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乐山师范学院召开 |
何刚
|
《郭沫若学刊》
|
2018 |
0 |
|
2
|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郭沫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乐山师范学院召开 |
何刚
|
《郭沫若学刊》
|
2018 |
0 |
|
3
|
他者叙述与自我“作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经典之路”再析 |
何刚
|
《郭沫若学刊》
|
2011 |
3
|
|
4
|
南高史地学派的史学思想——兼及郭沫若古史研究 |
何刚
|
《郭沫若学刊》
|
2008 |
5
|
|
5
|
马识途与郭沫若研究——为马老百年寿诞作 |
陈俐
|
《郭沫若学刊》
|
2014 |
1
|
|
6
|
郭沫若《管子》研究没有剽窃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考 |
廖久明
|
《管子学刊》
|
2022 |
1
|
|
7
|
“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部分专家观点摘要 |
何刚
李畅
|
《郭沫若学刊》
|
2007 |
0 |
|
8
|
没有“幻灯片事件”,鲁迅或可走“亦医亦文”之路——鲁迅“弃医从文”原因研究述评 |
廖久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首届青年论坛”综述 |
何刚
|
《郭沫若学刊》
|
2016 |
0 |
|
10
|
【主持人语】 郭沫若史学研究的学术再检视 |
何刚
|
《郭沫若学刊》
|
2022 |
0 |
|
11
|
郭沫若研究及研究方法之我见——兼谈成为良史的五种素质及治史的底线 |
廖久明
|
《郭沫若学刊》
|
2018 |
0 |
|
12
|
书信反映的郭沫若与《历史研究》及下属的关系 |
廖久明
|
《郭沫若学刊》
|
2022 |
0 |
|
13
|
建设可以作为标准的民国专题数据库之我见——以建设民国时期鲁迅研究数据库为例 |
廖久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4
|
略谈郭沫若对鲁迅、茅盾的不同态度——以郭沫若的《戏论鲁迅茅盾联》发表后的情况为例 |
廖久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5
|
从《藤野先生》的研究看日本人的国民性 |
廖久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6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对郭沫若史学的评论 |
何刚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7
|
也谈“郭沫若对鲁迅态度剧变之谜” |
廖久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8
|
未收入《郭沫若全集》的历史、考古作品目录 |
廖久明
|
《郭沫若学刊》
|
2006 |
4
|
|
19
|
“便是阋墙的兄弟应该外御其侮的”——略谈郭沫若1936年的三件事 |
廖久明
|
《郭沫若学刊》
|
2005 |
3
|
|
20
|
郭沫若辞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时间 |
廖久明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