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的栖息地生境特征及增殖放流点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亮
赵文贵
+3 位作者
成江
胡胜利
赵志超
刘国旺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5,共8页
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库建设、河道改道、堤防修建和水文调节等人类活动对鱼类栖息地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栖息环境恶化和大量栖息地的丧失。为了深入了解这种情况,选取长江上游保护区中段典型代表性朱沱站中4个典型河流断面近3 a的生境数据...
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库建设、河道改道、堤防修建和水文调节等人类活动对鱼类栖息地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栖息环境恶化和大量栖息地的丧失。为了深入了解这种情况,选取长江上游保护区中段典型代表性朱沱站中4个典型河流断面近3 a的生境数据,分析典型断面的水文特征、水文情势、水环境质量、流速、水深以及珍稀特有鱼类空间分布特征,获取全面的鱼类生境特征数据。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建设完善的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措施。研究发现,99%的珍稀特有鱼类信号采集于低流速区(0.0~1.4 m/s),其中80%左右的鱼类聚集在流速低于0.8 m/s的缓流区;在冬季越冬期间,鱼群位置点的水深平均值为44.28 m,最小值为15 m,最大值为57.47 m。长江上游的绝对水深在23~56 m之间时,不足以提供鱼类栖息。但在蓄水期,水位抬高进而在同时满足流速、水深和干扰少等条件下,能够改善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环境。通过研究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的生境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鱼类的分布和迁徙规律,辅助合理规划和管理渔业资源。同时,研究增殖措施可以指导人工放流等管理行为,有助于恢复和增强鱼类种群,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珍稀特有鱼类
生境特征
鱼类栖息地
增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水电站洪水倒灌引发水淹地下厂房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杨沙
唐晓丹
+3 位作者
钟洪星
李初辉
赵新益
白治朋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1-22,24,共3页
在梯级水电开发背景下,下游水库水位抬升可能导致洪水经进厂交通洞直接入侵厂房,深入掌握入侵洪水在厂房内部淹没全过程,有助于合理评估水淹厂房事故后果及危害性。以某大型水电站为例,构建水电站地下厂房空间三维模型,运用三维数值仿...
在梯级水电开发背景下,下游水库水位抬升可能导致洪水经进厂交通洞直接入侵厂房,深入掌握入侵洪水在厂房内部淹没全过程,有助于合理评估水淹厂房事故后果及危害性。以某大型水电站为例,构建水电站地下厂房空间三维模型,运用三维数值仿真技术,模拟洪水经进厂交通洞倒灌导致水淹地下厂房事故的水动力学过程,通过对地下厂房的水流传播路径的定量分析,得出外水入侵的速率和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以4#集水井为例,水位到达操作廊道层、水轮机层、出线层和发电机层的时间分别约为12min、30 min、1 h、2 h。约8 h后,发电机层顶棚以下的厂房空间全部被淹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地下厂房
洪水倒灌
数值模拟
集水井
地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电站洞室群外水入渗风险识别与防水淹厂房系统
3
作者
钟洪星
杨沙
+2 位作者
唐晓丹
白治朋
赵新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47-351,共5页
针对复杂赋存环境下水电站巨型地下洞室群规模大、范围广、外水入渗风险源多的特点,基于最恶劣的自然条件、最不利的运行工况、最困难的处置环境,从“来水可能性”和“水淹厂房危害性”两个维度,识别出与主厂房直接相连隧洞来水风险、...
针对复杂赋存环境下水电站巨型地下洞室群规模大、范围广、外水入渗风险源多的特点,基于最恶劣的自然条件、最不利的运行工况、最困难的处置环境,从“来水可能性”和“水淹厂房危害性”两个维度,识别出与主厂房直接相连隧洞来水风险、受下游梯级电站水库顶托影响风险、厂外山体地下水来水风险、流道内水流风险、连通上游库水风险、极端场景下游河道暴涨风险等6种类别的风险点,并根据工程特点针对性提出基于物联网开关量远程跟随的防水淹厂房预警系统升级改造方案。经验证,所提方案设计合理、灵敏度高,能够较好地预警洞室群风险薄弱点的外水入渗风险。提出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以及防水淹厂房升级措施方案可为类似水电工程防止水淹厂房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地下洞室群
水淹厂房
外水入渗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字图像的水库岸坡裂缝自动识别研究
4
作者
唐晓丹
许英杰
+2 位作者
钟洪星
董秀军
王团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裂缝自动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在复杂背景下,使用单一算法模型进行裂缝识别时,识别准确率仍有待提高。为此,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的数字正射影像作为数据源进行裂缝自动识别研究,首先在充...
