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市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芹芹 张克潭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0,共5页
乌鲁木齐市已发生多起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虽然环境监测部门在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公正、科学和规范的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经验、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当前应急监测体系还存在着监测预案不完善、设备配置偏... 乌鲁木齐市已发生多起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虽然环境监测部门在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公正、科学和规范的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经验、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当前应急监测体系还存在着监测预案不完善、设备配置偏低、信息化程度和技术含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为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应完善具体的环境风险源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建立基于GIS平台的环境应急信息系统,增加现场及实验室仪器配置,并通过完善培训考核程序和系统化演练程序来加强应急监测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 监测体系 对策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重污染期间PM_(2.5)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69
2
作者 王敬 毕晓辉 +3 位作者 冯银厂 张裕芬 吴建会 吕爱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前有关我国城市大气重污染期间PM2.5污染特征及其来源的研究较少,为深入了解典型城市大气重污染期间PM2.5的污染特征与来源构成,于2013年1月19—30日在乌鲁木齐市采集PM2.5样品,并依据相关划分标准,确定1月19—28日为重污染天气.分析... 目前有关我国城市大气重污染期间PM2.5污染特征及其来源的研究较少,为深入了解典型城市大气重污染期间PM2.5的污染特征与来源构成,于2013年1月19—30日在乌鲁木齐市采集PM2.5样品,并依据相关划分标准,确定1月19—28日为重污染天气.分析了重污染天气下ρ(PM2.5)及主要化学组成(包括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和碳组分),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重污染期间PM2.5的污染特征,并且采用富集因子法和CMB受体模型解析了PM2.5的来源构成.结果表明:大气重污染期间ρ(PM2.5)严重超标,其中米东区环境保护局采样点的ρ(PM2.5)最高,其次是铁路局、市监测站;PM2.5化学组分以SO42-、TC、Si和NO3-为主,其中二次离子占ρ(PM2.5)的43.1%;城市扬尘、煤烟尘和二次粒子是环境空气中PM2.5的主要污染源类,三者在乌鲁木齐市以及米东区的分担率分别为24.7%、15.6%、38.0%和20.8%、28.0%、36.2%,其中二次硫酸盐的分担率在两地更分别达到28.6%和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CMB 源解析 重污染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钱翌 于洪 王灵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10,共8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地统计学方法,对乌鲁木齐米东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Hg、Cu、Zn、Pb、Ni、Cd及Cr)的含量进行空间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除Cu、Zn、Pb和Hg超过土壤背景值外,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地统计学方法,对乌鲁木齐米东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Hg、Cu、Zn、Pb、Ni、Cd及Cr)的含量进行空间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除Cu、Zn、Pb和Hg超过土壤背景值外,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7种重金属均具有较好的空间变异结构,可以用指数模型、球状模型和高斯模型拟合,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块金效应;Cd、Cr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Pb、Ni、Cu、Zn和Hg属中等强度空间相关,说明其含量受外源污染的影响较大;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得出7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图,除Cd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外,其它6种重金属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米东区 土壤 重金属 空间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蔬菜基地土壤有效态铅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江 王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5,共2页
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铅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区有效态铅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铅属中等变异。半方差... 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铅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区有效态铅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铅属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有效态铅含量可以用指数函数拟合,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有效态铅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大气降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铅 有效态 空间变异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对SO_2浓度空间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丽莉 魏疆 +1 位作者 陈学刚 陈圆圆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4-749,共6页
乌鲁木齐市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严重,SO2浓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超标频率逐年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2012年乌鲁木齐市实施“煤改气”工程,旨在改善乌鲁木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工程的实施是否对SO2浓度的控制起到决定性的... 乌鲁木齐市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严重,SO2浓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超标频率逐年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2012年乌鲁木齐市实施“煤改气”工程,旨在改善乌鲁木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工程的实施是否对SO2浓度的控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文中选用改造后的冬季采暖期(10月15日~翌年4月15日),采用ThermoScientificTEOM1405-F连续监测仪对SO2日均浓度值进行不间断的监测采样,并对“煤改气”前后城市不同区域的SO2日均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煤改气”对SO2浓度的降低效果显著,但降低幅度在区域间存在差异,“煤改气”前冬季SO2日均浓度普遍存在超标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全市不同区域超标率在25%~40%之间;“煤改气”工程实施后,冬季SO2日均浓度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态势,市南(中)区SO2日均浓度基本达标,而北面SO2浓度虽有降低,但超标频率依然较高,值得当地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改气 空间分布 大气污染 浓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水磨河底泥及污灌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吕爱华 杨瑞强 +2 位作者 江桂斌 杨晓光 熊建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8-510,共3页
