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美肉羊的食用品质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宏博 王贵印 +2 位作者 袁倩 贾雪晖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9-22,共4页
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各1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做对比屠宰实验,分别测定其股二头肌、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的色泽、嫩度、pH值和熟肉率,研究巴美肉羊的肉用品质特性并确定最佳屠宰月龄。结果表明:4月龄巴美肉羊3个部位肌... 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各1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做对比屠宰实验,分别测定其股二头肌、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的色泽、嫩度、pH值和熟肉率,研究巴美肉羊的肉用品质特性并确定最佳屠宰月龄。结果表明:4月龄巴美肉羊3个部位肌肉的剪切力值显著小于对照组肉羊(P<0.05),而6月龄股二头肌的剪切刀和熟肉率与8月龄背最长肌的剪切力值也显著小于对照组肉羊(P<0.05)。同时,随着月龄的增加,巴美肉羊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的剪切力值呈先下降后上升,且6月龄时剪切力值达最低(P<0.05);而熟肉率股二头肌呈上升趋势,臂三头肌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随着月龄的增加,臂三头肌的a*值显著增加(P<0.05),而背最长肌的L*值和a*值至8月龄时才显著增加(P<0.05)。因此,巴美肉羊的食用品质特性在其6月龄时出现优势,即为使食用品质达到最佳的屠宰月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色泽 嫩度 PH值 熟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美肉羊屠宰性能与胴体质量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宏博 刘树军 +2 位作者 腾克 贾雪晖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13,共4页
巴美肉羊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新培育成的肉羊新品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各1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作对比屠宰实验,分别测定并计算其屠宰性能(主要包括屠宰率和净肉率)和胴体质量(主要包括眼肌面积和... 巴美肉羊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新培育成的肉羊新品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各1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作对比屠宰实验,分别测定并计算其屠宰性能(主要包括屠宰率和净肉率)和胴体质量(主要包括眼肌面积和背肉厚),确定巴美肉羊在屠宰性能和胴体质量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结果表明:巴美肉羊从4~8月龄,其眼肌面积显著大于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的眼肌面积(P<0.05);其6月龄和8月龄的屠宰率、净肉率以及背肉厚都显著大于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的该项指标(P<0.05)。同时,4月龄巴美肉羊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和背肉厚都极显著小于该品种肉羊6月龄的同类指标(P<0.01);而6月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小于该品种肉羊8月龄的同类指标(P<0.05)。因此,通过分析,初步确定巴美肉羊的最佳屠宰月龄为6~8月龄这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屠宰性能 胴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尼特羊肉肌纤维特性与肉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苏琳 辛雪 +4 位作者 刘树军 林在琼 马晓冰 华晓青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1,共5页
以6月龄苏尼特羊(6只)的股二头肌为实验材料,同时以同月龄的巴美肉羊(10只)、小尾寒羊(10只)为对照,用ATP酶(ATPase)组织化学法染色,对比其肌纤维密度、不同类型肌纤维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单根肌纤维直径及肌纤维横截面积,并分析了... 以6月龄苏尼特羊(6只)的股二头肌为实验材料,同时以同月龄的巴美肉羊(10只)、小尾寒羊(10只)为对照,用ATP酶(ATPase)组织化学法染色,对比其肌纤维密度、不同类型肌纤维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单根肌纤维直径及肌纤维横截面积,并分析了苏尼特羊肌肉组织学特性与肉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苏尼特羊的肉质特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股二头肌中ⅡB肌纤维比例均为最多;苏尼特羊Ⅰ型肌纤维的数量比例、面积比例和肌纤维直径均显著小于巴美肉羊(P<0.05),横截面积显著小于巴美肉羊和小尾寒羊(P<0.05);苏尼特羊ⅡA型肌纤维面积比例显著小于巴美肉羊和小尾寒羊(P<0.05);ⅡB型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小于小尾寒羊(P<0.05)。苏尼特羊股二头肌的肌纤维密度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呈负相关,ⅡB型肌纤维数量比例与极限pH值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羊 肌纤维特性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因素对巴美肉羊屠宰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宏博 刘树军 +3 位作者 靳烨 靳志敏 袁倩 王贵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2-85,共4页
