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洪光宇 吴建新 +5 位作者 苏雅拉巴雅尔 王晓江 李卓凡 王云霓 高孝威 史晓燕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22-28,共7页
针对毛乌素沙地已实施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生态工程的防风固沙、植被恢复、土壤保育、水分涵养等生态功能进行监测与评价。为优化区域生态工程布局,提高生态工程成效,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以毛乌素沙... 针对毛乌素沙地已实施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生态工程的防风固沙、植被恢复、土壤保育、水分涵养等生态功能进行监测与评价。为优化区域生态工程布局,提高生态工程成效,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以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评价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为涵养水源25.7亿元·a^-1,净化大气环境12.58422亿元·a^-1,生物多样性12.54亿元·a^-1,保育土壤6.3亿元·a^-1,固碳释氧5.85亿元·a^-1,防风固沙4.68亿元·a^-1,林木积累营养物质0.546亿元·a^-1,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较高的灌木树种为柠条锦鸡儿、杨柴和沙柳,分别为32.94959亿元·a^-1、21.34416亿元·a^-1、9.934674亿元·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林 退耕还林 生态服务功能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飞播杨柴林平茬复壮成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卓凡 苏和 +9 位作者 王晓江 张雷 洪光宇 高孝威 李梓豪 海龙 武永智 吴建新 白艳 苏雅拉巴雅尔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6-9,14,共5页
以毛乌素沙地飞播杨柴林为研究对象,对杨柴林的平茬方式、预留盖度、平茬周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状平茬可降低林分的枯枝率,提高单位面积内株丛数量,其单位面积内活枝数量是平茬前的1.51倍;预留30%~40%盖度单位面积内具有较高... 以毛乌素沙地飞播杨柴林为研究对象,对杨柴林的平茬方式、预留盖度、平茬周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状平茬可降低林分的枯枝率,提高单位面积内株丛数量,其单位面积内活枝数量是平茬前的1.51倍;预留30%~40%盖度单位面积内具有较高的株丛数量、活枝数量和生物量,同时具有较低的枯枝率,可在生产中选择此范围预留盖度进行作业;通过连年监测,平茬第3 a枯枝率可达到24.21%~49.89%,杨柴林表现为衰退,在生产中可选择3 a作为飞播杨柴林的平茬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柴 平茬复壮 毛乌素沙地 成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密度和林龄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云霓 高孝威 +6 位作者 苏雅拉巴雅尔 海龙 李卓凡 黄萨仁 曾宇 李梓豪 王晓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2-16,共5页
以内蒙古大青山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密度和林龄对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和树高在11林龄前增长缓慢,12~27龄时增长加快,为速生期,到27龄后又增长变缓,且逻辑斯蒂生长方程很好地拟合其随林... 以内蒙古大青山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密度和林龄对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和树高在11林龄前增长缓慢,12~27龄时增长加快,为速生期,到27龄后又增长变缓,且逻辑斯蒂生长方程很好地拟合其随林龄的生长的变化过程。树高对林分密度的敏感性不大,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树高表现为略微降低;但胸径明显减小,且林龄越大,密度效应越显著。在林龄16龄后林分密度增大导致林木胸径减小,引起胸径明显减小的密度为低于1 500株/hm^2。林分生物量随密度增加一直增大,在研究的年龄阶段(10~40年)其密度效应还不明显,但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的林分密度不高于1 5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径 树高 生物量 密度 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黑杨抗逆性优良品种基因库种质资源10年总结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爱平 王晓江 +2 位作者 苏雅拉巴雅尔 黄萨仁 郗雯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29-38,共10页
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属于杨属黑杨派(Aigeiros Section),黑杨派具有早期速生、材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为提供杨树育种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获得丰富的遗传变异杨树新品种,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杨树育种种质资源,选育出适应内蒙古西... 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属于杨属黑杨派(Aigeiros Section),黑杨派具有早期速生、材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为提供杨树育种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获得丰富的遗传变异杨树新品种,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杨树育种种质资源,选育出适应内蒙古西部气候条件的欧洲黑杨新种质材料,对引进的118个欧洲黑杨品种种质资源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进行区域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树高和胸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其中N108、N105、N110、N88、N31、N11、N115、N10、N64、N45、N1、N48、N46等52个品种的综合评比超过对照种欧美杨107号(Populus xeuramericana clone)、108、2001和84K杨的平均值。多数品种对干旱、严寒的适应能力及抗旱抗寒生产力强于对照品种107杨和108号。各品种间树高、胸径、抗寒和抗病虫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品种间的选择是十分有效的。这些品种在抗冻、抗旱、耐瘠薄、抗病虫、速生、材性方面均好于当地推广主栽品种,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并作为优良的基因资源创造改良品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黑杨 品种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青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雪害研究
