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苗昊翠 刘博 +2 位作者 邓江宇 宋彬 黄俊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0-817,共8页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皮锦鸡儿、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特点及在最适变温条件(30/15C)下,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后的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及恢复萌发特点。结果表明: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的最适变温均为30/15℃。浓度低于0.3mol/L的N...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皮锦鸡儿、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特点及在最适变温条件(30/15C)下,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后的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及恢复萌发特点。结果表明: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的最适变温均为30/15℃。浓度低于0.3mol/L的NaCl溶液对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萌发率变化的趋势表现为随NaCl浓度增高而降低。将在盐溶液中不萌发的镰叶锦鸡儿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种子仍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恢复萌发率表现为随盐溶液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及幼苗出苗特点为快速而集中,而白皮锦鸡儿为缓慢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锦鸡儿 镰叶锦鸡儿 温度 盐分 萌发率 恢复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及土壤盐分对两种彩叶植物叶片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南 张亚菲 +1 位作者 黄俊华 妥明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8-52,共5页
探索了光照和土壤盐分条件对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叶色变化的影响,分析了这两种植物叶片中叶绿素(chl)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下,金叶接骨木在20 d后叶色转绿,chl(a+b)与car含量的比值为3.1∶1,远高于处... 探索了光照和土壤盐分条件对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叶色变化的影响,分析了这两种植物叶片中叶绿素(chl)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下,金叶接骨木在20 d后叶色转绿,chl(a+b)与car含量的比值为3.1∶1,远高于处理第1 d的比值1.2∶1;紫叶风箱果在50 d后叶片呈现绿色,chl(a+b)与car含量的比值为3.4∶1,远高于6月的比值2.3∶1,表明遮光处理均会影响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的叶色表达。在正常园林管理、中盐土壤、高盐土壤这3个不同盐分的处理下,金叶接骨木chla含量随着盐分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叶色呈金黄色;紫叶风箱果在中盐处理与正常园林管理下的各色素值变化趋势一致,而经过高盐处理后,chla明显增加,部分叶片枯萎呈黑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植物 色素 遮光 土壤盐分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多茬立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曲良举 张晓东 +1 位作者 高丽丽 裴先文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1年第6期48-49,共2页
巴州地区传统的设施蔬菜栽培模式是一年两茬,这种茬口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土地利用率低,菜农经济效益不高。经过近年来对设施园艺技术的试验、分析,总结出了一种全新的栽培管理模式,改两茬为三茬蔬菜种植模式,经过实践证明,新的... 巴州地区传统的设施蔬菜栽培模式是一年两茬,这种茬口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土地利用率低,菜农经济效益不高。经过近年来对设施园艺技术的试验、分析,总结出了一种全新的栽培管理模式,改两茬为三茬蔬菜种植模式,经过实践证明,新的栽培模式下,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蔬菜产品的品质明显改善,设施蔬菜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 土地利用率 设施蔬菜 立体 多茬 经营管理水平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竺葵De养护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魏世忠 贺振玲 《新疆林业》 2002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生态习性 栽培技术 天竺葵 养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树种——金叶莸
5
作者 蔡忠文 《农村百事通》 2007年第22期31-31,共1页
金叶莸为马鞭草科莸属落叶灌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引入我国。
关键词 金叶莸 彩叶树种 落叶灌木 马鞭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热线冬季扦插无花果效果好
6
作者 刘洁鹏 魏世忠 《新疆林业》 2000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地热线 乌鲁木齐县 无花 室内空气温度 扦插葡萄 生根率 连接电源 扦插苗 基质温度 萘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榆嫁接技术
7
作者 魏世忠 夏鸣斌 《新疆林业》 1992年第5期15-15,共1页
为适应园林绿化美化的要求,乌鲁木齐县种苗场从1987年开始,进行榆树嫁接倒榆、圆冠榆等观赏榆的试验,嫁接成活率达94%以上。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其技术要点。 一、砧木的培育 将两年生健壮的实生白榆苗移植为株行距为60~100×100~15... 为适应园林绿化美化的要求,乌鲁木齐县种苗场从1987年开始,进行榆树嫁接倒榆、圆冠榆等观赏榆的试验,嫁接成活率达94%以上。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其技术要点。 一、砧木的培育 将两年生健壮的实生白榆苗移植为株行距为60~100×100~150厘 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抹芽打叉,培育通直的树干,1—2年后即可进行嫁接。 二、接穗的选择与贮存 在嫁接龄为两年以上的树冠中上部采生长良好、充分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采穗时间在芽苞萌动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技术 抹芽 采穗 一年生枝条 嫁接成活率 园林绿化美化 白榆 芽接刀 水肥管理 圆冠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栽红掌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魏世忠 贺振玲 《新疆林业》 2002年第6期27-,共1页
关键词 红掌 勒克斯 光照强度 光照度 佛焰苞 水积 防治方法 斑枯病 叶片 病状 发病期 侵染过程 栽培技术 乳油 农药剂型 肉质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