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茎秦艽根茎品质与栽培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九华 孟杰 +3 位作者 曾羽 李瑶 成涛 陈兴福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82,共8页
对云南丽江鲁店乡18个样点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ex Burk.)的根茎品质指标以及栽培土壤基本养分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根茎品质指标与土壤化学指标的相关性,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粗... 对云南丽江鲁店乡18个样点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ex Burk.)的根茎品质指标以及栽培土壤基本养分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根茎品质指标与土壤化学指标的相关性,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粗茎秦艽根茎品质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测定结果表明:各样点间粗茎秦艽根茎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醇溶性浸出物、马钱苷酸和龙胆苦苷含量的差异较大,平均值分别为2.84%、0.28%、6.21%、28.57%、1.53%和4.70%,均符合相关的药材标准。土壤p H值为p H 4.67~p H 6.83,平均值为p H 5.51;土壤中有机质、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差异明显,平均值分别为7.38%、128.09μg·g-1、86.85μg·g-1和232.33μg·g-1;土壤中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Zn、有效Mn、有效Fe和有效Cu含量也有较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1 391.16、91.87、2.81、56.18、51.07和0.92μg·g-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P含量与粗茎秦艽根茎中醇溶性浸出物和龙胆苦苷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Fe含量与根茎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龙胆苦苷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Cu含量与根茎中总灰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粗茎秦艽根茎中总灰分含量的土壤化学因子是有效Zn、有效Fe和有效Cu含量,影响根茎中酸不溶性灰分和龙胆苦苷含量的土壤化学因子是有效Fe含量,影响根茎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土壤化学因子是速效P含量;而根茎中水分和马钱苷酸含量与各土壤化学因子均无明显的回归关系。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云南丽江粗茎秦艽种植区域的土壤均呈弱酸性,基本养分充足、矿质元素含量丰富,适宜于粗茎秦艽的生长;土壤有效Fe含量对粗茎秦艽根茎的品质指标影响最大,在实际生产中应适当喷施含Fe的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茎秦艽 根茎 品质指标 土壤化学因子 相关性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市茶园土壤及茶叶重金属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凡 张元勤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115-117,120,共4页
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As、Hg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Cu、Cr、Cd、Pb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茶园土壤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中As、Hg、Cu、C... 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As、Hg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Cu、Cr、Cd、Pb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茶园土壤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中As、Hg、Cu、Cr、Cd、Pb平均含量除Cd超标20%~40%外,其余5种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土壤重金属标准限值。重金属As、Hg、Cu、Cr、Pb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属于安全级别。以NY659-2003、NY/T288-2012为依据,则46个茶园茶叶原料样品中的As、Hg、Cu、Cr、Cd含量均远低于国标或部颁的最高含量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茶叶 重金属 土壤污染评价 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的多步串联“一锅法”绿色合成
3
作者 贾岚茜 许忠美 +3 位作者 曾鸿耀 郑皓予 余京 黄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73-2979,共7页
本文探索了多步串联“氧化-环合-酸化-成盐”“一锅法”合成抗癫痫药物苯妥英及其钠盐的新方法:优良的绿色反应溶剂PEG-400有效促进Fe(NO_(3))_(3)·9H_(2)O催化氧化安息香合成二苯乙二酮,然后与尿素反应生成苯妥英钠粗品,进一步酸... 本文探索了多步串联“氧化-环合-酸化-成盐”“一锅法”合成抗癫痫药物苯妥英及其钠盐的新方法:优良的绿色反应溶剂PEG-400有效促进Fe(NO_(3))_(3)·9H_(2)O催化氧化安息香合成二苯乙二酮,然后与尿素反应生成苯妥英钠粗品,进一步酸化,成盐得到苯妥英钠纯品。整个反应在较短时间(60 min)获得较高的产率(80%)。该方法是一种优良的由安息香合成苯妥英以及苯妥英钠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息香 二苯乙二酮 苯妥英钠 串联一锅法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发芽试验在低碳氮比堆肥腐熟度评价方面的适用性 被引量:34