5
作者 王云霓 李卓凡 +4 位作者 高孝威 苏雅拉巴雅尔 黄萨仁 曾宇 王晓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21-24,38,共5页
以雪害比较严重的内蒙古大青山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受害率与立地环境和关键林分结构特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青山华北落叶松林雪害主要有断梢、断干、倒伏等几种情况,林缘处的受害率变化为5. 56%~84. 44%,非林缘... 以雪害比较严重的内蒙古大青山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受害率与立地环境和关键林分结构特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青山华北落叶松林雪害主要有断梢、断干、倒伏等几种情况,林缘处的受害率变化为5. 56%~84. 44%,非林缘处受害率为0~12. 30%。华北落叶松林的立地条件与雪害程度密切相关。高海拔处和林缘处的林分更易受到雪害;底坡位样地有利于落叶松抵御雪害;坡向与林分雪害密切相关,依次为东北坡>北坡>西北坡。在高径比大于0. 64后,雪害出现;大于0. 9后,林分受害率随高径比增大快速升高,把林分高径比降到0. 64左右或维持在不超过0. 9的范围内,是提高森林抵抗雪灾能力的可行营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害 华北落叶松 高径比 受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洪光宇 王晓江 +6 位作者 王少昆 刘果厚 高孝威 苏雅拉·巴雅尔 张雷 李卓凡 李梓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0-398,共9页
水分在沙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物质与能量循环不可缺少的介质,因此研究沙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对揭示沙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阐明沙地水文变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沙地土壤水分时间和空间变化、... 水分在沙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物质与能量循环不可缺少的介质,因此研究沙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对揭示沙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阐明沙地水文变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沙地土壤水分时间和空间变化、水分入渗特征以及水量平衡研究方面阐述了沙地土壤水分研究现状和动态特征,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揭示了不同层次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以及不同人工植被区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量的响应,总结了沙地土壤水分模型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沙地土壤水分模型的研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通过对沙地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的综述,展望了今后应加强如下研究:(1)对沙区不同造林模式混交林开展植物功能型与土壤水量关系研究,找出人工植被在不同时期对土壤水分利用的阈值;(2)建立从点到面尺度转化的模型关系,更好地定量大尺度下区域水分承载力;(3)对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量平衡和水分传输过程及转化规律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建立耦合模型;(4)探索在有限的水资源环境下通过提高沙地土壤肥力,进而提高植被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土壤水分 时空变化 降雨入渗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灌木幼苗根系形态与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铁山 燕世忠 +3 位作者 苏雅拉巴雅尔 高孝威 李梓豪 王晓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8-12,共5页
采用全株挖掘法对苗圃地蒙古莸、小叶锦鸡儿、杨柴和紫穗槐的1 a生实生苗根系进行取样,研究4种灌木根系形态与数量特征,以期揭示在同一沙地生境下4种灌木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紫穗槐Ⅰ级侧根直径1.45 mm、长度14.24 cm,Ⅱ级侧根直径0... 采用全株挖掘法对苗圃地蒙古莸、小叶锦鸡儿、杨柴和紫穗槐的1 a生实生苗根系进行取样,研究4种灌木根系形态与数量特征,以期揭示在同一沙地生境下4种灌木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紫穗槐Ⅰ级侧根直径1.45 mm、长度14.24 cm,Ⅱ级侧根直径0.72 mm、长度11.16 cm,4种灌木中最大,蒙古莸、杨柴次之,小叶锦鸡儿最小;小叶锦鸡儿侧根总数最大,每株平均可达24根。紫穗槐和蒙古莸Ⅰ、Ⅱ级侧根总数差异显著(P<0.05),而小叶锦鸡儿差异性不显著;4种灌木Ⅰ级侧根总数无显著差异,Ⅱ级侧根总数差异极显著(P<0.01);蒙古莸在主根长度和根幅上显著高于其他3种灌木,分别达到41.44 cm和26.22 cm。4种灌木根系生物量均表现为主根>Ⅰ级侧根>Ⅱ级侧根,不同灌木根系同级根生物量之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灌木 细根 生物量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