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氏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吕晶晶 赵玺 +2 位作者 米丛波 董红宾 张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I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下颌骨骨密度的差异,为不同骨面型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面部基本对称安氏I类患者88例,其中均角患者32例(男性1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21.0岁)作为正常对照,高角患者27例(男性1... 目的探讨安氏I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下颌骨骨密度的差异,为不同骨面型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面部基本对称安氏I类患者88例,其中均角患者32例(男性1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21.0岁)作为正常对照,高角患者27例(男性1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22.5岁)、低角患者29例(男性1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1.0岁)作为两实验组,88例患者均拍摄数字化全颌曲面断层片,采用曲面体层下颌指数(PMI)为测量指标分析样本的下颌骨骨密度。结果正常对照组s PMI值为0.280±0.035,i PMI值为0.348±0.052;高角组患者s PMI值为0.248±0.033,i PMI值为0.313±0.044;低角组患者s PMI值为0.285±0.038,i PMI值为0.361±0.061。3组的PMI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角组患者下颌骨骨密度值较正常组低,低角组患者下颌骨骨密度值较正常组高。PMI指数反映了下颌骨皮质骨量的变化,间接反映了下颌骨的骨密度,为检测下领骨骨密度提供了简便、直观的方法。同时,下颌骨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可能提示全身骨密度情况,可以使其得到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全颌曲面断层片 颌骨密度 曲面体层下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