4
作者 罗渊 袁京 +4 位作者 李国学 李恕艳 江滔 谭钧 邢文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9-185,共7页
为了研究种子发芽率和根长与种子发芽率指数(GI)评价指标的关系、取值及其在低碳氮比堆肥腐熟度评价方面的适用性,以猪粪为堆肥原料,进行了两组堆肥试验。其中一组添加初始物料湿重15%的木本泥炭作为调理剂和固氮剂,另一组在添加相同比... 为了研究种子发芽率和根长与种子发芽率指数(GI)评价指标的关系、取值及其在低碳氮比堆肥腐熟度评价方面的适用性,以猪粪为堆肥原料,进行了两组堆肥试验。其中一组添加初始物料湿重15%的木本泥炭作为调理剂和固氮剂,另一组在添加相同比例木本泥炭的基础上再添加过磷酸钙进行优化,过磷酸钙的添加比例约为初始物料干重的16%。通过两种种子(萝卜种子和白菜种子)的发芽试验,结合概率统计原理对堆肥的腐熟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处理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均维持了较高的NH+4-N含量(1.77~3.40 g·kg^(-1)DM),而较高的NH+4-N含量是抑制种子根长伸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将种子发芽率(SG)和相对种子根长(RRG)这两个指标相结合比种子发芽率指数(GI)这单一指标更能准确地评价低碳氮比堆肥的腐熟度,当SG≥70%且RRG≥50%时,表明堆肥已达到腐熟且对作物无盐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木本泥炭 过磷酸钙 腐熟度 种子发芽率 相对种子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技术特点及效率评估 被引量:20
5
作者 江滔 温志国 +4 位作者 马旭光 杨娟 陈茂霞 Frank Schuchardt 李国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18-225,共8页
该文对常用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技术进行分析,评估出各分离技术的优缺点、适用对象、分离效果和性价比,为企业选择粪便固液分离设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重力分离技术成本最低,分离粒径小于1 mm的有机物效果最好,但分离后固相含水率过高... 该文对常用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技术进行分析,评估出各分离技术的优缺点、适用对象、分离效果和性价比,为企业选择粪便固液分离设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重力分离技术成本最低,分离粒径小于1 mm的有机物效果最好,但分离后固相含水率过高(>90%),一般作为其他技术的预处理。筛分技术对于分离大粒径的有机颗粒物最有效,投资相对小,运行费用低;但对氮磷等营养元素分离效率较低,分离后的固相的含水率偏高,分离产物可用于固态发酵。压滤技术提高了磷元素的分离效率和固相含水率,但运营成本也增加,分离产物可用于有机肥生产。沉淀离心技术对去除细小颗粒最为有效,并能够去除氮磷元素,但运营成本太高,在中国推广难度大。絮凝剂能和大多数的分离技术结合使用从而提高分离效率。所有固液分离技术都不能分离畜禽粪便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因此也不能有效去除液相中的生化需氧量和臭味。多种分离技术的联合使用,在提高营养物质的分离效率的同时,降低固相的含水率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分离 总固含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熟堆肥筛上粗颗粒对堆肥化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江滔 李国学 +2 位作者 唐琼 马旭光 王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63-1370,共8页
以猪粪和玉米秸秆按湿重7∶1混合为原料,研究腐熟堆肥粗颗粒在堆肥化过程中减排温室气体作用。试验在1.2 m3发酵仓中进行,采用自然通风,每周翻堆一次,设混匀、覆盖、覆混、对照4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混匀处理能提高堆体的通气性能,提... 以猪粪和玉米秸秆按湿重7∶1混合为原料,研究腐熟堆肥粗颗粒在堆肥化过程中减排温室气体作用。试验在1.2 m3发酵仓中进行,采用自然通风,每周翻堆一次,设混匀、覆盖、覆混、对照4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混匀处理能提高堆体的通气性能,提高堆肥产品的腐熟度,同时降低CH4排放41.8%,但不能显著降低NH3排放。覆盖处理能降低NH3排放49.1%;腐熟堆肥覆盖层具有CH4氧化能力,降低CH4排放67.4%。覆混处理既能在堆肥翻堆前降低氨气排放(22.7%),又能在堆肥翻堆后减低甲烷排放(46.6%)。同对照相比,混匀和覆混处理分别减少N2O排放35.7%和74.1%。腐熟堆肥粗颗粒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氧化菌,混入堆肥后可促使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减少通过反硝化途径产生N2O,但是在堆肥初期将促进硝化途径产生N2O。堆肥结束后,覆盖、混匀、覆混处理的总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下降35.2%、50.4%和58.1%。覆混处理因其操作便捷性、良好的减排效果,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氨气 粗颗粒 腐熟堆肥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粗茎秦艽中6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九华 杨文钰 +4 位作者 孟杰 李瑶 曾羽 成涛 陈兴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6-1140,共5页
