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策克台井下宽频带地震计GL-S120B正弦波标定衰减因子的讨论
1
作者 冯雪东 李贵明 +2 位作者 刘芳 安全 胡玮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727,共11页
为解决EDAS-24GN6数据采集器对策克台井下宽频带地震计GL-S120B进行正弦标定的过程中产生的响应波形限幅问题,分析了数据采集器-地震计这一系统的标定过程及原理,结合GL-S120B的幅频响应特征,推导出正弦标定频点参数中的频率f、衰减因... 为解决EDAS-24GN6数据采集器对策克台井下宽频带地震计GL-S120B进行正弦标定的过程中产生的响应波形限幅问题,分析了数据采集器-地震计这一系统的标定过程及原理,结合GL-S120B的幅频响应特征,推导出正弦标定频点参数中的频率f、衰减因子λ与标定响应波形限幅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GL-S120B平坦响应频带内,为避免出现标定波形响应限幅,频率f与衰减因子λ的乘积应至少大于限幅下限50.93;而在其衰减响应频带内,由于地震计电压灵敏度的衰减,频率f与衰减因子λ的乘积最小取值也相应减小。据此,对衰减因子λ进行校正,并再次对GL-S120B进行正弦标定。标定及计算结果显示:标定波形未限幅,GL-S120B三分向幅频响应特征较为一致;灵敏度对出厂值的变化率保持在5%范围内。本研究结论可为采用EDAS-24GN6和GL-S120B地震观测系统的台站进行正弦波标定提供频点参数,并为其他台站解决正弦标定波形限幅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S120B 正弦标定 衰减因子 限幅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昌台地电阻率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戴勇 高立新 +2 位作者 高昌志 赵蒙生 张国清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8-363,408,共6页
对宝昌台地电阻率日变、年变和长期变化3种典型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点值曲线存在明显的日变形态,可能是由外线系统对地绝缘不良造成的;地电阻率年变主要是由气象因素年变引起的,其中温度和降雨量贡献基本相同;地电阻率NS测道存... 对宝昌台地电阻率日变、年变和长期变化3种典型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点值曲线存在明显的日变形态,可能是由外线系统对地绝缘不良造成的;地电阻率年变主要是由气象因素年变引起的,其中温度和降雨量贡献基本相同;地电阻率NS测道存在长期下降变化,而EW测道没有,这一现象与测区内水位、温度和降雨量等长期变化无关,主要是由于受到台站所在区域近EW向应力长期、持续作用引起的,并不对应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昌台 地电阻率 特征变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内蒙古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5.9级地震测震学指标异常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晓明 刘芳 刘文广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52,共6页
2003年8月16日,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交界处发生MS5.9地震。以本次地震为研究对象,结合震中区地震地质背景,从地震活动性和震害分布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b值、波速比(VP/VS)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在震前的变化,探讨了地... 2003年8月16日,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交界处发生MS5.9地震。以本次地震为研究对象,结合震中区地震地质背景,从地震活动性和震害分布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b值、波速比(VP/VS)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在震前的变化,探讨了地震前震源区地下介质体的演变过程,并对此次地震的孕震过程做出了初步推断。本次地震前波速比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的变化规律对该区域未来中强地震预测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5.9地震 B值 波速比 地震空间相关长度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台站水管仪观测质量及同震响应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郭伟 陈立峰 +2 位作者 苏亚梅 胡玮 贾昊东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9-366,共8页
针对仪器运行状况和外界环境等影响观测质量的因素,以及台站所处地质构造不同对台站影响的问题,采用位于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乌加河台、包头台、乌海台2015~2017年DSQ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3个台站的年零漂、相对噪声水平 M 1、M... 针对仪器运行状况和外界环境等影响观测质量的因素,以及台站所处地质构造不同对台站影响的问题,采用位于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乌加河台、包头台、乌海台2015~2017年DSQ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3个台站的年零漂、相对噪声水平 M 1、M2波潮汐因子γ值均方差等特征参数,并进行同震响应分析。研究表明,包头台水管仪的观测质量优于其它台站,主要是体现在零漂小、精度高、稳定性好,研究结果为评定水管仪观测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同震响应的延迟时间与震中距相关,最大振幅与震级间呈正相关,与震中距间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 DSQ水管倾斜仪 特征参数 同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山发现蛇绿混杂岩--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碰撞边界的关键证据 被引量:35
5
作者 吕洪波 冯雪东 +4 位作者 王俊 朱晓青 董晓朋 张海春 章雨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7-805,共29页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狼山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笔者等在狼山南缘的一系列构造逆冲片露头中发现了蛇绿混杂岩。根据野外观测、岩石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U-Pb定年等综合研究,确定了蛇绿混杂岩的基质为绿泥石片岩,而混杂岩块包括:紫...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狼山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笔者等在狼山南缘的一系列构造逆冲片露头中发现了蛇绿混杂岩。根据野外观测、岩石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U-Pb定年等综合研究,确定了蛇绿混杂岩的基质为绿泥石片岩,而混杂岩块包括:紫红色硅质岩、石英角斑岩、玄武岩、蚀变辉绿岩和变质辉长岩等。其中,绿泥石片岩、玄武岩、蚀变辉绿岩中年轻的岩浆锆石年龄将岩浆喷发时代锁定在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早期,而且该三种岩石都具有高铝(Al_2O_3>17%)玄武岩的特征,指示了本区白垩纪与俯冲带相关的构造环境。依据狼山白垩纪蛇绿混杂岩的发现笔者等尝试重新厘定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之间的碰撞时间和边界:作为华北克拉通西北重要组成部分的鄂尔多斯地块在晚白垩世向北俯冲并最终与中亚造山带碰撞拼合,从而造成了阴山造山带西段狼山的隆起。根据构造地貌相似性原理,华北克拉通北部边界可能要从白云鄂博至西拉木伦河一带向南移到阴山—燕山一带,而最后的碰撞时间则由晚古生代推迟到晚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与西伯利亚克拉通之间的中亚造山带的宽度也进一步向南加宽为整个蒙古南部与内蒙古高原区,构成新的中亚造山带。这一认识为华北克拉通和中亚造山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以及重要成矿带成因机制探讨提供了新的大地构造模型,也为促进华北克拉通中生代破坏理论的改进提供新的信息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狼山 蛇绿混杂岩 华北克拉通 中亚造山带 碰撞边界 晚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