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罗培南钠颗粒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平鸽 宋俊英 +3 位作者 苏梦翔 狄斌 张银娣 沈建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35-540,共6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法罗培南浓度,研究法罗培南钠颗粒在健康中国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口服100mg的法罗培南钠颗粒,进行单次给药及多次给药达稳态后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法罗培南浓度,研究法罗培南钠颗粒在健康中国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口服100mg的法罗培南钠颗粒,进行单次给药及多次给药达稳态后的药动学研究,采集静脉血样,血浆样品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后用液相色谱串联三级四极杆质谱检测原形药物浓度。结果:法罗培南在5.02~6528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2ng/mL(S/N≈3),平均回收率>90%,批间批内RSD均小于10%。计算得到单次口服100mg法罗培南钠颗粒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2322±1345)ng/mL,tmax为(0.78±0.32)h,t1/2为(0.98±0.34)h,MRT为(1.8±0.4)h,AUC0-8为(3953±1906)ng·mL-1.h,AUC0-∞为(3980±936)ng·mL-1.h。连续多次口服法罗培南钠颗粒达稳态后,测得法罗培南钠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ssmax为(2870±1178)ng/mL,Cssmin为(72±55)ng/mL,Cssav为(658±439)ng/mL,tmax为(0.80±0.20)h,t1/2为(0.91±0.16)h,AUCss为(5263±3513)ng·mL-1.h。结论:LC-MS-MS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适合人血浆中法罗培南的浓度测定;多次给药达稳态时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单次给药基本一致,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法罗培南钠在体内基本无积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罗培南钠颗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药动学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4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艳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4年6月1—30日使用NAC注射液的患者资料,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对有关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6月份使用NAC注射液患者22例,...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4年6月1—30日使用NAC注射液的患者资料,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对有关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6月份使用NAC注射液患者22例,出现不良反应14例,且为同一批号。其中12例为三氯甲烷中毒患者。14例不良反应大部分表现为一般的恶心、头晕、头痛、瘙痒、胸闷和潮红等,有1例为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胸闷、呼吸急促。所有不良反应处理后均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使用NAC注射液时应注意相关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价,早控制,减少更多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三氯甲烷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试法应用于中药鉴定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龚潮池 丁艳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96-1297,共2页
目的:研究水试法应用于中药鉴定的实践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3年4月,我院共购进11味中草药需要鉴别,按照鉴定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使用传统的水试法鉴定)和对照组(使用先进的仪器进行相关鉴定),对比两组方法在鉴定准确度高低、鉴... 目的:研究水试法应用于中药鉴定的实践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3年4月,我院共购进11味中草药需要鉴别,按照鉴定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使用传统的水试法鉴定)和对照组(使用先进的仪器进行相关鉴定),对比两组方法在鉴定准确度高低、鉴定时间以及鉴定成本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鉴定准确率为90.9%(10/11),对照组的鉴定准确率为100%(11/11),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1 h内鉴定中药种类占比72.7%(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3%(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鉴定中药所用的时间为(7.6±1.5)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4±1.6)min,且观察组的鉴定成本为(25.8±12.5)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8±43.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水试法作为传统的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的手段,原理简单,操作易懂,根据中药遇水发生颜色或者形态的改变的特性进行判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鉴定完成一类中药的检测。相对现代高科技而言有以下几点好处:成本较低,鉴定所需时间较短,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安全性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试法 中药鉴定 显色反应 荧光反应 沉水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数据集的三阴性乳腺癌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龚俊杰 王平 徐子金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7-527,共11页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病理分型,因其病理呈现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的特殊性,使得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探究与TNBC病变过程相关的病理...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病理分型,因其病理呈现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的特殊性,使得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探究与TNBC病变过程相关的病理标志物是当前乳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获取TNBC相关的基因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差异基因筛选、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构建以及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等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TNBC和非TNBC具有明显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表皮生长和分化、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和发育等相关生物学过程,还富集于转录因子结合相关分子功能与雌激素信号转导相关通路.整合蛋白互作网络和共表达网络的结果,可以预测TFF1、FOXA1、AGR2和AGR3可能是涉及TNBC病理表型的关键基因.研究结果为揭示TNBC潜在的病理标志物以及由此衍生的疾病诊疗靶标或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三阴性乳腺癌 公共数据库 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分析 病理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