用GC-ECD定量测定了乌鲁木齐市水磨河底泥及污灌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结果表明:底泥样品中HCHs和DDTs的含量为0.107—111.69ng.g-1和0.476—66.512ng.g-1,有机氯农药总量为0.583—178.202ng.g-1;土壤中为0.194—6.974ng.g-1和0.520... 用GC-ECD定量测定了乌鲁木齐市水磨河底泥及污灌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结果表明:底泥样品中HCHs和DDTs的含量为0.107—111.69ng.g-1和0.476—66.512ng.g-1,有机氯农药总量为0.583—178.202ng.g-1;土壤中为0.194—6.974ng.g-1和0.520—10.438ng.g-1,有机氯农药总量为0.714—17.412ng.g-1.底泥中HCHs的α/γ比值约为4,底泥和土壤中DDT/(DDE+DDD)的比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磨河 底泥 土壤 有机氯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蔬菜基地土壤有效态锌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金伟 赵前程 +1 位作者 王灵 于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048-16049,16052,共3页
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锌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区有效态锌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锌属中等变异。半方差... 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锌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区有效态锌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锌属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表明有效态锌含量可以用指数函数拟合,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有效态锌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土壤有效态锌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大气降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土壤锌 有效态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时期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军 吕爱华 李建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全面了解"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状况,评估污染源治理及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利用2001年1月—2010年12月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资料,总结"十一五"时期乌鲁木齐市... 为全面了解"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状况,评估污染源治理及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利用2001年1月—2010年12月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资料,总结"十一五"时期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变化特征,重点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十一五"时期PM10和SO2年均浓度分别比"十五"下降1.7%和10.3%,采暖季降幅最明显,分别达到2.2%和21.9%;而NO2年均浓度比"十五"升高8.9%,非采暖季增幅最大,为11.7%。2006—2010年PM10、SO2年均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NO2浓度有升高趋势。5年中非采暖季各污染物浓度均达标,采暖季PM10和SO2超标倍数逐年减小,煤烟型污染特征仍然典型。污染源管控(特别是减排工程实施)是"十一五"时期SO2和PM10浓度下降的重要原因,气象条件作用相对有限。NO2浓度升高主要与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和氮氧化物治理启动滞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大气污染 SO2 PM10 NO2 气象因素 污染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9
9
作者 韩芹芹 王涛 杨永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3,共7页
运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2011-2013年乌鲁木齐市主要地下和地表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致人体健康危害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致癌物和非致癌物所致个人健康危害年风险均低于USEPA和国际辐射... 运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2011-2013年乌鲁木齐市主要地下和地表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致人体健康危害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致癌物和非致癌物所致个人健康危害年风险均低于USEPA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致癌物产生的健康危害年风险数量级10-9-10-5,高出非致癌物101 -107数量级,各饮用水源地的个人健康危害年总风险以致癌物风险为主,致癌物中的重金属六价铬和砷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高达99.6%,应优先控制,地表水源地中挥发性有机致癌物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也不容忽视,非致癌物中要特别重视氟化物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 健康风险评价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对乌鲁木齐市冬季能见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军 王京丽 屈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322-3331,共10页
