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体系的新构想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杰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9,25,共2页
关键词 教学目标 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倾听能力 教师 学生 口语交际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新探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俐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9期52-54,共3页
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建设和教学中,为最大限度整合教学资源,解决极其有限的专业教学时间与课程知识信息量极其丰富的矛盾,可以将外国文学作品选、世界文学史、比较文学等课程作为不同阶段的三级课程设置;并大胆调整世界... 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建设和教学中,为最大限度整合教学资源,解决极其有限的专业教学时间与课程知识信息量极其丰富的矛盾,可以将外国文学作品选、世界文学史、比较文学等课程作为不同阶段的三级课程设置;并大胆调整世界文学史分期,对外国文学知识元素进行重组和定位,真正建立体现东、西方文学内在联系的世界文学史教学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体系 世界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体”的本体研究及谱系探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晓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8,共8页
结构主义文论关于文学研究的本体论视角,启发我们对"苏体"特征进行文本研究(本体研究),系统把握"苏体"的本体特征。而"苏体"独特的风貌,得益于宋以前中国强大书学谱系的滋养。
关键词 苏轼 书法艺术 “苏体” 文本研究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被引量:86
4
作者 吴刚平 樊莹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0-42,共3页
中小学课程资源建设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需要首先解决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认识问题。目前急需确立的基本观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 ,教材绝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第二 ,在众... 中小学课程资源建设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需要首先解决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认识问题。目前急需确立的基本观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 ,教材绝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第二 ,在众多课程资源中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第三 ,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 ,在政策上保证各种课程资源及其责任主体能够得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 认识问题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材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足球新闻暴力叙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宏江 任志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5,共5页
对20余年来我国足球新闻叙事方式进行了概述,提出足球新闻暴力叙事的各种形态及其大众华、浅俗化、娱乐化的多元叙事趋势,并以足球世界杯"解说门"事件为例,以文化叙事理论阐述体育传播中这一典型的文化现象。提出大众文化消... 对20余年来我国足球新闻叙事方式进行了概述,提出足球新闻暴力叙事的各种形态及其大众华、浅俗化、娱乐化的多元叙事趋势,并以足球世界杯"解说门"事件为例,以文化叙事理论阐述体育传播中这一典型的文化现象。提出大众文化消费背景下,足球暴力叙事在当代中国体育、媒介与文化的共谋融通中存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传播 语言暴力 新闻叙事 足球 新闻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语境下体育新闻的可读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任志萍 王宏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48,共3页
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可读性"在体育新闻评价中已经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体育新闻的可读性首先要建立在文本的易读性基础上,通过主观性的叙事视角、戏剧化的叙事方式和感觉性的叙事语言等叙事策略增强新闻文本的可读性,... 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可读性"在体育新闻评价中已经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体育新闻的可读性首先要建立在文本的易读性基础上,通过主观性的叙事视角、戏剧化的叙事方式和感觉性的叙事语言等叙事策略增强新闻文本的可读性,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新闻 大众文化语境 可读性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苦难的双重超越——在当代意义上解读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被引量:7
7
作者 邓芳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171-173,共3页
关键词 《竹林的故事》 废名 解读 功利主义 客观秩序 现实生存 生活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简帛量词新论 被引量:7
8
作者 吉仕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79,共6页
汉代简帛中出现的一批量词,其用法很值得关注;有的量词能印证旧说、订正前说。
关键词 汉代简帛 早现量词 量词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述略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晓春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尚“意”的观念上 ,而“意”的实质即“生意” ,即“自然”。苏轼尚自然的书法美学观在创作过程及作品品格上均要求体现“自然”的特征 ,充分体现了艺道合一的传统思想。
