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发糕贮藏期内水分变化与老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德文 沈伊亮 +3 位作者 吴鹏 李秀娟 徐晓云 潘思轶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共3页
以早籼米为原料,米发糕贮藏过程中的水分变化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贮藏方式下,研究了米发糕芯部硬度、表层硬度与质量和贮藏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米发糕在室温25℃贮藏48 h后,表层硬度在第7 h后开始发生急剧增加,而其芯部硬度在... 以早籼米为原料,米发糕贮藏过程中的水分变化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贮藏方式下,研究了米发糕芯部硬度、表层硬度与质量和贮藏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米发糕在室温25℃贮藏48 h后,表层硬度在第7 h后开始发生急剧增加,而其芯部硬度在第19 h才开始出现急剧增加现象,直接贮藏的米发糕芯部和表层硬度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用保鲜袋贮藏的米发糕硬度增幅。水分丧失是米发糕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米发糕的芯部硬度、表层硬度分别与重量和贮藏时间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发糕 贮藏 水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发糕蒸煮工艺对大米淀粉颗粒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德文 沈伊亮 +3 位作者 吴鹏 李秀娟 徐晓云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探讨蒸煮工艺对大米淀粉颗粒特性的影响,为米发糕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米发糕进行了分析测试。随着压热的不断增大,淀粉的颗粒形貌逐渐崩溃,特征衍射峰逐渐变弱并消失... 探讨蒸煮工艺对大米淀粉颗粒特性的影响,为米发糕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米发糕进行了分析测试。随着压热的不断增大,淀粉的颗粒形貌逐渐崩溃,特征衍射峰逐渐变弱并消失,结晶度也逐渐降低,吸热焓变小。当压力达到0.2MPa时,其结晶区域完全消失。蒸煮工艺对大米淀粉颗粒形貌影响较大,压热处理会破化大米淀粉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发糕 蒸煮工艺 淀粉颗粒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童玩具中双酚A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靖 刘娟 金江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5-667,671,共4页
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合成了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BPAMIP),作为基质固相分散吸附剂,用于提取儿童玩具中双酚A。样品溶液均匀地分散在BPA-MIP中,风干后用二氯甲烷淋洗,然后用甲醇(35+65)溶液作洗脱剂将双酚A洗下,收... 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合成了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BPAMIP),作为基质固相分散吸附剂,用于提取儿童玩具中双酚A。样品溶液均匀地分散在BPA-MIP中,风干后用二氯甲烷淋洗,然后用甲醇(35+65)溶液作洗脱剂将双酚A洗下,收集洗出液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特异选择性。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100.0mg·L^(-1),检出限(3S/N)为0.12mg·L^(-1)。在5个浓度水平下做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4.9%~99.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2%~3.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分子印迹聚合物 基质固相分散 双酚A 儿童玩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