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4—2020年毛乌素沙地新垦耕地和弃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对荒漠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费兵强 吴波 +6 位作者 殷婕 董春媛 马慧榕 修晓敏 贾晓红 庞营军 张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1-672,共12页
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基于长时序多源遥感数据,分析了1964—2020年毛乌素沙地新垦耕地与弃耕地的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对荒漠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1964—2020年毛乌素沙地新垦耕地和弃耕地面积变化可分为... 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基于长时序多源遥感数据,分析了1964—2020年毛乌素沙地新垦耕地与弃耕地的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对荒漠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1964—2020年毛乌素沙地新垦耕地和弃耕地面积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964—1986年新垦耕地和弃耕地面积均较大,年均弃耕地面积是1986—2020年的2.89倍;1986—2007年新垦耕地和弃耕地面积均较小并且相对稳定;2007—2020年新垦耕地面积增长迅速,年均新垦耕地面积是1964—2007年的3.24倍。(2)新垦耕地和弃耕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1964—1986年新垦耕地集中分布于沙地中部和西部,以及南部部分区域;1971—2010年新垦耕地只在沙地南部和东部区域局部出现;2010—2020年沙地南部和东部区域新垦耕地大幅度增加,2015年以来开垦强度有所降低。1964—1971年弃耕地集中分布于沙地东北部以及中部和南部部分区域,1971—1986年弃耕地在沙地南部分布比较集中,同时也散布于沙地东北部以及中部和西部部分区域;1986—2020年弃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仅在沙地南缘和东部部分区域出现。(3)1964—1986年毛乌素沙地的耕地弃耕使弃耕地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了强烈的荒漠化;2010—2020年新垦耕地周边区域荒漠化土地并未出现扩张现象,但荒漠化程度存在加重趋势。耕地开垦和弃耕主要受政策因素驱动。近年来毛乌素沙地的大规模耕地开垦对其荒漠化的长期影响需要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垦耕地 弃耕地 时空格局 荒漠化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审旗古榆树保护及复壮措施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雷娜庆 巴音贺希格 《现代园艺》 2024年第4期70-72,共3页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乌审旗古榆树,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走访调研,以乌审旗现有古榆树为研究对象,指出区域内古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其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提出乌审旗古榆树复壮养护措施。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改善...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乌审旗古榆树,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走访调研,以乌审旗现有古榆树为研究对象,指出区域内古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其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提出乌审旗古榆树复壮养护措施。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改善古榆树生长环境、水肥养分补充、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复壮古榆树的措施,以期为乌审旗古榆树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区域内其他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乌审旗 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林长制新模式 引领乌审旗林草高质高效发展
3
作者 焦智权 解相龙 樊镇嘉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3期14-16,共3页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部署,乌审旗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绿色发展、生态惠民,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原则,锚定发展目标,明确工作重点,以建设国家级三北工程绿化试点旗县、自治区级林长制“...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部署,乌审旗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绿色发展、生态惠民,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原则,锚定发展目标,明确工作重点,以建设国家级三北工程绿化试点旗县、自治区级林长制“抓示范、提质量”示范旗县为抓手,创新推出“三个同步走、三个大转变、多项举措”林长制新模式,着力打造标准高、示范强的乌审旗新名片,为全市乃至全区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林长制示范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工程 党委领导 林长制 问题导向 生态优先 乌审旗 因地制宜 部门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审旗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及分析
4
作者 张永忠 《植物医学》 2025年第4期90-96,共7页
