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高专工商管理专业市场需求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热依汗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高职 高专 工商管理专业 市场需求 问卷调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新格局的路径论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旦志红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6,共12页
在世界经济复苏背景下,中国面临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新挑战。国家出台多项发展举措并协同存量政策,支持新疆产业优化和向西开放,落实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向西开放竞争实力。但新疆需求侧贸易、投资和消... 在世界经济复苏背景下,中国面临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新挑战。国家出台多项发展举措并协同存量政策,支持新疆产业优化和向西开放,落实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向西开放竞争实力。但新疆需求侧贸易、投资和消费数据显示,新疆通道经济特征依然显著,未有效摆脱“资源诅咒”困境。应从供给侧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入手,以鼓励类产业目录为指导,借鉴“资源禀赋”“产业扩散效应”“雁形理论”等产业理论经验,培育新疆三位一体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升级传统能源支柱产业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二是挖掘“文旅+地域特色生态种植及加工”新主导产业集群新动能;三是承接援疆产业和转移产业,融入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大局。提升供给侧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与需求侧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和消费高级化的适配度。激发“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缘优势,依托多层级市场和功能平台,推进供需匹配、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新疆形成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主体、连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高质量发展 经济循环 新格局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的指数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5-63,共9页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所构建的体系,多维剖析了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竞争力、贸易商品互补性、贸易亲疏关系等的基础与现状。分析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的开放型经济为加强双方贸易对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贸易商品的高互补性明确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的贸易关系,应以双方互补性极强的SITC3(矿物燃料及润滑油)为重点,促进欧亚经济联盟向中国出口的贸易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并以此平衡中国东、西部经济开放的程度,推动中国外贸供给侧改革,引导我国外贸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转型,繁荣欧亚区域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欧亚经济联盟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贸易 指数分析 国际贸易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畅通视角下的“一带一盟”对接 被引量:5
4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6,共10页
根据"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我国基于开放包容、合作发展的宗旨,积极与沿线及其他各国和组织开展共建合作,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鉴于以俄罗斯为主导构建的欧亚经济联盟,其成员均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节点国家,与... 根据"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我国基于开放包容、合作发展的宗旨,积极与沿线及其他各国和组织开展共建合作,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鉴于以俄罗斯为主导构建的欧亚经济联盟,其成员均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节点国家,与我国政治互信度高,经贸关系密切,合作基础牢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实现贸易畅通,既是贸易对接,也是战略协作,其形成的合力将成为维护世界贸易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应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把欧亚经济联盟作为重要对接伙伴,增强对接合作企业竞争力,加强人才选拔与留用,加大中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自身建设,基于既有合作基础,以"五通"为对接实施路径,以沟通机制建设为基础,通过建设资金融通以及设施联通协同,实现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贸易畅通的突破,促进"五通"建设联动,构建我国"一带一路"海陆结合、南北呼应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推动欧亚区域贸易乃至世界贸易平衡发展,构建世界贸易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经济联盟 对接 五通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 被引量:24
5
作者 孙晓伟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4,共5页
温室效应影响的加剧,引发人们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低碳经济孕育而生。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国是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体现在路径依赖和环境管理的制度不完善等... 温室效应影响的加剧,引发人们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低碳经济孕育而生。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国是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体现在路径依赖和环境管理的制度不完善等方面。这就需要改革旧有的制度安排,实行环境税收和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等,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制度安排 路径依赖 环境税收 碳交易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测评——基于欧氏距离-灰色关联度两步法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旦志红 马晓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7,共6页
以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为背景,以“一带一盟”建设对接为契机,运用欧氏距离-灰色关联度两步法,分析2004—2019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具有典型竞合型特征,总体呈现竞... 以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为背景,以“一带一盟”建设对接为契机,运用欧氏距离-灰色关联度两步法,分析2004—2019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具有典型竞合型特征,总体呈现竞争与合作交替出现的胶着状态和动态平衡。空间上以中国-俄罗斯地缘经济关系为主导影响因素,时间上伴随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交替出现地缘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演变规律。其中,繁荣有序的全球经济促进双方地缘经济合作,而衰退动荡的经济环境则促使地缘经济主体各自为政,凸显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特征。双方地缘经济关系影响因素关联序依次为贸易依存度、固定资本形成率、劳动失业率、一二产业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关系 欧氏距离-灰色关联度法 欧亚经济联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费与可转让排污许可证的比较——基于社会福利和制度实施层面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晓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152,共3页
排污费和可转让许可证制度是基于市场化环境规制的两种手段,这两种手段从理论上讲均能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但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带来不同的交易成本,对社会环境福利形成不同的收益。由于在制度设计上要获得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和边际控制... 排污费和可转让许可证制度是基于市场化环境规制的两种手段,这两种手段从理论上讲均能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但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带来不同的交易成本,对社会环境福利形成不同的收益。由于在制度设计上要获得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和边际控制成本函数,但这种信息的获得很困难。对边际收益函数和边际控制成本函数的不同估计,造成的社会福利扭曲不同。在制度的实施层面,两种制度设计运作机理的不同,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也会带来不同的排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费 可转让排污许可证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生态化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晓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6,共4页
企业生态化是解决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方式,也是改变企业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为污染预防的有效措施。但是,在企业生态化建设上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因为良好的制度安排是资源充分配置和使用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生态化建设的制度安排上... 企业生态化是解决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方式,也是改变企业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为污染预防的有效措施。但是,在企业生态化建设上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因为良好的制度安排是资源充分配置和使用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生态化建设的制度安排上,既包括政府的激励性制度、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等正式制度,也包括生态意识教育等非正式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安排,有效推行企业生态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态化 制度安排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行为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晓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6-69,共4页
企业是理性的,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实施取决于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促使企业生产行为转变有多方因素,既有政府的规制,又有企业对利益的驱动。通过利益比较、博弈分析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益驱动是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可... 企业是理性的,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实施取决于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促使企业生产行为转变有多方因素,既有政府的规制,又有企业对利益的驱动。通过利益比较、博弈分析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益驱动是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可以通过财政补贴、价格政策、科技投入等方式,降低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成本,达到企业行为转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利益比较 简单博弈 委托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梦雨 《农业展望》 2021年第10期91-96,共6页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新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总量日趋增长,融资需求在地域经济、农业产业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下趋于差异化、多元化、综合化。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多维度分析新疆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新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总量日趋增长,融资需求在地域经济、农业产业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下趋于差异化、多元化、综合化。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多维度分析新疆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潜在问题。最后,针对影响新疆农村金融服务的关键因素,提出发挥“互联网+产业链”融资新动能、规范农村产权评估交易平台、优化普惠金融融资担保体系、推进绿色金融试点工作等新时期促进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服务 农业保险 农户信贷 普惠金融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转移中西部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阿不都艾尼.阿吾提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6期83-85,共3页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必行。经济在区域之间梯度型变迁,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其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当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我国各地区和地区内部发...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必行。经济在区域之间梯度型变迁,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其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当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我国各地区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因此当前的产业转移不像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规律性。从东、中部产业转移和承接现状分析看中西部承接具有内步性、长期性,应作为中西部发展的次要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中西部发展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