本实验建立了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云南丽江粗茎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6种成分的含量,并对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粗茎秦艽药材质量的全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Sepax Gp-... 本实验建立了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云南丽江粗茎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6种成分的含量,并对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粗茎秦艽药材质量的全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Sepax Gp-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5 nm(0~51 min)、270 nm(51~57 min)、243 nm(57~65 min)、270 nm(65~80 min)。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的量分别在0.01000~10.0000、0.00216~2.1600、0.0480~48.0000、0.0010~1.0000、0.00034~0.3400、0.00026~0.260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2%~99.31%,RSD均小于3.5%(n=6);对各成分含量间相关性分析发现环稀醚萜苷类与黄酮类组分含量间无相关性,四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两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之间也存在相关性。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更符合中药材复杂体系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发展趋势,为粗茎秦艽药材的质量控制找到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粗茎秦艽 马钱苷酸 獐牙菜苦苷 龙胆苦苷 獐牙菜苷 异荭草苷 异牡荆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添加量对油菜秆半固态发酵产甲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旭光 江滔 +1 位作者 唐琼 杨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23-330,共8页
为了提高油菜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效率,该研究以油菜秸秆和牛粪为原料,采用批次发酵工艺,在半固态(含固率为15%)条件下,通过在油菜秸秆中添加不同量(0、20%、40%、60%、80%和100%)的牛粪(按挥发性固体的质量比计),系统研究不同添加量牛... 为了提高油菜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效率,该研究以油菜秸秆和牛粪为原料,采用批次发酵工艺,在半固态(含固率为15%)条件下,通过在油菜秸秆中添加不同量(0、20%、40%、60%、80%和100%)的牛粪(按挥发性固体的质量比计),系统研究不同添加量牛粪对油菜秸秆产甲烷效率的影响,并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分析各处理产甲烷过程的动力学特性,旨在为油菜秸秆高效产甲烷提供可靠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增加牛粪添加量有助于平衡发酵体系的C/N和提高缓冲性能,物料产甲烷效率随牛粪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一牛粪的发酵物料产甲烷效率较低;当牛粪添加量为80%时,发酵物料的C/N为33.60,特殊产甲烷效率(239.87m L/g)和容积产甲烷效率(1.01L/(L·d))最高,分别是其他各处理的1.2~2.0倍和1.3~3.6倍;修正的Gompertz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各处理产甲烷动力学过程,在牛粪添加量为80%处理中,模拟预测的最大产甲烷速率Rm、延滞期λ和最短工艺发酵时间T80分别为31.19 m L/(d·g)、1.21d和8.59d,与实验值极其接近。该研究对实际产甲烷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甲烷 厌氧发酵 特殊产甲烷效率 容积产甲烷效率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秸秆和鸡粪比例及含固率对其发酵产甲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旭光 江滔 +3 位作者 唐琼 常佳丽 罗涛 梅自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6-244,共9页
基于低含固率粪秸厌氧发酵工艺存在的缺点和多原料共发酵的优势,以碳素和氮素含量互补的油菜秸秆和鸡粪为原料,采用批次中温((37±1)℃)发酵工艺,研究了不同含固率和挥发性物质质量混合比对2种原料产甲烷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甲烷... 基于低含固率粪秸厌氧发酵工艺存在的缺点和多原料共发酵的优势,以碳素和氮素含量互补的油菜秸秆和鸡粪为原料,采用批次中温((37±1)℃)发酵工艺,研究了不同含固率和挥发性物质质量混合比对2种原料产甲烷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甲烷过程稳定性及动力学特性,以期为粪秸高效产甲烷提供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油菜秸秆和鸡粪的混合比为90∶10、85∶15和80∶20时,物料产甲烷效率均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其中混合比为90∶10的物料产甲烷效率最高(288.7 mL/g),分别比纯鸡粪和纯油菜秸秆高16.1%和30.4%;当TS≥15%时,不同混合比粪秸的物料甲烷产率和容积甲烷产率较TS≤10%时均显著降低;在TS=10%条件下,二者混合比例为90∶10的物料甲烷产率和容积甲烷产率均较高,分别为224.4 mL/g和0.50 mL/(mL·d);挥发性脂肪酸的大量积累和高浓度铵态氮分别是破坏高C/N和低C/N物料产甲烷稳定性的原因,VFA/TA和氨氮浓度是评价不同C/N物料产甲烷过程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根据动力学特性结果,建议在粪秸高含固率连续产甲烷启动阶段,适宜的固体滞留时间设为14 d。上述结果为油菜秸秆和鸡粪混合发酵高效产甲烷及其发酵过程稳定性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发酵 产甲烷效率 发酵稳定性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云南丽江秦艽资源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九华 杨文钰 +4 位作者 陈兴福 孟杰 贾一力 李荣安 钟清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49-1254,共6页