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小尾寒羊、苏尼特羊公羊和母羊各10只进行屠宰实验,分别分析其屠宰性能和胴体质量,最终确定不同性别的巴美肉羊是否具有优越性。结果表明:4月龄巴美母羊的屠宰率显著大于巴美公羊(P<0.05),眼肌面积显著大... 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小尾寒羊、苏尼特羊公羊和母羊各10只进行屠宰实验,分别分析其屠宰性能和胴体质量,最终确定不同性别的巴美肉羊是否具有优越性。结果表明:4月龄巴美母羊的屠宰率显著大于巴美公羊(P<0.05),眼肌面积显著大于巴美公羊及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各性别组(P<0.05);6月龄巴美公羊的屠宰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公羊(P<0.05),眼肌面积显著大于巴美母羊;同时,6月龄和8月龄巴美公羊的眼肌面积和背肉厚均分别显著大于同月龄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各性别组(P<0.05)。巴美公羊和巴美母羊的屠宰率从4月龄到6月龄显著增加(P<0.05),而净肉率从4月龄到8月龄持续显著增加(P<0.05),巴美母羊的眼肌面积和巴美公羊的背肉厚从4月龄到8月龄持续显著增加(P<0.05),而巴美公羊的眼肌面积和巴美母羊的背肉厚仅从4月龄到6月龄显著增加(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性别因素 屠宰品质 胴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尼特羊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表达规律及其与肉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月英 程海星 +4 位作者 王乐 刘树军 张静 任霆 靳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126,131,共6页
选取40只苏尼特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定量PCR技术对不同月龄苏尼特羊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中CAST基因的表达规律与肉质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基因表达量与肉质指标的关联。结果表明:CAST在三个实验部位中的表达规律相同,5、6、8... 选取40只苏尼特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定量PCR技术对不同月龄苏尼特羊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中CAST基因的表达规律与肉质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基因表达量与肉质指标的关联。结果表明:CAST在三个实验部位中的表达规律相同,5、6、8月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12月龄降到最低。4个月龄中,CAST基因的表达量为臂三头肌(Q)>股二头肌(H)>背最长肌(B)。5月龄时股二头肌(H)和背最长肌(B)表达量基本相同,8月龄时,臂三头肌(Q)和股二头肌(H)表达量基本相同。在8、12月龄时,臂三头肌(Q)中CAS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B)。在背最长肌中,CAST基因表达量与剪切力(r=-0.449)、黄度值(r=-0.753)、p H2(r=-0.245)呈负相关;与红度值呈显著负相关(r=-0.950,p=0.050);与亮度值(r=0.171)、p H1(r=0.387)呈正相关;在股二头肌中,CAST基因表达量与剪切力(r=0.520)、黄度值(r=0.846)呈正相关;与红度值(r=-0.091)、亮度值(r=-0.193)、p H1(r=-0.446)、p H2(r=-0.446)呈负相关。在臂三头肌中,CAST基因表达量与剪切力(r=0.333)呈正相关;与红度值(r=-0.494)、黄度值(r=-0.465)、亮度值(r=-0.317)、p H1(r=-0.814)、p H2(r=-0.629)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羊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 相对定量PCR 表达规律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苏尼特羊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雅娟 尹丽卿 +4 位作者 苏琳 刘树军 李云 王小斌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0-34,共5页
以12月龄不同饲养条件下(放牧和圈养)苏尼特羊背最长肌作为实验材料,用ATP酶染色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研究不同饲养方式下肌纤维类型组成。结果表明:放牧苏尼特羊背最长肌Ⅰ型和ⅡB型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小于圈养(P<... 以12月龄不同饲养条件下(放牧和圈养)苏尼特羊背最长肌作为实验材料,用ATP酶染色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研究不同饲养方式下肌纤维类型组成。结果表明:放牧苏尼特羊背最长肌Ⅰ型和ⅡB型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小于圈养(P<0.05);同时,放牧苏尼特羊背最长肌Ⅰ型和ⅡA型肌纤维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MyHCⅠ和MyHCⅡa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大于圈养(P<0.05),ⅡB型肌纤维数量比例和MyHCⅡb型基因mRNA表达量则呈现相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羊 饲养方式 肌纤维类型 MyH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酸方式对巴美肉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贾雪晖 王小斌 +3 位作者 靳烨 张宏博 靳志敏 通力嘎 《肉类研究》 2012年第5期14-16,共3页