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裂缝自动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在复杂背景下,使用单一算法模型进行裂缝识别时,识别准确率仍有待提高。为此,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的数字正射影像作为数据源进行裂缝自动识别研究,首先在充分考虑不同裂缝类型影像特征的前提下,使用以图像像素梯度、灰度值和RGB值为指标的3种算法模型(阈值分割、边缘检测、监督分类)实现裂缝的初步识别;然后将初始提取结果通过形态修复,以及方向、长度两种滤波算法处理背景噪点;最后提出最小风险的贝叶斯概率模型融合方法,并将不同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决策级融合。实例应用结果表明:3种算法模型均能够有效提取水库岸坡裂缝,准确率在70%以上;而模型融合能最小程度地减少真实裂缝的损失,准确率达95.4%。融合算法在水库岸坡裂缝识别中能够有效区分目标裂缝与背景信息,显著降低图像噪声的影响,从而提高水库岸坡裂缝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岸坡
裂缝识别
数字图像
自动检测
数据融合
地质灾害
乌东德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迁移学习的水库滑坡自动识别研究
5
作者
钟洪星
巨袁臻
+2 位作者
王赟
董秀军
甘霖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0-175,共6页
水电站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滑坡灾害频发,为了保证工程安全,需要对滑坡进行快速准确识别以及治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数据为驱动的滑坡自动识别技术逐渐成熟并成为一种主流的识别手段,但水库滑坡样本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模型训练的要...
水电站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滑坡灾害频发,为了保证工程安全,需要对滑坡进行快速准确识别以及治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数据为驱动的滑坡自动识别技术逐渐成熟并成为一种主流的识别手段,但水库滑坡样本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模型训练的要求。为此,利用迁移学习方法对水库滑坡进行自动识别研究,以解决水库地质灾害自动识别样本数据不足的问题。首先基于Google Earth影像建立了包含4 579处历史滑坡样本的数据库,随后采用SOLO v2算法训练识别模型,并将其迁移应用于乌东德水电工程边坡灾害识别。研究表明:SOLO v2方法具有稳健性,可用于水电工程滑坡识别,识别精度AP为18.26,AP50为29.8;库区滑坡主要分布于河流拐角处,其点密度和面积密度分别达9.33个/km^(2)和1.43%,这与河流拐角的水流侵蚀作用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快速、准确的水库地质灾害调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滑坡
无人机
自动识别
深度学习
SOLO
v2算法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东德水电站机组励磁系统热管整流柜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波
余翔
+2 位作者
胡先洪
张敬
陈小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3,132,共5页
目前水电站机组励磁系统大功率整流柜普遍采用强迫风冷的散热方式,因此需要定期对功率框进行滤网更换和风道清灰;同时风机运行时也会产生比较高的噪声污染。为此,经过研究和试验,对乌东德水电站电厂励磁系统进行设计时,结合热管技术和...