对采自云南丽江17个不同产区秦艽样品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测定了药材中9大质量指标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建立一种新型秦艽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建立17批秦艽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采用HPL... 对采自云南丽江17个不同产区秦艽样品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测定了药材中9大质量指标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建立一种新型秦艽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建立17批秦艽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采用HPLC法测定马钱苷酸,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含量;按药典方法测秦艽中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建立的丽江秦艽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极高,通过对多项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遴选出X2和X12两个优级药材资源。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能全面评价秦艽药材质量,亦可从中筛选优质秦艽资源和为秦艽道地适宜产区的规划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HPLC 指纹图谱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中不同氮素原位固定剂的综合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江滔 常佳丽 +1 位作者 马旭光 李国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9-375,共7页
为综合比较磷酸+氧化镁(PMO)、过磷酸钙(SP)和磷酸(PA)等3种氮素原位固定剂在堆肥化过程中对氮素损失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堆肥品质以及成本的差异,进而选择合适的氮素原位固定剂,试验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强制通风模式(通风率均... 为综合比较磷酸+氧化镁(PMO)、过磷酸钙(SP)和磷酸(PA)等3种氮素原位固定剂在堆肥化过程中对氮素损失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堆肥品质以及成本的差异,进而选择合适的氮素原位固定剂,试验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强制通风模式(通风率均为0.25 L·kg^(-1)DW·min-1),在60 L发酵罐中进行模拟堆肥。结果表明,PMO处理能降低55.4%的NH3排放,但对N2O和CH4排放无显著影响;PMO堆肥产品充分腐熟,最终产品的晶体中鸟粪石相对含量达到78.3%。SP处理能降低37.5%的NH3和76.4%的CH4排放,对N2O无显著影响;氮素主要以氨氮形式固定。SP处理的成本最低,计算固定营养元素的价值后可实现利润4.0元·t-1。PA的NH3挥发率最低,仅为初始总氮的12.4%,但因氨氮积累导致堆肥未能彻底腐熟。鸟粪石沉淀技术是控制堆肥化过程中氮素损失的重要技术,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寻找磷酸的替代材料,以降低该技术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氨气 鸟粪石 温室气体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总羧酸和阿司匹林的含量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孝容 向清祥 +1 位作者 涂婷 王盼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91-1895,共5页
建立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总羧酸和阿司匹林含量的方法。自动电位滴定法以p H突跃监测终点,直接取数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用25 m L 60%中性乙醇溶解;用0.2 mol·L^(-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总羧酸的含量,该终点为终点1;终... 建立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总羧酸和阿司匹林含量的方法。自动电位滴定法以p H突跃监测终点,直接取数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用25 m L 60%中性乙醇溶解;用0.2 mol·L^(-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总羧酸的含量,该终点为终点1;终点1后继续加入2倍量以上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在搅拌下60℃水浴加热5min,迅速冷却至室温,用0.1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返滴剩余氢氧化钠溶液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方法用于阿司匹林肠溶片分析(n=5),羧酸和阿司匹林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在100.3%~100.8%和99.62%~100.4%,RSD在0.47%~2.1%。该方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准确,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肠溶片 自动电位滴定法 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 总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5-(4-氯苯基偶氮)-8-苯磺酰氨基喹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孝容 曹秋娥 +2 位作者 邹永明 丁中涛 李祖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1-293,共3页