基于2016~2017年冬季乌鲁木齐市城区PM2.5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变量分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RH)、PM2.5浓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冬季能见度日变化呈单峰形分布,中午13:00前后... 基于2016~2017年冬季乌鲁木齐市城区PM2.5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变量分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RH)、PM2.5浓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冬季能见度日变化呈单峰形分布,中午13:00前后和夜晚20:00前后能见度分别达到最高和最低.相对湿度增加、PM2.5污染加重都会造成冬季大气能见度明显降低,但低能见度天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PM2.5污染.在RH<90%时PM2.5累积及其吸湿增长对能见度变化起控制作用,特别是70%≤RH<90%时,PM2.5浓度对大气能见度影响最大.RH≥90%时相对湿度成为决定因素.在PM2.5污染逐渐加重的过程中,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在减弱.能见度增加与PM2.5浓度降低之间存在非线性响应.在PM2.5污染由严重减轻至中度污染级别过程中,能见度改善并不明显.只有把PM2.5浓度控制在115μg/m3以下(轻度污染或优良级别),PM2.5浓度降低,能见度才开始出现显著提高.但冬季要达到较高能见度水平(8km),PM2.5浓度需要继续严控至39μg/m3以下.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大气能见度 相对湿度 PM2.5浓度 非线性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土壤中氡浓度水平及分布规律调查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君 徐鸣 +2 位作者 李沫 郭艳玲 韩芹芹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7-333,共7页
为摸清乌鲁木齐市土壤中氡浓度水平及分布规律,采用网格布点、GPS定位、RAD7电子测氡仪,于2008年6~9月期间对乌鲁木齐市土壤氡浓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测量的市区内100个点位中,土壤中氡浓度范围为45~41164Bq/m3,平均值为3288Bq... 为摸清乌鲁木齐市土壤中氡浓度水平及分布规律,采用网格布点、GPS定位、RAD7电子测氡仪,于2008年6~9月期间对乌鲁木齐市土壤氡浓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测量的市区内100个点位中,土壤中氡浓度范围为45~41164Bq/m3,平均值为3288Bq/m3;氡浓度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变化趋势;不同类型土壤中氡浓度有所不同,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黄土(沙土)>砂土>泥土>砂石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氡浓度 调查 分布规律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大气硫酸盐化速率变化规律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古丽努 王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1-535,共5页
以九年乌鲁木齐市区大气中硫酸盐化速率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分析乌鲁木齐市大气中硫酸盐化速率污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硫酸盐化速率变化有很明显的时间特征,与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也密切相关。提出削减污染源,加快清洁能源... 以九年乌鲁木齐市区大气中硫酸盐化速率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分析乌鲁木齐市大气中硫酸盐化速率污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硫酸盐化速率变化有很明显的时间特征,与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也密切相关。提出削减污染源,加快清洁能源推广步伐,完善城市规划,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城市布局是解决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化速率 采暖季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室内氡浓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君 韩芹芹 +3 位作者 刘金伟 郭艳玲 冯浩 徐鸣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5-311,共7页
采用α径迹蚀刻法和RAD7连续测氡仪,于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乌鲁木齐全市范围内选取楼房、平房、别墅等共79套房83个点位,进行了室内氡浓度的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室内氡浓度的均值为55.4Bq/m3,范围为19~154Bq/m3,冬季室内... 采用α径迹蚀刻法和RAD7连续测氡仪,于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乌鲁木齐全市范围内选取楼房、平房、别墅等共79套房83个点位,进行了室内氡浓度的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室内氡浓度的均值为55.4Bq/m3,范围为19~154Bq/m3,冬季室内氡浓度明显大于夏季,春秋季浓度相当;燃煤可能是造成室内氡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预防和降低室内氡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氡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赛买提·阿布都热合曼 王涛 +3 位作者 张建中 白雪 蒋焕 娜孜拉木·玉苏甫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43,共9页
为研究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大气降水中的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对2017—2019年降水中主要离子浓度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米东区2017—2019年降水的雨量加权pH年均值为7.95,雨量加权平均电导率年均值为16.15 mS·m^(-1),雨量加... 为研究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大气降水中的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对2017—2019年降水中主要离子浓度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米东区2017—2019年降水的雨量加权pH年均值为7.95,雨量加权平均电导率年均值为16.15 mS·m^(-1),雨量加权平均总离子浓度为72.75—95.89µeq·L^(-1),年均浓度为81.93µeq·L^(-1)。降水中各离子的雨量加权平均浓度顺序为SO_(4)^(2-)>Ca^(2+)>C^(l-)>Na+>NO_(3)^(-)>NH_(4)^(+)>K^(+)>Mg^(2+)>F^(-),浓度最高的阴、阳离子分别为SO_(4)^(2-)(29.01µeq·L^(-1))、Ca2+(21.91µeq·L^(-1)),二者对总离子浓度的贡献分别为35.41%、26.74%。总离子浓度按季节排序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SO_(4)^(2-)/NO_(3)^(-)]平均值为7.51,SO_(4)^(2-)对雨水酸度的贡献率逐渐减弱,NO_(3)^(-)的贡献率逐年增加,降雨的酸化类型为硫酸型,但具有逐步向硝酸型转变的趋势。中和降水中酸性组分的主要碱性离子为连续3年占比最高且稳中有升的Ca^(2+)离子。Ca^(2+)、Mg^(2+)、Na^(+)、Cl^(-)、SO_(4)^(2-)、NO_(3)^(-)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上述离子有相似的来源并形成化合物共同存在。Ca^(2+)在大气中优先与SO_(4)^(2-)、NO_(3)^(-)结合,且Ca^(2+)对雨水酸性的中和贡献率大于NH_(4)^(+),表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大气降水中可能存在以CaSO_(4)和Ca(NO_(3))_(2)为主的化学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大气降水 化学组分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降尘来源与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建刚 李勇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利用2000—2009乌鲁木齐市不同功能区域大气降尘通量数据,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研究了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降尘的来源与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降尘的主要来源为燃煤烟尘、工业粉尘、交通道路尘。工业区、交通干线和居... 利用2000—2009乌鲁木齐市不同功能区域大气降尘通量数据,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研究了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降尘的来源与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降尘的主要来源为燃煤烟尘、工业粉尘、交通道路尘。工业区、交通干线和居住区为全市冬季大气降尘量较大的区域。主城区冬季大气降尘通量呈下降趋势,主要与工业排放和采暖燃煤对大气降尘的贡献减少及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取得实效有关。交通道路区域的降尘通量呈波动状态,变化较小。清洁点降尘通量前5年保持稳定,而后5年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呈显著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尘 来源 时空变化 因子分析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16