关键词 苏轼 书法美学思想 自然 “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绘画艺术管窥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晓春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与理论方面的建树相应,苏轼在文人绘画的实践方面同样具有突出的贡献。文 人画成熟阶段基本的美学追求以及一些代表性的特征,在苏轼的绘画作品中已经得到比较明 显的展示。
关键词 苏轼 绘画 自然 简化 审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宝玉三重性格在《家》中的体现——兼论巴金对《红楼梦》继承发展的时代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泽文 张萍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关键词 《红楼梦》 《家》 巴金 继承发展 贾宝玉 中国古典小说 人物形象塑造 《激流三部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泊的人生 漂泊的文学——《山峡中》与《伊豆的舞女》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金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6期132-134,共3页
艾芜和川端康成都是活跃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文坛的作家。作为同时代的作家,虽然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学的创作心理也不同,但是在他们早期的创作中却在题材的选取、思想情感的表达和艺术技巧的运用以及审美追求... 艾芜和川端康成都是活跃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文坛的作家。作为同时代的作家,虽然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学的创作心理也不同,但是在他们早期的创作中却在题材的选取、思想情感的表达和艺术技巧的运用以及审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很多相似或相同的特征。本文拟就艾芜和川端康成两人早期的代表作品《山峡中》和《伊豆的舞女》进行平行研究,在求同辨异中探讨形成两人创作特色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流浪 精神流浪 然关 女性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词话》“气象”说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海涛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9-163,共5页
“气象”是《人间词话》中的重要概念,它与“境界”关系密切,对它的理解将直接关系到对“境界”的评价。本文追溯了《人间词话》气象说的传统文论渊源,从生命关怀、个体感悟与悲剧体验三方面阐发了“气象”的内涵并探讨了“气象”与“... “气象”是《人间词话》中的重要概念,它与“境界”关系密切,对它的理解将直接关系到对“境界”的评价。本文追溯了《人间词话》气象说的传统文论渊源,从生命关怀、个体感悟与悲剧体验三方面阐发了“气象”的内涵并探讨了“气象”与“境界”的关系,提出“境界”是一种人生境界。气象具有与境界相通的特点,是境界理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气象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词是体词吗?——量词的数量语义特征与语法功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赖先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9,共5页
从重叠变量看体词与谓词的界线,体词不能重叠。从量词、数量短语的"数量语义特征"看,量词并非体词而具谓词性,不能简单地将它与名词对等起来。因此,量词并非体词,而具有谓词性。
关键词 半实词 重叠变量 时间性 计量 语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策略构想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口语交际能力 评价策略 真实性评价 语文考试 多元智能理论 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学业成就 整体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量词的主观认定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赖先刚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31,共6页
语言中计量单位词的产生有人的主观选择活动的参与,汉语量词在语用上具有鲜明的修辞功用,它的产生也具有人的主观选择性。"主观认定性"并不是主观随意性,这在认知上与"记忆"、"隐喻"等有关,在心理上与思... 语言中计量单位词的产生有人的主观选择活动的参与,汉语量词在语用上具有鲜明的修辞功用,它的产生也具有人的主观选择性。"主观认定性"并不是主观随意性,这在认知上与"记忆"、"隐喻"等有关,在心理上与思维的特征及联想等有关。本文从"主观认定性"出发,对有关量词产生的种种说法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并从量词重叠的语义特征分析入手,对量词的性质提出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主观认定性 重叠 数量语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心文学观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开志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文学观念 冰心 文学创作 创作实践 创作主体 批判继承 实践活动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拨雾见日观“玫瑰”——再看《野玫瑰》与《屈原》的论争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金艳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128-131,共4页
关键词 《野玫瑰》 《屈原》 业余剧团 陪都重庆 抗战时期 黄金时代 志同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须一瓜小说中的悲剧色彩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畅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2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须一瓜 小说 悲剧色彩 主题模式 老百姓 主人翁 小市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审美解读到民族精神的建构——郭沫若对儒家文化的阐释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晓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70,共7页
郭沫若一生崇儒,他对儒家文化精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确立了原儒的基本精神为“动”的精神。从五四到抗战,郭沫若根据时代的需要,围绕儒家“动”的文化精神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其阐释体现了从审美解读到民族精神建构的轨迹。
关键词 郭沫若 原儒精神 民族精神 《女神》抗战历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