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再次介入治疗的短期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郑剑峰 郭婷婷 +13 位作者 王勇 胡小莹 常越 田原 邱洪 窦克非 唐熠达 袁晋青 吴永健 颜红兵 乔树宾 徐波 杨跃进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老龄和非老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L-ISR)患者的临床特征,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入选218例在我院初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并于2016年因L-ISR而需要再次...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老龄和非老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L-ISR)患者的临床特征,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入选218例在我院初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并于2016年因L-ISR而需要再次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龄组(年龄≥65岁,n=77)和非老龄组(年龄<65岁,n=141)。患者的入院特征、临床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特点和手术结果等被纳入分析评估,并随访患者PCI后12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结果:L-ISR患者中75.7%的患者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64.7%的患者再次置入支架。与非老龄组相比,老龄组有更高比例的脑卒中、心房颤动、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且支架置入至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的时间更长,体重指数(BMI)更小、冠心病家族史比例更低(P均<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老龄组患者相比,非老龄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vs 3.9%,P=0.546)。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OR=6.317,95%CI:1.145~34.843, P=0.034)是L-ISR患者介入治疗后短期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L-ISR患者短期MACE发生相关。在临床实践中,识别该类人群可能更有助于L-ISR患者的危险分层和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晚期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心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晓利 郝万鹏 +3 位作者 路航 王忠 别革兰 田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2期89-90,95,共3页
目的 测定哈、维、汉三个民族健康人和心脑血管病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探讨民族间的差别及同型半胱氨酸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三个民族健康人 10 8例 ,心脑血管病人 15 6例 ,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以及测定患者... 目的 测定哈、维、汉三个民族健康人和心脑血管病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探讨民族间的差别及同型半胱氨酸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三个民族健康人 10 8例 ,心脑血管病人 15 6例 ,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以及测定患者组传统的危险因素。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三个民族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汉族高于哈族和维族。 2 .患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正常组 ,(除哈族男性、汉族女性患者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 ,其余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3 .患者组同型半胱氨酸与传统危险因素相关性比较 ,除哈族的三酰甘油有相关性外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高血糖、高血压、吸烟、饮酒无相关性。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三个民族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5 6例患者中 ,单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 4.5 % ,合并一种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占患者总数的 42 .1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维吾尔族 同型半胱氨酸 测定 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