在 p H 8.5的 Na2 B4 O7- HCl介质及有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 CPC)存在时 ,室温下铜 ( )与 5 - ( 4 -氯苯基偶氮 ) - 8-苯基磺酰氨基喹啉 ( CPBSQ)迅速反应 ,生成络合比为 1∶ 3的有色络合物。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建立了一个测定 Cu( ... 在 p H 8.5的 Na2 B4 O7- HCl介质及有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 CPC)存在时 ,室温下铜 ( )与 5 - ( 4 -氯苯基偶氮 ) - 8-苯基磺酰氨基喹啉 ( CPBSQ)迅速反应 ,生成络合比为 1∶ 3的有色络合物。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建立了一个测定 Cu( )的光度分析新方法。Cu( )的浓度在 0~ 1 4.0 μg/2 5 m L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其摩尔吸光系数为 8.1 2× 1 0 4 L· mol- 1· cm- 1。方法用于面粉、茶叶及奶粉中铜的测定 ,其相对标准偏差为 0 .5 8%~ 1 .2 %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5 .5 %~ 1 0 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5-(4-氯苯基偶氮)-8-苯磺酰氨基喹啉 分光光度法 微量分析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4-肟的合成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海连 王应红 +2 位作者 刘志昌 曾红耀 胡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1-1024,共4页
本文通过先导物姜黄素合成了4-肟基-(E,E)-1,7-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姜黄素-4-肟)。通过IR、1H NMR、13C NMR及ESI-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姜黄素-4-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通过先导物姜黄素合成了4-肟基-(E,E)-1,7-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姜黄素-4-肟)。通过IR、1H NMR、13C NMR及ESI-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姜黄素-4-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姜黄素-4-肟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实验分别获得了姜黄素-4-肟在不同温度与BSA作用的猝灭常数Ksv、猝灭速率常数kq及热力学参数。姜黄素-4-肟和BSA之间是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4-肟 合成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猝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烷氧基-6-(4-甲苯基)哒嗪的合成及介晶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熊俊如 张元勤 刘志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1-253,共3页
Eight new 3alkoxy6(4methylphenyl)pyridazines which contain a benzene ring,an alkoxyl group of different length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3halo6alkoxypyridazines with 4met... Eight new 3alkoxy6(4methylphenyl)pyridazines which contain a benzene ring,an alkoxyl group of different length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3halo6alkoxypyridazines with 4methylphenylborate in the presence of palladium catalyst.Their mesogenic behaviors were studied through DSC and optical microscope.The length of the terminal chain can affect the transition and clearing point temperatures of the complexes,but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mesoph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烷氧基-6-(4-甲苯基)哒嗪 合成 介晶性 钯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九华 陈兴福 +2 位作者 孟杰 姚入宇 成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2-1726,共5页
秦艽是我国三级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文章综述了秦艽品种鉴别、有效成分测定方法研究、指纹图谱质量评价及重金属和农残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已有秦艽质量研究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建立秦艽质量综合评价... 秦艽是我国三级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文章综述了秦艽品种鉴别、有效成分测定方法研究、指纹图谱质量评价及重金属和农残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已有秦艽质量研究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建立秦艽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方法,供秦艽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与质量控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鉴别 成分 指纹图谱 农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宋九华 张艳明 成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3-827,共5页
