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分子结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超稠油乳化降黏影响
1
作者 陈阳 罗进 +5 位作者 王典林 杨祖国 杨鹏 陈勇 钟翔 唐丽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38-3849,共12页
为了实现塔河油田超稠油高效乳化降黏,本文对8种表面活性剂(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两性离子)进行筛选复配,构建了一种高效降黏的超稠油降黏体系。通过旋转流变仪在宏观尺度对超稠油进行物性分析,对单一、复配表面活性剂进行降黏效果... 为了实现塔河油田超稠油高效乳化降黏,本文对8种表面活性剂(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两性离子)进行筛选复配,构建了一种高效降黏的超稠油降黏体系。通过旋转流变仪在宏观尺度对超稠油进行物性分析,对单一、复配表面活性剂进行降黏效果评价;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冷冻电子显微镜(SEM)在微观尺度对表面活性剂微观形貌、粒径尺寸及交联结构进行了表征,获得了宏观和微观尺度下复配体系乳化性能与稠油降黏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复配体系,在质量比1∶1、复配浓度1.0%、油水比3∶7、掺稀比0.5∶1条件下降黏效果最佳,降黏率最高达到98.81%;表面活性剂微观交联网状结构、微观OP-10聚氧乙基长链和SDS硫酸根基团可与超稠油分子充分结合,促进油水界面膜形成,最终乳化超稠油降黏,本文构建的超稠油降黏体系为塔河油田的高效降黏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乳化降黏 表面活性剂 微观形貌 分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湍流平板流变装置的聚合物减阻实验研究
2
作者 陈阳 何明兰 +2 位作者 林晓溶 张湄于 郭向阳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9,共7页
为了评价聚合物稀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湍流减阻性能,采用自主设计的湍流平板流变装置和动态光散射系统,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5种不同聚合物悬浮颗粒尺寸形态以及不同雷诺数、聚合物浓度和种类的减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增加,聚合... 为了评价聚合物稀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湍流减阻性能,采用自主设计的湍流平板流变装置和动态光散射系统,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5种不同聚合物悬浮颗粒尺寸形态以及不同雷诺数、聚合物浓度和种类的减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增加,聚合物的减阻率呈非线性上升趋势,表明聚合物溶液在高流速下具有良好的减阻性能;减阻率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达到一定浓度后趋于稳定,存在一个最优浓度点;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减阻剂在相同浓度下表现出不同的减阻效果,其中СНИТРЕН4110和M-FLOWTREAT减阻效果最佳;FLOMX在煤油中减阻效率最高,煤油为聚合物的优良溶剂,它能使聚合物具备较窄的粒径分布,形成稳定的减阻层。研究结果为高分子聚合物的减阻性能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于实际工业应用中的减阻剂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减阻 聚合物 稀溶液 平板流变装置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因子优化模型的掺氢天然气管输流动仿真模拟
3
作者 陈阳 李小峰 +2 位作者 李长俊 牛鹏远 杨鹏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94,共6页
将氢气掺入天然气管道输送是目前实现大规模低成本输送氢气的有效方式之一,探究氢气在天然气管道中的扩散规律至关重要。文中采用Ansys Fluent建立三维掺氢天然气管道模型,创新性结合Prausnitz Gunn改进的Kay法则与PR方程优化模型计算... 将氢气掺入天然气管道输送是目前实现大规模低成本输送氢气的有效方式之一,探究氢气在天然气管道中的扩散规律至关重要。文中采用Ansys Fluent建立三维掺氢天然气管道模型,创新性结合Prausnitz Gunn改进的Kay法则与PR方程优化模型计算压缩因子,通过调整出口压力、掺氢量(摩尔分数)和注氢结构等参数,分析氢气在天然气管道中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氢气注入甲烷后将在7.5—25.5 m处扩散均匀,各指标对扩散均匀距离的影响程度分别为出口压力>掺氢量>注氢结构;注氢天然气达到扩散均匀的过程中有直接扩散和先集中后扩散2种过渡行为,对于直接扩散,氢气摩尔分数沿管道轴向分布更为均匀,最终在管道轴向7.5—9.8 m处扩散均匀;对于先集中后扩散,氢气在管道的上下2个部分出现明显浓度差异且呈现分层现象,最终在管道轴向17.3—25.5 m处扩散均匀。研究可进一步指导长输管网的动态仿真,为氢气注入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设计与运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压缩因子 管道输送 数值模拟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