目前水电站机组励磁系统大功率整流柜普遍采用强迫风冷的散热方式,因此需要定期对功率框进行滤网更换和风道清灰;同时风机运行时也会产生比较高的噪声污染。为此,经过研究和试验,对乌东德水电站电厂励磁系统进行设计时,结合热管技术和智能均流功能,实现了大功率整流柜的自冷运行。介绍了热管原理、热管整流柜额定输出能力的核算方法,以及所用热管整流柜在瑞士ABB公司实验室进行的大电流温升测试情况。实践证明:这种热管整流柜在现场长期运行后的状态稳定,说明热管整流柜在最大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中的运用获得了成功,这一创新技术可对今后大容量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柜设计
热管散热器
温升测试
励磁系统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BI-PBI-ResNet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
16
7
作者
黄泽
毕贵红
+4 位作者
谢旭
赵鑫
陈臣鹏
张梓睿
骆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为了增强光伏并网的稳定性,提高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聚类、群分解(swarm decomposition, SWD)和MBI-PBI-Res Net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首先,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
为了增强光伏并网的稳定性,提高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聚类、群分解(swarm decomposition, SWD)和MBI-PBI-Res Net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首先,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提取太阳辐照度的期望频率,将其作为聚类特征向量,并根据此聚类特征向量采用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adaptive 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 AdAP)实现相似日聚类。其次,对每一类相似日分别使用群分解算法进行分解,以提取原始数据的多尺度波动规律特征。最后,利用MBI-PBI-Res Net来实现对天气环境多变量关联影响下的时序特征挖掘以及对多尺度分量的局部波形空间特征和长时间依赖时序特征的同时挖掘,并对不同类型特征进行综合集成来实现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领域相较于其他深度学习方法预测精度提高了3%以上,说明此方法在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领域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相似日聚类
并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源信息的故障处理智能综合系统设计
被引量:
2
8
作者
曹雄
黄泰山
+2 位作者
童志祥
余松
罗长浩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84-190,共7页
发电站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电源的一环,发电站的安全稳定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常规发电站均部署有相角测量系统、故障录波系统、保护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可实现发电站一、二次设备信息的在线监视,极大保障了发电站内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电站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电源的一环,发电站的安全稳定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常规发电站均部署有相角测量系统、故障录波系统、保护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可实现发电站一、二次设备信息的在线监视,极大保障了发电站内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发电站内故障录波系统、保护信息系统和相角测量系统独立组网,缺乏系统间数据综合对比分析,影响了继电保护人员运维和故障处理的效率。同时缺乏对全厂保护装置状态全面监视手段,缺少对设备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的自动综合分析功能,不利于发电站内二次设备的运维管理。该文提出基于多源信息的故障处理智能综合系统,可接入保护信息、故障录波数据、相角测量数据等多源数据,实现发电站内多源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具体包括PT慢融分析、GCB同期分析、同源比对分析等高级应用功能。该系统极大提升发电站内一二次设备监视和运维管理水平,同时障处理智能综合系统还可以作为发电站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基础数据平台,为发电站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试实时一二次设备实时运行信息,进一步推进发电站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处理
智能综合系统
PT慢融
GCB同期
同源比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的栖息地生境特征及增殖放流点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亮
赵文贵
成江
胡胜利
赵志超
刘国旺
机构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乌东德水力发电厂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中水长江生态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5,共8页
基金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Z522302013)。
文摘
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库建设、河道改道、堤防修建和水文调节等人类活动对鱼类栖息地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栖息环境恶化和大量栖息地的丧失。为了深入了解这种情况,选取长江上游保护区中段典型代表性朱沱站中4个典型河流断面近3 a的生境数据,分析典型断面的水文特征、水文情势、水环境质量、流速、水深以及珍稀特有鱼类空间分布特征,获取全面的鱼类生境特征数据。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建设完善的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措施。研究发现,99%的珍稀特有鱼类信号采集于低流速区(0.0~1.4 m/s),其中80%左右的鱼类聚集在流速低于0.8 m/s的缓流区;在冬季越冬期间,鱼群位置点的水深平均值为44.28 m,最小值为15 m,最大值为57.47 m。长江上游的绝对水深在23~56 m之间时,不足以提供鱼类栖息。但在蓄水期,水位抬高进而在同时满足流速、水深和干扰少等条件下,能够改善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环境。通过研究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的生境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鱼类的分布和迁徙规律,辅助合理规划和管理渔业资源。同时,研究增殖措施可以指导人工放流等管理行为,有助于恢复和增强鱼类种群,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珍稀特有鱼类