研究并建立不同产地的金银花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金银花药材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期为金银花药材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CP-C_(18)色谱柱(5μm,4.6mm×150mm),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 研究并建立不同产地的金银花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金银花药材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期为金银花药材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CP-C_(18)色谱柱(5μm,4.6mm×150mm),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54nm。16批不同产地的金银花药材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916~0.990。聚类分析能对不同产地的金银花药材进行有效识别,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类似。建立的方法能够成功应用于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及产地识别,可为制定金银花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药材及其生长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九华 陈兴福 +3 位作者 唐琼 刘素君 成英 杨孝容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1-1106,共6页
该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光度法,测定云南20个种植地的秦艽及其生长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药材中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并对药材中无机元素含量与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秦艽药材无机元素的含... 该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光度法,测定云南20个种植地的秦艽及其生长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药材中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并对药材中无机元素含量与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秦艽药材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K>Ca>Mg>Fe>Mn>Zn>Cu有规律的分布态势;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秦艽的特征元素为K、Cu、Ca和Zn;药材中钾含量与土壤中锌,钙与土壤中锰和铜,锰与土壤中钙和镁,铜与土壤中钾和锌元素含量间均分别显著负相关;而药材中镁含量与土壤中钙和镁,铁、铜与土壤中铁元素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对秦艽各无机元素含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秦艽生长土壤有效钙,有效铁和有效锌其次,最后为有效锰。该研究结果为秦艽道地性成因及适宜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为秦艽资源合理利用和GAP研究以及从无机元素的角度品评药材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无机元素 土壤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对氯硅烷残液水解制备二氧化硅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连香 李琼 +2 位作者 夏烈文 吴亮 胡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74-1277,共4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氯硅烷残液为硅源,在水溶液中水解制备了较高比表面积多孔二氧化硅粉体。研究了在水解体系中引入表面活性剂CTAB对二氧化硅粉体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的影响。控制CTAB加入量和溶液的酸碱度,...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氯硅烷残液为硅源,在水溶液中水解制备了较高比表面积多孔二氧化硅粉体。研究了在水解体系中引入表面活性剂CTAB对二氧化硅粉体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的影响。控制CTAB加入量和溶液的酸碱度,可以提高二氧化硅粉体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二氧化硅粉体比表面积在100~750 m^2·g^-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硅烷残液 二氧化硅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表面聚合物接枝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烈文 吕宝强 +3 位作者 刘凡 刘钟燕 李静 罗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6-741,共6页
为制备表面具有柔性高分子链的磁性微球,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微球,用KH550对Fe3O4纳米微球进行化学改性得到表面氨基化的Fe3O4纳米微球,与2-溴代异丁酰溴反应后制得含有引发官能团的Fe3O4纳米微球,随后将含溴... 为制备表面具有柔性高分子链的磁性微球,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微球,用KH550对Fe3O4纳米微球进行化学改性得到表面氨基化的Fe3O4纳米微球,与2-溴代异丁酰溴反应后制得含有引发官能团的Fe3O4纳米微球,随后将含溴的Fe3O4纳米微球与小分子单体与之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共聚。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链成功地接枝到了Fe3O4纳米微球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微球 KH550 ATRP 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