4)掩蔽Cl-的效果;COD不大于800 mg/L,1∶100的Ag_(2)SO_(4)-H2SO4(即1.0 g Ag_(2)SO_(4)加入100 mL浓H2SO4配制)能测定Cl-不大于2000 mg/L的水样,调整Ag_(2)SO_(4)-H2SO4为2∶100(即2.0 g Ag_(2)SO_(4)加入100 mL浓H2SO4配制),能测定Cl-不大于5000 mg/L的水样。该方法用于高氯水的标准和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该方法不分COD高低量程和过滤,节约试剂成本,降低危险性,简化操作步骤,便于废液回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无汞 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 高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烯-二硫化锡复合材料表面锂/钠原子的吸附及迁移行为
2
作者 卫诗倩 李佳妮 +6 位作者 邱梅 李纤 陈茂霞 范强 唐凡 范未峰 胡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6,共12页
硅烯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一定潜力,然而受到sp^(2)-sp^(3)杂化的影响其结构稳定性较差且导电性不佳,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与二硫化锡复合或硼掺杂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这两种改性方法对硅烯其它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不... 硅烯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一定潜力,然而受到sp^(2)-sp^(3)杂化的影响其结构稳定性较差且导电性不佳,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与二硫化锡复合或硼掺杂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这两种改性方法对硅烯其它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不利于有效设计材料的原子结构.考虑到碱金属原子吸附及迁移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负极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硅烯与二硫化锡复合并引入硼元素对锂/钠原子吸附及迁移行为的影响.根据吸附能可知,锂/钠原子均能够稳定地吸附于材料表面,这归因于二者之间的电荷转移促使了化学键的形成.然而,在不同基底材料表面上成键情况存在差异,使得锂/钠原子吸附及迁移行为受到影响.对于硅烯表面,与二硫化锡复合可以增强硅与锂/钠之间的成键作用,导致吸附能和迁移能垒降低,有利于促进锂/钠原子的吸附和迁移;而硼元素的引入虽能够通过新键的形成进一步降低吸附能,但会使迁移能垒升高.对于二硫化锡表面,两种材料的复合或在其中引入硼元素对锂/钠原子的成键情况影响较小,迁移能垒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说明硅烯和二硫化锡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佳,在硅烯表面上锂/钠原子的吸附和迁移更加容易,且二硫化锡面在增强对锂/钠原子吸附作用的同时较好地维持了它们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烯 二硫化锡 电极材料 碱金属原子吸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理论逻辑、价值内涵和实践路径
3
作者 秦海燕 杨支才 冉茂裕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20期9-12,共4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践行新发展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建设“健康中国”,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对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全面认知新质生产力“新”“质”“力”的理论逻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践行新发展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建设“健康中国”,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对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全面认知新质生产力“新”“质”“力”的理论逻辑,系统把握其质量之变、效能之变、动力之变的价值内涵,探索加强人才支撑、创新智能工具、铸造新型对象的实践路径,对于实现因地制宜、因“业”制宜,着力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医药健康产业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质联用法测定腌制鱼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一测多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雷军 胡悦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5,215,共6页
目的:建立气质联用法结合QuEChERS法和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检测腌制鱼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并对采用的一测多评法进行研究。方法:样品经优化后的QuEChERS法提取和净化后,采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进行二次净化。试验对QuEChERS方法... 目的:建立气质联用法结合QuEChERS法和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检测腌制鱼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并对采用的一测多评法进行研究。方法:样品经优化后的QuEChERS法提取和净化后,采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进行二次净化。试验对QuEChERS方法进行了优化,对基质效应、样品溶液的稳定性和方法耐受性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试验以NDMA为参照对象,建立了其余6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一测多评校正方法。结果:经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净化后,可有效除去大部分杂质,降低基质效应,提高灵敏度。校正因子分别为f_(NMEA/NDMA)=6.7369、f_(NDEA/NDMA)=0.6679、f_(NDPA/NDMA)=0.2399、f_(NDBA/NDMA)=1.1532、f_(NPIP/NDMA)=0.7289、f_(NPYR/NDMA)=0.7103,且稳定性较好。