内蒙古乌审旗为中国北方典型干旱沙漠,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在独特地理格局(毛乌素沙地腹地)与干旱半干旱气候协同作用下,形成了特殊的生物群落,同时也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特殊的潜在通道。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与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内蒙古乌审旗为中国北方典型干旱沙漠,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在独特地理格局(毛乌素沙地腹地)与干旱半干旱气候协同作用下,形成了特殊的生物群落,同时也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特殊的潜在通道。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与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辨识乌审旗外来入侵物种组成谱系,解析其入侵机制及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区域内现存外来入侵植物19种,涉及10科17属,以菊科、豆科为主,草本植物占比84.2%;入侵动物6种,全部为昆虫纲。在上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乌审旗入侵生物防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为乌审旗生态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 危害 防控策略 乌审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羊柴人工林生物量特征及固碳能力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乐军 曹恭祥 +4 位作者 李银祥 胡志健 张丽 塔娜 杨积春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了巩固和提升沙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本研究选择毛乌素沙地羊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龄羊柴人工林的植被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的生物量及碳密度特征。结果显示:羊柴地上生物量从8 a生到17 a... 为了巩固和提升沙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本研究选择毛乌素沙地羊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龄羊柴人工林的植被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的生物量及碳密度特征。结果显示:羊柴地上生物量从8 a生到17 a生增加了1.76倍,而草本层生物量、枯落物层生物量差异不显著。羊柴的平均碳含量为48.11%,草本层的平均碳含量为42.83%,枯落物层的碳含量为42.29%。随着林龄增加,羊柴人工林碳密度显著增加(P<0.05),灌木层碳密度增长了175%,草本层增长了6.89%,枯落物层增长了15.12%,土壤有机碳含量增长了16.69%。研究表明,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存在较大差异,开展不同环境条件、林分结构下植被的生物量及碳密度研究,可为准确估算林分固碳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羊柴 生物量特征 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期对燕麦全株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那亚 陶雅 +4 位作者 李峰 花梅 徐丽君 李文龙 乌仁曹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0-1728,共9页
观测15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研究不同生育期对不同燕麦品种全株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为鄂尔多斯地区引进高产优质的燕麦品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在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干草产量最高的品种分... 观测15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研究不同生育期对不同燕麦品种全株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为鄂尔多斯地区引进高产优质的燕麦品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在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干草产量最高的品种分别是‘爱沃256’‘领袖’和‘黄燕麦’;2)粗蛋白含量在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最高的品种分别是‘爱沃256’‘青引2号’和‘甜燕麦’;3)粗灰分含量在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最低的品种分别是‘青引1号’‘白燕7号’和‘黄燕麦’;4)‘青引2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灌浆期最低,蜡熟期和乳熟期最低的品种均是‘白燕7号’;5)在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均是‘白燕7号’;6)随着生育期的推移,‘白燕7号’的干草产量先降低后增加,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下降。综合分析得出,‘白燕7号’可作为鄂尔多斯地区高产优质的燕麦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其最适刈割期为蜡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生育期 品种 产量 营养成分 引种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立木材积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斯庆毕力格 刘利平 +6 位作者 李泽江 刘文军 萨格萨 王颖 郭金伟 孙维娜 苏强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9-26,55,共9页
立木材积不仅是林木生长的重要特性,也是森林资源监测的关键指标。为准确测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蓄积量,本研究基于内蒙古毛乌素沙地131株樟子松的实测数据,以胸径和树高为自变量,选用多种方程形... 立木材积不仅是林木生长的重要特性,也是森林资源监测的关键指标。为准确测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蓄积量,本研究基于内蒙古毛乌素沙地131株樟子松的实测数据,以胸径和树高为自变量,选用多种方程形式建立了樟子松的立木材积模型,并绘制了立木材积表。结果表明,一元和二元材积模型均以幂函数形式为最佳(V=0.00017D^(2.220)和V=0.000093D^(1.693)H^(1.001)),R^(2)分别为0.98和0.99;两个模型均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相对误差介于-16%~18%,特别是二元材积模型,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在10%以内。本研究构建的樟子松立木材积模型和立木材积表,今后可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蓄积量测算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积 模型构建 适用性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棘豆苦马豆素和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倪苗 马崇勇 +9 位作者 董海娟 乌仁曹 巴图那顺 乌银嘎 季彦华 嘎丽娃 梁艳 苏秦 孙彦楠 余奕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9期75-78,共4页