生境特征
鱼类栖息地
增殖途径
Keywords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rare and endemic fishes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fish habitat
proliferation pathway
分类号
S931.3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水电站洪水倒灌引发水淹地下厂房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杨沙
唐晓丹
钟洪星
李初辉
赵新益
白治朋
机构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乌东德水力发电厂
出处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1-22,24,共3页
基金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Z522302003)
文摘
在梯级水电开发背景下,下游水库水位抬升可能导致洪水经进厂交通洞直接入侵厂房,深入掌握入侵洪水在厂房内部淹没全过程,有助于合理评估水淹厂房事故后果及危害性。以某大型水电站为例,构建水电站地下厂房空间三维模型,运用三维数值仿真技术,模拟洪水经进厂交通洞倒灌导致水淹地下厂房事故的水动力学过程,通过对地下厂房的水流传播路径的定量分析,得出外水入侵的速率和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以4#集水井为例,水位到达操作廊道层、水轮机层、出线层和发电机层的时间分别约为12min、30 min、1 h、2 h。约8 h后,发电机层顶棚以下的厂房空间全部被淹没。
关键词
水淹地下厂房
洪水倒灌
数值模拟
集水井
地下空间
分类号
TV73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电站洞室群外水入渗风险识别与防水淹厂房系统
3
作者
钟洪星
杨沙
唐晓丹
白治朋
赵新益
机构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乌东德水力发电厂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47-351,共5页
基金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多工况地下洞室水淹厂房仿真和安全应急措施研究”(Z522302003)
文摘
针对复杂赋存环境下水电站巨型地下洞室群规模大、范围广、外水入渗风险源多的特点,基于最恶劣的自然条件、最不利的运行工况、最困难的处置环境,从“来水可能性”和“水淹厂房危害性”两个维度,识别出与主厂房直接相连隧洞来水风险、受下游梯级电站水库顶托影响风险、厂外山体地下水来水风险、流道内水流风险、连通上游库水风险、极端场景下游河道暴涨风险等6种类别的风险点,并根据工程特点针对性提出基于物联网开关量远程跟随的防水淹厂房预警系统升级改造方案。经验证,所提方案设计合理、灵敏度高,能够较好地预警洞室群风险薄弱点的外水入渗风险。提出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以及防水淹厂房升级措施方案可为类似水电工程防止水淹厂房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电站
地下洞室群
水淹厂房
外水入渗
物联网
分类号
TV73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字图像的水库岸坡裂缝自动识别研究
4
作者
唐晓丹
许英杰
钟洪星
董秀军
王团乐
机构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乌东德水力发电厂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基金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Z522302008)。
文摘
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裂缝自动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在复杂背景下,使用单一算法模型进行裂缝识别时,识别准确率仍有待提高。为此,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的数字正射影像作为数据源进行裂缝自动识别研究,首先在充分考虑不同裂缝类型影像特征的前提下,使用以图像像素梯度、灰度值和RGB值为指标的3种算法模型(阈值分割、边缘检测、监督分类)实现裂缝的初步识别;然后将初始提取结果通过形态修复,以及方向、长度两种滤波算法处理背景噪点;最后提出最小风险的贝叶斯概率模型融合方法,并将不同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决策级融合。实例应用结果表明:3种算法模型均能够有效提取水库岸坡裂缝,准确率在70%以上;而模型融合能最小程度地减少真实裂缝的损失,准确率达95.4%。融合算法在水库岸坡裂缝识别中能够有效区分目标裂缝与背景信息,显著降低图像噪声的影响,从而提高水库岸坡裂缝的识别精度。
关键词
水库岸坡
裂缝识别
数字图像
自动检测
数据融合
地质灾害
乌东德水库
Keywords
reservoir bank slope
cracks recognition
digital image
automatic detection
data fusion
geological disaster
Wudongde Reservoir
分类号
P231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迁移学习的水库滑坡自动识别研究
5
作者
钟洪星
巨袁臻
王赟
董秀军
甘霖
机构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乌东德水力发电厂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0-175,共6页
基金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Z522302008)
文摘
水电站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滑坡灾害频发,为了保证工程安全,需要对滑坡进行快速准确识别以及治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数据为驱动的滑坡自动识别技术逐渐成熟并成为一种主流的识别手段,但水库滑坡样本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模型训练的要求。为此,利用迁移学习方法对水库滑坡进行自动识别研究,以解决水库地质灾害自动识别样本数据不足的问题。首先基于Google Earth影像建立了包含4 579处历史滑坡样本的数据库,随后采用SOLO v2算法训练识别模型,并将其迁移应用于乌东德水电工程边坡灾害识别。研究表明:SOLO v2方法具有稳健性,可用于水电工程滑坡识别,识别精度AP为18.26,AP50为29.8;库区滑坡主要分布于河流拐角处,其点密度和面积密度分别达9.33个/km^(2)和1.43%,这与河流拐角的水流侵蚀作用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快速、准确的水库地质灾害调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库滑坡
无人机
自动识别
深度学习
SOLO
v2算法
乌东德水电站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东德水电站机组励磁系统热管整流柜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波
余翔
胡先洪
张敬
陈小明
机构
向家坝
水力