方法学验证表明,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2~0.29μg/kg;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NDMA 101.0%~107.5%,2.5%~3.9%;NMEA 102.0%~108.4%,2.8%~4.0%;NDEA 101.6%~109.0%,2.6%~3.9%;NDPA 103.1%~107.4%,1.9%~4.0%;NDBA 103.7%~107.7%,1.7%~3.8%;NPIP 104.7%~107.5%,2.3%~3.7%;NPYR 101.4%~106.4%,2.2%~3.8%。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方法稳定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腌制鱼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N-亚硝胺类化合物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河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凡 徐婷 +1 位作者 袁亚林 梁馨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应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As、Hg、Cu、Zn、Ni、Pb、Cd和Cr在峨眉河流域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进行分析和评价峨眉河流... 应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As、Hg、Cu、Zn、Ni、Pb、Cd和Cr在峨眉河流域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进行分析和评价峨眉河流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As、Hg、Cu、Zn、Ni、Pb、Cd和Cr含量分别为1.48~4.64、0.14~0.36、34.00~370.00、212.00~818.00、0.00~2.00、5.00~53.00、0.10~1.20、0.00~476.00 mg/kg。变异系数显示Cu和Pb的分布最不均匀,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强烈;而土壤中Cu、Zn含量普遍超标,按单因子污染指数污染程度依次为Zn>Cu>Cd>Hg>Cr>Pb=As>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峨眉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二氮菲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粉状食品中铁的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 向清祥 +3 位作者 杨孝容 庾童海 陈婷婷 宋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702,共6页
基于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邻二氮菲与Fe^(2+)形成的络合物使邻二氮菲荧光强度减弱的原理,提出了题示方法。取1.0000 g样品,加入8.00 mL硝酸和5.00 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静置过夜后加热至近干,加入5.00 mL硝酸和5.00 mL高... 基于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邻二氮菲与Fe^(2+)形成的络合物使邻二氮菲荧光强度减弱的原理,提出了题示方法。取1.0000 g样品,加入8.00 mL硝酸和5.00 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静置过夜后加热至近干,加入5.00 mL硝酸和5.00 mL高氯酸,继续加热至近干,加入2.50 mL 1.0 mol·L^(−1)硝酸溶液溶解,用水定容至25 mL。取一定体积上述溶液(蛋白质粉固态饮料样品取1.00 mL、婴儿配方奶粉样品取1.50 mL和面粉样品取2.00 mL),加入1.00 mL 50.0 g·L^(−1)盐酸羟胺溶液,静置2 min,加入4.00 mL 5.00×10^(-4)mol·L^(−1)邻二氮菲工作溶液,混匀后加入2.50 mL1.0 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pH 8.5),用水定容至25 mL,静置10 min后在激发波长323 nm下,测量体系在363 nm处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Fe^(3+)质量浓度在1.3440 mg·L^(−1)以内与邻二氮菲的荧光强度下降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9 mg·L^(−1)。方法用于粉状食品中铁含量的测定,本底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7%~7.6%;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4.6%~99.9%,测定值的RSD(n=5)为1.5%~4.1%。经F检验和t检验分析,本方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本方法的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二氮菲 荧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层包气带铁、锰对氮素生物转化的影响
7
作者 刘莹 韩智勇 +3 位作者 冯诗杰 赵子亮 常佳丽 朱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8-6290,共13页
研究红层土介导下Fe(Ⅲ)、Mn(Ⅱ)对硝化与反硝化优势菌种功能酶及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cinetobacter及Pseudomonas分别是红层包气带中硝化和反硝化效率最高的优势菌种.当Fe(Ⅲ)、Mn(Ⅱ)浓度分别为20、10mg/L时,优势菌硝化和反硝化效... 研究红层土介导下Fe(Ⅲ)、Mn(Ⅱ)对硝化与反硝化优势菌种功能酶及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cinetobacter及Pseudomonas分别是红层包气带中硝化和反硝化效率最高的优势菌种.当Fe(Ⅲ)、Mn(Ⅱ)浓度分别为20、10mg/L时,优势菌硝化和反硝化效率最佳;当达到30mg/L左右后,受到抑制;达到60mg/L时,抑制明显.加入灭菌红层土的SFe0组硝化酶AMO、HAO比酶活比未加红层土的Fe0组提高了4.69%~107.5%,红层土添加明显促进了后期NH_4^(+)向NH_(2)OH的转化;反硝化酶NAR、NIR、NOS比酶活提高了9.16%~73.36%,明显促进了初期NO向N_(2)O的转化.SMn0组AMO、HAO提高了22.23%~120.29%,明显促进了后期NH_(2)OH向NO_(2)^(-)和NO_(3)^(-)的转化;反硝化酶NAR、NOR、NOS总体均有提高,明显促进了初期NO_(2)^(-)向NO的转化;在最适浓度下,SFe20组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在0~12h分别提高了58.91%、121.17%,SMn10组分别提高了42.17%、55.68%;在抑制浓度下,SFe60组分别提高了61.79%、65.91%,SMn60组分别提高了30.26%、80.03%.红层土能够有效促进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缓解高浓度Fe(Ⅲ)、Mn(Ⅱ)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 生物转化 红层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Ps催化烯胺还原活性研究及反应机理探讨