该文选取鄂尔多斯市乌审旗3个试验点天然草地小花棘豆,分别在分枝期、现蕾期、盛花期和枯黄期检测其苦马豆素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在不同物候期呈动态变化,苦马豆素在盛花期... 该文选取鄂尔多斯市乌审旗3个试验点天然草地小花棘豆,分别在分枝期、现蕾期、盛花期和枯黄期检测其苦马豆素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在不同物候期呈动态变化,苦马豆素在盛花期含量最高,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磷平均含量在现蕾期表现最好。综合评定小花棘豆毒素和营养成分,结果为现蕾期>分枝期>盛花期>枯黄期。在小花棘豆综合利用过程中,如提取苦马豆素,最佳刈割期为盛花期,如作饲草料,最佳刈割期为现蕾期,结合脱毒或间歇饲喂等方式进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苦马豆素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玉东 张秋良 +5 位作者 陈晓燕 张榕 宝朝鲁门 阿日宾巴雅尔 斯庆毕力格 王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2,共9页
【目的】准确构建库布齐沙漠地区4种人工灌木林生物量预测模型,为估算当地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提供基础。【方法】以库布齐沙漠地区4种人工灌木林(柠条、沙棘、沙柳、杨柴)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株收获法测定4种灌木不同营养器官(干、枝... 【目的】准确构建库布齐沙漠地区4种人工灌木林生物量预测模型,为估算当地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提供基础。【方法】以库布齐沙漠地区4种人工灌木林(柠条、沙棘、沙柳、杨柴)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株收获法测定4种灌木不同营养器官(干、枝、叶、根)的生物量,将实测生长因子(地径D、株高H、冠幅直径C)及其组合因子(冠幅面积S、植冠体积V、植株体积D2H)作为自变量,利用生物量模型法选取一元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构建4种灌木各器官、地上及全株生物量模型。【结果】4种灌木不同器官中,柠条叶生物量最优模型为幂函数,干、枝、根3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二次函数。沙棘干生物量最优模型为幂函数,枝、叶、根3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一元线性函数。沙柳干、枝、根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一元线性函数,叶生物量最优模型为二次函数。杨柴干生物量最优模型为一元线性函数,枝、叶、根3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二次函数。4种灌木地上生物量与全株生物量最优模型相同,柠条和杨柴最优模型为二次函数,沙棘和沙柳最优模型为一元线性函数。4种灌木全株与地上生物量模拟方程平均相对误差(RMA)为13.46%~24.07%,总相对误差(RS)为-11.19%~7.66%,拟合精度较高。【结论】构建的4种人工灌木林全株与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用于库布齐沙漠地区区域尺度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人工灌木林 生物量模型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草种子喷播机喷播系统设计与性能试验
10
作者 李银祥 杨跃文 +5 位作者 张凤鹤 塔娜 桑昊 张丽 尚海军 曹淑云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40-44,共5页
GBZP-3.6型灌草种子喷播机可用于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和沙化退化草原等立地条件的灌草种子喷播作业,其关键部件风种混合负压仓的创新性结构设计和应用解决了喷播系统均匀出种问题,同时,扇形鸭嘴状结构的喷头和4个喷头的空间位置分布有... GBZP-3.6型灌草种子喷播机可用于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和沙化退化草原等立地条件的灌草种子喷播作业,其关键部件风种混合负压仓的创新性结构设计和应用解决了喷播系统均匀出种问题,同时,扇形鸭嘴状结构的喷头和4个喷头的空间位置分布有效解决了漏播问题。本研究系统介绍了GBZP-3.6型灌草种子喷播机整机机构和喷播系统关键部件,并开展了灌草种子播量测试和喷播均匀性试验,评估了GBZP-3.6型灌草种子喷播机作业综合性能和应用效果,为该机型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GBZP-3.6型灌草种子喷播机灌草种子播量为17~178 kg·hm^(-2),可以满足沙地和草地修复治理中对播量的要求;播种箱排种轴的槽轮开口比例为25%,排种轴转速为60 r·min^(-1)和110 r·min^(-1)下的喷播稳定性较好;在沙化草地和平缓沙地作业适宜速度为3 km·h^(-1),作业带宽为4 m,平均落种量为339粒·m^(-2),落种均匀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草种子 喷播机 负压仓 播量 均匀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燕麦品种在内蒙古西部黄河南岸地区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那亚 乌仁曹 +4 位作者 李峰 花梅 徐丽君 李文龙 陶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7-101,共5页
试验旨在综合评价15个燕麦品种在内蒙古西部黄河南岸地区的生产性能。试验于2021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种植15个燕麦品种,观测参试品种的产量特性及营养品质等指标,对15个燕麦品种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太阳神的株高最高,... 试验旨在综合评价15个燕麦品种在内蒙古西部黄河南岸地区的生产性能。试验于2021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种植15个燕麦品种,观测参试品种的产量特性及营养品质等指标,对15个燕麦品种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太阳神的株高最高,太阳神和爱沃256的鲜草产量较高,领袖(速锐)和黄燕麦的干草产量较高,白燕7号、青引2号和青燕1号的干鲜比较高。青引2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白燕7号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均最低,贝勒2号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白燕7号的相对饲用价值最高。