作者 钱翌 王灵 陈敬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状况、经济水平、人群健康、生物群落健康和区域发展可持续性7个方面选取45个指...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状况、经济水平、人群健康、生物群落健康和区域发展可持续性7个方面选取45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隶属度矩阵,并建立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995-2004年,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421,0.475,0.359,0.312,0.375,0.406,0.415,0.377,0.447,0.457};(2)1998年以来健康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和2010年城市规划目标(0.681)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3)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健康指数有所下降,自然环境健康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严峻;(4)城市生态系统各要素发展不平衡,健康质量较低;(5)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评价模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模糊综合评价 健康质量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近十二年(1997~2009)降水中化学组分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丽莉 魏疆 孙红叶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7,共5页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近12年(1997~2009)降水的化学组分分析,表明大气环境中的年际pH值在6.04~7.42间波动。∑阴离子所占百分比约为∑阳离子2倍。SO42-和Ca2+分别是阴离子和阳离子中占比重最大的离子,直接影响降水的化学性质。近年来,SO42...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近12年(1997~2009)降水的化学组分分析,表明大气环境中的年际pH值在6.04~7.42间波动。∑阴离子所占百分比约为∑阳离子2倍。SO42-和Ca2+分别是阴离子和阳离子中占比重最大的离子,直接影响降水的化学性质。近年来,SO42-在阴离子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而NO 3-则逐年增加,说明乌鲁木齐市在控制燃煤型污染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而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大气环境中各阴离子的组分比例在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污染 离子浓度 大气环境 汽车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体有机氯农药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郑江 王灵 +1 位作者 刘宁 蒋平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年第5期26-30,共5页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从一号冰川、英雄桥、乌拉泊水库的9个采样点采集水样,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测定,水样中9种有机氯化合...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从一号冰川、英雄桥、乌拉泊水库的9个采样点采集水样,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测定,水样中9种有机氯化合物的总质量浓度为15.1 ng/L~41.2 ng/L。应用美国国家环保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有机氯农药通过食用途径进入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低于ICRP和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初步认为目前乌鲁木齐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有机氯农药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饮用水源地 有机氯农药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水质特征的综合指数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建刚 李军 +1 位作者 黄文杰 李文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5期149-152,156,共5页
采用综合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乌鲁木齐河水质特征,旨在发现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为乌鲁木齐河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各断面水质符合划定水域功能要求。上游和中游断面均属... 采用综合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乌鲁木齐河水质特征,旨在发现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为乌鲁木齐河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各断面水质符合划定水域功能要求。上游和中游断面均属清洁水质,下游断面属轻污染水质。河流综合污染指数、有机类污染指数、营养盐类污染指数均沿流程顺序增高,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有机类污染物。上游断面部分工业活动、中下游生活源、农业源污水排放是影响乌鲁木齐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质 水质分析 综合指数 乌鲁木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居室内氡浓度影响因素再研究及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芹芹 吕爱华 苏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1-176,192,共7页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乌鲁木齐地区室内氡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室内氡在不同建筑构成、墙体建筑材料、室内装修程度及开窗习惯间的分布差异等进行了再研究,综合乌鲁木齐地区住宅内氡浓度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乌鲁木齐地区...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乌鲁木齐地区室内氡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室内氡在不同建筑构成、墙体建筑材料、室内装修程度及开窗习惯间的分布差异等进行了再研究,综合乌鲁木齐地区住宅内氡浓度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乌鲁木齐地区的已建住宅的降氡措施和新建住宅的防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氡 影响因素 再研究 防治对策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