8
作者 温志国 谯在银 +2 位作者 田冲 Maxim Borzov 聂万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0-86,共7页
对不同的路易斯碱、不同取代的氢化硅烷以及不同结构的烯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光照条件下,硅氢化反应都不是主要反应;根据用氘代硅烷试剂对反应机理进行相应的同位素效应研究结果推测,反应按照自由基机理进行的可能性最为合... 对不同的路易斯碱、不同取代的氢化硅烷以及不同结构的烯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光照条件下,硅氢化反应都不是主要反应;根据用氘代硅烷试剂对反应机理进行相应的同位素效应研究结果推测,反应按照自由基机理进行的可能性最为合理.本文研究结果对探索受限路易斯酸碱对(FLPs)体系的催化方式及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路易斯酸碱对 烯胺 还原 机理 受限自由基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地不容块根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9
作者 孙国峰 陈封政 +2 位作者 田冲 成英 李书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06-2112,共7页
为研究大花地不容块根的生物碱成分,该研究采用酸提碱沉法从大花地不容块根中提取出总生物碱,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和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大花地不容块根的总生物碱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1)... 为研究大花地不容块根的生物碱成分,该研究采用酸提碱沉法从大花地不容块根中提取出总生物碱,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和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大花地不容块根的总生物碱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1)从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藤碱(1)、青风藤碱(2)、斯帝酚灵碱(3)、瑞枯灵(4)、异紫堇定(5)、紫堇单酚碱(6)、巴婆碱(7)、sukhodianine(8)、荷包牡丹碱(9)、7-氧代克班宁(10)和巴马汀(11)。(2)体外细胞毒性测试显示,大花地不容总生物碱和其主成分青藤碱对人类肺癌细胞A549的IC 50值分别为7.5×10^(-4)g·mL^(-1)和6.59×10^(-9)g·mL^(-1)。化合物2、3、4、7、8、9、10系首次从大花地不容中分离得到。大花地不容块根中含有吗啡烷、原阿朴啡、阿朴啡、苄基四氢异喹啉和原小檗碱5种类型的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地不容 生物碱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催化2-烯基苯胺与苯并异噁唑的[5+1]环化反应
10
作者 葛怡聪 聂万丽 +2 位作者 孙国峰 陈稼轩 田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118,共8页
利用廉价易得的2-胺基苯乙烯与苯并异噁唑在银催化下发生[5+1]串联环化反应,以中等至优异的收率一步得到含有N,N-双齿螯合片段的2-喹啉基苯胺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宽泛的底物普适性、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等优势,为合成这类具... 利用廉价易得的2-胺基苯乙烯与苯并异噁唑在银催化下发生[5+1]串联环化反应,以中等至优异的收率一步得到含有N,N-双齿螯合片段的2-喹啉基苯胺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宽泛的底物普适性、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等优势,为合成这类具有广泛用途的N,N-双齿螯合分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烯基苯胺 苯并异噁唑 [5+1]环化 2-喹啉基苯胺 N N-双齿螯合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Ni亚微米管阵列及微结构研究
11
作者 陈昶 刘春海 张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131,共4页
以阳极氧化铝(AAO)为模板,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i亚微米管阵列。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沉积态以及经过400℃退火保温不同时间制备的Ni亚微米管阵列的物相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 以阳极氧化铝(AAO)为模板,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i亚微米管阵列。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沉积态以及经过400℃退火保温不同时间制备的Ni亚微米管阵列的物相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制备的Ni亚微米管阵列具有多晶的面心立方结构。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Ni亚微米管逐渐增多,Ni衍射峰强度逐渐降低。经400℃退火3h后,获得结构完整、高度有序的Ni亚微米管阵列,Ni亚微米管的大小均匀,外径约为400nm,内径约为200nm,长度约为5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铝模板 磁控溅射 Ni亚微米管阵列 物相结构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耦合絮凝沉淀对水中恩诺沙星的降解研究
12
作者 李琼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9-294,共6页