研究表明,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15个燕麦品种的产量特性及营养品质的10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白燕7号、甜燕麦和黄燕麦的综合表现最佳,适宜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内蒙古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默川平原不同玉米品种青贮饲料的品质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那亚 渠晖 +4 位作者 花梅 李峰 乌仁曹 李雪 陶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5,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土默川平原用作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以内蒙古土默特左旗5个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为原料,比较其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菌群的变化,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玉米品种青贮后营养保存较好,品质... 为筛选出适宜土默川平原用作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以内蒙古土默特左旗5个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为原料,比较其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菌群的变化,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玉米品种青贮后营养保存较好,品质均有所改善。品种金岭367、京科968和先玉027青贮后的相对饲用价值较高(RFV>140),品种京科968、先玉027和金岭367的干物质含量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是调制青贮饲料的优质原料。青贮后,各品种的粗蛋白含量下降(降幅3.46%~14.4%),但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品种京科968、先玉027和金岭367的中性洗涤剂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低,饲用价值较高。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金岭367玉米青贮后综合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菌群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计量视角下沙障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双立 黄海广 +2 位作者 党晓宏 郭跃 万俊华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5期75-78,85,共5页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我国沙障的研究现状,采取文献计量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公共信息平台,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6个角度对1959—2021年沙障文献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对沙障的研究始于1959年,截至2021年共分为4个阶...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我国沙障的研究现状,采取文献计量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公共信息平台,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6个角度对1959—2021年沙障文献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对沙障的研究始于1959年,截至2021年共分为4个阶段,其中2017—2021年为沙障研究的黄金时期。研究信息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高永、闫德仁、刘虎俊、丁国栋为代表性的科研人员组成不同研究团体,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组成主要研究机构,团体内联系密切,团队间缺乏交流合作。研究热点涉及“防风固沙”“沙障”“流动沙丘”和“数值模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活跃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障 CNKI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守在毛乌素沙地的治沙队伍
14
作者 叶菲菲 苏雅拉巴雅尔 哈斯鲁 《内蒙古林业》 2020年第8期22-24,共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一片充满生机、广袤富饶、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也是一片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合的土地,更是一片人类演绎治沙传奇与绿色梦想的土地……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段,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南缘、毛乌素沙地腹部,曾...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一片充满生机、广袤富饶、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也是一片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合的土地,更是一片人类演绎治沙传奇与绿色梦想的土地……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段,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南缘、毛乌素沙地腹部,曾是一块林草丰茂之地,孕育了独具魅力的萨拉乌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鄂尔多斯高原 游牧文化 绿色梦想 农耕文化 乌审旗 萨拉乌苏 治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鼠李(Rhamnus erythroxylon)不同生境群落组成及种间关系
15
