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级阶段留学生汉字认读偏误调查及教学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玲 张健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4年第4期89-93,共5页
文章运用随堂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疆主要高校的中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认读偏误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中级阶段汉字认读偏误的五种类型及其原因,针对五种偏误类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 中级留学生 汉字认读偏误 类型 教学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预科汉语教学模式中形成性评估体系的构拟
2
作者 董爱华 张玲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4年第2期71-74,共4页
教学评估是教学模式各个环节能够良性循环的保证,本文从学生自我评估、同学互评和教师对学生评估三方面入手,构拟了新疆预科汉语教学模式中形成性评估体系,以期能为新疆预科汉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 预科汉语教学 形成性评估体系 构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称在维吾尔语语篇中的衔接方式及其功能
3
作者 张玲 董爱华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5年第1期29-33,共5页
指称是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重要手段。文章描写指称在维吾尔语篇中的人称指称、指示指称、比较指称和零式指称等衔接方式,并探讨分析指称衔接在维吾尔语语篇的连贯性、言简意赅性、结构紧凑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指称衔接 维吾尔语语篇 语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记理论视域下汉语-维吾尔语被动句习得的实证性研究
4
作者 张玲 田海文 玛依拉 《双语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34-40,共7页
艾克曼的"标记差异假说"认为,母语和目标语的差异不一定会造成二语习得者的困难,只有在母语和目标语有差异、且目标语范畴的标记性强于母语时,困难才会发生。文章借鉴"标记差异假说"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成果,通过问... 艾克曼的"标记差异假说"认为,母语和目标语的差异不一定会造成二语习得者的困难,只有在母语和目标语有差异、且目标语范畴的标记性强于母语时,困难才会发生。文章借鉴"标记差异假说"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式,对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习得对方语言中被动句可能存在的困难和困难程度作了实证性研究,证明了"标记差异假说"在预测和解释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习得对方语言中被动句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在语言知识点的编排顺序、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有效的练习形式的选用等方面,要重视学生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标记性差异。教师要敏锐地意识到哪个是有标记项、哪个是无标记项,避免平均使力,节约教学时间,发挥有限教学时间的效能,从而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理论 被动句 汉语 维吾尔语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