随机选择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巴美肉羊,以非吊挂排酸和吊挂排酸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实验,分别测定其不同部位0.5~48h pH值的变化规律和24~72h剪切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非吊挂排酸羊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均在宰后6h或8h的pH值显... 随机选择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巴美肉羊,以非吊挂排酸和吊挂排酸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实验,分别测定其不同部位0.5~48h pH值的变化规律和24~72h剪切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非吊挂排酸羊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均在宰后6h或8h的pH值显著小于吊挂排酸羊(P<0.05)。非吊挂排酸羊在不同时间pH值没出现显著下降,吊挂排酸羊在不同时间pH值易出现显著下降。通过对巴美肉羊宰后24~72h时间内指定部位肌肉剪切力变化规律得出吊挂排酸羊3个指定部位剪切力总体要比非吊挂排酸羊剪切力低。在吊挂排酸方式下背最长肌剪切力最易出现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PH值 吊挂排酸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美肉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生长发育及屠宰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腾克 张宏博 +4 位作者 王贵印 华小青 史晓燕 李志荣 靳烨 《肉类研究》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以小尾寒羊(母本)为对照,对4、6、8、12月龄的巴美肉羊(父本)和杂交后代巴寒F1美肉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巴美肉羊胸围、胸围指标和体躯指数极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1);巴美肉羊和巴寒F1日增质量在8月龄达到最大... 以小尾寒羊(母本)为对照,对4、6、8、12月龄的巴美肉羊(父本)和杂交后代巴寒F1美肉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巴美肉羊胸围、胸围指标和体躯指数极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1);巴美肉羊和巴寒F1日增质量在8月龄达到最大,12月龄开始下降。巴美肉羊和巴寒F1的屠宰性能和等级分割肉优于小尾寒羊。在6月龄巴寒F1净肉率、肉骨比和腰肉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说明巴寒F1具有早期生长优势。随月龄的增加,巴美肉羊净肉质量、胴体产肉率、净肉率、肉骨比、肋肉和腹下肉极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1),腰肉差异显著(P<0.05)。在12月龄巴寒F1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极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但各个月龄宰前活质量和胴体质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后代 生长发育状况 屠宰性能 巴美肉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月龄巴美肉羊屠宰性能与肉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宏博 刘树军 +3 位作者 靳烨 靳志敏 袁倩 王贵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28-130,191,共4页
巴美肉羊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新培育成的肉羊新品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选择5月龄巴美肉羊2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作对比屠宰实验,测定屠宰品质(如屠宰率和净肉率、眼肌面积和背肉厚)和肉质特性(嫩度、熟肉率和脂肪含量)。结... 巴美肉羊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新培育成的肉羊新品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选择5月龄巴美肉羊2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作对比屠宰实验,测定屠宰品质(如屠宰率和净肉率、眼肌面积和背肉厚)和肉质特性(嫩度、熟肉率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巴美肉羊的净肉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的净肉率(p<0.05)。巴美肉羊的眼肌面积和背肉厚显著大于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的同类指标(p<0.05),且其二级肉所占净肉重的比重显著大于对照组肉羊二级肉的该项指标(p<0.05)。巴美肉羊股二头肌的L*显著大于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的L*(p<0.05)。同时,巴美肉羊的剪切力值显著大于苏尼特羊的剪切力值(p<0.05),熟肉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的熟肉率(p<0.05)。常规理化指标方面,巴美肉羊水分含量稍大于对照组肉羊的该项指标,但不显著(p>0.05),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居中,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肉羊(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屠宰品质 肉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羊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晶 罗玉龙 +5 位作者 刘树军 王德宝 陈洋 赵丽华 陈海星 靳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73-75,7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4月龄苏尼特羊、小尾寒羊及巴寒F2不同部位的共轭亚油酸(CLA)含量。