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友谊医院青年路医院2013—2018年婚检人群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继红
孔慧敏
+2 位作者
徐学舂
闵静
王珉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对婚前医学检查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更好促进婚前医学检查的开展提供支持。方法选取友谊医院青年路医院2013年12月—2018年9月5年共参加婚前医学检查人数6 939名,进行乙肝、梅毒、艾滋病检测,对检出情况予以观察研究。结果在所...
目的对婚前医学检查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更好促进婚前医学检查的开展提供支持。方法选取友谊医院青年路医院2013年12月—2018年9月5年共参加婚前医学检查人数6 939名,进行乙肝、梅毒、艾滋病检测,对检出情况予以观察研究。结果在所有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人群中,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403名,占5.81%,其中男240名,女163例;梅毒RPR阳性75名,占1.08%,其中男36名,女39名;艾滋病HIV阳性21名,占0.30%,其中男17名,女4名;贫血74名,均为女性。在婚前医学检查人群中HBsAg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梅毒RPR、HIV及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前医学检查是新婚夫妻对婚姻保健、优生优育进行了解的重要途径,可及时发现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相关传染性疾病,保证夫妻间的优生优育,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提高民族素质,保证每个家庭幸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前医学检查
优生优育
传染病
出生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发性肝癌合并不同模式乙肝血清标记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莉
何金娟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1期1683-168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不同模式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意义,为HCC的普查、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HCC患者血清标本2 400份,根据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分成A~N 14个组,使用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ARCHI-TECTi2000SR化学发...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不同模式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意义,为HCC的普查、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HCC患者血清标本2 400份,根据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分成A~N 14个组,使用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ARCHI-TECTi2000SR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①在不同模式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中HCC检出率:A组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模式为:68.29%(1 557/2 400);B组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模式为24.48%(671/2 400),其他12组中均有HCC检出,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出率为抗HBc>HBsAg>抗-HBe>HBeAg>抗-HBs。结论①HCC患者血清中HBV感染率达82.43%,说明HBV是HC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HBV直接或间接与HCC发生有关,大多数HCC患者体内存在着HBV感染,HCC与HBV感染之间的密切关系。②HBsAg(+)和抗-HBc(+)与HCC的发生均存在相关性,而抗-HBc比HBsAg等其他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更具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原发性肝癌
血清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友谊医院青年路医院2013—2018年婚检人群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继红
孔慧敏
徐学舂
闵静
王珉
机构
乌鲁木齐市
友谊医院
青年
路
医院
外
科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青年路医院检验科
乌鲁木齐市
友谊医院
青年
路
医院
妇产
科
乌鲁木齐市
友谊医院
青年
路
医院
药剂
科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基金
乌鲁木齐市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201703)
文摘
目的对婚前医学检查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更好促进婚前医学检查的开展提供支持。方法选取友谊医院青年路医院2013年12月—2018年9月5年共参加婚前医学检查人数6 939名,进行乙肝、梅毒、艾滋病检测,对检出情况予以观察研究。结果在所有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人群中,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403名,占5.81%,其中男240名,女163例;梅毒RPR阳性75名,占1.08%,其中男36名,女39名;艾滋病HIV阳性21名,占0.30%,其中男17名,女4名;贫血74名,均为女性。在婚前医学检查人群中HBsAg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梅毒RPR、HIV及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前医学检查是新婚夫妻对婚姻保健、优生优育进行了解的重要途径,可及时发现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相关传染性疾病,保证夫妻间的优生优育,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提高民族素质,保证每个家庭幸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婚前医学检查
优生优育
传染病
出生缺陷
分类号
R169.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性肝癌合并不同模式乙肝血清标记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莉
何金娟
机构
新疆
乌鲁木齐市
头屯河区中心
医院
检验
科
新疆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青年路医院检验科
出处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1期1683-168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不同模式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意义,为HCC的普查、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HCC患者血清标本2 400份,根据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分成A~N 14个组,使用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ARCHI-TECTi2000SR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①在不同模式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中HCC检出率:A组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模式为:68.29%(1 557/2 400);B组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模式为24.48%(671/2 400),其他12组中均有HCC检出,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出率为抗HBc>HBsAg>抗-HBe>HBeAg>抗-HBs。结论①HCC患者血清中HBV感染率达82.43%,说明HBV是HC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HBV直接或间接与HCC发生有关,大多数HCC患者体内存在着HBV感染,HCC与HBV感染之间的密切关系。②HBsAg(+)和抗-HBc(+)与HCC的发生均存在相关性,而抗-HBc比HBsAg等其他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更具敏感性。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原发性肝癌
血清学标志物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友谊医院青年路医院2013—2018年婚检人群健康状况分析
王继红
孔慧敏
徐学舂
闵静
王珉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发性肝癌合并不同模式乙肝血清标记物的临床研究
王莉
何金娟
《安徽医学》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