发电厂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乌东德水力发电厂
白鹤滩
水力
发电厂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3,132,共5页
文摘
目前水电站机组励磁系统大功率整流柜普遍采用强迫风冷的散热方式,因此需要定期对功率框进行滤网更换和风道清灰;同时风机运行时也会产生比较高的噪声污染。为此,经过研究和试验,对乌东德水电站电厂励磁系统进行设计时,结合热管技术和智能均流功能,实现了大功率整流柜的自冷运行。介绍了热管原理、热管整流柜额定输出能力的核算方法,以及所用热管整流柜在瑞士ABB公司实验室进行的大电流温升测试情况。实践证明:这种热管整流柜在现场长期运行后的状态稳定,说明热管整流柜在最大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中的运用获得了成功,这一创新技术可对今后大容量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整流柜设计
热管散热器
温升测试
励磁系统
乌东德水电站
Keywords
rectifier cabinet design
heat pipe radiator
temperature rise test
excitation system
Wudongde Hydropower Station
分类号
TM31 [电气工程—电机]
TM341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BI-PBI-ResNet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
16
7
作者
黄泽
毕贵红
谢旭
赵鑫
陈臣鹏
张梓睿
骆钊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糯扎渡水
电厂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乌东德水力发电厂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2022YFB2700011)。
文摘
为了增强光伏并网的稳定性,提高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聚类、群分解(swarm decomposition, SWD)和MBI-PBI-Res Net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首先,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提取太阳辐照度的期望频率,将其作为聚类特征向量,并根据此聚类特征向量采用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adaptive 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 AdAP)实现相似日聚类。其次,对每一类相似日分别使用群分解算法进行分解,以提取原始数据的多尺度波动规律特征。最后,利用MBI-PBI-Res Net来实现对天气环境多变量关联影响下的时序特征挖掘以及对多尺度分量的局部波形空间特征和长时间依赖时序特征的同时挖掘,并对不同类型特征进行综合集成来实现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领域相较于其他深度学习方法预测精度提高了3%以上,说明此方法在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领域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相似日聚类
并联网络
Keywords
photovoltaic power
power prediction
similar day clustering
parallel network
分类号
TM61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源信息的故障处理智能综合系统设计
被引量:
2
8
作者
曹雄
黄泰山
童志祥
余松
罗长浩
机构
乌东德水力发电厂
出处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84-190,共7页
基金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Z522302019)
文摘
发电站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电源的一环,发电站的安全稳定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常规发电站均部署有相角测量系统、故障录波系统、保护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可实现发电站一、二次设备信息的在线监视,极大保障了发电站内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发电站内故障录波系统、保护信息系统和相角测量系统独立组网,缺乏系统间数据综合对比分析,影响了继电保护人员运维和故障处理的效率。同时缺乏对全厂保护装置状态全面监视手段,缺少对设备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的自动综合分析功能,不利于发电站内二次设备的运维管理。该文提出基于多源信息的故障处理智能综合系统,可接入保护信息、故障录波数据、相角测量数据等多源数据,实现发电站内多源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具体包括PT慢融分析、GCB同期分析、同源比对分析等高级应用功能。该系统极大提升发电站内一二次设备监视和运维管理水平,同时障处理智能综合系统还可以作为发电站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基础数据平台,为发电站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试实时一二次设备实时运行信息,进一步推进发电站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
故障处理
智能综合系统
PT慢融
GCB同期
同源比对分析
Keywords
intelligent integrated fault handling system
PT slow melt analysis
GCB simultaneous analysis
homologous comparison analysis
分类号
TV73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的栖息地生境特征及增殖放流点优化
赵亮
赵文贵
成江
胡胜利
赵志超
刘国旺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型水电站洪水倒灌引发水淹地下厂房数值模拟研究
杨沙
唐晓丹
钟洪星
李初辉
赵新益
白治朋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电站洞室群外水入渗风险识别与防水淹厂房系统
钟洪星
杨沙
唐晓丹
白治朋
赵新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数字图像的水库岸坡裂缝自动识别研究
唐晓丹
许英杰
钟洪星
董秀军
王团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迁移学习的水库滑坡自动识别研究
钟洪星
巨袁臻
王赟
董秀军
甘霖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乌东德水电站机组励磁系统热管整流柜设计及试验
王波
余翔
胡先洪
张敬
陈小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MBI-PBI-ResNet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黄泽
毕贵红
谢旭
赵鑫
陈臣鹏
张梓睿
骆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多源信息的故障处理智能综合系统设计
曹雄
黄泰山
童志祥
余松
罗长浩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