本文采用过硫酸钠(PS)-零价铁(ZVI)体系通过高级氧化和絮凝沉淀联合作用降解恩诺沙星(ENR)水溶液。开展了一系列单因素实验(PS投加量、ZVI投加量、反应时间、搅拌转速、pH优化),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反应体系中的复杂竞争机制。实... 本文采用过硫酸钠(PS)-零价铁(ZVI)体系通过高级氧化和絮凝沉淀联合作用降解恩诺沙星(ENR)水溶液。开展了一系列单因素实验(PS投加量、ZVI投加量、反应时间、搅拌转速、pH优化),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反应体系中的复杂竞争机制。实验证明PS-ZVI体系降解ENR的效果远超单独使用PS或ZVI,经过优化,当ENR浓度为0.2g·L^(-1)时,PS投加量0.4g·L^(-1),ZVI投加量7g·L^(-1),反应时间120min,转速700r·min^(-1),pH8.49的条件下能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降解率达94.10%,COD清除率达8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絮凝沉淀 过硫酸钠 零价铁 恩诺沙星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结构应用于储能器件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1-57,共7页
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储能器件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能够应用于能源、汽车、电子器件等领域,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三维结构能够增大电极材料的单位立足面积,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利用效率,显著改... 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储能器件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能够应用于能源、汽车、电子器件等领域,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三维结构能够增大电极材料的单位立足面积,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利用效率,显著改善储能器件的电化学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储能器件的电化学性能和拓宽其应用领域,设计制备具有3D结构的电极材料显得非常必要。主要对利用三维结构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进行综述,分析了不同三维结构制备储能器件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三维储能器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结构 电极 储能 锂离子电池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生物标志物对Cd胁迫应激响应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14
作者 冉沁瑶 宋理洪 +4 位作者 何冠谛 李春燕 刘鸿雁 芦艳珍 杨三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第7期1743-1758,共16页
为系统总结蚯蚓生物标志物对Cd胁迫的应激响应及影响因素,本文使用Meta分析方法,提取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符合筛选标准的58篇文献的618例样本,量化Cd胁迫下蚯蚓生物标志物活性的效应值,分析Cd胁迫对蚯蚓生物标志物活性的毒害效应。分析表... 为系统总结蚯蚓生物标志物对Cd胁迫的应激响应及影响因素,本文使用Meta分析方法,提取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符合筛选标准的58篇文献的618例样本,量化Cd胁迫下蚯蚓生物标志物活性的效应值,分析Cd胁迫对蚯蚓生物标志物活性的毒害效应。分析表明:土壤Cd胁迫显著促进蚯蚓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丙二醛(MDA)、金属硫蛋白(M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1),同时抑制纤维素酶活性。蚯蚓生物标志物对Cd胁迫的影响受多重因素调控,包括Cd含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蚯蚓种类、蚯蚓体质量、试验方法以及暴露时间。具体而言:Cd含量与过氧化氢酶(CAT)和纤维素酶效应值显著负相关(P<0.05),与MT效应值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H值与蚯蚓体内AChE、SOD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效应值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有机质含量与SOD效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AT、过氧化物酶(POD)和MT效应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蚯蚓种类方面,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因其敏感性而被认定为评估土壤Cd毒性的理想受体;蚯蚓体质量的增加促进了CAT、SOD及POD活性的提升(P<0.05);蚯蚓体内多项生物标志物对Cd胁迫的复杂响应与试验方法和暴露时长紧密关联。研究表明,AChE、GST、MDA、MT、SOD及纤维素酶等生物标志物在土壤Cd污染环境中与氧化应激紧密相关,它们作为评估土壤Cd污染风险的关键指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采用这些生物标志物进行土壤Cd污染监测既高效快捷,又能有效降低成本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胁迫 蚯蚓 应激响应 生物标志物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铁单原子的氮掺杂石墨烯体系中不同活性位点的氧还原反应/析氧反应催化性能
15
作者 卫诗倩 田欣雨 +5 位作者 刘红 陈茂霞 唐凡 范强 范未峰 胡育 《无机化学学报》 2025年第9期1776-1788,共13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在石墨烯中掺杂不同类型的氮(吡啶氮、吡咯氮、石墨氮)和负载铁单原子构建了Fe-N-C结构,并通过改变吡啶氮与铁单原子的配位数(x=3~6),研究了铁单原子、氮原子以及其旁边的碳原子分别作为活性位点时析氧反应(OER...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在石墨烯中掺杂不同类型的氮(吡啶氮、吡咯氮、石墨氮)和负载铁单原子构建了Fe-N-C结构,并通过改变吡啶氮与铁单原子的配位数(x=3~6),研究了铁单原子、氮原子以及其旁边的碳原子分别作为活性位点时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氮掺杂和铁单原子负载均有利于提高石墨烯的OER/ORR活性,但在Fe-N-C中石墨氮旁边的碳原子是最佳的OER活性位点,而与吡啶氮形成四配位结构的铁单原子是最佳的ORR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铁单原子 氧还原反应 析氧反应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