选以上三个品种的羊各6只,每只羊就其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臂三头肌三个部位分别取三个平行样,共162个样进行气相色谱测定。通过比较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 本研究旨在探索4月龄苏尼特羊、小尾寒羊及巴寒F2不同部位的共轭亚油酸(CLA)含量。选以上三个品种的羊各6只,每只羊就其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臂三头肌三个部位分别取三个平行样,共162个样进行气相色谱测定。通过比较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羊肉中CLA的含量,确定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羊肉营养价值的高低,阐明品种及部位对羊肉中CL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和部位都对羊肉中CLA的含量有一定影响。以共轭亚油酸作为评价羊肉营养价值的标准时,苏尼特肉质较小尾寒羊和巴寒F2好,其中臂三头肌肉质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苏尼特羊 巴寒F2 共轭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美肉羊净肉质量与净肉率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宏博 李云 +2 位作者 靳烨 袁倩 贾雪晖 《肉类研究》 2012年第5期6-9,共4页
在羊肉生产加工的屠宰线上,为了较快地预测胴体净肉质量和净肉率,并按照不同产肉性能对肉羊胴体进行等级划分,以建立科学合理的优质优价收购体系,本实验选取30头4~8月龄巴美肉羊,对其进行屠宰、冷却、分割,并分别测定其宰前羊体活质量(... 在羊肉生产加工的屠宰线上,为了较快地预测胴体净肉质量和净肉率,并按照不同产肉性能对肉羊胴体进行等级划分,以建立科学合理的优质优价收购体系,本实验选取30头4~8月龄巴美肉羊,对其进行屠宰、冷却、分割,并分别测定其宰前羊体活质量(X1)、热胴体质量(X2)、眼肌面积(X3)、背肉厚度(X4)等指标。将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最终得到以X1、X2和X3三因子共同预测净肉质量(Y1)的线性方程Y1=-1.113+1.088X2-0.141X1-0.004X3(R2=0.996)和预测净肉率(Y2)的线性方程Y2=31.187+2.362X2-1.090X1+0.068X3(R2=0.920),结果表明这两个方程均可在实际生产中用于巴美肉羊净肉质量和净肉率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净肉质量 净肉率 预测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美肉羊生长发育和胴体等级肉产量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宏博 刘树军 +3 位作者 靳志敏 袁倩 贾雪晖 靳烨 《肉类研究》 2013年第1期8-10,共3页
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各1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进行对比屠宰实验,分别测定并计算其体尺指标(体长、体高、胸围)、体尺指数(体型指数、胸围指数、体躯指数)和胴体等级分割肉质量,即一级肉(后腿肉和腰肉)、二级肉(肋肉和... 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各1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进行对比屠宰实验,分别测定并计算其体尺指标(体长、体高、胸围)、体尺指数(体型指数、胸围指数、体躯指数)和胴体等级分割肉质量,即一级肉(后腿肉和腰肉)、二级肉(肋肉和肩颈肉)、三级肉(腹下肉),确定巴美肉羊在生长发育和胴体等级肉产量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结果表明:巴美肉羊的胸围、胸围指数和体躯指数均显著大于同月龄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P<0.05),且随着月龄增加,该类指标的增加速率也快于对照组肉羊。同时,6、8月龄巴美肉羊的各等级肉质量均显著大于同月龄对照组肉羊(P<0.05),且随着月龄增加,其优质肉块的增长速率也大于其他肉块。因此,巴美肉羊与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相比,具有良好的前躯和躯干相对发育能力以及该品种肉羊良好的优质肉块的产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生长发育 等级 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因素对巴美肉羊股二头肌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宏博 靳志敏 +3 位作者 刘树军 靳烨 袁倩 王贵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134,142,共5页
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各20只,按性别分类并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对比屠宰后实验指标,分别测定其股二头肌的色泽、嫩度、pH和熟肉率,研究基于性别因素的巴美肉羊肉用品质特性。各实验组4月龄母羊的a*值显著(p<0.05)大于其... 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各20只,按性别分类并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对比屠宰后实验指标,分别测定其股二头肌的色泽、嫩度、pH和熟肉率,研究基于性别因素的巴美肉羊肉用品质特性。各实验组4月龄母羊的a*值显著(p<0.05)大于其公羊的a*值,而剪切力值显著(p<0.05)小于同类公羊的剪切力值。而除苏尼特羊外熟肉率显著(p<0.05)大于同类公羊的熟肉率。巴美公羊的剪切力值显著(p<0.05)小于寒羊公羊和苏尼特公羊的剪切力值。6月龄巴美母羊和寒羊母羊股二头肌的a*值显著(p<0.05)大于其公羊的a*值。巴美公羊的剪切力值分别显著(p<0.05)小于寒羊公羊和苏尼特公羊的剪切力值。8月龄巴美母羊和巴美公羊的a*值显著(p<0.05)小于苏尼特母羊和苏尼特公羊的a*值。同时,8月龄巴美母羊和苏尼特母羊的熟肉率显著(p<0.05)大于其对应公羊的熟肉率。各实验组的pH24显示6月龄表现出了优质的肉质特性,且其剪切力值随着月龄增加呈先显著下降后显著上升趋势(p<0.05)。同时,熟肉率随着月龄增加却呈现出先显著增加后显著下降趋势(p<0.05)。实验得出,性别因素对肉品质具有影响,巴美母羊在6月龄时表现出色泽、嫩度以及持水性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色泽 嫩度 pH 熟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和部位羊肉中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活性与肉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晓彬 袁倩 +1 位作者 刘树军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0,共4页