作者 尚志强 蒋雷 +4 位作者 许碧霞 李国萍 万俊华 靳雪艳 李国强 《草原与草业》 2022年第4期15-20,共6页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与生境密切相关,为探讨柳叶鼠李不同生境间物种群落组成及种间关系的差异,本研究以乌审旗和克什克腾旗为研究对象,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分别设置15个1 m×1 m的样方,于2020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通过测定群落植物的种类...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与生境密切相关,为探讨柳叶鼠李不同生境间物种群落组成及种间关系的差异,本研究以乌审旗和克什克腾旗为研究对象,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分别设置15个1 m×1 m的样方,于2020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通过测定群落植物的种类、高度、密度和盖度,并记录群落物种出现的样方数及每个样方内出现的所有物种数,分析柳叶鼠李(Rhamnus erythroxylon)不同生境群落组成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群落中共出现18个物种,隶属于7个科,乌审旗总体间呈现显著负关联关系,克什克腾旗总体间呈现不显著负关联关系,乌审旗有72个物种对相互独立,有50个物种对呈负相关关系,有31个物种对呈正相关。克什克腾旗有94个物种对相互独立,有46个物种对呈负相关关系,有13个物种对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群落组成 总体联结性 种间联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草蚓体系对粘性土壤结构、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牟春燕 卢杉杉 +2 位作者 汪茜 张平 韩雪冰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4期15-20,共6页
针对粘性土壤结构不良、养分固定严重、微生物活性低等关键障碍,构建了由高吸水性竹纤维、蚯蚓和菊苣组成的“竹草蚓体系”,并探究其协同改良粘性土壤的效果。采用四川省乐山市典型粘性土壤开展对比试验,研究了“竹草蚓体系”(处理组)... 针对粘性土壤结构不良、养分固定严重、微生物活性低等关键障碍,构建了由高吸水性竹纤维、蚯蚓和菊苣组成的“竹草蚓体系”,并探究其协同改良粘性土壤的效果。采用四川省乐山市典型粘性土壤开展对比试验,研究了“竹草蚓体系”(处理组)对土壤结构、养分含量及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土壤团聚体结构致密、表面光滑,孔隙规则且连续(主要为管状孔道),显著优于结构松散、孔隙不规则的对照组(CK)。处理组显著提高了各土层(0~10、10~20、20~30 cm)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其中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较CK提高99.92%,全氮含量约为CK的4.14倍;处理组土壤的速效养分(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也均显著高于CK,且不同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各异。处理组显著提高了各土层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且该提高效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7~28 d)持续增强,表明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促进作用具有持久性。竹草蚓体系通过竹纤维改善土壤微环境、蚯蚓优化土壤结构与促进养分循环、菊苣活化深层养分三者的协同作用,有效改良了粘性土壤的物理结构、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活性,为粘性土壤障碍的生态、高效和可持续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草蚓体系 土壤改良 粘性土壤 土壤结构 土壤养分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菌肥与有机肥及秉前环毛蚓组合处理对若尔盖鼠害草地土壤结构与速效养分的影响
17
作者 张平 成芷依 +2 位作者 程婷 先锐 李佳莲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4期21-27,共7页
为改善若尔盖地区因鼠害而导致的草地土壤退化问题,以“竹纤维菌肥+有机肥”为基础改良组合,引入秉前环毛蚓构建复合处理,通过对比空白对照(CK)、竹纤维菌肥+有机肥(JY)、竹纤维菌肥+有机肥+秉前环毛蚓(JYQ)3种处理,系统探讨不同改良措... 为改善若尔盖地区因鼠害而导致的草地土壤退化问题,以“竹纤维菌肥+有机肥”为基础改良组合,引入秉前环毛蚓构建复合处理,通过对比空白对照(CK)、竹纤维菌肥+有机肥(JY)、竹纤维菌肥+有机肥+秉前环毛蚓(JYQ)3种处理,系统探讨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结构(团聚体稳定性)及速效养分(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为鼠害退化草地的土壤修复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结果表明,加入竹纤维菌肥、羊粪有机肥的样地(JY地)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参数值(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均高于对照样地(CK地),表现出更优的土壤稳定性;加入竹纤维菌肥、羊粪有机肥、秉前环毛蚓的样地(JYQ地)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次之;各处理样地土壤的铵态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JY地能提升土壤铵态氮含量,引入秉前环毛蚓的JYQ地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但对有效磷的提升作用有限。研究结果为修复鼠害破坏的土壤环境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菌肥 有机肥 秉前环毛蚓 退化草地 土壤改良 四川若尔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复合饵料对小鼠生理指标与致死率的影响
18
作者 翟森 代鑫 +1 位作者 沙燕 珠娜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4期28-33,共6页
将高吸水性竹纤维作为饵料添加成分,探讨竹纤维不同添加量(CK,0;T1,10%;T2,40%;T3,70%)对小鼠生长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竹纤维的处理组小鼠平均日增质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但心脏指数和全肠指数差... 将高吸水性竹纤维作为饵料添加成分,探讨竹纤维不同添加量(CK,0;T1,10%;T2,40%;T3,70%)对小鼠生长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竹纤维的处理组小鼠平均日增质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但心脏指数和全肠指数差异不显著;T1处理的肝脏指数显著低于T2、CK组(P<0.05);T1、T2、CK组的肾脏指数显著高于T3组(P<0.05);所有处理组的促炎因子IL-1β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饵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竹纤维能明显降低小鼠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质量,提高小鼠的死亡率,提升小鼠血液炎性因子IL-1β的浓度及肝脏指数。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环保型灭鼠饵料、拓展竹纤维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小鼠 致死率 脏器指数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