选取巴美肉羊5、6、8月龄和12月龄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分别测定并比较它们的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糖酵解指标和肉质指标,以探讨AMPK与宰后肌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MPK活性随着月龄的增... 选取巴美肉羊5、6、8月龄和12月龄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分别测定并比较它们的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糖酵解指标和肉质指标,以探讨AMPK与宰后肌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MPK活性随着月龄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P<0.05),背最长肌的AMPK活性显著高于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P<0.05);AMPK活性与肌糖原含量、乳酸含量和己糖激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L*值、a*值、剪切力和熟肉率呈负相关(P<0.05)。提示AMPK活性与肌糖原、己糖激酶、乳酸、肉的色泽、剪切力和熟肉率具有相关性,AMPK可能通过调节糖酵解进程进而影响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 糖酵解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5kg巴美肉羊育肥羊蛋白质需要量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丰 金海 +5 位作者 薛树媛 王贵印 刘树军 皇甫江 李云 王小斌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24期27-30,共4页
为解决在传统肉羊养殖中,特别是地方肉羊品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蛋白质营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饲料蛋白质浪费的问题,试验以20~35 kg巴美肉羊公羔为研究对象,将肉羊的蛋白质需要分解为维持蛋白质需要加生长蛋白质需要,通过消化代谢试验测定... 为解决在传统肉羊养殖中,特别是地方肉羊品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蛋白质营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饲料蛋白质浪费的问题,试验以20~35 kg巴美肉羊公羔为研究对象,将肉羊的蛋白质需要分解为维持蛋白质需要加生长蛋白质需要,通过消化代谢试验测定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通过饲养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得到的体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及蛋白质沉积量等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推算出巴美肉羊公羔的蛋白质需要量。试验得出:20~35 kg巴美肉羊公羔的维持氮需要量为292 mg/kg0.75,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83 g/kg0.75,维持可消化蛋白质需要量为3.86 g/kg0.75。研究确定体质量为20~35 kg巴美肉羊公羔,日增质量为100~400 g阶段的净蛋白质需要量,为巴美育肥羊的科学饲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蛋白质 维持需要量 生长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巴美肉羊生产性能和内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丰 金海 +5 位作者 薛树媛 王贵印 王崇光 皇甫江 王小斌 周亮 《养殖与饲料》 2017年第2期38-41,共4页
为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巴美肉羊生产性能和内脏发育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34.87±0.87 kg的巴美羔羊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添加35%自由采食量、、65%自由采食量、自由采食量的全混合颗粒饲料。结果表明,试验羊的体重、日增重均... 为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巴美肉羊生产性能和内脏发育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34.87±0.87 kg的巴美羔羊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添加35%自由采食量、、65%自由采食量、自由采食量的全混合颗粒饲料。结果表明,试验羊的体重、日增重均随营养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自由采食组、65%自由采食组和35%自由采食组的日增重分别为388.13±35.94、233.11±35.52、35.73±36.84 g,除料肉比外其余屠宰指标均随营养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试验羊的内脏重随营养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高营养水平组的生产性能和内脏发育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巴美肉羊 生产性能 内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